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373章 大婚出征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46
  • 字数:8684字

秦傲天放下手中的指挥棒,两人坐到一张茶几旁,一人端起一杯凉茶,一口而进。

“纪部长,让你少往那种地方跑你不信,现在身体吃不消了吧?”

一幅巨大的地图面前,十几个人正在那里写写画画,用笔勾勒出一条条防御战线。

大梁东部是丘陵地带,其余的大部分地方都属于华北平原,因此北部、西部、南部都是一马平川的开阔地域。

秦傲天正在与几个作战参谋推演大梁的边境防御线。

“这天下哪有干得完的活,出来走走,劳逸结合,一直绷着,我怕我这把老骨头顶不住啊!”

大梁北线虽然一马平川、无险可守,但驻守地并不多,因此防御也不是很困了,西线有连绵的太行山阻隔,其实防守也比较轻松。

防御最困难的应该要属南线,南线不仅与郑国相邻,同时也有大片领土与吴国相连,而且防御纵深不一,增兵也比较困难。

纪大刚语气轻松的说道,“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大人大量,不与你一般计较,我此来只是来带个话的,门外有人找你。”

看到也有人跟自己一样,累得跟狗似的,纪大刚的那一丝疲惫也消失无踪了。

抬头看到纪大刚,秦傲天打趣着说道,“怎么,纪部长的事情都忙完了?居然有闲工夫来我们这里。”

门外有人找我?秦傲天有些狐疑,不明白是谁过来找自己。

“真的,你没有逗我?”

“路过,进来带个话而已,爱信不信,话已带到,我那边还有一大堆事要忙呢,那就先告辞了。”

作战部外,疲倦的纪大刚迈步而进,看着同样忙忙碌碌脚、不沾地的作战部,纪大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开怀的笑容,这段时间为了筹集各种物资,后勤部的人员基本都忙到了虚脱直不起腰。

在仆役的带领下,秦傲天来到了四轮马车后,仆役打开车门,小心翼翼的开口说道,“秦大人,里面请,我家主人就在里面。”

秦傲天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悦之色,这人排场还挺大,居然要自己亲自上去见他,但出于好奇心,秦傲天还是踏上了四轮马车,他倒想看看到底是谁想见自己。

这辆四轮马车的设计有些小小的不同,因为车门设置在了后方,秦傲天进入之后并没有看到人,因为这辆四轮马车车厢分为前后两段,中间还有一张卷帘相隔,虽然看不到人,但秦傲天知道想见自己的人就在里面。

看到秦傲天走上马车,仆役小心翼翼的关上了车门,车门关上之后,车厢中的光线有些昏暗,因为车窗上都有窗花相隔。

秦傲天走上前去,拉开卷帘的那一刹那就愣在了原地。

两人坐在车厢内,秦傲天喝着茶水,目光不时的瞟向车窗外,乔美欣则是两手相互交叉,低着脑袋一言不发,一时间车厢内气氛有些尴尬,同时又有些怪异。

“咳咳……”

秦傲天放下手中茶杯,目光看着对面的乔美欣,开口询问道,“乔小姐,有什么事你就说,咱们这么坐着也不是一回事。”

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乔美欣的脸也是烧得通红,她声音甜雅而软糯的道,“我想求你办一件事。”

办事?办什么事?乔方身为农林水利部部长,有什么事情是他解决不了的,尽然求到我这里来。

“乔小姐但说无妨,若是秦某能做到的,定当不推辞。”

听乔美欣说完青州乔家的事情后,秦傲天点头便答应了,“我们不会为难乔家的,请乔小姐放心。”

与乔美欣告辞后,秦傲天便推开门走下马车,直接朝着总参作战部走去了,没有多做停留。

秦傲天之所以会答应得这么痛快,是因为这本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乔家的名誉还不错,出兵之前少爷之前就交代过,对这类家族要以礼相待、不得刁难,这乔家便是其中之一。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六礼之仪,这是礼记中关于婚礼的规定,这里所谓六礼指的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

这一套流程走下来,可谓是相当的繁琐与复杂,大梁律中完全承袭了礼记中关于婚礼的规定,同样是六礼之仪。

不过这种正规的婚姻过程,一般只有大户人家会采用,对于那些饭都吃不饱的平民老百姓来说,成婚根本就不需要那么多繁杂而又头疼的礼仪。

但王新身为半岛的土霸王,成婚礼仪自然要按照老祖宗的全套规矩来,那些什么: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和亲迎,是一样都不能少的。

这纳采即送礼、议婚,先请媒人去探探女方口风,一般就是请媒人带着彩礼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诺议婚,双方就可以进一步进行进一步商议了。

这问名即询问女方姓名和出生日期,通过“纳采”女方允诺的议婚后,男方家主动将写有男子姓名和出生年月日的庚书,请媒人送往女家,并询问庚书。

双方庚书互换后,男方请算命先生推算“命相”是否合适,合则开亲,不合则作罢,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这推算“命相”十对佳人里面,有十对都是相同的,这只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条规矩,象征意义大过实际价值。

这纳吉即送礼订婚,若男女二人“八字”相合,男家就正式备礼请媒人持聘书登门求婚,女方接聘书并收下礼品,就算是允婚,当然也得回复聘书。

这应征即送聘礼正式订婚,男家收到女家允书后,择吉日携礼物由媒人陪同男家父子到女家拜认亲家正式订婚,女方则回敬未来的女婿双数的礼钱,这时女子回赠男人以自己亲手缝做的鞋子或绣帕等为订亲信物。

这请期即议订婚期,结婚日期由男家请人择订,婚期择定后,由男方以父母的名义书写请书派媒人专程送达女方。

女家得到请书,若对婚期无异议,双方便商议男家应过彩礼若干及娶亲有关事项这亲迎即由新郎亲自迎娶新娘,亲迎是“六礼”中最后一礼,所以又称“完婚”。

到时候,男女双方家均要贴对联,张灯结彩,宴请宾客,结婚的当天,男家由押礼先生、娶亲娘子、唢吶班、彩礼运送人员组成迎亲队伍,前往女家迎亲。

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出嫁姑娘告别亲友,以红绫盖头覆面,上轿前往男家,迎亲花轿回至男方门前,新郎在众亲友陪同下,亲自迎新人下轿并进入堂屋,拜天地、拜祖宗、拜父母然后送入洞房。

至此“六礼”完成后,男女双方才正式结为夫妻。

1641年8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中元节,但今年这个中元节的热闹程度,可不是以往哪些中元节可以相比的,满大街都挂满了红绸与红灯笼,胶州的家家户户都是兴致盎然,胶州化为了红色的海洋。

今天是一个很特殊的日子,“少爷”的大婚之日。

这天整个胶州甚至比过大年还热闹,胶州百姓无不张灯结彩庆祝少爷大婚,迎亲的队伍更是被一路的鞭炮炸的耳朵都快聋了。

没办法,现在胶州百姓都有钱啊!王新掌权后,给他们带来的利益、好处是他们以往的数倍,所以他们也都十分感激王新,所以沿途那鞭炮几乎摆满了,迎亲的队伍走到哪儿都是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看他漫天飘舞的红绸,在听那络绎不绝的鞭炮声,估计胶州的鞭炮商人与布庄要发财了。

就在王新大婚这天,封闭了两天的胶州湾,终于有了动静。

一个个士兵趁着天还没亮,就随队赶到了自己登船的码头,他们抱着自己的刚枪,不时地扭头看向胶州的方向,他们在想象胶州城的热闹,在想象少爷婚礼的壮观。

一艘艘装载满士兵与火炮弹药的福船开始驶出码头,朝着波涛不断的胶州湾外驶去。

甲板上,士兵们还三两成群的聚集着,他们在期待自己能否建立功勋,同时也在向胶州环顾,他们都知道今天是少爷的大婚之日。

但也是他们的出征之日,有少爷的大婚在前冲喜,他们都相信肯定能凯旋而归,建立不朽功勋。

就在福船即将要驶出海湾的时候,一支与他们一样装饰着红绸的舰队出现在了前方。

好奇的士兵纷纷挑眼望去,为首一艘战舰上,一个身穿红袍的英俊青年站在船头,正在朝着他们微笑看来,认出年轻人的士兵,纷纷站直了身体朝着年轻人敬礼,并且高声的呐喊道。

“恭贺少爷新婚。”

这一声话,惊起了所有人的注意,看着船头的青年。

所有人都是立正身体,敬礼大声地呐喊道,“恭贺少爷新婚。”

王新面带微笑,同样立正身体朝着对面敬礼,用洪亮的声音回祝道,“一路平安,早日凯旋。”

看到少爷大婚之日,还前来送行,所有将士都是面红耳赤,内心激动不已。

王新身后站着的随行军官,也是纷纷敬礼道,“一路平安,早日凯旋。”

话语虽然不多,但其中却是充满了真心诚意的祝福。

因为是同时登船,之后航行而来的船只就越来越多,而王新所在的战舰就横亘在海湾出口中央。

每看到一艘艘福船战舰从自己身旁划过,王新都会抬手敬礼,并且送出自己忠心的祝愿。

而在胶州城内,负责领队去迎亲的人则是宋文霆,王新的这个便宜表弟,他骑在一匹大马上,满脸羞涩的带队往前走。

看到迎亲的人不是王新,胶州城中的百姓也没有什么议论,因为他们认为少爷身体金贵,这种外出迎亲的任务自然不适合他,少部分人则认为双方身份不对等,这样做也无可厚非。

而知情的人都知道王新去哪里了,对此就更没有什么疑问了,在迎亲与送行两者中选其一,大部分人都认为王新去送行才是正确的。

半个时辰后,王新终于送别完了最后一艘船,看着远去的一大片白帆,王新激动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只希望他们一路平安。

当最后一抹白色消失后,身后的刘大锤才开口说道,“少爷,吉时快到了,咱们该回去了。”

ps:两章合一。

秦傲天刚走出总参大门,就被一个仆役叫住了,态度很谦卑,“秦大人,小的是乔府仆役,我们主人想见您,还请大人赏个脸。”

总参外停着一辆四轮马车,看马车的做工精致、装饰典雅,想见自己之人应该是家事不凡。

纪大刚举了举茶杯,宽厚的笑道,“虽然茶水冷了,但总参谋长的茶还是如此的清香爽口,送我一些茶叶如何?”

“要说富裕程度,你们后勤部在各个部门中也算排得上号了,纪部长还差我这点茶叶钱。”

总参作战部。

两人交谈一会儿,纪大刚拿着两包名贵的上好龙井心满意足的离开了,看着纪大纲伪善的面容,秦傲天是直翻白眼,就进来带个话而已,竟然就拿走了自己的两包上好名茶,这路费有点太贵了吧!

转头看着那些大顶山军校毕业的年轻作战参谋还在地图前推演,秦傲天笑了笑,便起身朝着总参外走去了,纪大刚离开时说,自己的两包茶肯定花得值。

此时的他倒想看看,到底是什么人想要见自己?居然还能请动纪公鸡来当跑腿的,这面子当真是着实不小啊!

除与郑国相邻的西线防御有太行山阻隔外,其余地方基本都是无险可守,所以大梁才会在北方与南方驻扎大批的军队,用来抵御燕国与吴国的入侵。

北线防御燕国主要有两个军事要地,第一个是沧州,第二个就是冀州,只要守住这两地,基本就不会有多大的安全隐患。汉人主要以聚集式的自耕农为主,基本不会出现太大的流动,他不像蛮族那样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因此只要守住一些地方,领土基本安全。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