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404章 狂潮起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52
  • 字数:6570字

温录为放下手头工作,点头说道,“可以,咱们去办公室。”

政务院综合办公大楼,五楼温录为的办公室内,温录为接过密封袋,先检查了一下是否被动过,确认无误后,才撕开了封口。

以胶州府衙的那点面积,根本就装不下这么多名册、账册,所以被逼无奈的政务院,只能选择提前搬迁到新城青岛。

之所以说是提前,是因为政务院的家属楼还没有建设好,现在都还处于毛坯房的状态,除了光溜溜的墙体,根本看不到一点装修。

因为大量州府与县城的陆续归附,密密麻麻的黄册户籍、案件卷宗、税务账本也随之运了过来。

年轻官员来到温录为身前,语气恭敬的说道,“院政,这是新出的吏员考试试题,需要您的过目和签字,因为考试时间已经临近,你可以先看一下吗?”

黄册户籍是什么?黄册户籍就是记录人口、田地的神器,只有有了黄册户籍,政务院才能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大梁百姓的一切。

例如,这个人家中的性别比例与人口数量,还有这个县城有多少人口,有多少田地等等。

政务院策划的吏员考试,主要考明经算术与经义策论,抛弃了传统的八股四书。

看着那已经堆出几米高的黄册户籍,已经熬夜奋战两天的温录为感觉自己要崩溃了,他必须在这个月底之前把目前的人口,与各个地级市耕地记录清楚,最后把统计出来的答案报给王新。

就在这时,一个年轻官员和一队警卫司护卫走了进来。

科举的八股文内容,格式限制非常严重,以往的科举考生,都只会按照题目字义敷衍成文。

至于各人创意,想象力早被扼杀殆尽,习惯了八股文空洞僵化的内容样式,突然改为策论,就算是以往的状元郎来了,说不定也会铩羽而归,因为八股与策论,完全是两种风格迥异的考题方式。

至于明经算术,在大梁以往的科举制度中,那压根就没出现过,正式的儒学思想教育中,明经算术也只能算是杂流而已。

还能查到近些年来的赋税,若是没有这个,政务院就得重新派官员从头统计,这样会非常的费时费力,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

但早期的科举制度,并非是如此的,在隋朝时期,隋炀帝为了打破氏族垄断官场的行为,就发明了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举进士,为国家储备人才。

而唐朝的科举分为两类,分别为常科和制科,定期考试的就是常科,突然临时下诏举行的考试叫做制科。

唐朝初始,常科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志、明算等五十多种“专业”,部分“专业”看名字就能猜得出来,比如明法就是法律、明算就是数学了。

在古代,由于法律、数学的知识体系非常薄弱,未起到太大的作用,所以不被人重视,渐渐的都被废除了,导致后期的科学发展渐渐滞后于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唐朝保留下来的科举考试主要是两种,一种是明经,一种是进士。

其中,明经主要考的就是死记硬背的能力,考试题目往往是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写上其中一句,然后让考生补充其它的内容,或者解释其中的意思。

这种考试只从固定的几本书中选材,所以难度实在不高难度真正高的是进士,考的是诗词歌赋,只会死记硬背就不行了,必须得有真正的文采与才华,所以通过率不高,受到的重视程度比较高。

当时所传的便是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也就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算老明经,但五十岁能考上进士算年轻的了。

大唐之所以繁盛,也离不开这种优秀的选官制度,但随着历史的迁移,一切都在发生改变,很多优秀的东西都没能保存下来。

至于恢复到大唐那种五十多科的科举制度状态,政务院想想还是放弃了,因为那样考下来,通过的人寥寥无几,根本就起不到这次召开吏员考试的目的。

足足花费了半天时间,温录为才看完了所有考题,在末尾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大印。

温录为找来了新的密封袋,把两套试卷装进去,又用火漆把封口密封好,交给了等待的年轻官员。

等年轻官员和押送人一起离开后,温录为又返回了黄册户籍储存处,看着其中依旧在忙忙碌碌的工作人员,温录为也活力十足的加入了忙碌的工作之中。

但忙着忙着,温录为就会开小差皱眉思索,因为刚才的两套吏员考题,让他久久不能忘怀。

温录为内心腹诽不已,特马的那是哪个龟孙子出的题?为什么有一小半的题我都看不明白,特别是明经算术中的那几道数学题,他真的是半点思路都没有。

明经算术难就罢了,为什么连经义策论都有那么多坑?看不懂、坑多就不说了,你每套试卷搞个几百题是什么意思?这么多题目,就不怕考生作到吐血?来找你赔偿。

想到自己不用参加考试,温录为才长舒了一口气,若是让他去参加考试,名列前茅没问题,但想挤进前十,希望不足10,去了那就是去丢人现眼了。

茬平县、田家集。

在甲十三的劝导下,一同翻进田家宅院的五个人,都拿上了自家现在正耕种土地的地契。

就在五人目瞪口呆与不敢置信的目光注视下,化身为栓子的甲十三,直接搬着粮食就从田家大门晃晃悠悠的出去了。

但令五人惊奇的是,大摇大摆的栓子并没有被田家人发现,栓子不仅安然无恙的回来了,而且还拖回来了一辆平板车。

把白面、腊肉、大米往平板车上一丢,就又明目张胆的拖着往院外走,一趟来回见栓子仍然无视。

其余五人也眼红了,转身纷纷跑出去找平板车,当五人拖着一车满满当当的食物往家中跑时,这条消息就不胫而走了。

有佃农不相信,纷纷跑来田家大院确认,当看到田府门大开,栓子还在往外托运着粮食时。

前来确认真伪的人群立刻就炸开了,一个二个争先恐后的朝着田家仓库跑,扛着一袋大米或者一袋白面就往家里跑,此时的那些佃农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般,孜孜不倦的扛着东西就往家中跑。

随着消息传开,越来越多的佃农朝着田家宅院跑去,生怕自己去晚了,仓库就被别人搬空了。

一瞬间,田家宅院就变得混乱了起来,不少来晚的佃农为了争夺粮食,撸着袖子就是大大出手。

而那些最先进来的佃农,再搬过两三趟粮食后,立刻把目光从田家仓库移向了别的地方,很快田家前厅、后堂、后院、左右厢房,就如被十级龙卷风刮过一般,被欲望冲头佃农洗劫的得空空荡荡。

但却没人发现,田家宅院中并未有田家人的身影,兴许有清醒的人发现了,但也没有在意。

天色大亮时,田家宅院仅剩下了一堆残破的瓦砾。

“不患寡,而患不均,”抢到食物的佃农自然是兴奋不已,而那些没有多少收获的佃农,则是只能不甘心的愤愤离去了。

在饥饿与欲望的趋势下,那些没有抢到食物的人,则是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其他地主豪强。

无论什么时候,胆大包天的人从来都不缺乏,当有人带头冲进隔壁围集的地主豪强家时,一场瓜分狂潮在未收复的东昌府掀起,并且波及范围越来越广。

八股文的结构很严格,对内容也有很高的要求,面卷上的每一个字,表达的每一个主题,都要严格遵循四书章句集注,否则任你写的妙笔生花也无济于事。

而王新现在所处的时空,也是八股盛行的年代,文化发展的惯性依旧是如此的巨大,且不可更改。

政务院主办的叫吏员考试,什么叫做吏员?吏员就是协助上官统计一县钱粮,你若算数都不会,那纯粹就是来浪费时间的,因为你压根就不可能会被选上。

即使历史走进了某些不同的岔道,但很多东西追根溯源,依旧是偏离不了它强大的发展轨迹。

新城青岛政务院。

1641年,放在王新原来的那个时空,此时应该已经走到了明朝末年,北方的通古斯人后羿,也将南下中原,主宰汉人的花花世界。

明朝鼎鼎大名的“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并统治了明清数百年来的科举考场。

所谓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

不过政务院的其他地方,基本已经建设完成,就连园林绿化都做得无可挑剔,至于还没有装修的家属楼,也只能暂时将就了。

政务院的资料储存处,一本本黄册户籍被整理记录,因为近期的流民迁移和天灾流亡原因,虽然黄册户籍的记录已经不再准确,但依旧具有利用价值。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