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我有无敌舰队

第416章 难民救济、续刷声望

  • 作者:晓小锋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02 00:57:55
  • 字数:5254字

至于那些用心卖力的家族或者企业,可以给他们发个荣誉证书与锦旗之类的,以后的一些政府工程和项目,可以优先考虑。

就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内,燕国和吴国的大量粮食流入了半岛,然后再由政务院输向各个难民营地。

这个国家有六成百姓,都在饿死的边缘挣扎求存;有三成的百姓也只是能勉强度日,但依旧是担饥受冻;剩下一层才是大良的基德利益者与他们的附庸。

想要让治下百姓衣食无忧,王新需要做的、需要付出的、需要努力的,还有很多很多。

但王新接管的大梁并不是一个富庶繁荣之地,反而是一个风雨飘摇,百姓艰难度日的国家。

至于那些就拔那几根毛,只是表示表示一下意思的家族和企业,王新给出的答案就只有一个,以后一定要多多关照他们,工商、卫生、警察等部门可以勤快些,多上门走动走动,他们最好不犯错,不然就等着倾家荡产吧!

守望相助,疾病相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宣传部与各地报纸的大力宣传下,难民营地中的凄苦与悲凉被传到了半岛百姓耳中,生活无忧的半岛百姓开始纷纷慷慨解囊,捐钱捐物协助这个新政权渡过难关。

因为大量的囤购,吴国与燕国的粮食价格都在飞速上涨,以至于两国国内的百姓民意沸腾,混乱与动荡都在不断滋生。

与此同时,半岛兴起的那些实业家,也开始捐钱捐物,但更多的却是捐献各种物资,主要以肥皂、棉布、粮食等为主。

当王新看到各家企业捐赠上来的物品清单时,咧嘴欣慰而又满意的笑了,竟然在半岛的体制下盈利,相应的社会责任,也是他们应该承担的。

…………

青州。

虽然青州城仍然在封锁,但青州城外却有着最大的难民营地,因为很多逃避战争与逃荒的百姓都来到了这里,逃难百姓看着高耸的城墙,他们在盼望朝廷出手援助。

看到至下百姓如此积极,王新的内心是激动的、是欣慰的。

“承蒙少爷救济,你们却不思回报就罢,反而还在这里阻扰救济他人,你们到底是何居心?莫非就要等着父母妻儿丧命才可,你们这才是数典忘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们连父母安危都不在乎,何有颜面谈起此话?”

杨桦先把话说漂亮点,道理摆明白,后果讲清楚,有情有理,连吓带哄,一瞬间,就把闹腾的人说得哑口无言,低头不敢相视。

除了杨桦,在此的还有不少政务院的工作人员,与控制青州城的朱果子与陈翔南,此番话语一出众人都一副恍然大悟与佩服之意。

朱果子比那个大拇指,开口夸赞道,“怪不得当初这些家伙能成绩名列前茅,而我俩却是渣渣呢,听听人家这口才就知道。”

卫生检疫区,那些男子从临时居住区来到了这里,周围是二十多名荷枪实弹的士兵肃穆站着。

“……待病根尽去,则往来复常者,蓄剪自便……凡不从者,生死存亡,自求多福。”

临时搭起来的木板前,一位读过点书的年轻男子大声念着,杨桦则是带人在一旁站着。

工作人员诚恳的说道,“各位乡梓父老,郎中所言非虚,近日尽管有衣有食,但依旧有人逝去,此就是病疾所为,字字泣血,绝无数典忘祖之意,还望诸位父老体谅。”

工作人员说完,那年轻男子自己一人当先就朝消毒房前的剪发棚走去,雄赳赳气昂昂。

青年男子大声笑道,“吾身携带之疾病,威胁自身妻儿老,禁不住自知,可悲,他人劝解不听,可悲可叹也。”

外围人议论道,“原来如此啊!难怪我感觉头晕目眩。”

“我好像身上也有点痒……”

“十不存一?凡不从者,自求多福?难道这疾病真如此厉害?”

“疾病是否厉害?难道你没看到西山的坟堆都多高了吗?”

“老三,日后再蓄发也不迟,还是先去了毒吧?末传给了家人。”

老实巴交的人们交头接耳,互相交换着自己的心得体会,各个脸色都有点苍白。

摆事实说道理,很快各个难民营地中都开始了剪发运动,剪去一头泥垢盘绞的头发后,众人都发现舜间轻快了不少。

救济只是短时间的,政务院不可能一直花钱养着那些流民,所以以工代赈就成为了最好的解决之方法,在建设部与农林水利部的共同推进下,一条条崭新的管道,一条条灌溉渠,被两大部规划了出来。

并且一些招工企业工厂,也奔向了各个难民营地,因为移民和大量工厂招工,半岛的剩余劳动力已经越来越少,且雇佣工资也高。

为了节省雇佣工费,不少企业工厂都把目光转向了流民,对于这等行为,政务院是不反对的,但政务院也定出了最低工费标准,以杜绝私人企业压榨劳工。

在监督考察完季度考核后,王新也开始在各个难民营地转场,检查救济工作是否妥当?同时也出来刷刷知名度,这好人好事要做,但宣传自己与政务院也不能含糊。

“一群不忠不义之辈,只顾自身利益,而不在乎他人性命,你们身体健壮,又有食物供给,修养数日便可身体康复,可你们的妻儿老小呢?他们身体残弱,你们自身就是一个疾病传染者,你们这样做只会害了他们,看看往日健朗活剥的孩童,今却被疾病缠身奄奄一息,荣美娇妻,也不负往昔面容,个个神情憔悴,面色苍白,再看看你们年迈的父母,老人身体本就残弱,又怎经得起你们这番倒腾?”

抱怨的人群,回想起自己身体瘦弱的妻儿老小,瞬间都是脸色苍白,惭愧不已。

虽然胡州为了充盈国库,不断向各地官府摊派缴税任务,逼迫各地官服去搜刮民脂民膏,但他也知道流民必须赈济,因此青州城外的救济粥棚,也成为了大梁少有的几处固定难民营之一。

城外难民营地的昭示牌中,一张布告清晰的贴在墙上。

大梁领土全部归附,通通成为了王新的领地。

“久不洗漱,污浊缠身,病疫数不胜数,长发藏污纳垢,益毒虫滋生,流民暴病十不存一,为绝病虫毒污传害亲朋,除女眷幼女外,男子不分老弱,皆须剪发沐浴,由大夫观诊,数日待病根尽去,则往来复常,蓄剪自便……凡不从者,生死存亡,自求多福。”

布告一今贴出,就在营地中引起了不小的争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流民不少人都认为这是在数典忘祖,背弃祖宗礼法。

王新与政务院因为救济好不容易积下的一点名声,转瞬间就要瓦解崩塌,然而杨桦的一番斥责,却把所有人都骂得哑口无言。

九月初到十月这段时间,大梁的土地上建立起了八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难民营地,直接救济难民超过五百万,庞大的救济支出,一下子就把稍有好转的政务院财政给压得难以喘息、动弹不得。

为缓解政务院的财政压力,王新又从自己的小金库中掏出了两百万两白银,但面对如此庞大的难民基数,两百万依旧是杯水车薪。

阅读我有无敌舰队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70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