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六十七章 深入1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2:12
  • 字数:5086字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到了民国时期,老蒋玩的政治手段其实也是唯才是举,不过他还是怕有些人太过缺德,于是,他其实是修正了“唯才是举”的这个认识,他玩的是“奴才加人才”还要绑定“老乡加学生”的套路。在老蒋统御部下的时候,他只强调对他的忠心,他认为那就是他需要的德了,至于其他,老蒋一概不管。结果就是,其手下绝大部分人****,男盗女娼,欺上瞒下,祸害国家。在这样的氛围中,哪怕就那么几个洁身自好,德操中规中矩的人最后也都被这些人给打压、出卖和牺牲掉,最后的结局自然是众叛亲离,自然是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说起来,儒学经典里,也没有关于德的要求,孔丘最早提出的仅仅是“仁义礼”,到了孟轲的时候才延伸出了“仁义礼智”,而最后形成“仁义礼智信”这个提法的是西汉的董仲舒,而且,董仲舒还把这个定义为“儒家五常”。

说起这德和才的争论,从曹孟德提出来后到今天也有1700多年了。到底是应该注重道德的要求还是注重才能的要求?这本身就是一个事务的两个方面,但是,在实际的运用上,往往侧重一方后就要出问题。历史上,曹操玩唯才是举,最后让自己的江山被手下的司马家给拿走了,可以说,历史给了曹操当头一棒。

“薛总,我好像不是您的部下吧?再说了,你们过十一都放假,我出来几天怎么了?而且,我们的那个勘探队并没有停工啊,不还是在玩命的干吗?”李凡不冷不热的说道,“你们要的就是一个结果,这个不难,只要勘探定穴之后,我保证在十天之内给你结果,你都等了这么久了,难道再等上十天半个月都不行?”

随着历史的发展,普通人这个最基本的属性也在变,等变到了战国的时候,可就不是孔**说的“礼崩乐坏”了,而是到了道德沦丧的地步,偏偏,这个“德”的概念在诸子百家的各种学说中还就被忽略了。等到了东汉末年,曹操为了招揽人才,打破原来的士子选拔制度和界限,特别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概念。这个概念原本的含义是“你只要有才学,我不管你的出身多么的低贱和卑微,我都用你。”可到了后来却演变成了“不管你这人的人品如何,只要你有本事,我就用你。”这就出现了大问题了。三国那段历史为什么让后人津津乐道呢?三国演义固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三国演义本身就是从民间说书人的基础上演绎过来的,甚至还有人说什么“半部三国演义的天下”的故事,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三国期间彻底的打破和否定了人们习惯的“德”,由于唯才是举的提法,才形成了后世诸多的“寒门学子”,等到了隋唐,你不开科举恐怕也是不行了。

那什么是德呢?翻遍古今字典辞海,还真的是很难找到统一的定义,从最早造字上看,是行得直,看得正,到了秦始皇时期又加上了心要正,再到后来的“善美,正大,光明”,而到了现代,对德的解说更有诸多。其实,德的含义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严格按照社会的公共规范去生存。在这里我们是看不到西方人崇拜的丛林法则,也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

打发完刘荥,李凡就一门心思的与谢伟长一起构思如何在地下挖掘建造一个空穴的事情,没有这个,眼下这个汉墓的挖掘可能就得中止,就得把所有的巷道先封死,等待将来有新的科学技术后再发掘。当今许多重要的陵墓无法发掘,根本的原因就是目前的科技还不具备完整的安全的把地下宝藏挖掘出来的技术。只要动了原来的墓葬,遭到破坏就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只有那些因为工程建设发现的,最后才不得不“抢救性”发掘,这已经是考古界的一个原则。

李久从祥凤那边不见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薛万锦那里,顿时,薛万锦就急眼了,直接把电话打到了李久的手机上,质问,“为什么离开了不打招呼。”

李凡对选择自己的伴侣和伙伴的时候,最看重的就是一个“德”字,如果是那种喜欢投机,喜欢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哪怕是再好,他也不会去结交,像古尚忠这样的表面上道貌岸然,骨子里却是唯利是图的人,他是肯定不会去结交的,这也是他刚开始的就敢跟老古硬顶的道理,面对那样的人,你让一步,最后退的可能就是十步,你松一松,那边给你带来的损害怕就是一个大麻烦。现在,事实证明了李凡的这个判断,而古尚忠还能冠冕堂皇的全身而退,这不能不说让李凡感到很是窝火,很是愤懑,可他一个小屁孩,一个具体办事的,能怎么办?

在李凡看来,无论做什么,选人的第一标准就是“德”,无德之人再怎么有本事,他也不会去用。他认为,在这个社会上,无德之人越是有才对企业和家庭的危害就越大,甚至对社会的危害也很大,有时会大到人类都承受不了。当代,西方国家鼓吹和倡导的所谓“创新”理念,实际上就是西方现代版的“唯才是举”,可以说,在当今的许多“创新”中,还真是泥沙俱下,鱼目混珠。本身西方社会的混乱和撕裂,都是在这种“唯才是举”和“创新”的背景下形成的一种畸形的社会形态,他们原来鼓吹的什么“自由和**”“公平竞争”“自由经济”“反垄断”等等都已经不复存在,比如,当今美国就可以在“国家安全”旗号下干出任何人神共愤的事情来,他们说谎和耍无赖已经从“文质彬彬”和“遮遮掩掩”变成了面对任何人都可以大言不惭,如此行径根本就谈不上啥“德”了。

在古代,华夏民族有搞科研的道家提出了“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观念,有搞社会活动的提出了“安、康、幸、乐、寿”的五福观念,再加上教育思想体系里的“仁义礼智信”,这就是一个国人历史传承中的价值核心。

可惜,在这个体系里,却是没有一个完整的对德的要求,历史上把这个事情给遗忘了吗?不然,在最早的华夏人的秉性里,德操是一个最基本的本质,是一种根本无需强调的基本属性,而且,在儒家的思想体系里,把这个德划归在“贤”的范畴之内,并没有单独拿出来特别的强调,可以说,这是孔孟儒家体系里的一个**ug,恰恰是这个漏洞,形成了后来的腐儒、烂儒和酸儒。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