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一卷_桃子5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2:21
  • 字数:4966字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你先说简单点的吧,就说那个为什么孔**为什么没有去秦国的问题。”薛万锦也不客气,直接点题了,“按理说,周游列国的时候,孔**应该是可以去秦国的,可是他却是没去,我听说连老子都是在函谷关写的道德经,最后老子去了秦国,说因为老子是孔**的老师,所以,孔**才没去。”

“哈哈哈……”看着薛万锦那个认真的样子,李凡实在忍不住笑了起来,“有些野史还说老子是孔丘的老师呢,其实啊,这些都不重要。李耳、孔丘生活的时代是春秋的末年,这个时候,周室式微,根本就管控不了天下,几大诸侯国就像现在的美国那样,为了自己的利益管闲事,而当时的秦国在西北很弱小也很贫瘠,压根就引不起中原‘大国’的兴趣。孔丘周游列国是为了宣传自己的观点,是为了‘谋国’,秦国那么荒僻和贫瘠,人丁又少,荒蛮且不开化,他去干什么?去教化谁啊?不光是秦国他没有去,就是后来的战国七雄里的吴国和越国,他都没有去,其实,他周游列国的国家是很有限的,从55岁到68岁之间,他行走的路线大致是曲阜、菏泽、长垣、商丘、夏邑、淮阳、周口、上蔡、罗山,去过的国家是了卫、曹、宋、齐、郑、晋、陈、蔡、楚这些诸侯国,然后原路返回。这个圈圈你只要在地图上一看就明白了,基本上是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摇篮地区,而在这之外的就是东夷北狄南蛮和西戎了,秦国,那是西边的小国。”

“如果就是那几个问题,用不了2个小时就可以给你解答,可就怕你越问越多啊,这不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吗?”李凡微笑着说道,“如果你仅仅就是想得知一些普通的常识,那问题不大,可如果你想靠从我这里得到去鉴别古玩的知识,我建议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那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这如同你的专业一样,也是需要大量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大量的实践才能具有的能力,这个道理我就不用跟你多说了吧?好吧,你现在想先问哪一个?”

“当年孔丘的周游列国最后是惨淡收场,老聃离开函谷关后就消失了,再没有留下任何踪迹和文献,可是他们的思想都留下来了,那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结晶,一个是儒家的鼻祖,一个是道家的鼻祖,我这样解说你算是明白了吧?”

李凡说道这里,把个薛万锦听的是瞠目结舌,他着实没有去细想古代的书籍和现代的书籍到底有多大的差异,而这个差异可是能让士大夫与小吏之间的差别显现出来的。被李凡点出来后,原来对老聃那种“高尚职业”也有了新的理解了。

“现在电视剧里拍着古人手拿一卷竹简的样子其实是很可笑的,其实,古人读书是不可能双手拿着看的,必须要铺开了看,这也是为啥在古代很早就有案牍这个家具的道理,没有那个东西就没法看竹简木牍啊。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无法出现科举考试,咋考?每人背上一捆竹简进去?那么多卷子咋看?所以啊,科举制度的出现也是需要社会进步的条件的,不单单是因为统治者自身的问题,就是在统治阶级的世家大族里,也不是每个子弟都可以出仕的,也需要考察和鉴别的,可是条件不具备咋办?只有到了隋唐的时候,纸张开始普及了,用于普遍考试的条件也就具备了,要不说纸张的发明是对人类文化的重大发明帮呢!”

“我刚才还没有解答你提出的李耳西出的问题,其实也很简单,由于老聃的出身和自己的工作与孔丘不一样,其所思所想要比孔丘更接近自然和社会底层,所以,他思考的事情更深一层。到了晚年,老聃已经厌倦了尘嚣的生活,他是要避世,要找个清静的地方去‘修行思考’的,也就是他在西行的路上写下了《道德经》,在那个年代可是不得了啊!五千字,知道有多重吗?以一片竹简写三十个字,需要至少170片竹简,竹简的长度一尺,宽大约一寸,重量差不多就有30斤左右,而且,据说还不是他自己乐意的,是被函谷关的把关的官员尹喜死缠硬磨给弄出来的,对于老聃来说,越是人烟稀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越是他要去的地方。”

“你这样一说还真是的,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没有人烟的土地,没有可以产生利益的土地是不会有人去争夺的,要不然关于南极洲的国际公约是那么好达成的吗?美国也好、英国也罢,他们都不想去占?关键是他们现在去占了收益远远低于所费的成本,所以,他们才同意了公约,一旦将来那里的开发具备了优势和强大的收益,他们肯定不会守约?没见美国现在退出条约都成瘾了?”薛万锦从李凡的话里总算是明白了一个古今中外的道理,他这也算是举一反三了。

“听你这样的解说还真是茅塞顿开啊!你继续,听着过瘾啊!”薛万锦说。

“难道说我在这里一天的时间还不够吗?”薛万锦疑惑的问道。

“那老聃为啥去了秦国呢?难道说老聃就不在乎了吗?”薛万锦又问。

“出身不同,看待这个世界就不同,孔丘出身贵族,别看家里穷,可却是响当当的贵族,他推行的政治理念说是克己复礼,说白了,就是要让各个诸侯国倒退历史,仍然尊崇周王室,可他生活的时代是春秋末年,早就礼崩乐坏了。实话说,孔丘那个时候的儒家思想也不完整,甚至可以说是个初级阶段,儒家思想的壮大是经历了几百年到了西汉时期才算是系统化了。而老聃呢?他出身在楚国的普通平民家庭,这还是因为楚国的贵族不像中原诸侯国那样深厚,对平民的管理也很松弛,要是在中原老牌诸侯国里,老聃就未必能够混到出身,他一辈子就是管图书,最大的官职也不过是图书馆长。那个时候的图书可都不是轻上的,重重的竹简,没把子力气你根本就搬不动,这还没说用木头制作的木牍,其实,那些竹简重的可怕,听说过吗?东方朔写给汉武帝的奏章是用马车驮到宫门口,然后由几个大力士搬进去的。那还是到了西汉时期,怎么说也是进步了,试想一下在春秋时代,那些‘书’得有多重?说到底,管理图书其实就是干苦力的小吏!”.七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