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八十六章 方丹的烦恼1修改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2:59
  • 字数:5214字

这本盛景没有逃过李凡的眼睛,因为,那个年代刻印图书的习惯与当代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刻印这种拉丁文的盛景,而且,这本盛景显然是某人或者某虔诚的信徒无私捐刻的,没有出版商,没有营销商的任何落款,这在后世根本不可能。,更重要的是,李凡让石大庆透光照了那书的纸张,李凡看到了纸张的特殊性,因为,那是现在已经失传了的意大利棉布纸,在当时也属于高档奢侈品。

造纸术是从华夏传到欧洲的,而这个传递的过程时间比较长,还出现过诸多的反复。最早,从华夏学会造纸术的是阿拉伯人,他们利用尼罗河和中东一带出产的纸莎草、芦苇等做原料生产纸张。而最早传入欧洲的造纸术使用的原料是欧洲当地产的“麻”,这个时间延续了很长时间,当时欧洲生产的,麻纸很厚很粗糙,类似我们现在使用的牛皮纸,甚至还要厚,可是表面却是凸凹不平。

国人玩古玩古董至少有千年的历史,早在北宋时期,国人就已经开始重视古董古玩的收藏,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尤其是西方的商业营销理念传入国内后,似乎一切都变了样子,而最可悲的是,现如今的监管和实际情况是脱节的,甚至把原来我们最宝贵的“虚心接受监督”“善待每一个顾客”的传承给彻底的抛弃了。比如,你想向某个网站或者网购提点建设性的意见,对不起,你绝对找不到可以说话的地方,以前还有什么什么信箱,现在你去看看,还有吗?某某拼,经常挂着低价的招牌叫你进去??,结果,里面的价钱跟外边的完全是两码事,你能怎么办?说破大天去,你觉得贵可以不买啊!可是你的点击率,你的大数据已经无偿的留给了对方,但凡你只要再点开,铺天盖地给的推荐保证就是你上次被恶心了的那些!还有,那个啥宝的,你本来急需要快点买点东西的,里面也有发货地点的选择,你可以就近网购,不过,你千万别信,谁信谁倒霉!

你觉得景德镇的瓷器不错,你点了那里生产发货的,结果最后你才发现,那瓷器是从其他八竿子打不着地方发来的。你想就近买点猫砂,等着用,结果,对方发货的时候才知道,那猫砂要从四千公里外运过来……凡此种种,你连提个意见的地方都没有,你就是提了,人家也能给你一万条合情合理加上合法的理由解释,而他们在网店上写的,没人去问,最多告诉你,那是“笔误”!你怎么地?

就是估价,这些人也是估高不估低,什么某某类似的,去年上拍,卖了多少,您这怎么地也得是多少多少……要是真不明白这里面套路的,嘿嘿,你那就不是送拍了,是把自己送过去给人“宰”了,而这样的人,目前在收藏界可是大行其道,但凡你只要在某个收藏网站点了点,一不小心留下了痕迹,嘿嘿,对不起,十年八年你脱不了身,人家会定期的给你电话、短信和其他的方式“问候”你。

十九世纪,正是欧洲工业革命的时代,诸多近现代的生产技术层出不穷,这本拉丁文盛景就是由此而生,它看上去也不古老,表面的羊皮包裹很新潮,用金属模子烫压出来的十字架凹凸有致,这种书在香港也太普通了,被人忽略很正常。

现如今的香港文化教育已经不像从前了,学中文的不懂古汉语,学洋文的不明白西方古典文学,用邯郸学步来形容当今的香港文化界是一点也不为过的。曾几何时,香港出现了一大批文化精英,当国内还在埋头打理自己的身体时,香港就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国爱民族的文化精品,直到今日仍然脍炙人口。

李凡钻的就是这个空子,你们搞不清楚,那么好啊,我们前来扫货,不管是啥,放在仓库里慢慢的找,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概率,只要不是赝品,总能从中找出具有历史价值的东西,这其实也是个大数定理。就说这次李凡让石大庆给王锐送过去的那本“盛景”吧,那可是拉丁文本的,这仅仅比最早的希伯来文盛景差了那么一点点。为什么给王锐送过去?因为这一堆“破烂”是王锐派出的人弄回来的,谁弄回来的东西在石大庆那里可是都有登记的。

在历史上,欧洲人也习惯使用“羊皮纸”,就是这个羊皮纸其实也是有多种含义的。最早的羊皮纸就是把羊皮用石灰水浸泡,脱去羊毛、油脂,再两面刮薄、然后在拉伸中干燥、打磨,最后便成了当时贵族和王室的书写材料。到了工业化时代,羊皮纸逐步就演变成了工业化生产的,经化学处理而制成的纸,厚而结实,不透油和水,供包装物品用,可是使用的原料里是绝对没有羊皮的,主要原料是植物的木桨和棉布废料,正是使用了棉布废料,使造纸技术得到了一次飞跃。

很显然,这是早期到东方来传教的教士遗留下来的,一开始被继承者珍藏,或者说是放置,当一本书看不懂的时候,最好的地方就是放在书架上。往往这样的书籍保存的还很完好,甚至成为孤本绝本,关键是,无人识得真面目。

时至今日,在香港还有几个人能熟练的使用拉丁文呢?不认识,那这本盛景还有个蛋用?一旦主人的书房、家宅翻修和清理,被扔出来就是个必然,而看上去成色不错,由那些古董贩子花点小钱收去就顺理成章了。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看到拉丁文的盛景,你让方丹能不“买糕的”吗?根据纸张判断,这本盛景应该是十九世纪早期的刻本,即便是在欧洲,这个版本的盛景也是不多见。

等到在海外也鉴定出来了,别以为这样你就可以舒心的送拍了,那些中介和掮客就开始忽悠你这东西如何如何了,如果加大宣传力度,可以把拍卖价格推上高峰,甚至拿出许多拍卖界的典型范例,一个个的向你讲述“内幕”,最后就一个目的,您继续掏钱吧,您得预先付出这推广宣传费用,不是您全出,我们公司也要出的,要不,就您这点钱够干啥的?现在做个广告多贵啊?知道不?光是印一个宣传广告册就得多少钱啊?等您这东西一拍卖,您可就发了……

网店上造假比比皆是,更别提其他的造假了,跟这些造假比起来,那些制作古玩赝品的人还算是有良心呢,他们起码得比划的跟真的差不多啊。

香港的西方古籍古玩之所以那么扯,根本原因就是西方营销理念进入了收藏界,加上近年来到香港的西方游客越来越少,加上香港本地的博学之人是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诸多的文化空白,这不是说着玩的,其实是一个真实的反应。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