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一卷_钱铜6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3:01
  • 字数:5330字

“这就是原来的道观,严格说是一些修行人避世避祸的地方。”李凡想了想后说道,“至元时期已经天下大乱,到这里来避世避祸的人应该不会少。”

“你说的这段历史,我们在美院也学过,临摹黄公望的那幅画的时候特地看了一些元史,可是,我记得元代的时候,道士是很吃香的啊!他们怎么会跑到这里来避世呢?我也看出来了,这里原来就是穷乡僻壤,根本就是人迹罕见的地方,没有了信徒,没有了香火,那些道士咋修行啊?真的能辟谷吗?”凯琳娜说。

这个叫八仙庙的道观,是修建在半山腰的一处险要之处,为了便于进香者的进入,新修了一段盘山梯道,从下面新凭证修整出来的停车场走上去,坡度不高,并不是很辛苦,远远望去,道观前院里已经香烟袅袅,显然,这里的香火不错。

停车场面积不小,足足有二万多平米,围着进口处的几百米是售卖各种旅游品的简洁小店,这里也卖火烛焚香等,还有许多符纸,这些符纸里,有用红色辰砂描绘的,有用墨水描绘的,有的是用毛笔画的,有的根本就是机器印刷的,而这里售卖最多的就是用各种铜钱制钱编制的“道家法器”,金钱宝剑、制钱吉祥结,还有就是各种大小不等的“五帝钱”吊挂……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是仿品。

钱博平,一晚上都没有睡,直到天亮的时候才算是迷迷糊糊的睡着,一大早肯定是起不来了。司机按照一开始的布置,已经自己去车站买票,去深圳了。

细心的李凡最后还是在后院发现了道观的原址,原来这里还真是有一个小小的古代建筑,一眼望去,还就是一个“秦砖汉瓦”的破旧小庙,其建筑格局和规制的确是道家的,可惜,这里被栅栏围着,等闲游客禁止入内了。旁边牌子上写着“小庙建筑于元代至元二年”,李凡掐指一算,也就是在蒙元的晚期了。

八仙庙的地形也是非常有利于游客前来进香的,那个道观,本来是在一个单独的小山峰的半山腰上,而在其南面,同样有着数不清的小山峰小山包,开发旅游后,南面的小山峰被推平,与道观山峰间修建了一条起伏的盘山梯道,如果是在停车场这边的半山上观看道观,还真是别有一番景色,开发者似乎懂得这样的这个景观的视角,在这边的半山上修建了一个不到200平米的“观景台”,向北可以用远距离的视角看道观,向南,可以平视烟波浩渺的群山,向西,可以看夕阳斜落,看漫天的晚霞美景,向东……向东看不了,那是山背,不过,要是想在这里看日出也没有问题,你继续爬山吧,那里用鹅卵石和水泥,修筑了一条只有一米宽的羊肠小道,向上爬行200米,翻过山头,那里也有一个观景台,可以远眺县城,可以观看日出,可以隐约的看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大水库。

那些素描就是凯琳娜在半山的观景台上画的,可是,距离那么远,这凯琳娜就能把铜钱上的古篆字都画下来?太神了吧?嘿嘿,现在的一些画家可是有着绝对现代化的装备,要是到了大山里,想观察山势的细节,咋办?真的不辞辛劳的爬过去吗?那是过去,现如今,一个高倍数的望远镜就行了,注意,是高倍数的,可不是那种拿在手上看的,那看不了多少细节的,是那种近乎于天文望远镜,是需要用支架单独架着,如果这样你还看不清细节,那也有办法,用高解相度的相机拍照啊,然后在电脑上放大,有了这些装备,画家出去采风画素描就简单多了。

“是,元代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对道家很崇尚的大一统朝代,虽然也有反复,但总体来说,道教在元代是比较吃香的,那个黄公望也是道士啊。”李凡笑眯眯的说着,儿子李晖在他的背上,似乎也听得懂似得,瞪大眼睛四周看着,“可是,到了元末,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在这个至元年的时候,江南一带其实已经是起义军控制的地方,一些被朝廷册封的道人……他们的日子好过吗?要么加入起义军,要么就得跑路。这里可以说是避世的好地方,你看这周围,郁郁葱葱的,野菜野果不会少,如果自己再种植点农作物,或者是去打猎,生存是不成问题的,最主要的是,到了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为了进军西南,主要就是在江西这一带征兵,不跑出来就得去打仗,所以啊,与其说是在这里修行,还不如说是到这里来逃避,只不过,来的人还是带了钱来的,要不然,这个小庙不会用如此质量的青砖青瓦修建,在那个年代,想要把这些建筑材料背上山来,可不是个简单的事情,是得花钱的,而且,还得与当地的乡绅啥的有联络,否则,干不成。”

道教,曾经在华夏很兴盛,最早,是人们探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探讨自我完善自我修行的一门学问,可到了后来,不仅神化,而且混合进了一系列的旁门左道,尤其是在元代和明代,以“长生不老”等术术忽悠统治者,在历史上,道家的研究固然是最早的化学,许多金属的提炼和发现,都是从道家最早炼丹而被发现的,包括火药、最早的酸碱盐等等,可是,因为道家仙丹而毙命的帝王也不在少数,几乎历朝历代都有,每出一次这样的事情,道家就被严苛的打压一段时日,乃至到了近代,道家其实已经式微,比起佛教来,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罗霄山脉,长达千里,可是,山里的道观还真是不多,著名的就是九宫山。能在这挖掘出一个小小的道观来,不能不说旅游开发者用心良苦,也是独具慧眼。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两口子带着小家伙溜溜达达的就到了八仙庙,李凡打眼一看就知道,这是后世扩建或者新建的,他甚至怀疑,这里原来是否有道观,会不会是当下新建的。

休息一晚,第二天一大早,李凡夫妇就带着小家伙去那个道观“祈福”。

此时,停车场上已经有不少前来的车辆,看来,还是有不少人是赶着来烧“早香”,至于有没有人是来烧“头香”的,那就不得而知了。

头香,又叫头炉香,即凌晨在神佛像前,为表虔诚而焚烧的第一支香。烧头香是我国的一种民间习俗源远流长,直到今天,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都市,依然普遍存在。说起来,你还别不信,这头香还分“年头”“月头”“日头”,平时前来烧头香倒是不难,最难的就是三十晚上预定好庙宇和寺院,大年初一子时点着的第一炉香,这个可是不分是佛家还是道家,似乎都一样。每年到了年根上,各个寺庙道观几乎早就被人预定了,想要去烧第二柱香都很难。而获得这种头香的香火钱可是不菲,据说,都是一些商家大贾早早就“请”下了。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