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一卷_酒的故事3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3:56
  • 字数:5072字

“我完全同意!”方丹举手表态,“如果只讨论原先的那个议题,那么今天关于白酒的业务就不在其列了,既然不在其列,那我就要自己干了……哦,不行,刘,你必须跟我一起干,没有你,这个生意我干不了,你必须加入,合伙!”

好嘛,方丹嘴巴上说是同意讨论原来的议题,可转口就又是酒的话题,还把刘道源给拉了进去,这一下子就一半人,让希尔顿直皱眉头,可希尔顿也不傻啊,他立即想到在美洲也可能具有同样的情况,马上接口说道,“我也参加!”

“为什么?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有交易,那必须是自愿的,否则就不叫交易,这难道有问题吗?你不要过分的美化东方的商人祖先哦!”霍夫曼说。

“呵呵……”刘道源像看一个白痴一样的看着霍夫曼,而方丹干脆用手捂住了眼睛,没眼看了,希尔顿坐在那里愣愣的看着霍夫曼,不停的摇着头。

“你们是不是认为在古代当商人是件很容易和很幸运的事情?”看着眼前这三人的表情,刘道源似乎明白自己是在对牛弹琴了,“在三千多年前,在各个部族诸侯国之间串换物品可不是一个简单和幸福的事情,是非常危险和辛苦的。”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这次,大家聚到一起,是想商量着在欧洲的证券市场上进行一番操作,这一顿酒喝的,谈话的方向都走题了!”希尔顿笑着出来打圆场,“那些历史知识太复杂深奥,而且,我们比不了华人的历史,至少人家是不中断的都记录在案,今天就让刘得意得意好了。我建议,我们回到正题上来。”

“还是商人!这个我听明白了,似乎也理解了一些。”霍夫曼点点头说道。

刘道源鄙视霍夫曼是有道理的,他这些年在欧洲可也不是白混的,说是搞艺术起家的,那必然就要接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文化,可当他想进一步深化去学习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欧洲的历史居然是这么短的,而且,还有一千多年的混沌时代,从这点上看,他觉得说欧洲人是野蛮人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你们想孤立我?那是不可以接受的,至少,在德国、奥地利的买卖是我的!”

所以,在欧洲,他们崇尚的是“丛林法则”,只有当他们发现自己内部相互抢夺不是办法的时候,这才先后出台了禁止海盗行为的法令。别以为达尔文的那个进化论是什么重大发明,他不过是把欧洲白人的恶行总结出来,再冠以科学的名号而已。至今,西方白人的价值观里,丛林法则仍然是他们的核心,自己没有的东西,首先想到的就是去抢,抢不到的才会考虑去换,换不到了怎么办?那就是战争,历史上一次二次大战,都是因为这些爆发的,肢解南斯拉夫,在中东搞事情,在阿富汗苦战二十年,核心,就是要抢夺在这一带的资源,看看地图!

刘道源不是那种有灵性的学者,充其量也就是个现代的“商人”,有小聪明,没有大智慧,可是商人的小聪明却是在各个部族和诸侯国之间交流的利器,正是这些小聪明的商人把各种文化带到了全世界。不管哪个阶段的商人,都是一种在社会里的特殊人群,最早的巧舌如簧就是产自于商人里。在西方国家里,语速最快,舌头就能打嘟噜的绝对不是那些专业的嘻哈歌手,也不会是电视台里的体育解说员,而是那些从事街头拍卖的叫喊者,他们是靠舌头吃饭的。

霍夫曼也不傻,那个买卖钱可能赚不多,可却是极具挑战性的,就好像许许多多的小事情,往往是损害不大,可侮辱性极强,这样的脸,霍夫曼当然不能丢。

“我充分理解你们的心情,我们是不是还是一项项来?”刘道源此时倒像是一个会议的主持人了,“关于到法兰克福证券市场去试水的问题,我这里有一个方案,是一家很有实力和资质的华人建筑公司,他们的特长是修筑各种道路,尤其是修筑高铁,要知道,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参加了国家的高铁建设项目,而且,这家公司在重整后,发展的相当不错,在国际上也小有名气,那个在a国的援建项目就是他们干的,目前,他们准备向海外扩展业务,不管我们能不能帮他们引进德交所的市场里,他们是都要走出来的,面对这样一支能下金蛋的老母鸡,你们有没有兴趣?哦,我这里带来了他们的资料,你们可以随意看看。”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欧洲历史上的阶段划分其实很简单,往前找就是一个罗马帝国,然后就是一千多年的中世纪,直到文艺复兴出现后,才有了辉煌的准确记录,而在进入资本主义之前,尤其是在欧洲大陆上,各种重大的交易是垄断在贵族和各个王朝手上,根本就没有什么“自由贸易”,当欧洲人发展起来,他们最先干的不是贸易,不是商业,而是颁发各种掠夺令的抢劫,除了欧洲,谁见过其他地区的君王给海盗和自己国家军人签发过掠夺令的?而欧洲老牌殖民者就是在掠夺中发家致富的。

(adsbygoogle =|| ).push({});

刘道源白话的时候,他可没有想到,面前这三位可都是对东方历史不甚了了,对西方历史也不过是照本宣科的主,他们压根也无法理解刘道源说的“最艰险、最困难”的含义,他们甚至认为,能够在亡国之后不被驱离,不被斩草除根,不去当奴隶,这不是很好吗?要是当年犹太人也有这样的待遇,那该多好啊!

“怎么?我说错了吗?难道我说的不是现实?”霍夫曼颈着脖子问道。

“交易双方的实力相当才有‘自愿’的交易,要是没有呢?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就没有专业的商人,有的,最多就是底层的小商贩,而在东方,三千年前就有人在几千公里距离内进行物资交流,就有专门从东方往西方贩运的阿拉伯人,论起经商来,欧洲人甚至说犹太人,最多算是个后起之秀。”刘道源摇晃着手指继续说道,“在远古时期,从事商品交易的风险是非常大的,首先,没有道路,许多地方的路是人走出来的,谁最先走的?是商人。其次,到了某个地方,语言不通,直到今天,还有许多方言是互不相通的,需要通译,谁做通译,还是商人。第三,交易就需要记账,计数,需要标记出各种货物,这是文字的交流,谁来?还是商人。还有,有些部族或者诸侯国的人想走出去见世面,谁领着他们?”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