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紫色

第一卷_勇敢5

  • 作者:situhan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2-18 09:14:47
  • 字数:5236字

“安装那样的支撑你打算如何计算应力?要承受多大的压力?能够承受压力的工程材料要不要焊接或者是用特殊的结构件加固?这些工程需要什么样的工程队伍?焊接的时候产生的火花和高温如何处理?这些绝对专业的工作是我们这些人能干的吗?”李凡一连串的反问,把个哈维如同兜头浇了一桶凉水。

“那好吧!还是你来抓主意,我同意你的方案,不过……我还是希望那些东西能够尽早搬上来,能够收集一点算一点嘛,毁了多可惜啊!”哈维最后妥协了。

“为什么?既然已经发现了藏品,我们不妨先把那些藏品弄出来,至于下面气源的事情,可以交给消防局去搞嘛,我们是搞考古科研的,又不是为地方排忧解难的,我想立即组织人员,轮番下去,把地下室里的东西先拿上来!”哈维说。

李凡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德国的高级知识分子,一个知名的博士,居然如此看待自己和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他又不好直说,只能点点头,做了妥协。

“哈维博士,下面的情况并不简单,我们现在还是没有搞清楚氨气的气源在哪里,而这个竖井下面有多深也没有搞清楚,第一次下去仅仅是把你们发现的地下室里的情况摸了一下,虽然看上去那就是一个收藏家的收藏室,比你第一次发掘的那个地下室里的东西要值钱,但是,我们还不能高兴的太早啊。”李凡说道。

“我们从内部给竖井加一个支撑行不行?或者在那里安装一个承力封盖?”

李凡想了想后说道,“下面的那个地下室本身是有一道门的,我们下去的时候,发现那个用铜皮包裹的木门已经被强烈的氨气腐蚀了,轻轻一推那个门就碎了,所以,想要保护下面的文物,还是得先排除那些氨气,而目前我们对氨气的源头还没有搞清楚,我们不知道下面到底有多少氨气,不了解下面氨气的数量级,我们列出的那么多方案用哪个?万一在下面发生了氧气泄露,或者上面通道打开,地面空气涌进去,你知道的,那会形成多大的危险。所以,我打算再去找找资料,想想法子,尽可能的降低下面发生燃爆的几率,在我找资料想办法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让我的助手谢先生代领人下去,先把一些小件的,便于携带的物品拿上来,等我想出另外的办法后,我们再综合考虑下一步的行动,你看这样可好?”

哈维有些困惑的看着李凡,“一般来说,氨气不是那么容易爆炸吧?下面没有空气,你们携带的氧气瓶也都很安全,你提出的这个假设成立吗?”

李凡没功夫去搭理这个老财迷中的新秀,自己回到宿舍里躺在床上冥思苦想起来,尽管在这之前,他也预计到会出现各种情况,但是,碰到新问题是必然的,这样的盲人摸象的工程,想不到的事情出现才是正常,什么都想到了,那是神仙。

“我们不可以在相应的顶部进行特殊的封盖吗?”哈维想当然的说道。

“那等于是加速那块沉积的下陷,在地面施工就不可能避免振动,就相当于增加了那块地面上的压强,天知道现在封堵的那块地方能承受多大的压力?保不齐,你那封盖还没弄好,竖井顶部就会塌陷下去,到时候,那边就与外界直通了,哈维博士,这个风险你敢冒吗?”李凡指着桌子上摆着的竖井构造草图说道。

想了一会,李凡又起来在电脑上进行查证,然后再想再查,一个计划的轮廓就慢慢的浮现出来,现在,李凡想出来的法子连他自己都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为此,他还联络了薛万锦,询问,以他们公司的名义在欧洲当地采购一定数量的原材料有无困难,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李凡才决定自己再次下探到底部,起码要摸清下面一个大概的情况,然后与自己的设想对应,看看自己的想法能不能符合实际情况,否则,哪怕设想的再好,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最后那也是白搭!

有了薛万锦在外围的帮忙,李凡休息了二个白天后,晚上准备再次下到地下去实地勘测,这次他要一个人去,谁都不带,一听这个谢伟长首先就不干了。

“头,你一个人去太危险了,无论如何都得俩人下去,发生意外好歹可以有个搭把手的啊!在我们矿井里,这可是一条原则!”谢伟长严肃的对李凡说道。

“是的,我们加强管理,是可以避免我们携带下去的氧气外漏,可是,你应该知道,地表里本身也是富含氧气的,那个竖井的顶端是被战争和后来河道淤积而封堵的,并不是人为有效的封堵,你能保证在我们加大吊篮运作的时候,竖井的顶部不会坍塌吗?一旦坍塌了,竖井与外面大气贯通,那样会是个什么结局?”

“这与你们矿井里施工勘察不一样。”李凡也表情严肃的小声说道,“我今晚要下到最底部,在那里有什么我们完全不知道,一旦出了意外,多一个人就是多一个累赘,你练过龟息大法吗?能够闭气多久?我一个人来去方便,运起内功来是可以逃出生天的,可带上你,我怕我就做不到了,这里的道理你明白吗?”

好嘛,李凡说起这些来,谢伟长就傻眼了,围绕在李家的这些人都知道,李家是有内功传承的,别看李凡外表文绉绉的,可运用起内力来,那是震断过对手手骨的,调息好气息,闭住气,可以轻松的停止呼吸十分钟,这虽然算不得啥吉尼斯纪录,可对于常人来说已经不得了啦,十分钟,李凡在竖井里至少可以腾挪几十米,这对于逃生来说可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还带着一个人,那就扯犊子了,搞不好,自己出不来,跟着去的人也搭进去了,这是李凡坚持一人下去的原因。

看着喜气洋洋的哈维,李凡可是笑不出来,他让几个学生去把摄影机里的资料拷贝出来,自己则是端起一杯咖啡喝了起来,到了德国,想要喝点好茶很难。

<ins ss="adsbygoogle" style="disy:block" data-ad-client="ca-pub-4121986937661579" data-ad-slot="1016693305" data-ad-format="auto"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ins>

(adsbygoogle =|| ).push({});

“下面的地下室面积比我们的工作室大了差不多二倍,由于地下缺氧,各种物品的保存完好,如果用吊篮来搬运,大概需要至少一个月的时间,或许更多,我不反对你的想法,但有些物品可能还拿不出来,因为体积太大,比如那台古钢琴,我看了看上面的拉丁文,大概是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产品,虽然没有现代钢琴那么大,可要想通过吊篮拿上来还是不行的,还有一些物品我还没看清楚,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体积也比较大,所以,你的那个想法只能局部的实现。”

李凡的态度哈维还是看出来了,他问道,“以你的想法怎么弄?你说说看。”

阅读紫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02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