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一梦千年话汴梁

第56章 玉面郎君

  • 作者:老山活着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8-31 04:55:08
  • 字数:11856字

他拍着胸脯说道:“平哥儿这话俺爱听,打今儿个起咱俩就是亲亲的好兄弟,谁也别跟谁客气,孟子曰: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咱俩也有十来年没见面了,今日再次重逢也是天意,如此良辰美景,你我兄弟不可不共谋一醉。”

施平见他咬文嚼字,不由哈哈一笑,将特意带来的折扇哗的一下打开,摇晃着指指和乐楼的大厅道:“愚兄求之不得,定如贤弟所愿。下午听贤弟把这和乐楼的花魁娘子明珠直夸得天上少有,地下无双。已经勾起了愚兄的兴趣,等不及要见识一下究竟是什么样出彩的人物,竟能把我兄弟迷得神魂颠倒!”

酉时刚到,施平就带着憨牛几人出发前往和乐楼赴宴。半个时辰后,马车下了西大街,拐进紧挨着汴河的凌仪街,视野变得开阔起来。汴河两岸灯红酒绿,河水清波粼粼,且青藤结瓜似的连着数个大小不一的池沼,其中画舫传来袅袅歌声。河岸密匝匝儿地长满了高槐垂柳。在这寸土寸金,房屋鳞次栉比,车水马龙红尘滚滚的东京汴梁内城,这一段两三里长的沿河街道,委实是一处难得一见的宝地。

此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东京城的灯火却更盛了,夜空中,一杆杆灯笼挑起,犹如群群飞散的流萤,引着市民去一处处“胜地”,赏玩那里的夜景。赶路游玩的人们也都拿各种各样的灯笼,整个城市都在闪烁。一爿爿铺面敞开窗,打开门,像《清明上河图》所绘的那样,商品密布,干净整齐,经营者向顾客献上殷勤的微笑。这真是四海升平,国泰民安的盛世华年!

在他眼里,汗血马也只不过是匹马而已,仅仅一匹,改变不了大宋缺马的现状。施平主要想用这匹马培育出一种比较适合牵引的挽马出来。大宋现有的马种个头都太小,除了党项人手上有一点好马以外,契丹人那里的蒙古马其实个头也不大。说白了,中国古代,整个华夏地区之所以没有发展出马耕,主要是缺乏合适的挽马品种,即不适合拉车负重,农耕时也用不上。现在车行又找不到合适的挽马用来拉车,拉车的基本上都是骡子,很少用到马匹。

赵允宗听了施平的话,已经笑的见牙不见眼,他很久没有这样跟人打交道了。没有虚情假意的恭维,不管怎么听都是大实话,这让他心里觉得非常舒坦。

“哎呀,宗哥儿,这也太客气了,愚兄可是受宠若惊啊!”

施平还是很有分寸的,他不等赵允宗近前就满脸堆笑的打开车门,从车上跳下来,伸出手握住这家伙探出来的双手。没法子,为了那匹马他今个也算是豁出去,不要脸了!施平跟他寒暄了几句,就主动地与赵允宗把臂而行,根本就不像是他和这家伙今天才第二次见面。

“嘿嘿,哥哥若是见了明大家,就会知道什么叫做貌若天仙,什么叫做天生尤物。说句夸张的话,这东京汴梁城那些大家的风韵,有八分到了此人身上……”

下午时,施平让憨牛送了一辆最新款式的马车给赵允宗,作为汗血马的补偿。四海车行每个月销售出去的马车很少,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尤其是这种最新的款式,除了如今产量较低,这也是施平的一种饥饿销售方式,效果非常好。

施平笑眯眯的说道:“应该的,应该的!你那马愚兄着实喜欢,既然你我是兄弟,咱俩也别客气啦!”

“当真如此?”

“小弟发誓……”

两个人正说笑着,这时,一个胖乎乎的掌柜满头大汗的带着几个人迎了过来,他又是向赵允宗拱手,又是作揖:“赵公子,您可算来了,您订的包厢早就准备好了。明珠小娘子听您放了话,说今儿个会带位天下名士来,把所有的文人雅士都推了,就等着您带名士来呢……”

“没说的!平哥儿言而有信,这就是给小弟面子。”赵允宗脸上红彤彤的就像喝了酒一样,两人一边走就听他一边抱怨,”跟哥哥说句心里话,以前小弟也想附庸风雅,沾些文气,没少花钱请些文人雅士赏花喝酒。呵呵,你猜怎么着?别看兄弟是宗室子弟,可这帮大头巾自以为清高,根本没把兄弟放在眼里,每次聚会没少受这些措大的腌臜气。今儿个你能来,做弟弟的不知道有多高兴,虽然平哥儿也成了大头巾,可是豪爽的性子依然没变。下午你让人送过来的四轮马车,小弟看了太喜欢了。不说别的,我看这车的配置堪比王相家的豪车啊!还是平哥儿够意思,一匹马而已,倒是让你破费了。”

此时的赵允宗已经成了猪哥,施平倒还好,上辈子那个信息的时代,他什么样的美人没有见过,施平只是稍微一愣神,很快就神智清醒,恢复了正常。明珠把施平的表情看得清清楚楚,看到施平只是一瞬间的失神,马上就恢复了清明,他的目光里也没有沉迷,似乎见惯了美貌女子,故而对她的美貌并不动心。这让她有些失望,也没有进来时的自信。

她心里琢磨,这位俊俏的郎君果真是“琴书双绝”的施伯原吗?这人真的好年轻、好英俊哦。自打这位姑娘进门,赵允宗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她。而这女娘恰恰相反,一直忽闪着大眼睛,上下打量着施平,等回头看到赵允宗时,她的嘴角浮上一丝笑意,两个眼睛都笑出水来。一瞬间,赵允宗一颗心都要化了。

“施公子,这位就是我们和乐楼的台柱子明珠小娘子。明大家,这位公子就是大名鼎鼎的施楷书施公子,不得怠慢,还不过来见礼。”

掌柜介绍完,那明珠小娘福了一福,便向施平唱了个诺,口称:“奴家明珠早闻公子大名,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哈哈,明大家过誉了!”施平哈哈一笑,拍了拍猪哥赵允宗肩膀,笑道,“在下对明大家可是如雷贯耳啊!我这兄弟对你可谓痴心一片,成天念叨着你,施某的耳朵都快长茧子了!施某平日不喜欢这种场合。不过为了自家的兄弟,为了成人之美,在下今个也只好跑一趟了。明大家,你今儿个可不能怠慢我这位兄弟哦!”

“哪能呢,哪能呢?”赵允宗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拱手说道,“平哥儿就是仗义!小弟领你这份情。”

明珠却有些下不了台,她咬着嘴唇脸色绯红。赵允宗在他眼里不过是一个恩客,这人对自己死心塌地,反而让明珠打心眼里瞧不起他,所以那天才用话挤兑他。施平刚才言下之意就点出明珠是想利用他这位兄弟的痴情,明摆着就是拒人千里之外,这让明珠有些恼怒。

明珠虽然打扮的像一个小家碧玉,但毕竟是一个风尘女子,很快就从有些沮丧的情绪中调整过来。只见明珠咯咯的笑了,伸手挽着赵允宗的胳膊,语声清脆:“施公子这是怎么说,明珠哪里敢怠慢了赵大官人!”说罢,她还媚媚的横了一眼施平。

这时酒菜已经上来,摆了满满一桌,三个人各自落座,明珠知趣的坐在赵允宗身边。这小子顿时连骨头都轻了几两。赵允宗酒杯斟满,高举一杯酒,先敬施平:“伯原兄,十年前你突然不知去向,当时小弟心里空落落的,以为失去了一位最好的朋友。兄弟虽然不聪明,但是好歹还是分得出来,小时候没人陪我玩,也只有哥哥你愿意带着我。赵某在这和乐楼也吃过了不少次酒。呵呵,今儿个有哥哥相陪,小弟觉得特别的舒坦。兄弟,谢过了。”

“都是自家兄弟,客气干啥?”施平接过对方的酒,坦然的喝下,“我这次来是来参加科举的,还要在京师逗留一段时间,说不定将来还会留在京城。咱们来日方长!”

两人碰了一杯,一饮而尽。听了两人的对话,明珠瞪大了眼睛。她没想到施平和赵允宗还真的是打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看样子感情还不错。明珠好奇的问道:“施公子,您也要参加今年的秋闱吗?”

“是啊,”施平点点头,见这女娘现在一副乖巧听话的模样,便又笑道,”施某过两天就要参加三司的锁厅试了,先过了这一关,取得省试的资格再说。”

锁厅试亦作“鏁厅试“,意思为宋代称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应进士试。明珠有些吃惊:“啊,我还以为施公子是一个秀才,原来已经有了官身呀!恩荫官也能在三司衙门任职么?”

“哈哈,恩荫官……”,赵允宗笑了,对明珠说道,“明大家,你可猜错了,伯原兄可不是什么恩荫官,他可是实打实的朝廷命官。他原本是从八品的朝奉郎,这可是靠他献出达原饮的药方,救了好几万人的命才获得的职衔,后来又献良种,被吕相公以文换武,现在伯原兄可是位七品的翊卫郎,厢军的指挥使哪!”

明珠腾的站起来,惊喜道:“原来那活人无数的达原饮,竟是公子所献的秘方!”说着就走到施平面前盈盈下拜,双眼微红哽咽道,“奴家李明珠,替我家兄弟李源谢过施郎君,公子在上,请受奴家一拜!”说着就跪了下去。

“别别,明小娘子请起。”

施平想去搀住,又想起对方是个女人,一时间手足无措。

赵允宗不明所以,忙问:“明珠大家,这是何故?”

明珠坚持叩完三个头,这才起身回到座位上,拭去了眼泪,缓缓说出了一段往事:李明珠本是洺州肥乡(河北省邯郸)人,与太宗朝的宰相李沆本是同宗,也是一个书香门第。一家五口人生活在一起,家里拥有五十亩田地,日子还不错。乾行元年(1022)河北爆发了瘟疫,李明珠和两个弟弟随父母逃难,不料逃到河南时,父母和幼弟相继染病死在了途中。当时李明珠的二弟也染上了瘟疫,就在李明珠绝望的时候,是达原饮救了她弟弟。姐弟俩相依为命,逃到了汴梁。为了生存和养活弟弟,李明珠不得不当了一名艺妓,由于她从小就学习琴棋书画,很快就在和乐楼闯出了名气……说到这里,李明珠已经是珠泪连连,模样楚楚可怜。

赵允宗已经被感动得唏嘘不已,陪着明珠掉了不少泪。施平不动声色安抚两个人,心里面却犯起了嘀咕。说实话,他不太相信这个女人的话。凭着他两世为人的经验,总觉得这女人的话跟后世网络上某些网红博人眼球的套路很像。他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想,总之来到这个世界以后,他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总是保持着一种莫名的警惕,怀疑一切,这已经成了他的本能。

这时,大厅里想起“当”的一声铜锣响起,打断了施平的思绪,三人一齐向楼下看去,只见喧闹陡然平息,每个包厢都有人探出头来。

渐渐的,舞台左右鼓手正有节奏的敲响面前的小鼓,随着节拍,一群舞女打扮得犹如彩蝶,她们踏着鼓点翩翩从左右两厢汇入场中,原来是今夜的表演正式开始了,紧接着一曲熟悉二胡的音乐响起,竟然是施平的名曲——梁祝。

施平看着下面满场蝴蝶飞舞的舞蹈,再配上这样哀而不伤的音乐,实在是有些牵强。施平看了气得连连摇头,叹息道:”瞎胡闹!这是谁编的舞?施某好好的一曲梁祝,糟蹋成这样一副德性,真是气死某家了!”

此言一出,旁边的明珠顿时羞得无地自容,头垂得低低的,连看都不敢看施平那张铁青的脸。赵允宗的心此时全在美人儿的身上,立马同情心泛滥,弱弱的说道:“平哥儿,这舞蹈是明大家编排的……”

“请公子恕罪!”明珠可怜巴巴的说道。施平这人有点强迫症,本来他不喜这女子功利心太强,今夜不想出手相帮。可现在看在赵允宗痴情的份上,加上施平实在不忍心这帮人毁了号称中国版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在他看来,这简直是犯罪。

他无奈的摇摇头,吩咐道:“罢了,去准备笔墨吧!”话言未落,门帘一响,那胖掌柜双手捧着文房四宝就走了进来,满脸都是兴奋:“施公子,在下唐突了,您看,笔墨纸砚早就跟您准备好!”

施平吓了一跳,看着这掌柜油光发亮的脸,再看看后面抱着嵇琴的侍女,瞠目结舌……

(未完待续)

一听这声音,赵允宗仿佛屁股上装了弹簧,立马就窜到了门口,不用问,肯定是他口中那位“色艺双佳”的花魁明珠来了,否则这位小王爷哪会这么失态?他也好奇站起来,想看一看究竟是怎样一个尤物,会把一位年少多金的小王爷迷得神魂颠倒。

这时门帘一掀,施平顿时眼前一亮:这是一个清秀绝俗的美人,她就那样很随意的站在门口,袅袅婷婷犹若风中扬柳。虽然是个青楼女子,却打扮的仿佛邻家闺秀,小家碧玉。她头上的青丝简单绾起,斜插了一枝玉簪,一张玉颜只施了薄薄的粉黛,却更是灵秀雅致,美得惊心动魄。一袭梨花襦裙着身,勾勒出玲珑有致的娇躯……果然是个天生尤物!

“哼”,赵允宗哼了一声,鼻孔朝天不屑说道。“什么狗屁文人雅士,那些措大跟我兄弟比,算个屁呀!瞧见没有?这位就是人称琴书双绝的玉面郎君施伯原,我兄弟!”说完这话,那头颅昂得更高了。

这家伙最后一句话,让施平腿一软险些栽了一个跟头,差点一口老血喷了出来。尼玛,这小子也太夸张了吧,还什么玉面郎君?又不是许冠杰拍香港武侠片,这么俗套的名字也取出来了。

施平到底还是没有扛得住汗血马的诱惑,最终答应了赵允宗邀请。约好今天晚上施平一定去和乐楼赴宴,两人这才分手。施平倒不是有多喜欢这匹马,对于现在有了蒸汽机的他,马并非是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

掌柜的显然知道施平的名声,更加殷勤了,他又跟施平客套了一番后,引着众人上了楼。二楼曲槛回廊,有多间兰薰密室,本属金屋藏娇之处。施平站在包厢里四下打量,这是和乐楼建筑群中很别致的一个二层木楼,中间大厅是一个形如荷花盛开的舞台,两层楼间是类似后世歌舞厅舞池包厢的独立小包间,由于仙云山庄的玻璃窗还没有普及,面向舞池的这一边还没有镶入玻璃,敞开的窗户只垂了些薄薄的轻纱,用来挡住外面人们的视线,隔音的效果很差。说白了,和乐楼就是个边吃饭边看节目的地方。施平上辈子去长沙出差时,曾去过田汉大剧院的娱乐餐厅,隔了千年两者竟有七八分的相似度。这让他唏嘘不已。

众人刚刚坐下,早有店小二沏上一壶茶并端了几样茶点上来。施平和赵允宗又客套了一番,遂相对坐到桌前饮茶。两个人漫无天际的聊着天,不过赵允宗有些心不在焉,频频看向包厢门外。施平知道他在等谁,心中暗自好笑,也就不再说话,自顾自的边喝茶边看向窗外。

这时,戏目还没有开始,大厅里穿梭的艳妆少女头戴花冠,或着红黄生色销金锦绣衣,或扎仙人髻,或卷曲花脚幞头。她们像穿花的蝴蝶般,穿行在各个包厢之间。她们明眸闪闪,风姿绰绰;摇摆着纤柔的腰,移动着细碎的步,红黛相媚间个个顾盼生辉……施平正浮想连篇时,包厢外突然想起一声声清脆的咯咯笑声。

看到车外的繁华景象,施平感慨万千。说句公道话,刘娥其实是个不错的摄政者。真宗驾崩后,赵祯年幼,是她利用清流和浊官之间的矛盾,用灵活的手腕稳固了朝政。等她大权在握,就毫不犹豫的将自己的心腹,心术不正,阴险奸邪,飞扬跋扈的丁谓逐出朝廷,重用王曾、吕夷简等有才干的人,朝堂立马拨乱反正,呈现蒸蒸日上的新气象。如今,国内民阜物丰、社会安定,国际上她严格遵守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檀渊之盟,小心翼翼与辽皇耶律隆绪周旋。这些年,正是这个女人维持着两国和睦相处,宋辽边境上才会平安无事。

马车放缓了速度,施平收回了思绪,原来和乐楼马上就要到了。和乐楼就坐落在这条街的尽头,紧挨着西华门外。和乐楼并非一座孤楼,它由若干个楼阁亭榭首尾连绵相接,飞檐画角组成的建筑群。主楼是座四层的木质结构的大楼,犹如鹤立鸡群般显得格外恢宏。马六子刚把车停稳,施平就看见赵允宗那张笑容可掬的胖脸。远远地见自己的马车过来,这家伙就小跑着要过来开门,真是要多殷勤有多殷勤。

阅读一梦千年话汴梁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7947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