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华源

第123章不肯去观音

  • 作者:悟需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07-19 10:38:02
  • 字数:5558字

“阿弥陀佛,大师何为?”李恒施礼问道。

“阿弥陀佛,施主,这尊观音像是我们普陀山早年遗失的不肯去观音像,今日重现普陀,应供奉寺庙受众生香火,施主不能带走。”领头僧人还礼道。

百来名僧人这时也来到这里。领头的僧人看向空中,眼睛放射金光。

“那是不肯去观音菩萨!菩萨显灵了!阿弥陀佛!”领头僧人认出了空中的那尊翡翠观音像,忙让众僧参拜。

很快人们就发现不对,他们走不到先前那些人跟前,被什么东西挡在外围,而且在他们前面的人一动不动,没有声息,一下子都惊呆了,也没了刚才的喧闹。

“施主!请留下观音像。”那位领头僧人挡住李恒,他一身袈裟散发着金晕,显得庄严神圣。

先前被定住的游人也恢复了自由,茫然中也跟着跪了下来。更有聪明者心里念道,向观音菩萨祈愿。求发财,求升官,求生子,求学求姻缘等等。

“阿弥陀佛。”又是一声佛号,这一片又安静下来。

“昨日不肯立此地,今日不留若奈何。纵有佛像千百万,难留善念也枉然。无我,无他,无众生,觉我,觉他,觉圆满。阿弥陀佛。”李恒声音传遍整个普陀山脉,深入人心。

“多谢师傅,弟子谨记教导!定守本心,悟大道,助苍生,脱苦难。”李恒执弟子礼拜下,翡翠观音像从空中降下落入李恒手中。

顿时李恒身上金光闪耀,刚才的伤瞬间愈合,给人一种祥和亲近的感觉,已是金身罗汉。一手托观音像,一手执佛礼,踏步走出。

整个普陀山都沐浴在梵音中,洗涤心灵,众人觉得身子一轻,似乎有座山从他们身体中飞出,都又跪拜李恒,口念佛号不息。

领头僧人正是时宇探查的那两位有修为者中的一位,见阻拦无望,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知道是留不住观音像了,他也知道李恒的境界比他高的多,没想到他几十年修佛还不如一个刚开悟者,心中生了一份黯然,但终没失了佛心,跪下诵经礼送李恒和观音菩萨离去。

李恒妻子一家也被这一幕震撼住了,无奈地看着李恒走了,心中有了一丝悔意,贪念在他们心里生根太深,一时难以化解,要真正做人,还要看他们造化。

“李恒,你宏愿已发佛果之路已开,却不必拘泥形式遁入空门。心中有佛即是佛,心中无佛生枉然,这尊观音像便送于你,伴你证道佛果。”音落,祥云散去,天空恢复原貌。

“大士跟倭国的人渊源不浅呀!”听完时宇开了个玩笑。

观音菩萨无语,没接时宇的话。

“大士莫怪!”时宇赶紧赔礼。

“我愿众生平等,却不能平等待之,境界与我佛相差甚远。”沉默了一会观音菩萨说道。

“佛祖也曾狮子吼,岂能说佛祖之道也未圆满?”时宇说道。

“是贫僧狭隘了,多谢道友为我开悟。”观音菩萨又沉默一阵后说道,她被时宇的几句玩笑话点化了,立时彻悟了。

世间之人物各有不同,自然之道也,融者生,难融者灭,一生一灭往复不息,执念修行哪一种道便是误入了小道,便不能观万物,知宇宙,通法门,凝规则。

“大士智慧之身,明悟自然,小子无功。”时宇知道观音菩萨想通了,感觉她的道又上升了一个境界,以后的事少不了让菩萨帮忙,先恭维几句话,没敢托大。

“大士,我听修士说修为到了某一境界就会飞升仙界,修佛者何去?”时宇听药王爷说仙界,倒是从没说过仙界有和尚有佛,便好奇问道。

“飞升对修佛者来说便是坐化,修佛者修的是愿力,来自于万灵,圆满时也当回归万灵,一身化万念,散于宇宙便是修佛者的飞升。随时间消散,或被有缘者所得再修金身,万灵不灭佛也不灭。”观音菩萨解释道。

“原来如此!”时宇恍然。

“那修佛者等级境界何定?”时宇接着问。

“佛道三境,罗汉,菩萨,佛。修习之法,自觉成罗汉,觉他为菩萨,觉行圆满者佛,再无他法,修行追求一个悟字。如今修佛者将修行分为菩萨五十二阶次,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虽有助明悟,但拘泥于此非修佛之道,难有所成,是假罗汉,假菩萨,假佛。刚才李恒一念顿悟成罗汉,这才是真境界,那个领头僧吸收了佛像中的愿力修成罗汉,是假罗汉,想必你也看出来他的修为不稳,成不了大道。”观音菩萨解释的很是详细。

时宇也终于明了,这普陀山佛教圣那两个有修为者是入了歧路,修行错了。

“大士可能融灵气为己用?”时宇想到一种可能又问道。

“佛道也是自然之道,自然可吸收灵气提升修为。佛祖创法时就可灵愿双修,只是如今地球灵气稀薄几乎于无,难修此法。”观音菩萨说道。

“好!有法可依就行,大士的意念哪里还有,我帮你将他们收集起来,为你重塑金身。”时宇心喜,说出了他的想法。

“在香山我肉身坐化之处应该有一道意念还在,其他的估计都消散在这方世界。待收取了那道意念我应该能恢复实力,加之刚才的感悟,若有法身应该能更进一步。”观音菩萨的语气有种向往。

“那咱们走吧,香山在华原县境内,这里的人民风淳朴,也应该有一场造化了。”时宇说着将观音菩萨像收入皮带扣,消失在普陀山。

“菩萨慈悲,对了,大士这尊像怎么叫不肯去观音?”时宇松了口气又问道。

“这个是一段佛门公案,千年前我的这尊像在五台山文殊院供着,是文殊菩萨亲自雕刻而成。我便留了一道意念在其中。有日五台山来了位倭国僧人,看中了我这尊像,便想带回倭国受倭人供奉,传我佛法。当时的住持见那僧人心诚便将这尊观音像相送。东去到了普陀山岛屿时,我感应到倭国方向有一股很强的信仰力,还不断地向华夏扩散,只是这股信仰力是邪气。我便施了个法术让那些僧人不能出海,无奈那些僧人也放弃了带我回国的念头。在普陀山上建了个寺庙将我供奉其中,我也在此聚集愿力形成屏障,阻止那股邪气入侵华夏。后人便称我这尊像为不肯去观音。”观音菩萨说出了原由。

此后华国出现了一位手托观音像的僧人,渡人向善,宣讲孝道,和谐众生,走遍华夏走上世界。

李恒带走观音像后普陀山紫竹林又建了一座寺院,名日不愿留观音庙,与不肯去观音庙相对。

在其他景区参观的游客见这里天生异象都赶了过来,人是越聚越多,见了这一幕都以为是景区安排的节目或拍戏。惊喜地看着空中,拿出手机照个不停,欢呼不已,对着半空中的翡翠观音像指指点点,说说笑笑。

时宇没再假托观音菩萨净化游客的身心。刚才他们看到的一幕已经打开了他们的向善之心,无需再渡,正所谓修佛修心修自身。对于黑暗欲海中挣扎中的人没有通向光明的捷径,一切苦皆利来,一切福皆利往。

“大士你可怪我?”时宇询问观音菩萨,按观音菩萨的意思是想将雕像留在普陀山的。

“道友大境界,贫道受教了。你这样做受益的人更多,乃造福众生之举,善哉善哉!”观音菩萨说道,时宇做法比将观音像留在普陀山好的多。

众僧跪拜念诵经文,梵音升起。

游客们这时也明白过来,这哪里是在拍戏,是真的菩萨显灵了,也赶紧跪下参拜。

阅读华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8115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