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扶贫路上

第九十五章 摸底

  • 作者:云贵米线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08-02 11:22:33
  • 字数:6468字

“今天可算是见到真人咧,陆书记的大名我这耳朵都快要磨出茧子呢!”刘晓芬热情的握手。

“跟想象的有什么不一样吗?”陆为民问道。

樊江的小卖部依然是以前那个老样子,只不过多了好几个货架,只觉还不够,索性将以前废弃的仓库也改造成了一间屋子,打穿了墙壁,里面的货物也换新了,数量比以前更多了,看得出来这是受了“刺激”了,以前后山的人依旧没变,村民的消费能力并不高,但是自从旁边开了小学,新来的老师,十里八村过来上学的娃儿们,于是乎都成了小超市消费的主力军,以前的自然不能够满足了……

后山有了人气,樊江感觉生活也充满了新意,对小卖部的生意也就更上心了,他们夫妻二人本来就有一个男孩,和之前牛孝先的女儿一样也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可是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苦于没有学可上,这一带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幼儿园,基本上都是和一年级混着上,美名其曰“预备生”,到了下一年接着上。

正在切鱼的樊江手里还拿着抹布和刀具,出来一瞧,眼睛都眯成一条缝:“陆书记,老仇!你们怎么来了,你们这是闻着味来了啊,怎么就知道我今天做好吃的,正巧这学校的老师们都在,都别走啊,今天我亲自下厨,给你们做一道正宗的红烧土著鱼!”

几位老师全部走了过来,对着陆为民一个个打着招呼,刘晓芬也早就知道陆为民这个扶贫书记这一年来在青石村的所作所为,她内心是极为敬佩的,说起来她还是第一次见到陆为民的真人,毕竟像刘晓芬这样的人,平日里只管教书育人,其他的事情她很少去关注,但是随着扶贫工作在全村推展的日渐深入,很多村民对修路、通河、开厂和本地搬迁这样的事情都口口相传,不仅仅是刘晓芬,其他的老师也都知道。

同样,多年的风吹雨淋已经让刘晓芬的脸上布满皱纹,但是她仍旧显得非常干练,主要负责学生的语文课程,同时兼任着教导主任的职责,如果学生家里有困难或者在学习方面有别的情绪,刘晓芬都会第一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进行沟通,这是她教学这么多年一直以来保持的习惯。

在她的带领下,还有其他三名支教大学生,一名是昌西学前幼儿师范毕业的,刚好负责学龄前儿童,其余另外两名,都是昌西师范大学过来实习的学生,他们都是贫困村走出去的学生,因为经历过,所以更加懂得这些家庭的不易,当学校刚开始准备实习的时候,他们就上报提出要去深度贫困村参加支教工作锻炼自己。

“年轻,真年轻,年轻真好!”

“陆书记好!”

……

刘晓芬一口气说了三个年轻。

的确,见到陆为民的第一眼,刘晓芬仿佛想起了自己三十岁的场景,意气风发,为了帮助余重华支撑起这个废弃的补习班,在附近的十里八村走动,劝说着那些不愿上学,厌学或者是因为家里条件困难而上不起学的孩子们。

陆为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看看这些支教的大学生们,马云祥是这四个支教大学生的主要代表,别人都叫他小马老师,他是英语专业的,戴个眼镜,看起来也文绉绉的,樊江媳妇泡好了茶给大家,众人一边喝茶一边聊着。

“陆书记!”

“余老师,因材施教这个道理你肯定比我懂,每个年级的学生无论从智力和学习天赋方面都是不同的,即便是语文和思想政治课,也不能混为一谈我认为,拿古文言文来说,很多六年级学生才能懂得,低年级的学生可能字都没有认全。”

“陆书记,唉。”说到这里,刘晓芳也是一声叹息,她也没有办法,学校现在的学生加起来也不过五十四人,能分开任教已经不错了。

“现在我们每个老师分管九名学生,对于平时上课表现比较好的,心里面还是清楚的,在下来我们还会对他们突出进行指导,目前也只能这样。”

刘晓芳的话深深刺痛了陆为民,现在县城里的小学一个班至少也有三十个学生,而现在一个学校才这么点,能做到这样已经非常不容易,他着实不应该吹毛求疵。

“您接着说余老师。”

“现在学校里面有一半的学生是寄宿生,都是周围几个村子的,这些孩子的家里有的失去了双亲,有的家里发生重大变故,只剩下爷爷奶奶,父母离了婚,孩子难以照顾到,所以只能寄宿在学校,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也是免寄宿费的。”

这块毕竟有政府的贷款,村里还有村委会的支持,改造后的学生宿舍目前都是免费提供给寄宿学生使用。

“得亏现在从市里面专门请了两个师傅给学校的老师和学生做饭,现在学生吃的饭也很有营养,五十四个学生,光是建档立卡的贫困学生就达到四十九名,涉及到几十个家庭,我们的教师对每个建档立卡的学生也实行了联挂制,实施精准帮扶。

学校里面还专门开设了关爱室暖心窝亲情热线,专门对这些贫困学生进行关爱,方便关注他们的动态,这样在遇到困难之际就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从开始至今,我们也轮流自掏腰包给学生们买书和买书包,希望可以通过这些举措温暖他们的心,亲情热线电话让寄宿学校的学生可以交流沟通,我们也能给年轻的家长汇报孩子的学习情况……”

陆为民着实没有想到这么多学生家里都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看来脱贫摘帽这条道路仍旧很艰巨!

刘晓芳道:“其实我们也遇到过一些困难,这一年来的确有个别学生家庭因为贫困而产生了一些厌学,想要外出打工的情绪,但是我们坚决反对,在与孩子家长沟通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成功劝返,我们设立这个暖心窝,也是为了对于平时思想上出现一些隐患的学生,我们能够以及疏导,让这些孩子在咱们村小学里面都能学好吃好睡好,这是我们做老师的责任!”

“好咧好咧,饭来了,咱们先稍作暂停,帮忙端一下饭菜,媳妇把我那两瓶好酒拿上来!”

不知不觉已经讲了一个多小时,樊江的饭菜也都做好了,七菜一汤,六个热菜一个凉菜,最中间的是樊江的拿手菜——红烧土著鱼,鱼当然是石雄现在的养殖场养的,樊江也是从那里买的,算是石雄的实验品。

“目前附近的七个自然村,每位老师分别联挂一个自然村,我挂两个,学校现总共有学生五十四人,刘晓芳老师负责十四个,其余的四位老师各负责四到十余人不等,像语文课和思想政治课这样的大课,很多时候我们六个年级的学生都是一块上的……”

“停一下,这里我想问一下。”陆为民打断了余重华。

老师们开始给陆为民介绍学校目前的情况,摸清楚青石村小学现在的底子也是陆为民此行的目的之一,“大家慢点说,我带了本子和笔。”

只见陆为民真的从包里掏出一个封面是牛皮的笔记本,还带了一支钢笔,咬开笔帽,翻了起来,这一幕让旁边的老师们既吃惊又敬佩,余重华和刘晓芬还仔细看了一眼那个笔记本,已经记了厚厚的三分之二,有的里面还夹杂着其他纸片作为副页标记,明显不是临时起意,这说明在陆为民心里,对于教育这块还是非常看重的!

“老樊啊,你看看谁来咧!”大老远走进小卖部的大门,往里面的门道走出去,进入院子里,余重华就张罗着喊了起来,也喊着其他几位老师的名字。

余重华开口道:“我们青石村小学各机构正在逐渐完善,现在实行的是责任到人,务必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一致关爱,从去年学校重建后,我们就成立了青石村教育扶贫领导小组,目前学校里面我是任组长,刘晓芳老师担任副组长,其他由实习老师们组成小组组员,我们这个组还是六个人,每个老师分别精准联挂到村里的各个大队,正在由近及远辐射到周边的各个自然村,以便确保数据的精准到户和责任到人……”说到组员的时候,余重华明显的有点尴尬一笑。

陆为民略微停顿道:“余老师,说错了,现在这个组是七个人咧!”他指了指自己。

对这样的事,仇路也不大懂,他自觉无趣就去厨房帮忙了。

唯一好的幼儿园都在县城里面,不仅仅青石村的是这个问题,在整个贫困村,基本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家里没有钱,都会把孩子上学的年龄往后推迟,到了大一点直接送去小学读一年级,这样一来隐患很大,最直接的就是孩子没有经历过童年,与城里的孩子相比,少了幼儿教育的经历!

在余重华的招呼下,陆为民也见到了其余的五名老师,三名女性,两名男性,其中一位年纪仅次于余重华,已经有近四十岁了,是名女老师。

阅读扶贫路上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8864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