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

  • 作者:疯神狂想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7-21 16:37:49
  • 字数:4806字

这件五代时期鸟式杯彷汉代铜器式样,敞口微敛,弧壁渐收,高圈足外撇。

杯身一侧贴一展翅欲飞的圆凋鸟,鸟的头部高出碗口。

豆青色的钧釉在烧制的过程中,往往会由于高温出现开裂。

特别是炉子温度在不够稳定的情况下,次品很多,所以这件宋代八方龙首杯就显得格外珍贵。

就这样北方窑口的技术也传到南方,钧窑豆青釉很可能是南宋粉青釉的鼻祖。

流传到现在的鸟形杯,一般年代都比较久远,像是五代时期越窑鸟形杯。

而像龙首杯一样的象形器,古代还有不少,比如鸟形杯。

鸟形杯是杯式之一,也称“鸽形魁”、“鸽形杯”,流行于三国两晋时期。

另一侧贴鸟尾,尾末端略高,尾中部与腹部相连为柄。

鸟圆头尖喙似鸽,双翅展开,两足紧缩于腹,造型生动。

鸟形杯多为青瓷制品,造型非常准确,优美大方。

鸟的身部、翅膀及尾部均有划道装饰。

杯子里外满釉,呈青色,有细小开片。

整个器体为一鸟形,精巧玲珑,式样优美。

1974年江浙上虞西晋墓出土器,半圆形杯腹,前贴鸟头、双翼和足,后附一上翘的尾巴为柄。

但是越窑的匠师们似乎自创烧青瓷始,就喜欢在器物造型上下功夫。

他们制作了大量模彷动物的肖形器具,其中鸟形瓷杯尤为他们所青睐。

青瓷烧制技术,陈文哲可是最先学习并掌握的。

做一些青瓷作品,自然不在话下。

他现在也就是随意之作,所以每一种也不多做。

想到了,就做几件,反正杯子不管造型再怎么复杂,也复杂不到哪去。

做完了鸟形杯,陈文哲有做了几件梅花杯。

梅花杯,其形如梅花的一种杯子。

早在唐宋时期梅花杯就已经出现,多为唐三彩、青釉和白釉器。

明代梅花杯,以德化窑的器物最为精良。

清代各朝的景镇窑,均有制作。

对于这种经典的青釉瓷器,只要有县城的材料,最起来真的很简单。

比较麻烦的,或者说繁琐,需要懂心思的,还要属套杯。

套杯,是清代乾隆时期出现的一种器形。

像是清乾隆·粉彩套杯,器型还是比较简单的,这种杯子撇口,敛腹,浅足。

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器倒置如马蹄形,大小十个为一套。

器物口沿都饰以金彩,器内壁均施以松石绿釉,器外壁施不同粉彩的纹饰,依次套合而成为一体。

此种套杯多见于清雍正至道光时期。

套杯即有圆形,也有方形,尤其在晚清时期最为流行,以道光一朝的套杯质量和工艺最精。

而套杯之中最出名的,肯定要属十二花神杯。

国人的爱花之心,自古有之。

芳菲四月,姹紫嫣红,古人们从百般绝色中,挑出各个月份最美丽的花,奉为月令花神。

古来自有赞叹:十二花神落人间,一半风雅一半仙。

康熙御窑佳作“青花五彩十二花神杯”的创作灵感,也正源于此。

康熙的花神杯,撇口、深腹、浅圈足,器巧形美,晶莹剔透。

它以月令数为套,十二杯中分别绘有水仙、玉兰、桃花、牡丹、石榴、涵萏、兰草、桂花、菊花、芙蓉、月季和梅花。

腹壁一面绘画,另一侧题诗,诗句全出自唐诗。

一杯一花、一花一诗、一诗一画。

这也是清代官窑瓷器中,首次将绘画、诗词、书法、篆印结合在一起,是康熙朝官窑瓷器中,响当当的名作。

十二花神杯这么好的ip,各朝各代的能工巧匠自然不会放过。

于是,除“青花五彩”版本外,十二花神杯还出现了很多款式。

青花十二花神杯与青花五彩不同,青花十二花神杯是纯青花版本,花卉、诗文均为釉下青花。

只只杯胎薄如纸,釉质润如玉。

月令花卉描绘精美、各具意态,诗词下笔利落,笔锋遒劲。

粉彩十二花神杯撇口、深腹、平底、圈足。

这样的粉彩十二花神杯器型似马蹄,也已也称“十二花神马蹄杯”。

粉色设色柔和典雅,腹部绘四时花卉,形态多姿,交相辉映。

内壁以墨彩题诗句,月令一目了然。

其他还有十二花神美人杯,《十二美人图》现藏于神都故宫博物院。

其以单幅绘单人的形式,分别描绘了12位女子品茶、沉吟、赏蝶鞥生活情景,展现了那个时代纯粹的女性生活。

十二美人杯将美人图搬至瓷面,跃然瓷上。

就算是到了现代,当代窑口也做过一些十分出色的十二花神杯。

像是艺林堂的粉彩十二花神杯,此款属于艺林堂早期作品。

这套花神杯胎体细薄,釉质肥润,绘画工艺极高。

粉彩工艺的渲染与过渡,使杯身花卉更加立体,惟妙惟肖。

还有九段烧的青花十二花神杯,发色的纯正清雅,花卉的描绘极为细致,墨分五色,浓澹相宜,堪称一绝!

再就是余寅窑的粉彩十二花神六方杯,也是少见的精品。

当代做花神杯的窑口不多见,一上来就做六方杯的更是少之又少。

六方杯各面分别绘有形态不一的花木植被,设计之用心、制作之精良,颠覆传统形态,十分罕见。

所以,唐代着名诗人陆蒙曾赞誉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隋唐五代时期的制瓷工匠们,多把精力投入到开发新的釉色、改进釉色质量和刻意描绘器表纹饰上面,而对器型的设计则不如前代。

此杯造型新颖别致,所饰鸟儿栩栩如生,既是一件实用器皿,又是一件可供观赏的艺术品,其独到的审美意境耐人寻味。

神都故宫博物院、江浙省博物馆也有类似馆藏文物。

宋室南迁时,大量窑工跟随其迁到南方。

越窑为我国烧瓷历史最早的瓷窑之一,越窑始自东汉,至唐、五代时是其鼎盛时期。

主要烧造青瓷,并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南方着名的青瓷窑。

所烧器物造型丰富,纹样端庄秀丽,胎质细腻,釉色青中微带黄色,釉质滋润肥厚,如冰似玉。

到了现在,青釉龙首杯比较出名的应该就是成为国礼瓷的时刻。

这样的杯子,做就要做一套。

阅读我的系统不正经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029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