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赵德芳驾到

第9卷“此”计可行

  • 作者:俱怀义兴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2 21:09:06
  • 字数:5486字

“行了,此图你二人带回家再仔细研究,明日未时来我府中,人力、物力、财力,尽管开口”。

军匠二人见赵德芳如此痛快,欣然拿着图纸回家了。

“呀”,赵德芳脱口而出,心想:正不知如何寻找火药专家,这陈公公果真知我心意,。

德芳知道自己失态,忙请二人入座,兴奋道:“二位先看看此图”。

正在此时陈公公回来了,赵德芳见陈公公仅带回二人,不禁有些诧异,陈公公道:“殿下,老奴带来军匠,专事火药”。

父子二人相视一眼异口同声道:“可行”。

另一人还在琢磨,赵德芳答到:“正是,师傅觉得怎样?”

此人尚未答话,另一个稍微年轻的军匠惊叹道:“妙啊,不瞒殿下,我父子二人正研究用火药做成武器,现今已有了些思路,但对其详细结构却苦思不得,妙啊甚秒”。

看着激动幸福的赵德芳,陈公公俯身低声道:“殿下今日议事如何?”

年轻军匠一手握图纸,一手抬起道:“制作填装弹丸的器皿,弯状钩,火绳,发射时搬开弯钩,点燃火绳,弯钩撞击器皿,推出弹丸......”。

“停”,赵德芳越听越乱急忙出言打断,接道:“直言可不可行?”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赵德芳将今日垂拱殿之事说与陈公公,后者阖眼沉思,赵德芳也不打断。

此时赵匡胤已在寝宫转了不知多少圈,突然站定唤来伺从道:“备墨”。

少顷,一骑快马从宫门而出直奔宰相府邸。此时赵普在家中也是转了无数圈,管家扣门道:“老爷,宫里来人了”。

赵德芳这才知二人乃父子,闻言更是大悦道:“有思路了?快与我说来”。

赵德芳想想也是,无论何时,自己必须足够强大。陈公公接道:“殿下不如早些歇息,明日早朝才是真正的战场”。

赵德芳欣然应允,忙了一天确实疲惫,于是便回房歇息。

四更天了,赵德芳神清气爽,站于廊下抻抻筋骨,陈公公轻声道:“殿下可准备妥当?”

“无往而不利”,赵德芳说完向外走去,陈公公看着背影,眼睛充满神采。

赵德芳行至宣德楼下,正巧遇到曹彬,俯身拱手道好,曹彬神情严肃,边走边道:“山雨欲来风满楼,殿下欲成大师须壮大自身”。

说罢快步先行,赵德芳在后看着前者离去暗自松了口气,“德芳可曾做足准备?”

见是叔父赵光义,便答到:“叔父放宽心,侄儿定不负所望”。

可惜了赵光义方面大耳,给赵德芳的印象全是阴险狡诈的模样,说罢也快步前去,留下面呈淡紫的赵光义。

进了文德殿,有先到的文武官员交头接耳,看到赵德芳步入,纷纷散开站班,赵德芳不知该站何处,索性站于最末。

宋代早朝没有明确的规定,所以官员也随意。

只见堂下众官低头静立,赵匡胤快步走到案前坐定。

赵普掏出一道圣旨出列道:“圣上有旨,今南唐已灭,吴越归化,江南之地尽数收复,然则北方大辽虎视眈眈,西南诸夷蠢蠢欲动,为国家计,新建火器营,不受枢密院、三衙统属调派,检校太保、贵州防御使赵德芳赐开平郡王,开府仪同三司,领火器营都督”。

赵普宣完圣旨淡定站回,昨夜皇上让他拟旨,不通过宰相、参知政事等人,便是不由分说,所以他才如此淡定。

旨意念完,文武众官悉悉索索的交谈逐渐演变成讨论。

不料赵匡胤振声道:“德芳还不接旨?”

赵德芳快步上前跪接,刚刚站起,枢密副使沈义伦出班道:“四殿下未经战阵,火器营乃我朝新建之奇兵,官家岂能轻易与之”。

原来昨日曹彬和潘美便向他谈及垂拱殿之事,沈义伦是忠臣,也是直臣,虽然赞同赵德芳的整肃军武,但却不同意由他建新军。

赵德芳听后不知他是何人,想想他也并无恶意便道:“此人是我父,此国是我家,此军我来治”。

殿上武官听后张口结舌,这四皇子怎么开始耍无赖。

纵使赵匡胤再欣赏赵德芳,也不能任他胡来,开口道:“休得无礼”。

赵德芳已达目的,乖巧的站回末位。

这时,马军都指挥使党进出班道:“陛下当扩招禁军,充实马步四军,战阵厮杀岂能多赖火器,请陛下严惩谏言之人”。

赵德芳心想此人我也不认识,况且不知昨日所议,一律按“此”对待。

横步出班也不前行道:“此计是我想,此策是我出,此谏我言之”。

话音刚落,赵匡胤看着赵德芳心想:昨日德芳有理有据,据理力争,今日为何如此,哎呀这个“此此此”。

想到这拍案而起道:“到此为止,德芳休得胡闹”。

赵德芳悻悻然站回,赵普已明皇上心意,出班道:“诸位同僚,四殿下文韬武略,圣旨已下,请四殿下细说,望各位静听”。

赵普毕竟是宰相,虽然位列晋王赵光义之下,但是声望极高,而站于首位的赵光义因为昨日议论数次被打断,心想今日干脆一言不发静观赵德芳受挫。

没想到皇上和宰相都支持,枢密院曹彬根本不反对,罢了,五百人的火器营有何用,想到这便释然了。

赵德芳见皇上和宰相为自己撑腰,横步走向前,向沈义伦和党进依次俯身拱手后道:“将军勿怪,德芳失礼”。

转身接道:“大宋北有大辽,西有吐蕃,南有大理,加之割据势力,强敌环饲,我大宋地处中原,坐拥江南,物阜民丰,防一城一地当无虞,然则大城大阜众多,纵是兵精将广也难抵挡四方之敌,所以德芳大胆请建新军,专研火器,演练阵法,他日以一营授全军,加之火器之利,将士用命,上下一心,横扫宇内,海内靖清,何须守城而御敌?为家国天下计,为百姓民生计,德芳身为皇子,当身先士卒,尽我本分,展我本能,一片赤诚,望诸位将军全德芳成全。”说罢俯身不起。

赵德芳答到:“厢兵可用,统领人选难定,虽然只五百军士,建制必须完整,才能提现整肃军武的重点,开封城内可有人可用?”

陈公公答到:“良禽择木而栖,殿下初任,怕无人归心”。

赵普以为赵匡胤来了,等的就他,慌忙跑进客厅见是禁军便从容几分,禁军交给赵普一封信,转达赵匡胤的话便走了。

赵普听闻传话已是惊恐万分,打开信件,只见上书四字:“立即行事”,赵普看罢,惶惶然不知如何走回书房,接着便见宰相府门一个接一个的骑士飞马而出。

已过一更,赵德芳交付两个木匠草图,二人倒也知趣,拿了草图答应明日未时必能完成。

赵德芳喝着茶,剑胆立于身侧不时伺候着,陈公公突的开口道:“殿下今日的确过于冒进,幸亏退而求其次,想必官家旨意明日便到”。

赵德芳也已料定此事必成,但是心中正思虑该如何达到目的,所以没有接陈公公的话。

可这陈公公当真是能看穿赵德芳心思,接道:“殿下,既答应官家不抽调禁军,那变只剩厢兵、乡兵、藩兵,乡兵和藩兵时间来不及,厢兵素质低,也只能如此”。

二人是军匠,平日经常与火药打交道,此图虽未看过,但思及片刻即知此必是一种武器。

其中一人黑面短须,满脸兴奋到:“殿下,这是武器吗?”

阅读赵德芳驾到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621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