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48章看热闹又去朱仙镇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7 16:27:06
  • 字数:13006字

相传,朱仙镇的原名为“聚仙镇”。据说,过去曾建有七十二路神仙庙,及仙人街、仙人桥、仙人庄,也是战国朱亥的故里。历史上,这里还是兵家必争之地,诗人李梦阳就称:朱仙镇为“百战回戈地”。加之,抗金名将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后,就驻军在朱仙镇,后来人们还专意为他建了岳王庙。

全镇共有数十万人口,光城墙就有四十多里长,由于是水陸要冲,两边都有河水通过,北与黄河连接,往东南直到安徽,与淮河交汇处能水路通航。陸路北上开封,南到许昌、汉口,而又地处中原,也是年画、绘画与版画的发祥地。如雕刻艺术就很出名,镇内商家繁多,最著名的即是,印刷术和各种门神年画,生产畅销全国各地。每年只要一入冬,直到过了大年的二月二,这里便是民间艺术,及画展交谊的最好时机,可以说,南至湖广和江西,北到大都长城边,向西可到川、陕、甘,往东则到海岸边,外地人均爱来此,买卖和治办货物,然后带回去推销贩卖。

书接上回,前面谈到过兴慈塔,其第一层要从南门入口,洞内东西壁上,各嵌石六方,东壁刻有《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西壁刻有《十善业道经要略》,附“佛说天请问经第二,”均为太平兴国二年赵安仁所书。第二层向南洞内,东西两壁也嵌石六方,为太平兴国七年刻的《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向北洞内,东西两壁嵌石九方,多为捐施者姓名。凡来此旅游者,参观后无不感到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和心里满足过隐,却是大开眼界!这正是:

开封汴梁大都市,城内城外好风景;

好汉们客栈交朋友

这朱仙镇本位于开封的西南方向四十五里,这里是涡河最上游的一段支流,为运粮河的岸边,其镇子始建于战国初年。南宋时,民族英雄岳飞,大败金兵于郾城后,又乘胜追击到此大战金人。故而,也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战役。而东西两边都有河,就成了水陸汇集的重镇。直至后来,能与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并驾齐驱,合称中国四大名镇,闻名遐迩!就是于历史背景和影响分不开。

天下民众心向往,都想游览到东京。

小英雄袁尚武和几个伙伴们在城里一连逛了三天,中都虽然不小,但也基本上把汴梁城逛了个遍,说实话,也把他们几个累坏了,有人脚上还打起了血泡。到了第四天一大早,几人起来后先洗漱完毕,又吃了点东西,便启程要去朱仙镇!要说他们几人个个都是心急火燎的,其步子放得也就快。说是四十五里路,其实是至多不少,他们人都年轻有劲,走起路都是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好似一阵风,结果天还没到晌午,一行几人,就已经赶到了目的地。由于今年与往常不同,立擂的时间只有半个多月,大约在二月中旬就要结束,几人从家里出发时就已经晚了几日,又不知情况,盲目地先去了汴梁,并还在那里游玩了几天,之后才又来到朱仙镇。

原来,朱仙镇里边共有六七十条街,小英雄袁尚武和几人行走在大街上,看那店铺商行一家挨一家,生意买卖人也多,摆地摊的举目可见。大街上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看那男女老幼,熙熙攘攘!是三教九流,僧道两门,农、工、商、儒、兵,各行各业,五色杂人。有骑马的、坐轿的、推车的、担挑的、补锅锔盆的、卖吃卖喝的,另外,还有测字算命,说书唱戏,耍把式、玩场子的等等,吆喝叫卖,人声嘈杂。

过去,历代封建王朝,对于摆擂比武都是很重视的,并且也极为盛行,尤其自隋唐以后,既有官办,又有民间组织联合举办。它既是一种娱乐,也是选拔人才,或解决问题纠纷的一种主要方式。如官办的有武举擂、状元擂,就连国家挑兵选将,夺印选帅也都这样做,或者进行教军场比武,不过,都是借鉴打擂比武的形式,通过比试,即可决定武举、状元、先锋、元帅等,各种角色。

而在民间更是五花八门,如招亲选婿,通过比武,胜者可当新郎。江湖中人解决恩怨,也采取这一方法,可经过擂台比试,决定一切事情。然而,就好像是一种赌博,谁赢了谁就能得到彩头和名利,同时,也能扩大威望,提高身价。

加之,今年的打擂比武又挪到了这里举行,由此,就不难看出这朱仙镇,还真不亚于东京汴梁。小英雄袁尚武和伙伴们都只顾看热闹了,大家又在街上逛了多半天,就不觉天色已晚,眼看着生意店铺都要收摊关门了,大街上来往的行人,也逐渐地少多了。几人就先找个地方,吃了饭后已是掌灯时间,他们才去找住处,便顺着大街往前走,当走了一段路程,就见前面有一客栈,大门口的两边已经点上了纱灯。在门口的上方,还挂了一块匾额,上边写着“兴隆客栈”几个大字,门口两边有副对联,上首写:“夕阳落山留客住,”下首是:“东方破晓送客行;”横批为:“接来送往”。

在店门口处还站着一个小二,年龄有二十几岁,个儿不高,白净脸,鼻子和眼睛都向外鼓着,脸上有几个碎白麻子,不仔细看还发觉不了。他腰里则扎着布围裙,肩上还搭着一条白毛巾,正在门前等着接客,他一见几位英雄到来,就忙上前去打招呼,则笑逐颜开地说:“几位客爷住店吧!里面有吃、有喝、又能住,宽敞便利,价格便宜!”嘴还真甜又会说。

小英雄袁尚武和几个哥们,一听说住店便宜都很在意,因为他们每人腰里,带的盘缠也都不多,而这里距离立擂台的地方,仅仅隔了两条街,大约相距只有半里多路,要说也不算太远,住店经济又不贵,所以他们几人都觉得很合适。

结果,到了一打听方才知道,往年的擂台赛一般都是从,正月十五过后开始,到二月的中下旬,要举办一个月的时间,而今年于往年不同,却发生了变化。听说朝廷要在开封,举办军事操练演习,说不定到时候,皇上还要派大臣来观摩看表演,也算是有特殊情况,所以擂台的地点就改到了,朱仙镇这里来比赛!而时间又缩短为半个月,然而擂台比武的时间,现在就快要结束!他们来看擂台比武,也只有最后的三四天了,不管如何,他们一伙人还算是比较幸运的赶上了,没有白跑一趟。

店小二走到门口用手一指说:“你再往后边走拐过墙角就是,那里面更是宽敞便利,任凭你如何在里面耍跟头都行。”

一路上,本来腾天龙是很少说话的,这回他可开口发言了!便对着林文轩把手一挥道:“林兄且慢!”

林文轩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便非常迷惑地问:“腾老哥有何事情?请你快点讲出来!我要出恭已经憋不住了!”

腾天龙说:“你这人真没有出息,刚一进来就丢东西,早干啥去啦?”

林文轩道:“咱们一整天不是走路就是逛大街,我哪顾得上啊!”

腾天龙开玩笑说:“听说皇上朝还怕后宫里娘娘嫔妃,与太监胡整事呢!所以,他没特殊情况就很少出宫。我看在这夜里黑沓漠糊的,你要抉起腚被别人干了,那就抛货不好办啦!要我说你干脆,就憋到肚了里不用解拉,先积攒起来,等着回到睢州,再拉到你们的自家地里,既肥了田,又能多打粮食,何偿不是美事”。他的这句话,一下逗得众人全都捧腹大笑起来!只把个白玉虎乐得,用手捂住腰间,岂不知他已经笑得岔了气。

林文轩也不示弱地向他回敬了一句道:“我说你就合住你的水门口吧!若不吭声谁也不会把你,当成哑巴给卖了!”看来他也是憋得到劲啦!说完提着裤子往外就跑。

就听那店小二讲:“说是说、笑是笑,几位客爷要洗漱,外面有脸盆和毛巾,水缸里有水自己舀!要是没有用过饭,我就让厨子师傅为你们做。”

袁尚武说:“我们已经吃过了就不麻烦拉!大家都有点渴,若有茶就请你给提来一壶。”

“好嘞!我马上就去!”店小二说着就走了。且转眼的功夫,他一手提住茶壶,一手拿住几个碗就来了,随后又说道:“几位客爷!你们谁渴谁倒吧!如若有啥事需要俺侍候,就请你们喊一声我随时即到。”

小英雄说:“多谢了!你去忙你的吧,如果我们有事就找你。”

店小二去忙别的去了。几个人一边喝茶,一边闲聊,这时候,就听在西屋里有人叽叽喳喳,高一嗓子低一声的在议论些什么。袁尚武侧耳一听,方知别人谈论的,正是擂台上打擂比武之事,小英雄就坐不住了,也光想马上知道这里,前些天打擂比武的情况。于是,就独自悄悄地溜出了房间,来到院子里想听个究竟。说来也就在这时,上房的门吱妞一声被人打开了,就看从屋里走出来一人,但见他面如冠玉,眉分八彩,目若朗星,鼻直口方。头顶素白武生公子巾,身穿白绸缎紧身剑衣,黄绒绳勒就的十字绊,腰系丝鸾带,下穿蹲裆滚裤,足登薄底快靴,约有二十多岁,一看便知是位有武功的英雄。

小尚武赶忙上前向他打招呼道:“这位仁兄,小弟这厢有礼了!”说着便拱手一揖。

对方一看袁尚武非常热情地向他施礼,就很客气地说:“不知小老弟有何贵干?请讲。”

小尚武首先作了个自我介绍,然后又接着道:“对于英雄实不相瞒,我和俺几位兄弟也是来看擂台赛事的,因为事先不知道今年的擂台挪到了这里,就先去了东京汴梁,结果就扑了个空。然而,又在那里多游玩了几日,今天刚到也不了解情况,我想可能您也是,来观看和参加此次盛会的吧?所以想向您打听一下,有关赛事问题,请您多加赐教。”

那人一听就更加客气的说:“噢!原来咱们都是一路客,你们也是来看擂台的,来来来!有请!请到我们房里来,我也好详详细细地向你描述一番。”

小英雄袁尚武也不推辞不客套,就随其进了他住的西屋。一进到里面,但见室内特别干净,里面只铺了四张床,不用问就知道是一分价钱一分货,条件虽好而房租要贵,恐怕也是自然的。屋里还有其他别的人,正好是每人一张床。再细看另外几人,个个都是身健体魄,气宇轩昂,英雄气概,他们有坐着的,有躺着的,还你一言我一语地,正在说说笑笑,似乎也谈得非常开心。

原来,这屋里几位都是外地人,带小英雄进来的这位姓汪,字延平,为河北沧州人氏,自幼出身武林世家,因勇武过人而出名,外人送号“沧州虎”。另外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家住河北雄县的官家公子刘明义。其他两人,一位是来自山东聊城的鲁嘉西,绰号叫“斑蝥虫,”是跑江湖卖艺出身,曾经拜过几个师傅。由于都是平庸之辈,虽然学了一些拳脚,但都是三脚毛的功夫,可说是蛤蟆撒尿——湿不深。还有一位是家住济南人,名字叫蒋太学,本是富家子弟出身,在家读书闷得荒,本是出来散心游玩的,听说这里有擂台赛事,所以就来朱仙镇这里来看热闹。

他们屋里几位也都是住进这店里以后才认识的,因为是专程来看擂台赛,几人的身份虽然不同,出外只求将就。比如,他们中有的出自武术世家,有的是江湖道上朋友,还有是出生在官宦富豪人家的公子,可是当遇到了一起,待接触以后大家都是相互包容,说话言语也都相互尊重,所以,住在一块儿心情也很顺畅。

那汪延平首先作了自我介绍后,又把另外三人的情况,也向小英雄逐一挨个进行了介绍!袁尚武就恭恭敬敬地分别向三位施礼!那三人也都以礼相还。几人凑在一起别看是初次见面,但都很诚实,又能说到一块去,也叫志同道合相互很对脾气。过了一阵后,小英雄又把和自己一起来的袁宗仁、袁宗义弟兄,以及林文轩、白玉虎、腾天龙几人,都叫过来与他们这边四人相见。两伙子人遇到了一起,就像一家人似的,他们谁也不怯生,就像八仙聚会一样——又说又笑!是谈天说地,扯东道西,每个人的话匣子都打开了,一说起来,还都是没有个完!有诗为证:

众人相聚朱仙镇,你我彼此肝胆照。

肺腑之言说不尽,知音相识话滔滔。

高谈阔论天下事,论说英雄看今朝。

特别是那跑江湖出身的鲁嘉西,因整天在外边跑见过世面又多,遂对众人说道:“鸳鸯戏水是玩耍,对酒当歌方快乐!今天咱们大家有缘来相会,才真为有情分!所以我认为人世间,最宝贵的东西莫过于友谊,而最忠实的朋友应该是推心置腹,毫无隐瞒。”大家听他一说是你一言我一语地,就高一声来低一腔,不光是说些现实和看打擂的事,同时,还论起了天下英雄。是古今中外,过去、现在和将来,一说起都是评头论足,唾沫星子喷多远可热闹了,众人一直说到大半夜,都不觉得困倦。因为天明还要早起看擂台赛事,必须先到占个位置,则须要早睡早起才行,所以,还是在汪延平和袁尚武的提议下,嗣后,各自才都回房间去休息睡觉。

却说袁尚武一行人,他们今天还是一大早就从开封出发来这里的,一上午跑了四五十里路,中午没有休息,又马不停蹄地继续逛了一下午大街。那袁宗仁和白玉虎的脚底板上,还都磨起了大水泡,要说几个人也都是灰头土脸的真够辛苦了,有的简单洗了一把脸,连脚都没有洗便躺到床上倒头睡去!夜里也十分安静,无事无非。到了次日天明,他们一伙人也老早的就起床了,待方便完了去洗把脸,就到大街上找饭摊弄了点吃的,然后,就去看擂台比武了!

却说今年的擂台本是设在运粮河畔上,坐北向南,在擂台的东面河堤上,南北搭了两个大彩棚,靠北面的一个与擂台平行,里边设有许多座位,也是专供官绅和社会名流观擂的。紧挨南边的一个彩棚,那是擂台组织者和评判人员司职办公的地方。别看是擂台赛,但也不是什么人都可随便上去的,因而才有严格的规定。比如说擂台上设置的项目,像个人散手、套路、器械表演等,和二人徒手对决,或用抢刀器械搏杀什么的,都有明确规定,并要记录在案。同时,每个人在上擂之前,都得事先去南彩棚里挂号登记,要报上身份来历及家乡居住,是表演是比武先要说明!否则是不准上擂台的。另外,无论是表演或和人比试,都有裁判和总裁记录打分,最后评定得出结论。

要说起往年在东京设擂也比较讲究些,擂台都是高三丈,大有五丈见方,为木结构,全是用木头搭建。如脚桩木料,都是由很粗的树木当立柱,台板也是用几寸厚的土料板,铺得平平的,特别在缝隙接头处,都使用铁钉和扒锔,把木板钉得很牢固,然后再铺上毛毡或毯子,又在台前上方,挂有丝绸横幅,两侧再用锦缎捶幕,就和唱戏的台子差不多。

今年的赛事搬到这里举行,其举办方还是由东京的武术联合会,与朱仙镇这边的官方和民间组织,以及武术爱好者协助举行,一起参加!所以若要比起往年,则就简陋多了。不用说别的条件,而单讲擂台,就是用黄土堆起来后,再进行夯实的土台,可以说也比较简单,其高度还不足六尺,阔约有不到四丈见方,周围还拉了一圈红绒绳,以线里边为禁区,并派有专人监护。除了上擂者和公职人员外,是不许一切闲杂人等入内或越雷池半步的,否则,就可能被处罚和送衙门里究办。

然而,在擂台的北面还栽有一排杉木柱子,同时,还用木棍横连了几道方格,先用秫秸簿绑好了,又用芦苇蓆贴了一层,这样即形成了屏障,则又让人从背后看不到台上情况。可是咋一看又好似是戏台子,但又与戏台子不同,因为戏台子上方都搭有顶棚,一般从两边也不能看到什么,而此次的这个擂台,除了从北边不能观看外,其它不论从任何一个角度,都能把台上的赛事,看得一清二楚,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好嘞!请几位客官随我来!”店小二说着便头前带路,领着众人向后院而来!不多一时,店小二就把几人领进了后院,他推开西厢房的门,先进去把灯点上,然后又到门口点头哈腰的,让几位年轻小将进去。袁尚武、袁宗仁、袁宗义、林文轩、白玉虎、腾天龙等,几人进屋一看,还确实是个大房间,里边铺的是大通铺,若要挤着睡,一下能睡十几人,虽然条件简陋,比起好的房间差些,但是价格便宜,每天总共只收二两银子,也算可以了,几个人在一起合计了一下,就决定住了下来。

林文轩问店小二:“小二哥!你们的茅房在哪里?我要拉肚子去!”

那林文轩问:“有没有大房间?我们几人要住在一个屋子里行吗?”

店小二说:“有!别说就你们几位爷,就是再加上几位也可以成得下!”

四十八章看热闹又去朱仙镇

在一旁边的白玉虎把眼一瞪道:“你小子是怎么说话?我们又不是东西,怎能讲是成得下!不是咒骂我们吗?”

店小二忙陪笑脸说:“对不起几位爷,小子把住和成两字弄浑了,请你们不要生气和计较,千万别和小子我一般见识。”

其他几个人闻听,则都哭笑不得也更不好接茬。本来白玉虎说话就欠加思考,若是再顺着往下说,不管把自己几人说成是东西或不是东西,依然都是不好听的。还是小英雄袁尚武打断了他们的话道:“好!大家都不要讲了,还是请小二哥头前带路,我们先进去看看再说,要是合适了我们住下。”

文人墨客常到此,填词赋诗著丹青。

清明上河图一卷,反映当时繁荗情;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