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59章皇上出京城下江南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7 16:27:24
  • 字数:13074字

女婿袁尚武回答:“我们没有吵嘴生气!”

老夫人就发起脾气道:“既然没有生气吵架那我女儿为什么这样委屈?我看一定是你欺负她了!现在老身把话就说下,咱们要用锥子拨灯焾,我今天就挑明了告诉你姓袁的。她可是我们老康家的老生子闺女,平常,都把她当成了宝贝,也可说是我的命根子,自小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且少不了有大小姐脾气!尽管是这样,我们也不嫌弃而且很乐意。因为她是康家的宝贝疙瘩,对于她使小性子,我们家都是心甘情愿,别人看不惯也不允许欺负她,否则的话老身我就跟他没有完”。老人家一说起话来,可真像是关起门来炒辣椒——呛人!看她的样子还真是急了眼,要不咋说孩子是娘的连心肉,护犊之心人人有,但都不相康家老太太这么的,偏爱和袒护女儿。要是在平时,你就是对她本人有些什么不周,她都能宽容谅解不和你去计较,但是,你要说她的女儿不好或对其有伤害,她是坚决不依的,甚至,还会与你闹翻脸和拼上老命都有可能,这也是世上做父母的一般通病。

随后,小英雄袁尚武又妻子进行劝道:“希望贤妻你要坚强些不要啼哭好吗?如若这样,一来会哭坏身体,二来让我也不放心了。再者说,我走了还有小丫环和岳父、岳母,全家人陪伴着你哩!另外,我到了那里以后,就马上让人给你捎信回来,把一切情况都告诉你,如果一旦有了空和闲暇之余,我还要回来看你与岳父、母老人家。到时候,咱们全家人又可以在一起了,我俩还可以陪伴着两位老人聊天,或到处去散步什么的!”……

然而,在丈夫的劝说下妻子玉霞小姐就不哭了!随后,小英雄袁尚武又给妻子讲述了,历史上李三娘推磨和王宝钏住寒窑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是中国历史上,出了名的两位女中豪杰,皆因为自己的丈夫外出打天下、创伟业,使她们俩年轻轻地都在家中煎熬、苦等、活守寡,一个等了十六年,一个等了十八载!直到都成了半老徐娘,她们才把丈夫等回来,夫妻团聚,后来则成为千古美谈!这正是:

在苏州丢失玉如意

她不问还好,这一问女儿玉霞小姐就“嗷!”一声,一头扎进了母亲有怀里,呜呜地大哭起来!而且哭得非常悲痛!这时候,老夫人的气就不打一处来!便问道:“你们俩是不是生气吵嘴啦?快点讲!”……

康玉霞小姐也是知书达理之人,她仔细一想也是,我也不能光因为儿女私情,整天留着丈夫在家里,一天到晚只顾在一起亲昵,而耽误了他的前程!作为妻子的我就应该支持让他,去为国家建功立业。因为凡是七尺男儿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为国出力,为朝廷效命,我的丈夫要到外边闯一闯,见见世面,又有那里不好?所以俺就不该拦他,所以玉霞小姐马上也就想通了。她止住了眼泪便对丈夫说:“夫君呀!今后你一人在外面闯荡,为妻确实为你担心!还请你多多保重,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这也是我的心里话。”

俗话说欢娱只嫌天黑短,寂寞感到熬夜长!由于此事也不能捂住盖住,非得跟父母二老讲出来不可!清晨早起,夫妻俩都懒得梳洗,就一同来到上房见父母亲。要说最近一阵子康老爷与夫人的心情,都是特别地高兴和愉快!因为女儿的抛球卜婿,招了一位称心如意的丈夫,女婿是她自己挑选的。既然是女儿看中的,她乐意别人还能说个啥,再说,老俩口又见女婿袁尚武不光人品长得好,而且文武双全,他们也比较满意。

门婿儿袁尚武说:“岳母大人你别着急,我们俩真的没有生气,只不过”……小英雄话到舌尖则止住了。

再者说,以往小俩口每天早上都是要来问安,之后还要陪同他们二位,去逛花园散步和聊天,但时间要比现在晚得多。有时候她们起不来,老爷夫人还让小丫环去她们的楼上,把一对小夫妻喊起来,尔后老两口再同他们一起去。康老爷和夫人老两口都心说,今天是咋啦!难道说日头从西边出来了?我先不说两位老人家,是怎么琢磨和如何想法。

且说,小夫妻两个人给老俩口问了安后,都低着头站在一边不言语,说不好听的话比喻也不恰当,小夫妻就好像是守灵的孝子贤孙,一个个低下头就和被霜雪打过的茄子一样。老夫人最了解自己的女儿,她心忖,我女儿平常都像巧嘴八哥,每天都是扬扬得意,眉开眼笑的,这会儿是怎么啦?俩人都是皱着眉头、撅着嘴、样子很严肃。再仔细一打量,女儿的脸上阴云密布,两眼噙着泪花,好像是眼泡都哭肿了,鼻洼子里还有泪痕,又好相有点魂不守舍。老夫人一下子就心疼坏了!便问道:“你们俩是怎么啦?”

“只不过什么?”老夫人急切地问。

“是因为!”袁尚武还是不好开口。

老夫人催促道:“因为啥事你快说!真是急死我了”。

俗话说人奉喜事精神爽,所以这段时间里,老俩口每天起得都很早,二人要到花园里去散步,今早刚好洗漱完毕,就见女儿和门婿进来了!老俩口一看就觉得不对劲,他们小两口为什么和往常不一样,因为他们知道年轻人爱睡懒觉。特别是像女儿、女婿这样的情况,刚成婚不久,正是新婚蜜月俩人亲密得很,双方就如干柴烈火,夜里肯定非要折腾不可。一般情况,完了之后尚还需要恢复精神和体力,第二天早上都是起得较晚,老俩口都是过来的人,对于这些事情他们比谁都明白。

阖家团圆心欢喜,如今离去痛伤情;

英雄要到姑苏去,则让母女放悲声。

小英雄袁尚武和康玉霞小姐把要去苏州的事,告诉了二老爹娘两位老人后,那康老爷子和夫人考虑得就不一样了。原来康老爷心想,既然女婿胸怀鸿鹄之志,要一心报国就让他去好了!不要就当耽误了他的前程!再说他虽然有想法,可也没办法,然而他就欣然同意了。因为康老爷子在朝奉君经过的事情也多,对啥事情看得都透彻,如一些问题在他面前,就象是碟子里边的水,一眼就能看穿、看到底。所以,小英雄袁尚武招亲后,也只在康家住了半个多月,就离开了扬州去姑苏,康家人虽然舍不得,但又不好阻拦他。特别是她妻子玉霞小姐,一直泪水不干,她对丈夫真可说是难搁难舍,自己也很不放心!并且还对小英雄,千叮咛万嘱咐的没完没了。

几天以后,小英雄就辞别了爱妻和岳父母一家人,要去苏州衙门报到了,在离开之前,康家给他准备了马匹他也不骑,就只带些路途盘缠,告辞了岳父一家便上路了。他妻子玉霞小姐送到二门里,岳父母一家人都送到了府门外,尤其是他的岳母老太太,也不知是怎么啦!当时,则是喋喋不休地唠叨个没完,其他人也都是恋恋不舍地,与小英雄挥泪告别。这时候,虽然才刚出正月,可是江南的气候,已是春意盎然,碧柳依依,而且,也是黄鹂对对,雀鸟群飞的时候。小英雄袁尚武就从扬州坐船过江,先到了镇江,之后,又起旱路走丹阳、经常州、过无锡,最后才能够到达苏州,不用说一路上尽是:

风和日丽多秀色,春天无处不发青;

北方河山虽然美,不及江南好风景。

小英雄袁尚武在途中,不用说也是风餐露宿,非止一日,才到了苏州。然而历史上,这里被称为古苏,春秋时,为吴国国都,自隋开皇九年,把吴州改苏州。之后,又经历了多个朝代,都属州府治所。皆因为,它地处长江下游南岸,过去,也曾有人管它叫:下江吴国苏州。然而,自从唐代以来,既是我国手工业和丝绸品的中心,又为江南的鱼米水乡,风景秀丽,山水如画,其名胜古迹也颇多。较著名的如文庙、藏经楼,东西两园和拙政园,以及玄妙观等。其次,还有阊门外的虎丘山。

相传,吴王夫差的父亲阖闾就葬在了那里,城南的沧浪亭,为历史上最久的古园林,还有城北报恩塔,是梁代僧侣修建,具有众多的文化古物。而自古以来就有人传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人们把此两处与天堂比美,就不难看出苏、杭二州,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了,所以,也为世人时常向往的地方。另外,苏杭两地的丝绸、刺绣也是一花独放,其名声早已响誉了海内外。再说,江南的天气一般都比较温暖,其风景也优美,有些树木花草一年四季长青,因而北方和这里是比不了的,眼下,正要临近了春意盎然之时。

却说小英雄袁尚武来到苏州,进城以后,就顺大街往前走!不多一时,既到了州府衙前,于是,他便走上前去,向把门的衙役躬身施了一礼!随后口称:“差官老爷好!小子俺这里有礼了!”

那把门的衙役一看,他是位风尘仆仆地少年公子,见他模样也很诚实,而且还彬彬有礼,遂即问道:“哎哎哎!我说你这小伙子究竟有何事?”

小尚武说:“俺是从中原睢州来的,现带有东京汴梁周王千岁的亲笔书信,需要面见知府宋大人,有请差官老爷往里禀报给宋大人得知。”

那衙役闻听以后就心想,看来他是有来头的我还真得罪不起,得赶快给他通报才是!不然要吃家伙挨训,所以就不敢怠慢,马上进去向知府大老爷如实作了禀报。

那宋知府一听就高兴坏了!岂不知,他正如旱苗等雨,因为,他曾经几次给周王千岁写过信,让周王爷为他推荐人材。最后这一次是年前腊月里,他才刚让人把信捎回去,却没有想到事情会有这样快,这过完年出了正月就有人来投奔,你说他能不欢迎和高兴吗!便立刻说道:“快点有请!”

宋大人把把门的衙役知会走了以后还不放心,他又亲自到前院去迎!当他见到了小英雄后,就马上把袁尚武接到了后堂,接下来,袁尚武便呈上了周王爷的书信。宋大人接过书信打开一看,原来,却是周王爷亲手所抒,信中大致内容,先是问好客套两句,随后就直叙主题,也就是说根据你的多次要求,本王现向你举荐一人,然而他的名字叫袁尚武。不用说也介绍了,他又与本王偏有亲戚,并谈到此后生武功了得,身手不凡,经曾在朱仙镇擂台上战胜了藏喇叭僧,为中原武林争了光。因为都是自己人你也别客气,请您看我薄面,要对他严格要求和多指教,也好使他成为有用人才,希望切切,书不尽言!等等。

咱们前面说过,这位宋大人的原籍老家就在河南开封,他是属于外地人来南方做官,他为民做事清正廉洁,一贯注重实际效果,就深得黎民爱戴。袁尚武和他本是同乡,又经周王千岁推荐,还听说小英雄与周王府有着亲戚关系,故而,这位宋大人便对袁尚武,用另眼看待和特殊关照了。有句话叫树能挪死,人可挪活,所以,这位宋大人是热情接待,并要为小英雄设宴招待,又称接风洗尘!同时,还给安排了舒适的住处,说实话也对他高看一等,及其特别信任有佳。

比如说一开始,宋大人不管是在府衙和外出,都让小英雄跟在身边做书童和执事,其实,也是言传身教有意识地对他培養。这样以来,袁尚武也就与宋知府,一天到晚都在一起,形影不离!然而,就和宋大人的随从保镖一样,让他参与抓差办案。再说小英雄也非常能干,也因破案有功,加上,知府大人又有意对他提携,时间没有多久,还让袁尚武当上了衙役班头,从此则成了宋知府的,得力助手和重要耳目。

后来,便在宋大人的谋划下,时间没出半年,就把从前积压和遗留下来的几期,非常棘手的案件都获得了重要证据,一个个逐渐告破。同时,还对主要犯罪分子进行重新确认,让宋大人能够顺利的审清案件,也使坏人被捉拿归案,为被害人伸了冤、报了仇,还了一些涉案者,及苏州的老百姓一个真正的公道。从此,也使苏州地面上的社会治安,有了一个根本性的扭转,当地的老百姓都是拍手称快的,有人还为宋大人歌功颂德,树碑立传,到处传颂,都说他是个清官、好官!至此朝廷也对,苏州知府宋大人更加相信了。特别是小英雄袁尚武,他又是宋大人的心腹,自从来了以后,做事情又表现极为突出,并且立了不少功,知府宋大人对他也更加器重了。就向上边行文申报表彰小英雄,说他年轻有为,表现突出,让他刚满十八岁,就已经是很有名气的破案高手了!岂不知这正是:

朝里有人好做官,缺少柴米难做饭;

不是因为有后台,本事再大难沾边。

且说这一日,知府宋大人刚刚处理完一桩公案,回到后堂正要休息时,突然间,把门的衙役手里拿住一个小玩艺,他也不知道是啥东西,便进来禀报说:“外面来了两名不速之客。其着装打扮,一看外表就觉得不同一般,但又好像是公门中人!据他们自己讲,说是从京城来的,提出要见老大人您,叫俺带进来这个小牌子让大老爷您看。”

知府宋文卿说:“快把物件呈上来!让老爷我看”。

那位衙役不敢怠慢,便忙递上了手中的小牌子!宋大人接过去仔细一瞧,便吓了一大跳!立刻就“哎呀!”一声,脸色大变!原来,他认识这小东西。你道:“那究竟为何物?能让知府大人看了害怕和惊叫!”

诸位有所不知,要说这小牌子本是大有来头的。若从表面看,只是个精制地金质小牌,也只有朝廷大内高手和锦衣卫,才会持有的特殊标志,所以也是个重要物证,非同小可。然而明朝时候的锦衣卫,本为护卫皇宫的亲军,则掌管着皇帝出入仪仗,皇上为了加强专制统治,特令他们兼管刑狱,又赋予给巡察缉捕权力。到后来,又与东、西厂并列,成了特务组织,而持有牌子的人,都是皇上的耳目,他们专门暗中侦察、掌握和了解,朝廷大臣与地方各级官员的行动,要随时向皇上报告。并且还有生杀大权,可先斩后奏!甚至,还可以滥杀无辜,所以,这种牌子就等于是,皇上给开出的特别通行证!可说是超出了上方的公文,而仅次于圣旨。不管是哪一级官员,都很畏惧这些人的,因为,他们都是皇上身边的红人,要随便说你一句坏话,就叫你吃不了兜住走!有人说:

相府看门七品官,皇家卫士如巡按;

官场玄机深似海,自古以来有特权。

知府宋大人哪敢怠慢,就急忙吩咐:“快请!”

随后,即撩袍端带亲自出迎!就在二堂会见了宫中的两名大内高手。原来他们中一个叫杨威,一个叫段猛,二人都是皇上的亲信跟随。说来也就在两个月前,这杨威、段猛二人本是跟随当今皇上来苏州游玩,当时就住进城里的迎宾客栈,由于皇上常去对面茶楼听人说书唱曲,结果一不小心,就把随身带的一件宝物给丢了,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但又转念一想人各有志,我也不能以已之私,耽误了女婿为国尽忠的远大报负呀!如今,若不放他走女婿也不会甘心,既然他的决心已定,小俩口都商量过了,我说不同意又有什么用。要是硬把女婿留下,还不把他憋出病来,而且我也不忍心,就不如顺水推舟的好,于是,她就长叹了一声,“唉!”……不由得连连摇头和自言自语地道:“也真是的!我的心肝宝贝,你这妮子还能怨谁!要怪也只能怪你自己。当初,你为什么非要把彩球打给他?现在吃了苦头才知道晚啦!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你走岔路办错了事怨不得别人,哪怕就是掉进了火坑里,娘也无法救你了!”老人家想到此,眼圈里也是禽住泪花。

然而,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在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流传下的,男尊女卑思想在作祟,也就是说,一个家庭要以男人为主,女人只是附庸及附属品,而在人们心目中是牢牢树立了这种观念的。所以,有人就把男人比做天,女人比作地,并说男人无妻财无主,女人无夫身落空。也就是说,男子不成家总是飘忽不定,挣钱再多,也没人看管和无处存放;女人不成家就是墙头草、随风倒,就总是缺少主心骨。其实,这就是矛盾存在的两面性,一切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正所谓,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经,就是这个道理,老夫人回想着往事,不由主地也和女儿一起落下眼泪,便失声痛哭起来!这正是:

她的女儿玉霞小姐接过话茬道:“妈!我们俩真的没有生气。”

这一下可把老夫人给弄糊涂了,她是丈二和尚摸不住头脑!把嘴张了几张长叹了一口气道:“唉!你快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五十九章皇上出京城下江南

老夫人不问则罢,她这一问,却又引出了无故地烦恼和矛盾。康老夫人见女儿、女婿都不说话,心里就纳闷了,就知道其中必然存在问题。

接下来,女婿袁尚武就如此这般地,把自己准备要去苏州当差的事,对岳父、岳母讲了出来。

老夫人一听只发愣,就真如在她胸口上放冰块,一下子便凉透了心!心中暗忖,这可是一个粘牙的粽子,若知现在何必当初?我早就知道会有此一场,这回坐萝卜啦。按说你们小俩口相亲相爱,总在一起该有多好!小日子过得又非常舒心甜蜜,可也不是常法呀!僻如你现在就是不走,以后也总有一天会离开的,看起来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然而,老太太心里也是十分矛盾,岂不知,她心说如果女婿这一走,撇下我女儿独守空房,就像是一只失了群的雁,孤单单地没有伴侣也够寒心的。使她还没学会理发就碰上个大胡子,其脸上的毛也实再太难剃了,她以后的日子应该如何过呀!……

父母恩深终有别,夫妻情重要分离;

男儿有志去四方,妻室在家守空房。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