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39回英雄不打不相识众人邀白虎上山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17 16:31:40
  • 字数:13138字

大寨主李万春说:“既然你们二人已经,把话说开疙瘩都解了,双方心里都不要有隔阂,因为咱们都是自家兄弟”。

二寨主周文生说:“而今天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不知者不怪罪,我看这事大家都不要再提了”。

书接上回,却说小公子沈英杰赶忙还礼道:“多谢两位仁兄的台爱和夸奖,你们也言过其实了!不过这都是人们为我乱吹嘘,而有名无实浪得虚名,况且我也没有三头六臂,相大家说的那么神乎其神!惭愧!惭愧!非常惭愧!也让诸位寨主见笑了”。

大寨主李万春又向小英雄介绍道:“他们几位都是和我烧香磕头的盟兄弟,这位是二弟江南才子周文生,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人称智多星,是我们山寨的军师。”

众人邀白虎上山

那些在场的人一听都哈哈!大笑起来。这就叫相争瞪眼,谦让客气!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了事情或处理问题,如方法得当稳妥效果就好,否则的话,则就会是另一种情况。比如同样是一件事情,要是能向别人说几句好话,可能就因此会气散仇消,相反地,非要多说几句难听话,也就等于如给火上加油,很可能就要引起电闪雷鸣!甚至还会厮杀拼斗。

“那好!小弟我以后就喊你二哥啦!”

周文生说:“这样好,这样才实在!”

老四黄雄说:“你们都放心吧!咱们和沈老弟都同是天下沦落人,五湖四海皆兄弟,相逢何必曾相识!然而,我也早就把这当子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四寨主!我方才射伤了你的马,对不起多有冒犯,还请您多加原谅!”小英雄说着便躬身作了一揖!

常言说人争一口气,神为一炷香,话不说不知,木不钻不透,砂锅子不破一辈子不漏!然而,有些人就是这样的怪脾气,死要面子活受罪!把话说到底说是爱叫汁,不管对什么事情都爱争竟计较。而王黄虎就是这样的人,他不光是个烈性须眉的汉子,直爽刚强的英雄,而且是心直口快,火暴脾气,把面子看得比啥都重!如果你要与他抬杠顶了牛,他是宁死都不服输。你要是谦虚让着些或者再恭维他几句,他就找不着南北了!然而,他又是个天不怕、地不怕和讲义气的人,与谁好了能把心掏给谁,若是与别人闹翻了脸,就会把别人视为敌人。现在他一看小公子对他满客气,马上心就软了,也忙抱拳施礼道:“你老弟可不要见外,就正如大哥方才讲的,咱们是不打不相识,我比你大两岁,要怪就怪我这个麦秸火性子,胸中容不了一丁点的东西,办事粗心,不爱动脑筋。所以才使我有眼不识金香玉,错把神仙当小鬼,然而,就不分青红皂白与你动了手,如果知道是你,吓死我也不敢和你伸手争高低,我知道你是宽宏大量之人,还请你多加原谅!”

小公子沈英杰说:“今天小弟落难到此,也打扰了诸位哥哥,还请多加包含!”

几位寨主都一口同声地说:“哪里!哪里!咱们都不是外人,就不必客气了!”

这时候,二寨主周文生又对喽罗们喊道:“弟兄们!这位就是咱们大寨主的表弟,也是你们经常谈论的话题,朝廷上整天喊着要捉拿的钦犯,又使大家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天下大英雄沈英杰真的来了。要说弟兄们谁都知道,他曾用一杆银枪敌抗了朝廷数万人马。平常,大家一说起来都是唾沫星子喷老远,想着也没有机会见到他,却不料,他从天而降一下子就来到了,咱们的面前。如果今天要不是你们,和三寨主、四寨主把他拦劫,哪他就从我们的眼皮子底下溜过去了!这说明了大家都和他有缘,也是众人的福份。犹其是,咱们的三头领和四头领,他们是立了大功的,在这里我要特别表扬!同时,还有大家的一份功劳,也应该受到嘉奖,现在,就请弟兄们和他见个礼,大家共同认识认识吧!”……

大寨主李万春又指着老四黄虎说:“他是我四弟黄虎,义气正直,勇猛过人,被称为小霸王!你们已经交过手了,也是不打不相识我就不多说了”。

就听有人还在私下里议论说:“兄弟哥!现在我们山寨上可是又多了一位极其利害的头领,以后不管是对官府和什么事情就更不用怕了”。喽罗们是你一言,他一语地唧唧喳喳议论着,大家欢呼跳跃,掌声雷动!这时的场面还真是激动人心,就好相什么宣誓动员大会一样,也真感人至深使其受鼓舞。这时候,每个人心里都非常高兴!有人是又蹦又跳,使欢声笑语回荡山谷!这对于小英雄沈英杰来说,也算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俗话说:“良臣择主而视,俊鸟择林而栖!”就连看家护院的奴才们,都愿跟着有权有势的主子干,甭用说这些喽罗兵们,他们中一个个也都爱跟随,有能耐和比较利害的头领干事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受到保护或不受欺负,心里才觉得有安全感。可以说大到国家,小至集团或单位,如果领导者要是有能力、有本事,下边的人就能跟着沾光,相反的,他们的领导头头是个大笨蛋、窝囊废,其手下的人也会,跟着倒霉和受气被人欺负,而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闲言少叙,书归正传。

却说二寨主周文生道:“大哥!这里不是讲话之处,快请英杰兄弟先到山寨去吧!”李万春说:“二弟说得对,哪好!咱们就回去设宴,为我英杰表弟接风洗尘!”随后便传令收兵回营!这正是:

公子被劫持,邀请上了山;

英雄共聚义,除暴杀贪官。

在回山的路上道路也很崎岖,是山高坡陡,又是黑夜路不好走,就连几位寨主也都不骑马,只好让喽罗们给牵着,大家陪同小英雄一起徒步上山。一路上,他们谈笑风生,喽罗们吹着竹笛和小号,敲敲打打往回走!表兄弟俩边走、边说,小公子沈英杰又询问表兄李万春,为何离开军中来此落草?盖世太保李万春叹了一口气道:“唉!要不提也罢,若是提起真是一言难尽让我伤心!”接下来,他就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和内心的苦闷,向表弟沈英杰一五一十的和盘托出来了。

原来,李万春的父亲叫李忠义,先前为居庸关总兵,后来又被晋升为大将军,一直都是镇守在边关,后来年迈,便告老还乡。李万春弟兄三个,他是老大,曾是雁门关总兵,他二弟李万营是贵州总镇,三弟李万林在军中为都统。就在沈家出事之后,朝廷突然派人去接替了李万春的职位,后又调他进京述职,究竟以后再干啥自己也不清楚。他本来是干得好好的,也不因为什么,就无缘无故地被解除了兵权,这事要搁到谁身上,都会想不开感到窝火!说穿了还不是秃子头上趴苍蝇--明摆着的。他知道是因为姑父姑母家的事情,使他受到了牵连,名义上是让他进京述职,而实际上是罢官免职,只不过说得好听些罢了。他如果服从了还不知道啥时候,再挨收拾和受惩罚呢?这也是从古至今,官场中一贯整人方法。也就是说,若上头对下边的人看着不顺眼,但又抓不到把柄就会使用这一招,先让你把权力出来,尔后把你挂起来。

再说,关于姑父、姑母一家满门,被抄斩的事情他早就知道了!他想自己已被解职,若是回到京城里也必然要受窝囊气!到时候,若被冤枉了就是后悔也晚了,还不如干脆一走了之,自己去闯天下。那样就能自由自在地活着,不受别人的管束多好!什么前程名利,荣华富贵,那些只不过都是过往烟云而已!也不须留恋它,其实他的这种认识,也是确实想得开。正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听到和见到的一样,有些人很了不起,他在活着的时候被人们尊崇,说他多么英雄和多么伟大,以致于这是他的,哪也是他的,有权有势,家财万贯,而要什么有什么,可当他死了时什么也没带走,却还是被黄土掩埋只占有一席之地。

平时,人们爱说十指伸出有长短,树木林立有高低!有人则说,世上的公平都是相对的,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只有死亡才是最公道的,然而就连皇帝老儿,都没有不死的特权。所以,当一个人活着的时候,若能对一些事情想得通、看得开,一切就无所谓不去仅仅计较,这才为最明智和最高尚的,否则话,就是浑浑噩噩,愚昧无知。

李万春经过左思右想反复思考,后来,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在回京的路上,他没回家就开了小差!反正也不受谁管了,他就没有目标,便无的放矢地四处游荡。一日,他行走来到洛阳,路过一家客栈门前,正要进去住宿,只见从店里出来一伙人,原来,他们抬的是个重病号,且身体僵硬,面目灰暗,也只有奄奄一息了。那些人就准备把病号抛在街头,使他自动死去!李万春见了后是不忍心,让那病人就这样等死,于是他就让那些人,再把患者从新抬回客,他要请郎中为病人医治,而一切费都由他出,结果就把人给救活了。

原来,那一病中的患者是个落第举子,他名叫周文生,也是个穷书生,但他博古通今,满腹经纶,为一饱学之士。同时,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熟读兵法战策,还懂星相会医术占卜,也是多才多艺,低头是主意,转眼有见识,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他事事皆通,被称为智多星。他本是九江人氏,因家中贫苦,两次进京赶考都未能得中!其根本原因,就是朝廷腐败,科场徇私舞弊。辟如有些官宦富家子弟,本是碌碌无为地庸才之辈,但都能倚仗权势和使用金钱,在暗中疏通关系或找人替考,而最终都能高中。而像他周文生这样具有真才实学的人,只为缺乏这些条件就榜上无名!也让他伤心透了!因为和他同赴考场的,武昌知府的儿子本是个笨蛋大草包,由于他老子有权势,给他背后活动,一下就当上了知县。而自己学识渊博,才高八斗,且还屡考不中,让他给谁说理去?所以则打击很大,即心灰意冷,厌恶社会,只恨世上不公平。

他就觉得回家去无颜面见人!同时,也让他看破了红尘,决心今生今世就不再求取功名了,结果就四处漂泊流浪,后来到了洛阳,住进了一家王姓客栈。俗话说人要是倒了霉走平路也要绊倒,喝口凉水都塞牙,放屁不小心都能打伤腿弯子,可说也是他周文生也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行船遇上顶头风。由于他时运不济,一住进店里,就忽冷忽热得了大病,然而一病倒就起不来了,而病情还一天天加重。一个穷困潦倒地书生连住店的钱都付不起,哪还有钱吃药看病呀!这家店掌柜的外号叫王缺德,一开始他还算可以,虽然没钱也没有撵他,有时还给他些剩饭残汤。二十多天过去了周文生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且还越来越严重,不光一日三餐吃饭需要人喂,就连大小便都得用人照管。就在他气息奄奄快不行的时候,又有人说他是得的伤寒病,店掌柜的怕他死到店里影响到生意,所以没有断气就用芦席卷了,让人抬到外边去不管他让他慢慢死,这就是前边的一幕。

自古道:人不该死有人救,正巧就碰上了李万春路过跟前,问明了情况,看他还有一口气就让人把他抬回店中,一切开销由他承担,连同以前欠下的帐又一并替他还清了。李万春也是做事做彻底,帮忙帮到家,就给他请来了有名的郎中诊治,并亲自为他煎汤喂药,雇人专门护理。经过了半个多月的治疗,秀才周文生的病就奇迹般地好了,等又恢复了一段时间,身体就完全康复!要说他周文生,也是非常侥幸的捡了一条命。李万春本是他的救命大恩人,二人是一文一武,语言又相投,性情也很对脾气,一个是官场失意,一个是厌倦了世俗,都是有国难投,有家难奔,同病相连的人,二人就如一根藤上的两个苦瓜。他们二人就在一座土地庙里烧香,结拜为了生死弟兄,一论年庚,李万春比周文生长了六岁应为兄,周文生为弟,他们都是天下沦落人,相逢那有不相随的,两人一商量,就准备到南方去游历谋生。

离开洛阳后,一天,行走来到天崖山下,正碰上黄雄、黄虎二人剪径!黄家弟兄两个,本是安徽界首人氏,从小就没有了父母,一直跟着舅舅,以跑江湖卖艺为生。舅父名叫邱洪志,一辈子也没有成家,他视两个外甥为亲生,把所学的一身本事都传给了他们,还请了一些拳师和名家给指导。几年前,舅父带着两个外甥,去凤阳淮南一带跑江湖卖艺,一次,就在怀远县玩场子,结果,就碰上了当地恶少名叫郑位承,外号白眼狼,带了一帮子打手踢他们的场子。那家伙本是当地出了名的地痞诬赖,是一肚子坏水,倚仗他姐夫是颍州知府,则横行乡里,欺压百姓,草菅人命,如踹寡妇门,扒绝户坟,吃喝嫖赌,偷鸡摸狗,打架斗殴,调戏妇女,搜刮民财,是无恶不作。

当时,舅父上前与其辩理发生口角争执,白眼狼郑位承,及其狐朋狗友则拳脚相加,把他舅舅给活活打死了,然而便惹恼了弟兄两人,他们奋力反抗一连伤了多人,就连白眼狼也一命呜呼了。因怕被官府抓去受刑,弟兄俩连舅父的尸体都没敢收,便畏罪潜逃,四处漂泊,沦落天涯!于是就来到了这天涯山落草,占山当了大王。他们有聚集了二三百喽罗兵,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后来,他们也曾派人到安徽怀远打探消息,据回来的人报告说,他们逃跑以后,当地的里正地保报案到县衙,大老爷勘察了现场,一面派人埋葬了死者,一面又揖拿他们兄弟。可是上哪里去找呀!由于凶犯不能归案,事情又因白眼狼一伙,寻衅找事踢别人的场子所引起,县里往上行文呈报,上司批复只好作为悬案处理,结果也就不了了之!这就是兄弟俩人的出身经历,后人有诗曰:

为生计跑江湖卖艺,受欺负遇流氓泼皮。

为讨公道舅父丧命,激怒外甥伤及数人。

人命关天畏罪潜逃,来此落草做了山贼。

李万春和周文生路过天涯山下被黄雄,黄虎拦劫,经过交锋,黄家兄弟不是对手都被李万春打败了,他们磕头相邀,让李万春和周文生上山入伙!二人见黄家兄弟诚心诚意,也就上山落草当了大王。四人歃血为盟烧香结拜,李万春年龄最长为大哥,坐了第一把交椅;周文生次之为老二,做了第二把交椅;不用说黄雄是老三;黄虎是老四,弟兄们就同心同德,干起了这打家劫舍的无本营生。弟兄几个都数老二周文生喝的墨水多,他无论干什么都有主意和见解,众人就称他为军师,同时,又给他送了个“智多星”的雅号。

常言说得好干啥讲啥,卖啥吆喝啥,他们上山以后,为适应打仗防身,那周文生又向别人学了一些拳脚,虽说不能上阵捉将闯关,但要对付几个一般人还是绰绰有余的。现在,哥几个在这一带聚集了三四千人马,打家劫舍,除暴安良!其实,他们也都是蜇居卧伏,卧薪偿胆,也不讲究什么幸福安逸了,心想着,若是到了那时只要能施展手段,管天下不平事就可以了。有句话叫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如今山上,也正是正缺人手的时候,他们都是求贤若渴,小英雄这一来就如虎添翼,人人心里都非常高兴!大家都心想,今后要振兴山寨就有指望了。

简单截说,大家边走、边谈一同上山,小公子沈英杰一边听了表哥的回忆讲述,一边留心观察地形,借住天空明月和灯笼火把的光亮,只见周围山峰林立,尽是悬崖陡峭,涧深莫测。况且,道路又非常崎岖,处处有怪石嶙峋,山石突兀重叠,一路上都是明堡暗哨,好似星罗棋布一般,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山上是座石城坚固无比,易守难攻,真可谓是森严壁垒,固若金汤。山寨大门口,又另外用木料搭建了一座彩门,上边挂有四盞吊纱灯。两边还竖有木牌,则用行书红颜色写了一幅对联,上联为:“替天行道杀富济贫;”下联是:“除暴安良救民水火;”上边横批是:“一心为百姓。”进了大寨便是操练场,为平时训练演武的地方,四周都有兵器架,上边摆着枪、刀、剑、戟,场地中心立了一根旗杆,是用杉木杆连接起来的有六七丈高,上面飘着一面旗,因为是夜间看不真切,其实,上面写着是“替天行道”四个大字。前边不远便是聚义大厅,总共有一十三间,一排六根明柱,都是八角挑檐,岂不知,又为分金厅,为聚集大家开会、商讨和研究事情的地方,往后边是一排排的房屋草舍,又全是住人的!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那些喽罗们都一致表示说:“好!好!好!没说的!您有什么事情就尽管吩咐小子们,哪怕是肝脑涂地我们也都在所不辞”。

托福!托福!在下感谢大家了!小英雄说着又给众人作了个罗圈揖。

喽罗们一听就像是奓了群的一窝蜂,是群情激昂!齐声喝彩,都跪下给小少爷叩头道:“见过大英雄!大英雄好!”

小英雄慌忙拱手给喽罗们施礼作了一圈揖道:“诸位弟兄们好!大家辛苦啦!都快请起吧!”就听有人喊道:“欢迎大英雄!大英雄万岁!大英雄万寿无疆!”其声音就如洪钟一般,回响在山中!有诗为证:

三十九回英雄不打不相识

人怕出名猪怕壮,英雄大都有名望。

别看少爷是钦犯,如今名声天下扬。

却说山上的几位头领和数千喽兵,都对公子沈英杰非常热情!小英雄深为感动地说:“谢谢诸位弟兄你们太抬举我了,希望不要这样喊让我担当不起!以后咱们共事打交道还多得很,我要恳请大家多给捧场才是。”

小公子沈英杰一抱拳道:“见过二寨主小弟这里有礼了!”

“哎呀!英杰兄弟!咱们都是自己人,你就喊我二哥好了,千万别叫二寨主,我认为那样是虚伪客气让我受不了!”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