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43回小公子拜师习武老剑客收徒传艺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9-24 17:02:23
  • 字数:12810字

小世雄说:“哪可不!反正俺就赖上你啦!”

老道士也觉得小世雄,天质聪慧又十分可爱,心里说你我可能前世有缘,所以也就被缠住了!遂说道:“娃儿快起来不要跪住了”。

小公子世雄却说:“这些我不管,反正我既然来啦就不走了!他还把话说得斩钉截铁。

老剑客司马云龙说:“你一个小孩子家在这里干什么?这里与世隔绝就我一个孤老头子,也没有啥好玩的地方!再说也少吃没穿生活清贫艰苦,你也受不了这个罪,难道说你愿意陪同我这个孤老头子苦熬时光?”

老剑客收徒传艺

老道士说:“哟喝!你这个小顽皮,还把我沾上啦!看来不收你这个徒弟,也真的不行了!”

小世雄用手挠住头认真想了想说:“这个么!我想闯荡江湖,行侠仗义,专杀的坏人和贪官污吏,要为民除害!”

老道闻听既很高兴又非常吃惊!心里说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竟有如此大志气真是想相不到,遂称赞道:“好!好!好!说的不错就要这样”。

小世雄说:“你不收俺做徒弟我就跪着不起来!”

老道士说:“我还没有说收你为徒呢!你拜什么师父啊?”

小世雄回答:“俺既然来就不走了!不管你答应不答应我都要给您当徒弟!”

老道士说:“你的决心还怪大,你能吃这个苦?真的不想家?”

小世雄说:“请您放心!我能吃这个苦,也真的不想家。”

常言说入庙敬神心不诚不灵,小世雄一心要拜老道为师,就表现得愿望迫切,意志坚决!也迫不及待。然而,这位老道士也曾给下过决心,这一生不准备再收徒了。如今,他与小世雄好像特别有缘,故而就决定破例一次,再收小世雄为他的,最后一个关门弟子!于是就说道:“既如此,贫道就收你当徒儿”。

小世雄赶忙翻身爬起来,双膝跪倒在老道面前,嘣!嘣!嘣!便一连磕了三个响头道:“多谢师父收留,徒儿十分谢!”

话不必重复!光阴似箭,一转眼就是六个年头过去了,如今的小世雄,武功又是大由长进,无论是套路散打,马上马下,各种器械功法,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一天,小世雄正在练功,他的师父老剑客司马云龙,却悄悄地来到了弟子跟前,他就没吭声站在旁边,当看到徒弟练完了剑法后,他也非常满意!老剑客就微笑着问小世雄:“徒儿呀!你觉着你的功夫学得怎么样了?”

小世雄回答:“师父!我现在还差得远哩!就觉着有学不完的东西,我还需要勤学苦练更上一层楼才是。”

师父一听连连点头,并笑眯了眼睛道:“孩子!你说得很对,要说咱们中华武术,可是一门搏大精深的学问呀!其根基又是奥秘无穷,而各大门各派的功夫,又都有他们自己的奇招绝学!无论是哪一家的功夫,让你一生都学不完。因为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勤学苦练和多钻研实践,择其精华变为己用!其学海无边学无止境,人活到老要学到老才是最根本的。比如说有些人同出一门,一个老师教的徒弟,为什么武艺有高有低,这就叫师父领进门,修身在个人!作为习武之人,就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即武德。也就是说,要框扶正义,痛恨邪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不能以权势凌辱欺人!要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气能忍、祸能消,与人为善,平等待人才是。今后你若出道江湖,一定要谦虚谨慎,切记骄傲自满,常言说得好,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英雄背后有英雄,不明白这一点,就必然碰壁摔跟头。”

小世雄说:“师父你放心,徒儿就把你老人家的话铭记在心里,我一定要按照您老人家说的,不折不扣去做人!”

“哪就好!哪就好!”老剑客司马云龙十分满意地一边点着头,一边又问徒儿世雄:“孩子你知道你上山学艺有多长时间啦?”

小世雄摇摇头说:“师傅!我这个事没有操心!”

老剑客司马云龙说:“你不记得可为师给你记得清楚,从你上山哪一天起到现在,已经有六年零三个月了,你今年已经十六岁,我问你到底想不想家?”

小世雄又是摇着头道:“我早在这住习惯了,与师父您在一起也根本不想家!再说我整天的学习练功哪还有想家的心思呀!”其实要说他不想家也是瞎话,也除非是没心没肺的人,或者是榆木疙瘩脑筋。如世雄家里有亲人,要一下子忘了也根本不可能,再者说,他十岁时就离开了家,已经六七年了,不可能不想母亲和姐姐,只不过没有把这些个东西,总放在心上而已!这正是:

公子一听要下山,心里难过似油煎。

六个寒暑实难忘,历历在目如眼前。

相依为命情意浓,心中凝聚万千言。

老剑客司马云龙说:“徒儿呀!如今你的武艺也学得差不多了,也该下山啦!”

小世雄一听心里格噔一下子难过起来了,因为他们师徒感情很深,也舍不得离开师父,他便眼中含泪道:“师父!我自上山以来,也承蒙您老人家的教侮,对我是苦心栽培,百般呵护,无微不至地关怀!也让徒儿终生报答不完您老人家的恩情,所以,我早就下了决心,要在这里服侍您老人家一辈子不在下山了”。

老剑客司马云龙闻听微笑着道:“你这孩子尽说傻话,为师这个糟老头子有哪一点值得你留恋?再说你家中还有亲人,你母亲、姐姐整天的想你、念你,也可说是望眼欲穿,我哪能让你总待在这里陪我。为师培养你的目的,就是希望你能为国家,为百姓做点事情,干出一番轰轰烈烈事业来!这样师傅就觉得露脸了,没有枉费心机白教你!反过来说,这也是你对师父最大的孝敬。因为天下无有不散的宴席,咱们师徒就是在好也不能总在一起,要有个分开的时候,再者说,你已经离开家有六年多了,也该回家去看望亲人了,现不知你母亲和你姐姐她们,会有多么的想你。当初你被老虎驮来,她们也不知道你现在是否还活在世上,弄不好她们会想疯的,所以,无论如何你都得回去”。

师父让徒弟下山回家探亲,小世雄也确实不想走心里难过,由于师命不能违抗!他只好眼含热泪对师父说:“我不想回家,我舍不得你!”

“你不要说啦必须得走!”老剑客好像是生气了,话说得也十分坚定。

小世雄说:“师父您老人家恁大岁数了,又孤单一人无依无靠,我如果走了,您老人家连个说话人都没有,徒儿我想在这里一直陪着你生活,也免得你心焦闷得慌,再说我也不舍得离开你”。小世雄也说的是内心话,因为这些年来,他们一老一少共同生活,相依为命,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徒弟尊敬师父,师父又很爱徒弟,乃是其乐融融。

老剑客司马云龙道:“孩子你要听话,这事可不能由着你的性子来,说实话为师也不想和你分开,但我不能相老母鸡一样总把你,雇在翅膀底下和光带在身边!今后,咱们都各有各的事情可做!你如果要成就事业,最终都得下山步入江湖,到外面闯荡和磨练见世面。因为再好的宴席最后都得散,师父我也恁大岁数了又是熟透的瓜,说不上哪天就会突然离开人间,到阎王爷哪里去报到,所以你也不能总跟着我屁股后面呀。再说最近师父我和几个朋友相约,还要到关外去看望几个熟人老友,少说也得一年半载,多则或是三五年,你就是留下来不走也没有用!你就放心走吧!等为师回来了就去找你,到时候,咱爷俩自然而然的会有见面的机会了”

老剑客司马云龙让徒弟下山,小公子世雄很不乐意,老剑客就又耐心的解释道:“为师要外出访友,等我回来了再与你联系好不好?”

小世雄说:“师父要这样讲我就更不回去了!”

老剑客问:“为什么?”

世雄说:“第一,我要在山上等着师傅回来;第二,俺要跟你一块到关外去闯荡,这样也可以去见到更多的老前辈,向他们学习求教,让他们也教习我另外一些武功,其不是更好”。

老剑客司马云龙说:“徒儿不行呀!我哪几位朋友脾气都很古怪,他们从来都不愿意和别人接触,只有我与他们关系特殊,情况例外,要是其他人谁都不行的”。

俗话说师徒如父子,小世雄自上山上六年多来,师徒二人朝夕相处,相依为命,也结下了深厚感情,真比亲生父子还要亲!现在突然间让他走,这个弯子还真不好转,所以他不想离开师父。则又让小世雄回忆起了六年多来,与师父患难与共生活在一起,师父对自己关心爱护,体贴入微,为了培养他,是孜孜不倦,一丝不苟,费尽心机,那情意情感,一桩桩、一件件都展现在了眼前。一时间,就不由得心酸流泪,便双膝跪在恩师的面前,连连叩头道:“师父呀!这些年来,您老人家对待徒儿的恩情,似天高、胜地厚、比海深,也让弟子俺时时难忘,无以报答。如今弟子心里没想别的,说实话,往后就准备一直待在您身边,侍侯您老人家一辈子,这就是我的心中所愿!”……

老剑客司马云龙道:“你这傻孩子人不大还停婆婆妈妈的,师傅我传授给你武功和本领,并不是让你感恩戴德如何报答我,其目的就是希望你有出息,以报效国家成为有用之材,做出有益于黎民百姓的好事”。

小世雄说:“师父呀!我这一走谁还陪你呀?以后您面前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老剑客司马云龙道:“徒儿你放心!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你现在就去准备一下,明天上路!”

“师父啊!你当真让我走?难道说连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

“没有!你再磨叨也是白费!”

“师父呀!你不能说让我走马上就赶我下山,我还想在这里多得上几天,再好好地陪陪你老人家!”小世雄说来说去还在磨蹭。

老剑客司马云龙道:“你就是再缠也没用!”

小世雄没有办法也只好去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下山,眼下他是心乱如麻,坐卧不安!吃不下饭,睡不着觉,心里就好似有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当天夜里躺在床上,是辗转反侧地睡不着,如果一闭上眼睛,就觉得师父坐在跟前,给他掖被子看着自己睡觉,反正不管怎么说脑子里总有师父的影子。

一夜无话,到了第二天早上,小世雄起床后也没有吃东西,便带上一个小包袱去向师父辞行!这时候,老剑客司马云龙也早在等着他,他见徒儿到来,就把自已睡的石床推开。原来,石床下面本是空的,里边放一石槽,石槽里边又放了个长方形的木盒子!老剑客打开盒盖从里边拿出来一件东西,而外面用布包了一层又一层。他除去外边的包裹里面还有一层油纸,再揭去油纸后,就露出了一把与众不同的宝剑!看其外观,古铜剑柄,龙吞口,银护手,碧玉环,上边系着红黄色的穗子,是鲨鱼皮剑鞘,用金镶嵌,银包皮。但见老剑客司马云龙用手一按绷璜,就听仓锒!一声响亮,便弹出了用合金青钢剑锋,则是放光耀眼!寒气逼人。

人们常说“三尺宝剑!”而此剑长却是不同,长约四尺六寸,宽三寸多,咋一看就不像剑,像口朴刀,可两边都有锋刃,为青锋芒口,但样式还是剑!可吹毛过刃,迎风断草,削铁如泥,斩石似水,若是追魂索命,是杀人不见血!有诗为赞:

青钢合金剑,金火炉中烧。

工匠锤下锻,神工百炼熬。

雕琢无数遍,煎了几百遭。

犹如雏燕尾,又似白蟒腰。

锋刃闪光寒,上阵立功劳。

穿山云荡漾,劈海浪涌潮。

碰上敌人头,一削一个瓢。

此剑名为:“青钢长虹避血剑,”据说,它出自于春秋,炼制于棠溪河畔,又名“龙泉剑!”产地就在河南省西平县境内。据史料记载,那里春秋为楚,战国为韩,当时是冶炼重地由官府管理。自汉代以后,各朝代都在此设有铁官,并建立了冶炼城。春秋时,楚王曾邀请了越国的欧冶子来楚国铸剑,使用龙泉水淬火,铸的剑特别锋利!据称能陆断牛马,水击鹄雁,当敌即斩。唐代诗人李白曾经写诗赞赏道:“宁知草间人,腰下有龙泉!”故才以水易名!若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书中说过,小公子世雄本是上方天狼星下界,也是天生的聪明,悟性很好,可以讲一生来就是个,练功习武的好苗子,即学啥会啥,那怕怪难的东西,只要教他一遍都能记着。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就在老恩师司马云龙的精心培育下,经过长时间地摸爬滚打和磨砺,也不知道身上脱了多少层皮,付出了多少艰辛苦难,才终于学得一身功夫。岂不知,这正是铁杵磨针,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正所谓:意志坚,凿石穿,功夫不负有心人,就是这道理。现在,小公子世雄的武艺,已经练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地步,特别是在剑术方面,也可堪称为一绝。

然而,司马云龙老剑客则把费尽了一生心血,才独创出的一套名为:“华山纯阳金刚剑法”毫无保留地,传给了他这个关门弟子!此剑法又是华山派压箱底东西,它集聚了百家之长,吸收了各大门派的武术精华,使用起来是挥剑自如,奥妙无穷。其招术特别快,而且是猛、准、狠,一旦用上,即可让对手防不胜防!一旦进攻招式连绵,环环紧扣,好似飞龙入水,怪蟒翻身,浑如一体,一气合成。若是防御封挡遮架,飓风难透滴水不漏,也让对手无懈可击!若要快起来如迅雷闪电,又似狂风暴雨!慢起来,犹如万马奔腾,是剑气逼人,威猛之极!那师父是认真地教,徒弟也刻苦地学。常言说铁杵磨针,功到自然成,如今,小公子世雄把师父交给他的这套剑法,已经练到了登堂入室,炉火纯青的地步。

这对于小世雄来说也是天大的喜事,他是非常幸运的,就激动得流下了眼泪!又跪在地上嘣!嘣!嘣!一连给老道磕了几个响头说道:“徒儿有礼了!也多谢师父恩典和成全”。

这会儿,老道士的心情也特别惬意和高兴!于是便说道:“徒儿免礼快起来!”

四十三回小公子拜师习武

要说这位老道士可不是一般人物,然而,他就是传说中的华山派掌门人,风清扬的师弟,被江湖中人称之为,剑仙的司马云龙!而此地则名为,千峰山云霞洞。相当年,老剑客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杀酷吏贪官,除害民间恶贼,不畏强暴!为武林人物所敬仰!他用一口“青钢长虹避血剑”,是技压群雄,威震武林!就曾风靡过一时,也谩声海内外。六十多年前,也不知为什么?他却在江湖上突然销声匿迹了!从此以后,就再也没有露过面,当时还有人传说,他是暴病而亡!后来时间一长,人们也把他逐渐忘了。如今,他已是一百零几岁人了。他也不相别人随便收徒,所以,一生就没收几个徒弟,据说,他教徒还有讲究,也规定有八教八不教。即:对品行不端的人不教;心底不正的不教;爱争强斗狠的不教;心不诚的不教;偷窃做贼的不教;凌弱欺人的不教;吃喝嫖赌的不教;坑蒙拐骗的不教。同时,又给徒弟规定了八戒。即:戒偷盗嫖赌;戒贪吃贪喝酒;戒蛮横不讲理;戒轻狂作下流;戒逞强斗狠欺老弱;戒见财眼开就伸手;戒栽赃诬陷人;戒见死不相救。

且说小公子沈世雄从此以后,就在山上跟着老剑客练武学艺,除此之外还要读书识字,如抄写拳谱、剑诀,有时师父还给他讲经史、说典故、教他做人的道理。老剑客告诉徒儿说:“不学文化才是没有出息最愚蠢的,学武不学文不知咋做人,一个人没有文化就愚昧无智,能文能武才有智谋;不会文光能武到头来还是个武夫。”老剑客在徒弟身上,可是真下了功夫和费尽心机,小世雄也不相以前在家里那样,十分顽皮淘气!文先生和武教师,都气跑了一大帮都什么没学进。如今可得刮目相看了,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现在每天都是,鸡鸣起早,夜半栖息,哪怕是炽热炎炎地盛夏,还是冰天雪地的数九寒冬,一年四季是战严寒,斗酷暑,风雨无阻,每日不停。由一开始举石锁拿大鼎,踢腿劈叉,蹲马步和站桩,到学习拳脚套路及散打,每深入一步就提高了一个层次。

然而,也不光学习套路,也包括各种拳法、器械和擒拿格斗等,这些功夫又包括了,内外功法和硬气功的同时兼修。例如,练武人讲究的是:一打胆,二打眼,三打身法,四打闪;上看手眼中看身,下看步伐动静分,则要求沉着应战,机智勇敢,以力敌十会,气大胜三分。俗话说手长、腿长、拳脚为王,形体高大,拳腿刚硬,则强调了身体力量的作用,如果是腰腿不灵活,功夫就不深。而于敌对搏需要心明眼亮,手快步灵等,把上述这些功法,都练到了一定程度,就习练各种器械,又以学剑为主。

小公子说:“那怕什么我乐意!我愿意陪着你苦熬时间,正好咱们爷俩在一起也省得你孤单了,干脆我就拜你为师,你就教我武功吧!”

老道一听心说这娃儿不同一般,真乃是天不怕地不怕,也是个练武的苗子,随即问道:“娃儿!你学武功干什么?”其实,老道问的目的也是在试探和考验小公子。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