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戏说龙鳞童

57回母子相认阖家欢千里找父去湖广

  • 作者:袁清义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10-22 15:26:27
  • 字数:13108字

世魁回答:“是师父告诉我的。”

小姐又问:“你师傅是谁?”

上回说到关于做梦之事,而现代医学研究认为:人们夜里做梦为自然现象,也本是人的大脑神经思维反映,据说,每一个人的中枢神经对事物,都有一种灵感反射,一个人在夜间虽然睡眠了,可他的大脑细胞没有休息还仍然在活动。比如,某个人家里发生了灾祸,无论相隔多远,他或多或少地脑子里都会有点征兆反映!特别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就体现得更加明显。简而言之,如果一方有祸事或死亡了,而另一方那几天就会有感觉!有人认为是神灵操控,还有人说此乃心神感悟,反正不管怎样讲心里都不安宁!到底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反正信不信由你。

却说小姐汤玉婵一想到梦中之事,她就埋怨丈夫沈英杰去湖广搬兵,不该一走就是十八年不捎书信,使她苦等苦熬了这么久!同时,又恨苍天不睁眼不该捉弄人。毫不该八月中秋那一天晚上,起怪风刮走了我的小姣儿,可到如今也不知道他父子是死是活,是否还在人间?现在,她又哭到了伤心处,正是悲切切、泪涟涟、泪雨两行。家奴汤福来到后宅先到小姐绣楼上去禀报,那玉婵小姐闻听后马上就不哭了!她擦拭了一下眼泪,立即就随家奴来到了府门外面,这时候,一群孩子正围住一个黑小子叽叽喳喳地说话。但见那小子身材十分魁伟,体魄雄壮,不光身上穿着打扮奇特,而且还携带着两样古怪的兵器,则让感到十分惊讶!但她马上又静下心来,回想起了当年的往事和一些情景。

千里找父去湖广

小姐又问:“你怎么知道你母亲的名字?”

其实,小世魁也早就看见从府门里,随着方才那位老奴仆走出来一位中年女子,然后,她就站在台阶上不住的打量自己!再细看她,面皮白嫩,一头青丝乌发,素装缎裙,脚穿一双绣花鞋,虽然已是中年,但漂亮标致,风韵不减。小世魁看了以后心想,此女子这么年轻她能是俺娘吗?就在此刻,那对方女却在向自己发问,他便马上回答对方的问话说:“俺师父说我姓沈,名字叫世魁,俺是奉了师父之命,专程回来探望娘亲的。”

玉婵小姐问:“你娘亲姓甚名谁?她又是何人?”

世魁回答:“我师父是万花山老祖!”

小姐问:“你认识她吗?”

世魁回答:“不认识!”

玉婵小姐闻听后如梦方醒,然而,让她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当年她在仙山学艺时,那位万花老祖曾几次去过梨花山,与自己的师父会晤。听说他的辈份很高,连圣母娘娘都称他为师尊,他们相互来往,时常就在一起切磋交流佛经道学,她的师父也带她去过万花山,而玉婵小姐也认识万花老祖。那玉婵小姐又问道:“你是怎么上山学艺的?又为什么不认识你母亲?”

小世魁说:“我听师父讲,十七年前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我母亲和小丫环带着我在花园中赏月,师父使了一阵风把我刮走度上山去,因为那时我还不记事。从那以后,我便一直在高山学艺,如今师父让我下山先来河间府认母,而后再和母亲一起去找我父亲,并说给我爷奶奶报仇的时候到了。”

玉婵小姐一听对方说的一点不差,则又问道:“你可有什么作证明?”

世魁道:“俺母亲姓汤、名玉婵。”

人生坎坷谁无有,家家都有难念经。

再说小世魁自从记事那天起,别说他享受父爱和母爱了,就连亲人都没有见过一面,今天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慈母地温情和关爱,就双膝跪到地下抓住娘的手,喊了一声“我的娘亲呀!”然后,母子二人就抱头痛哭起来!有诗为证:

千言万语哽咽喉,涌泉夺眶泪水流;

苍天有眼降祥瑞,母子相认喜心头。

公子世魁回来的消息很快就在汤家传遍了,老员外和老夫人都已经七八十岁了,他们一听说小外甥回来正在大门外,一开始,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当弄清楚了事情确实不假后,两位老人的心简直就要从胸腔里跳出来了。老两口是欢喜不尽,心想这回小外甥可是从天而降!他们一块来到府门口,看见女儿正与一个黑少年抱头痛哭,两位老人也都忍不住心酸地泪水往下掉。他们用衣袖擦拭住眼泪道:“哎呀!看来老天爷真是睁眼了,让我们的小外甥回来啦!这十七年来快把我们想死了。我说小乖乖你怎么才回来的?我们是经常念叨你,还以为你不在人世了!心里总想着,我们这把老骨头在入黄土之前,是再也见不到你啦。却没想到你又从天上掉下来了,使总是压在我们心中的,一块千斤大石头一下落了地!这样,我们老两口以后就是进了棺材,心里也觉得轻松舒畅了。”老两口一边说着,一边上前去拉着小世魁的手,则从头一直看到脚,看得是多么仔细,嘴里还一个劲的唠叨着,“这孩子个头咋长这么高?体格可比他爹壮实多了”。随说着,又触动了心酸的往事,老两口又热泪盈眶地哭起来了!由于这些年来,他们想女婿盼外甥也不知道流了多少泪。特别是,每当女儿啼哭时他们也跟着难过!女儿如果不吃不喝他们也都挨饿,而且还要劝说女儿,真是一家不知道一家,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小世魁这一回来,玉婵小姐消除了想儿的痛苦,老两口也去掉了后顾之忧!使长年凝聚在心中的愁云一下子就全散去了。

有人说秀才落榜笑是哭,大姑娘出闺上轿哭为笑!这时候,他们汤家人流泪可是与以往不同,因为,现在是心情激动高兴得流喜泪。最后,还是老员外提醒道:“咱们都不要在这里哭了,先回家再说吧!”他一边招呼家里人回去,一边又让厨下准备酒菜,全家人要一起吃个团圆饭,这也是他们阖家欢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开心。

到了第二天,老员外又让人广发请柬,他们汤家要大摆宴席,邀请亲朋好友和乡亲四邻,都来庆贺吃酒!同时,还请了几个唢呐班子对着吹,写了几台大戏对着唱,是敲锣打鼓放鞭炮,反正这些个对于他们家来说,都是花的小钱也不算什么。再说谁有粉不往脸上抹?该排场时就得排场!这一下,河间府里可就又热闹起来了,这个事情也轰动了周围的几十里,许多人都和逛庙会一样进城来看热闹,人们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在一段时间里,汤家门前是人山人海,拥挤不动!有诗为证:

世魁回到家,母子得团圆;

阖家都欢喜,热闹相过年。

使人们回想起来这些年,他们汤家也真是多灾多难!因为人们都还记得,相当初,河间府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事情,由于汤家招女婿,就连累和苦害了一城百姓!由于沈英杰是朝廷罪犯,又正被官军追杀,所以,朝廷大军围城半年之久,使全城的老百姓深受其害。此后,汤家又有个小外甥,河间这里又连续大旱三年,结果庄稼颗粒不收,就有人们造谣言说:“他们家的孩子是沈门之后,可能为星宿下凡,故他的命硬,灾害是由他带来的。可孩子刚满周岁,又被大风刮走一直没有音信,这几年河间府总算平静了,如今,他的小外甥又学了一身的好武艺,这次突然回来,但不知是祸是福。因为清知道他是犯官之后,如果说被官府知道了,还不知道又会惹出什么麻烦来?就有人在背后议论纷纷,反正说啥的都有,先暂不表。

日月如梭,转眼之间就半个多月过了,小公子世魁就想起了临下山时,师父告诉他的一番话,要他和母亲相认后不能当误太长时间,必须马上和母亲一同,去湖广找父认祖归宗,使之全家团聚,去给爷奶奶报仇。他把这事对母亲一说,玉婵夫人也认为孩子说的有道理,再说他也回来这么长时间了,也不能总在家里待着,若是那样又要熬到何时?过去,我一个女流外出多有不便,现在我们母子二人一起行动,有儿子陪伴我身旁就怕了。然而,玉婵小姐也早有了此意,再说丈夫去湖广搬兵已快二十年,音信皆无,我们娘俩也该去找找他了,不管他是死是活,哪怕是能打听到一点消息,也好弄个清楚心里才踏实。

玉婵夫人把心里的想法去跟二老爹娘一说,员外和老夫人也都赞同!因为这是好事,小外甥已经这么大了,还没有见过他爹是个啥样子,也该让他们母子去外边找找。再者说,那沈英杰去湖广搬兵,一走这么多年也不捎书信来,是不是忘恩负义变心了?只撇下我们女儿孤苦伶仃地,独守了这么长时间的空房,而她和儿子又失散了十七年。现在小外甥也回来了,他们母子得到团圆,孩子又是老沈家的后代,也该让孩子去找他的父亲认祖归宗!老两口虽然上了岁数,但都是通情达理之人,心里一点都不糊涂,尤其在大事大非面前,他们比谁都清楚,所以,便马上欣然答应了。

他女儿玉婵和小外甥世魁也让两位老人同去,可老俩口说啥也不肯!自己已经上了岁数,年纪不饶人,若出去到外边也走不动了,俗话讲水流千里归大海,树高百丈叶归根!外面虽然好,但我们也舍不得这个家。再者说,家中还有那么多的田产和家业,时刻都需要有人掌管和打理,我们有下人侍候着也不要紧,就在家里等候着你们的消息,也不跟着去受那种罪了!一家人经过仔细认真地商量后,很快就决定下来了。娘俩把家里的一切事情安排好以后,就收拾停当带足了路途盘川,也选了个晴朗的日子便上路了!老员外和夫人还亲自把娘俩送到了府门外大街上,其实还有些不放心,并又千叮咛万絮叨地一罗索起来没个完。直到女儿和小外甥都已经走出了很远,老两口看不见了身影方才回到后宅!然而,老俩口在家里一直活到八十多岁,到后来最终都是寿终正寝,咱们在此先一言表过,以后就不再重提。

单说玉婵夫人骑马,她的儿子小世魁徒步行走,他们娘俩离开河间府,打算先到湖广襄阳去找亲人,他们母子二人的心情,就别提有多高兴了。特别是那玉婵夫人,过去是日日想夜夜盼,也只有在梦中和丈夫相见,这回可真同儿子一起去寻夫君了,也是恨不能插双翅一下子就飞到亲人的身边。由于想见丈夫心切就打马飞奔!她的坐马好似一支离弦的箭,则顺着往西南方向的官道跑去!自己的儿子世魁虽然徒步行走,可她人和马还被被拉在了后边追不上。书中说过,她儿子世魁本是飞毛腿,又身高腿长,行走起来一步七尺半,两步一丈五,再一施展起陆地飞纵术,三拱脊子六凹腰,就能跑到风前面!所以他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跑起来根本不费劲,一般很能跑的马都追不上他。

夫人汤玉婵骑的本是一匹普通马,那马就是把所有的劲都使出来,也赶不上小世魁的脚步!所以她的坐骑马就跑得通身是汗,结果还被拉下很远。有时儿子小世魁就停下来,等待母亲追上来以后,她就照着马腚上啪!啪!一连拍两巴掌,也打得那马受不了,没办法就只好拱着脊子凹着腰,又继续拼命往前跑。那匹马虽然是牲畜,但它也有大脑思维,它不会说话但心里很明白,它心想我真是倒霉透啦让俺遇上了这个主,你今天就是把我打死,俺也就恁大本事全使出来了!这正是:

儿子脚步快,只嫌马行慢。

抽上两巴掌,飞奔冲向前。

马虽是畜生,心中有怨言。

夫人汤玉婵和小世魁母子俩,千里寻亲人直奔湖广襄阳,一路上穿州过县,饥餐渴饮,夜住晓行,二人不辞辛苦!这一天,娘俩只顾往前赶路,看看日已过午也错过了集镇,想打尖吃饭都没有地方,公子沈世魁大饭量,平时也能吃所以就爱饿。又已经跑了大半天体力消耗也大,也就觉得肚中饥饿和口渴!他心里一着急,便照定母亲的坐骑马屁股上,啪啪啪!一连抽了几鞭子,只打得那匹马疼痛难忍,则拧起尾巴四蹄翻飞,嗒嗒嗒嗒!就拼命又向前猛奔了一阵子。

这时个,但见前面也迎面跑来了一匹白龙驹,而马背上驮着一位将军,白盔白甲素罗战袍,然而,他也是马上加鞭快如疾风,就好像是有什么急事在往前赶。俗话说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汤夫人咋一看此人身影,就觉得好像有点眼熟,但是,她所乘的坐马已经被儿子打惊了,便是疯狂地往前跑去可想停也停不下来。由于两下里是对面而行,其速度又特别快而瞬间就过去了!说实话,初开始两下里都没有太在意,谁也没有看清楚谁,可是正当二马跑到一起时,要说也就在二人擦身而过的一刹那,双方的目光则突然碰到了一起。而双方都像触了电一样都大吃一惊!原来各自都觉得和对方,似乎见过面而且很熟悉,可是马已经跑过去了,二人都在马上扭过头去还继续打量对方,并且还都放慢了速度。

他们二人表情的变化却被公子世魁,看在眼里气在了心中,他越寻思越觉着不对味就更加生气了!他心里说已经走过去的那家伙,与俺娘两人都是啥毛病?都已经走过去好远了,各自还仍然在扭头看个没完,那男人也太气可恨了。然而你一个大男人家,却不顾脸面一个劲的光看俺娘,你这人居心何在?你是不是在有意勾引我母亲?真是可恶之极!再说我母亲也是的,人家是男的你干么也总看人家?好相没有见过男人似的,人家看你占了便宜,可你看别人就吃了亏?他心里这样想可没有这样说。

大家都知道,在过去封建社会里,各种礼教路数也多,特别是对于妇女什么三从四德,男尊女卑,男女之间接触为授受不亲!实际上,都是套在妇女脖子里的精神枷索。由于自己的儿子在身后跟着,玉婵夫人看了一会就不好意思再看了,她便把头扭了回来!但是那对方走过去很远了,还扭回头来一个劲的看。公子世魁就觉得那人太可恨,当时他气得咬牙切齿,心说我非得回去教训教训他不可!则就拎着兵器,不声不响地回头追赶过去了。然而他是三步并作两步,即又施展起陆地飞纵术,其速度也特别快,不多一时便赶上了那人,原来,那对方穿着打扮却像一官将,那世魁追上他后,既不吭声也不打招呼,就举起了他手中的兵器——浑天枣阳槊,照定那人的后脑勺,呼!就是一下子!有道是:

金风未动蝉先觉,死一眼前都不知;

如若想知后面事,下回书中说仔细。

因为众所周知,她的儿子刚满周岁时,就被大风刮走,到现在已经整整十七年了,其下落始终都不明,加之,丈夫搬兵走后也无音信,可想而知这给她心灵上,是多么大的打击。别说是一个女人,而就是放在男人身上,那怕他是铁石心肠,也难以承受这样的事情!再说这些年来,她想儿子和盼丈夫都快要想疯了。二老爹娘虽然年老体弱,但平常也是因为可怜女儿和想小外甥,而和女儿一起伤心落泪!要说她们一家人的日子,这些年来都不知道,是怎样度过和咋熬过来的?正所谓:

打掉牙齿肚里咽,自己事情自知情;

小世魁说:“我有这个!”说着便把师傅交给他的油布包,及一封书信递给了玉婵小姐。

汤小姐拆开书信一看,其内容简单扼要也就几句话,开头就说:“玉婵晚辈,当年,我把你的孩子度上山来,学艺练武本是上天之意。现如今功夫学成,我让他下山回去使你们母子相认,要为沈家报仇杀奸佞,除邪恶,为国出力,为民造福,也是大明朝黎民百姓之幸也!云云”……

五十七回母子相认阖家欢

玉婵小姐又打开了油布包,原来,里边包的是一套小孩衣服,虽然时过境迁,隔了那么多年,衣服已经破旧了,可是她一眼就认出来,这正是当年自己的孩子,小世雄随身穿的衣服,也就充分说明了,现在站在她面前的这个黑小子,也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则为千真万确一点都假不了。

常言说见人睹物,见景生情!她以往是不见儿子想儿子,此刻,却又心里忐忑不安了!如今,她见了儿子又迷惘,就不敢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因为她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站在她面前的这个身材魁梧,硕大无朋的黑小子,竟然是自己的亲生骨肉!而这些年来自己为他,哭哑了嗓子,哭干了泪水。可说玉婵小姐这时候,再也抑制不住两眼的泪水,扑簌簌往下直掉!就忙上前去拉住儿子的手,叫了声“我的儿子小乖乖!你让为娘想得好苦啊!”……她由于心里激动,则是声哑语塞了,由于只顾流泪,可连话也说不出来了。

你道:“究竟为何?”

然而,使她心中记得最楚的一点,就是自己的儿子小时候一生下来,右耳轮后就有一块朱砂记,要按人们的说法也为胎里带,这可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也是最明显的标记。再说,就连孩子失踪的那天晚上,小世魁浑身穿的什么衣服她都记得一清二楚,这些个东西是谁也伪造不了的,而且也抹杀不掉,所以当小姐与黑小子一打照面,她就特别注意到那对方最关键的地方。说来也太巧了,那黑小子的右耳轮后面也恰恰长有一块,说紫不紫、说黑不黑的一块记,其位置又是一样不偏不移,只不过面积则大了些。要说这可是件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人从儿时到现在成了一位壮汉,那脸盘子就自然而然地也在逐渐增大,则不会总停留在他小时候的模样上,所以那印记就同样要增大。

如果要说人间像貌一样和有此记的也并不足为奇,但那记号能这么巧,还都长在一个位置上却是很少见的,甚至是十万百万里都不能挑一。玉婵小姐心想,十七年前,我那儿子被大风刮走时,他才刚满周岁,也正在学语说话的时候,就根本不记事,待我问个清楚再说,遂说道:“请问这位小将你姓甚名谁?是从哪里来的?”

阅读戏说龙鳞童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9734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