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修真 > 从恒河开始的神话之原神

第七章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 作者:浮轮
  • 类型:修真
  • 更新:2021-10-16 00:25:14
  • 字数:4686字

2、近事女

受持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女众。

“所以说大师你能不能飞天遁地啊?不能我就走了……”

高午茫然说道,说着就要开始走了。

苦行僧摩尔可一脸严肃地说道,而高午感觉有点迷了,这到底是能还是不能啊?这些大师说话就是迷迷糊糊的。

受持三皈五戒(十善)的在家男众。

“早说吗!你直接说能飞天遁地不就好了吗?那大师我们佛教都有什么境界啊?”

高午一脸你早说的样子,顺便问了一下这个世界佛教的修炼体系。

3、近住男

按照还是处于世俗的境界分为:近事、近住、沙弥、摩尼、比丘。这六个境界都是初步入了佛教修炼体系的前阶段,当于什么修真界金丹筑基什么的。

1、近事男

受持八戒或者住在寺院的在家男众。

4、近住女

受持八戒或者住在寺院的在家女众。

苦行僧于是给他说了一下目前佛教境界的划分。

受持具足大戒的出家男众。

9、比丘尼

受持具足大戒的出家女众。

这些实际上都是佛教之中身份,只是这个超凡的世界也被当成修炼境界。

而真正跨入了佛教修炼体系的境界分别为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果。

须陀洹果:

又称入流果、预流果,四果中之初果。

若能永断身见、戒取、疑三结,则得须陀洹果,不堕恶道。

斯陀含果:又称一来果、更来果,四果中之第二果。

须陀洹能常思维身非我、受为苦、心无常、法无我。依正思惟所得正见断恶修善,持戒、布施,贪、嗔、痴三结减轻。则得斯陀含果。

阿那含果:又称不来果、不还果。四果中之第三果。

须陀洹继续依正思维精进勤修。得贪、嗔、痴三结尽断,不复再起。则得阿那含果

阿罗汉果:四果中之最后一果。阿罗汉果众生烦恼断尽,不复六道生死轮回。

这四个都是果位,其中阿罗汉果是目前最高的果位。菩萨果位、佛陀果位那是大乘佛教之中出现的两个果位,目前最高的还是阿罗汉果位。

……

“原来如此啊,现在才到阿罗汉果位而已?看来最后的那个沙悟净放到这个世界也是妥妥的一个领导人啊不过现在估计沙悟净都还没出现呢,毕竟佛教还没传到龙国呢!”

“徒儿,你在说什么?什么沙悟净,我怎么没听过这位大能呢?竟然还证得阿罗汉果位!”

高午的呢喃之声被苦行僧摩尔可给听到了,虽然他的声音很小但是对于他这种超凡者来说还是一字不漏地听到了。

“哦,没什么,你听错了,我就一个平平无奇的小踏足,哪里知道这些东西。等等……什么时候答应了做你的徒弟了?”

高午顿时感觉不对啊,自己好像没答应出家当和尚吧?

“虽然你没说,但是在你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并且这个世界没有什么比得上入我佛门更好的选择了。我知道你心中还隐藏着一颗不安定的心,你想巅颠覆这个世界,你想登上这个世界最高的山峰,你想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

“哦?那大师为什么还想教我?”

面对高午的疑惑,苦行僧摩尔可闭上了眼睛,他能能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并不安分。但是这又有什么呢?

不知道多少人在年轻的时候指着天势必要改天换地,但是当少年老去、韶华不再,被无数的挫折与苦难所缠绕的时候,它们不再指着指着天地要证做世间第一流,而是跪天求地祈求不要再让它们陷入苦海了,它们开始沉沦、挣扎、无奈、自暴自弃……

“好吧,师父,那我就答应了,赶紧教我佛法吧!不过我可不想剃光头啊!”

“你目前还没有剃光头的资格,等到了沙弥之境界的时候再说吧。”

高午顿时被他的话给愣住了,感情自己还没有资格剃头发啊喂!

“不是吧!那不还是要剃头发吗?能不能不剃啊?”

高午心想老子好歹是一个穿越者,修炼到沙弥之境界还不是板上钉钉?到了最后不还是要被剃头吗?

苦行僧听到这句话悲苦严肃的脸上顿时露出了迟疑之色,他沉声道:“也不是不行,那你就别剃头发了。”

“真的假的?还有这好事?”

高午感觉不可置信啊,他吓得后退了几步,绕着苦行僧摩尔可一圈一圈仔细看看。

这么随便?该不是有什么阴谋吧?

“你不必这样看着我,头发不过是虚妄,当你看破了一切,头发留与不留都是一个样子的。

苦行僧一脸悲苦地道,这让高午想起了道济和尚了,于是他笑着说道:“这莫非就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高午对着苦行僧说出了后来的降龙罗汉的名言,当然最后的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高午没说。

“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酒肉都是让人自私自利、暴躁、疯魔的东西,怎么还会信仰佛祖呢?而且佛祖心中留又有什么用呢?我们信仰佛祖非是信仰佛祖,而是找寻心中的大自在,以脱离苦海……可是为什么我感觉这句话其中蕴含着一丝不明觉以的道理呢?哎!看来还是我之境界不过,不然早就脱离了苦海了……”

苦行僧脸上充满了挣扎,此时的教义并没有以后对于个人主义崇拜这么严重,信仰佛祖不是因为他是佛祖才信仰他,而是因为他的大智慧、大道理,是为了脱离苦海。

这个弟子总是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的东西,虽然有时候充满了矛盾与不解。

不过身为一名苦行僧者,本就是为了找寻脱离苦海的办法,也不会为了否定之否定,对于世间很多东西只会去教导而不是急着消灭它们。

沙弥尼到比丘尼之间的2年期,目的是察验女众曾否怀孕,能否适应或习惯出家的生活。

8、比丘

5、沙弥

受持十戒的出家男众。

“施主,飞天遁地不过是世界之虚妄,要在心中解放自己的心灵才能真正达到。”

6、沙弥尼

受持十戒的出家女众。

7、式叉摩尼

“慢!施主,可以飞天遁地。”

苦行僧摩尔可一看高午欲走,立马拉住了他。

阅读从恒河开始的神话之原神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0934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