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六零年代之悍夫

第 90 章 第 90 章

  • 作者:冉珏儿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09 07:16:44
  • 字数:19608字

“说什么傻话呢?他现在就是再多事,碰见这事也得往后推。你是他亲姐,关键时候用用他怎么了?”看沈秀犹犹豫豫,李招娣一锤定音。

老儿子上满天班还要来医院报道,她难道不心疼?但是心疼归心疼,该做的事还事得做。沈秀是他亲姐,他帮帮忙怎么了?怎么,人家不把家里出嫁的闺女当人看,自家也不把她当人看了?

看到沈秀,几人都迎上来。

“弟妹,要是有困难,你一定说。”打头的男人面带沉痛,接着又说:“庆林这次立功了,奖励津贴发放需要时间。”

严庆林还没有醒,不过他的同事过来了,一行三个人,都穿着制服。沈卫民他们回去的时候,他们还有严父严母正听医生说严庆林的情况。听见医生的诊断结果,三人心情沉重,表情严肃。

她咋还能耽误三柱子,除了上班他还有一堆事。村里工厂开始个半拉,虽然说有七叔照看着,但正事上都要三柱做决定。如果要来顾着庆林,肯定就不能回家,耽误了正事怎么办?更不用说三柱家里还有俩孩子。再说这一天两天的帮忙还成,要是因此让人当成弟弟呆在医院理所应当就不好了。

怕吵到严庆林休息,一群人在走廊上商量接下来这几天安排。严父严母还算硬朗,沈秀也还年轻,总体而言都是能熬得住的,照顾严庆林不成问题。唯一就是家里仨孩子,虽然大的已经十岁,但还是让人放心不下。

经过商量,大家觉得还是让严父严母回去,头两天先让沈秀在医院陪护。严父严母当然不答应,但是周围人都劝。再加上最后李招娣同志在旁边一激恼,劝到最后老两口终于松口。

沈秀一个人在县医院指定忙不多来。至于严父严母,留下还不如不留下,看严母说着话说着话就想翻眼晕过去的样子,李招娣就觉得厌烦。事情已经发生,不说解决问题,却自怨自艾,你儿子受重伤,你之前就没有心理准备,偏偏医生诊断过后,你怕成那样,给谁看呢?

最后,沈卫民就说晚上他过来搭把手。他就在机械厂上班,下班过来给姐姐帮忙也不耽搁。

“不用,你在厂里忙一天就够累了,晚上得好好休息,姐自己看着办。”沈秀下意识拒绝。

李招娣是一个女人,听她的名字就知道,之于父母来说她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招弟。事实上她确实发挥了作用。值得庆幸的是父母意外早亡,他们就算想重男轻女都没有办法。李招娣把几个弟弟抚养长大,他们对她这个姐姐非常敬重,一直到现在都还保持着良好的联系。

所以说,兄弟姐妹之间其实没有那么多的恩怨,造成他们不同相处方式其实是父母的教育理念。卫民现在是家里的独苗苗,如果她的卫国还在,肯定能给他弟撑起一片天。做错了事有人教育,做对了事有人奖励,这就是卫国和卫民的相处状态。

但是,现在的卫国不在了。老儿子在家里支起了这么大一摊子事业,虽然不知道他以后要走出多远,但不管他走出多远,就算飞到天上去,那也是沈家的种。而在这一路上,能有个亲姐姐依靠,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严庆林伤势严重,白天有沈秀在,忙不过来叫护士搭把手也能撑过去,但晚上就不行了,万一沈秀睡死过去,连个换班的都没有。严庆林倒是有两个姐姐,不过到现在还没露面,也不知道是没通知到,还是腾不出空。

沈秀瞬间泪崩,不想让家里人看见,她连忙转过身去,“嗯,三柱你带娘走吧。”

沈卫民应了一声,一家三口出了县医院直接去76号。

虽然之前儿子儿媳包括两个孙子都说他们县城的房子很大很宽敞,私底下,李招娣和沈新乾老两口子也好奇地谈论过。但等真正到了地方,李招娣还是吓了一跳,这确实是非常宽敞了。甚至比他们家的院子还大,屋子也更多。

来的时候,李招娣左右观察过了,这片环境不错,房屋样式不一但规划齐整,看上去非常和谐。

这样的屋子加宅基地,就算是在他们村里,也得花不少钱,何况是在这县城。尤其李招娣走到后院,竟然还看到了一口井。这年头能打井的人家可不多,像他们沈家沟,一个村子也就西头有一口井,虽然其中有沈家沟地势不好的原因,但也从侧面说明打井不易。

在外面参观的时候就足够震撼,走到屋里看到桌椅板凳齐全,床具橱柜样样不差,李招娣已经不觉得有什么了。

赵琪转身出去没一会儿再回来手里拿着开封的罐头,“娘,咱家里没有热水,您吃罐头解解渴。”

沈卫民做了几个月糖水罐头,家里人反倒吃的不多。沈卫民自己对吃喝没有要求,两个娃是要严格控制甜食,至于老两口完全是舍不得,总觉得他们吃了几口,老儿子就少挣多少钱似的。

不过现在,……就,李招娣感觉有些复杂。

趁着赵琪去给她收拾卧房,李招娣赶紧扯了老儿子到身边。“你告诉娘,你哪来那么多钱?”算算时间,老儿子买房是在去省城之前,那时候卖点心的钱还没到手,没到手就能盘下这么大个院子。李招娣估摸着少说也得花几千块。

几千块,只靠在地里刨食不知道要攒多少年。

“娘,这院子我和琪琪算是捡着漏了,当时正好碰见房主廖姐有麻烦……”沈卫民把事情和盘托出。

“至于那钱……”沈卫民卖了个关子,“之前琪琪在山上捡了颗人参,正好碰见有人急用,就给我开了个高价,买房的钱大多数来于此。”

沈卫民笑的一脸得意,看的李招娣这个做娘的嘴角直抽抽。这有什么好得意的?说到底还是占了儿媳妇的便宜。

想到儿媳妇,李招娣有些头疼,要说以前她对赵琪还有点意见,主要是因为赵老四和宋引弟实在难缠。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她是完全没有意见了。要她说碰见老儿子就是琪妮儿的坎儿,也不知道这姑娘是倒了多大的霉才碰上她老儿子,这才被吃的死死的。

不管是结婚前还是结婚后的现在,儿媳妇对儿子那是言听计从,只要儿子出现,儿媳妇那是满心眼满就是他了。平常他们正说着话,只要老儿子出现,那眼神儿一准就瞄过去了。老儿子提出的意见,先甭考虑有没有道理,儿媳妇一准是第一个响应的。

最让人可叹的是她的肯定是从内往外的,发自内心的觉得老儿子做得好。这方面,李招娣自愧不如,她自诩是非常纵容儿子的母亲,但是有时候看到了儿子做的那些事,还是忍不住嫌弃。

儿媳妇就不这样!就算三柱有时候做的过分,她都能笑着说“卫民哥,咱以后不这样了。”

真要评价一句的话,那就是儿媳妇的脾气是软到一定程度了。有时候李招娣这个做婆婆的都替她打抱不平,想着要是三柱做出对不住赵琪的事情,先别说赵琪怎么样,她这个做娘的就得狠狠把他教训一顿。

私底下,李招娣时常感叹老儿子走了狗屎运才能娶到这样一个可人的媳妇儿!现在又添一条——就连买房的钱,大头都是人家闺女出的。

察觉到亲娘嫌弃的眼神,沈卫民哭笑不得,“娘,您就算知道了真相,也不用这样看我吧。”他也不是看上去那么没用。

“本来觉得我老儿子挺能干的,现在一看能干的是我儿媳妇,和我儿子没啥关系。”李招娣悠悠说道。

就,也不用这么说吧,说的他好像真的怪不中用似的。不过为了婆媳俩能够好好相处,为了家庭和谐,沈卫民不介意让他娘保持这种想法。

“你可得好好正干。再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总不能让我和你爹以后指着琪琪养活。”李招娣不放心的叮嘱道,不仅是他们老两口,还有俩娃儿。老儿子身上的担子可重,总不能啥都压到儿媳妇身上。

“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她既然已经嫁给了我,咱们就是一家人。她替我承担责任,天经地义。”沈卫民把一半果肉塞到嘴里,笑吟吟的说道。

看到了老儿子表情里竟然还有一丝骄傲,李招娣是气不打一处来,这没出息的家伙儿,还真想靠媳妇儿吃饭呀!“趁早把这个念头给我打消,真走到那一步,我得把你的腿给打折。”刚露头的钉子得一锤头给锤下去,不然以后会吃大苦头,老儿子最好连这个念头都不要有。

沈卫民本来只是说笑,没想到李招娣同志当真了一样如临大敌。回头想想,自己好像确实很多时候都不靠谱。首先是性格方面,沈卫民有赤诚的一面,对爹娘那也是没话说,但同时他又爱偷懒,经常抱着侥幸心理以及依赖人惯了有些任性,总之小缺点一堆。

简言之,把责任都推给别人,自己坐享其成,还真有可能是沈卫民做出的事。

“娘,不会那样的。”沈卫民无奈笑,把所有事情都推给赵姑娘,他也舍不得啊。他怎么舍得让赵姑娘活的这么累。

沈卫民喜欢赵姑娘全心信任他的样子,就算是再累,看到她笑,他就感觉到一股精气从心底里涌上来,充沛他的五脏六腑,让他精神无比。

不知道从何时起,赵姑娘在的地方,已经成为了他沈卫民休息的港湾。只要对方在他身边,他就感觉喜悦。

“最好是,”李招娣同志淡淡的瞥了一眼老儿子,语气里都是不信任。孩子长大了,看着该懂事了,不过时常还是得拿小鞭抽抽脚后跟。

不过不怕,她和新乾身边看着呢,总出不了大差错。

“娘,我已经铺好床了,您先歇歇,下午我们去周围转转。”赵琪从西间走出来,上次两个孩子就是在这睡的,东西都没收,都是现成的。

李招娣确实是累了,人老了老了,精神就有些不济,刚刚在医院的时候,又因为极度担心,其实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放下心来,可以说身心俱疲,确实需要好好休息休息。

看儿媳妇又要去给她拿盆端水,李招娣赶紧自己跟上去,“我腿脚还算利索,哪能用得上你们给我忙前忙后。给我说水缸在哪儿,我自己来。”

李招娣是爽利的性子,她现在还年轻,啥事儿都能自己做。她也没有摆婆婆谱的习惯,更不用说这会儿她正心虚着呢,拿儿媳妇的钱搁城里买房,却是挂在儿子名下,她怎么想怎么都觉得得好好把儿媳妇供起来。

赵琪回头,不解的看向沈卫民。这样的事情在家她也没做过,这不是今天特殊吗?婆婆明显累很了。本来到家就该立刻就去休息的,婆婆却还是硬撑着要逛院子,这么大圈儿走过来,就是她都腿疼,更何况婆婆年纪大了。

“让她老人家自己去吧,不然一会儿该不自在了。”沈卫民冲赵琪招招手,然后打开另一瓶糖水罐头倒在碗里,“饭后甜点,怎么能少了我们琪琪的份儿。”

赵琪刚刚把糖水罐头拿上来,只给李招娣和沈卫民倒在了碗里,自己则走去铺床。

赵琪笑,“卫民哥,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你不用老是这么哄我。”虽然是这么说,手下动作却不停,小心抿了一口甜腻腻的糖水,“味儿很正。”

沈卫民点头,味道当然正,从一开始他就是用白糖来熬的糖水罐头。虽然都是甜,不过糖精、甜蜜素以及白糖,熬出来的甜汤味道还是有些微不同。

其实作为食品添加剂来说,只要不过量,以上两种并不是危害人体健康的存在,毕竟如果食用就影响身体健康,食品中怎么可能会允许添加这两种成分。

现在白糖非常昂贵,比肉价更甚。糖水罐头里添加水和果肉,虽然每次熬甜汤的时候,都需要加入几斤白糖,大致能熬出来几十瓶糖水罐头,由此他还能赚挺多。

既然是由此开始,沈卫民就想由此一直走到结束。想打出品牌,就得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点,有自己独特的味道。好吃可口,与其他同类产品的味道都不一样,有自己的独特性,这是沈卫民想要的结果。

虽然如果坚持这种想法,工厂的效益会大打折扣,但是对沈卫民来说这些都没关系。其实说句实话,未来十年,沈卫民都没想着厂里能挣多少钱,他只想着在自保的同时能够惠及村里。就是不知道其中有多少人能理解他的苦心?

“卫民哥,之前我交给你的几张方子,你仔细看过了吗?你觉得可行吗?”赵琪低头吃果肉,酸甜可口,细顺柔滑。

“嗯,当然可行,你的手艺我当然信的过的。等工厂开工,就要辛苦你了。”沈卫民笑,他家姑娘是个彻头彻尾的厨艺爱好者,点心方子手到擒来。不说他之前尝过的不常见糕点,这次方子上的糕点是极其常见的,但经过赵姑娘的手做出来,就是别有一番风味。

现在他们不能追求繁杂,步骤简单,能用农家炉灶做出来,且能保证味道不变,才是他们的追求。

虽然就现在的社会大环境,只要是甜食,价格公道,就能受欢迎。不过作为工厂,什么价位的商品都应该有,如此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要。

李招娣再进门却见儿子儿媳妇谈起公事来了,而且相谈甚欢。她没有手表,不知道现在几个点了,不过从医院出来的时候就说上班去上班去,到家里却一点不着急了。

“三柱,现在几点了,你还不去上班?”

谈话中戛然而止,沈卫民机械的看了看腕上的手表。天,完全把这事抛在脑后了。

把手里的纸塞给赵琪,沈卫民转身出门,“我去上班了,下班过来。”接着就是自行车声,开门声。

“这孩子多大了还毛毛躁躁的,上班这么大事儿都能忘。”李招娣简直是操碎了心。

赵琪笑意盈盈,“所以我们都离不开娘你呢?不然家里都得乱了套了。”

李招娣听了自然欣喜,“说什么离开离不开的,我先去歇歇。”

赵琪应了一声,卫民哥果然没有说错,婆婆果然喜欢听这样的话。

人老了,老了,自觉没用,就会意志消沉。如果让他觉得自己在家里还能发挥很大作用,是家里的定海神针,他才能有斗志。

卫民哥说这些对婆婆也有用的时候,赵琪是不相信的。在她眼里,不管是公公还是婆婆,都非常有精神。比村里同龄人,公婆看上去也要年轻很多。虽然年纪在那摆着,但离被称作老人还为时尚早。

赵琪真的是这样以为的,虽然公公腿脚不利索,不过因为有婆婆在旁边悉心照顾,平常根本看不出什么。从赵琪和沈家走得近到嫁进沈家这几天她就没见过公公表现出腿脚上不舒服。这些天看顾工地那叫一个风风火火。

却没想到还真被卫民哥给说着了。

李招娣回房之后,赵琪低头凑着沈卫民写下的几行字往后写。

沈卫民的字没有专门练过,不过这段时间笔不离手,字是越发精进了。赵琪却是要更胜一筹,前世的时候赵姑娘可老老实实练了很多年。她练字,可是因为姑娘家需要这些基本素养,而是那时候她是爹娘的唯一选择,往后需要继承家产。

身为姑娘家,要继承亲生父亲的产业是很不容易的。不仅仅律法上对女子继承有着更严苛的规定,还因为女子在和其他男子挣话语权打交道的时候天生落于下风。

赵琪当时是憋了一口气的。她想让所有人知道就算她只是一个姑娘,就算她其实并不想继承家业,也没有把家族发扬光大的打算,那太累了,她没有那么大的野心。但她还是会尽力做到最好,她可是家里唯一的希望。

如果父母不是那么重男轻女,想着算计她来成全那个还在襁褓中的娃娃,赵琪不会那么恨。可能在谁都不知道的时候,她也曾隐隐期待,期待有一个人能够替她分担她身上的担子,让她能够稍微喘口气。

万万没想到,她盼来的弟弟,确实替她分担了责任,却也要了她的命。

不知不觉,赵琪又想到了这些往事,意识到心中负面情绪上涌,赵琪赶紧拉回心神,埋头继续书写。

沈卫民到机械厂的时候,果然迟到了。

迎面就是老牛同志的冷嘲,“小沈啊,咱们队里出了这么大的事。现在运输队全身心的想怎么才能抓到真凶。你倒好,完全不当回事,事不关己一样,是不是太没集体意识了?”

说到最后却是一个反问句,就,很有灵性。

反正沈卫民听了是有些不爽的。“上班迟到确实是我的问题,我会亲自到队长办公室做检讨。”错了就是错了,关于迟到这个问题,沈卫民不会狡辩。

不过,“虽然我知道大家都是为了工厂好,想要尽快揪出真凶,把他送进公安局绳之以法,但是做事之前应该先摸清自己的斤两。看自己能不能代表运输队,能不能代表县城机械厂,如果不能,请闭嘴。”

口口声声要找出真凶,口口声声是为了工厂集体利益,但他却混淆了一个概念。并不是说老老实实待在工厂就是为工厂做贡献,你得实打实做事情,实打实做出成绩,空口白话谁不会说? m..coma

老牛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沈卫民这样怼了,但这次他明显有些气急败坏。“我年长你许多,又早你进厂几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我如此好心的提醒你,你却当成驴肝肺,年轻人不识好歹!”

“不是己身,不问其由。虽然你年龄在我之上,但你非我父母,无生无养,大可不必在我面前摆长辈的谱。”沈卫民不置可否,是想提醒还是想打压,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何必说的冠冕堂皇。

前两次沈卫民和老牛对上都只有他两个在场,多说着有几个临时工。

虽然是同单位同部门,正式工和临时工可有着深沟不同。现在这些临时工,是在最近才编排进运输队,正是最拘谨的时候。就算碰见两个正式工,其中一个还是老员工发生争执的情况,也不会多说什么,更不会明显的表现出自己的倾向。

今天有些不一样,不断有跑短途的货车回厂,连带着不少正式工也回来了。

见沈卫民和老牛发生争执,他们中的大部分当然都是站在老牛一边儿的。一个年轻同志,竟然敢对老同志叫板,说话还那么不客气,他们看沈卫民的眼神都变了。

“以前不觉得,今天我才发觉小沈你说话竟然这么冲。老牛喜好多管闲事,对着谁都爱多说两句,不过他完全没恶意,你大可不必如此针对他。”

针对?沈卫民掏了掏耳朵,他没听错吧?竟然有人说他针对老牛。

“是啊,小沈。老牛在运输队待了十几年了,和徐队长同时入厂。这么多年在运输队里也是兢兢业业,他作为前辈说你几句怎么了?你现在还年轻,心绪浮躁,他想指点指点你是你的荣幸。”

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同事的用意就是你别身在福中不知福。

这句话,沈卫民只能应承一半,他确确实实身在福中,父母康健,与妻子两情相悦,两个孩子茁壮成长,他现在的人生很完美,他很幸福。

如此应该就算身在福中吧。

“呵,”沈卫嗤笑。

他又犯了错误。沈家未分家之前,大房和二房在家中作妖,就是他有所退让的缘故。后面他一场发作,直接分家,家里彻底平静下来了,这段时间他们过得无比幸福。

没想到兜兜转转到了工厂,又发生了同样的事情。进入机械厂,沈卫民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事事宽和,倒是让人觉得他是一个温和的人了。这些人以为他是个好脾气的,好说话。所以谁都敢上来对他说教,在他面前多有放肆。、

发生这样的事情应该怎么办?

就算与他有着血缘关系的沈大柱,沈二柱,他都没说宽容几分。何况这些对他来说只是陌生人。或许前辈压后辈一头在某些地方是约定俗成的规矩,但是他一没在他身边学习技术,二没让他帮忙做任何事,所以这一条从刚开始就不成立。

“为我好?出于善意?我倒想请问各位,这话说出来,你们自己信吗?”沈卫民环顾一周,“我虽年轻,可也不是傻子。在家中,父母疼爱,出社会受领导和大多数同事善待,可没有一个人像牛同志这样,上来就对我无端指责。”

“你迟到,我说你还说不得了?”看运输队大部分兄弟都站在自己这边,老牛瞬间有了底气。

沈卫民收敛表情,冷冷的看向他,“说得说不得,你自己难道不清楚?大家都是同事,我接受你善意的提醒,可没义务接受你无端的指责。”他是前辈,而这件事确实是沈卫民有错,但这并不代表沈卫民有生受这一番冷嘲。

他也没有那么大度。

“已经上班了,不干活去,在这里争吵什么?”徐进山离老远就听见有人争执,进门就看到沈卫民和几位老同志对上了。

徐进山赶紧上前阻止。虽然还不知道是具体缘由,不过他能猜出个大概。毕竟就沈卫民这样的性子,不可能主动与人对上。

这段时间的相处,徐进山对沈卫民有个基本了解。

沈卫民这个同志,你说他勤快,他确实勤快。不管是他交代下去的任务,还是他该做的事情,他总能在当天完成应有的任务量。如果预料到完不成,他会从中午开始加班,从来不会拉下进度。这是一个极其有规划和自律的青年人。无广告网am~w~w.

但你要真夸他有多勤快,那也是没有的。除了吩咐下去的该他做的任务,其余他都当没看见,完成自己的任务,他眼里就看不到其他活儿了。这是徐进山观察沈卫民许久才得出的结论。

但徐进山却从来没有因此轻看他,沈卫民本职工作完成的非常出色,不管是出车还是在队里都是如此。另外,他撑得住事、扛得起责任,也正是这一方面的特质,掩盖了他骨子里的桀骜,再加上他具有欺骗性的外表,总让人以为沈卫民是个温和好说话的。

怎么可能是这样?不管他们厂里建家属院,还是他被借调到省机械厂建福利房,中间可都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在沈卫民手里都过去了。究其原因,还不是因为他态度足够强硬。在一些事情上,只要他说不,那就是不,谁再讨价还价都没用。

可能有人说这样做事未免武断。但沈卫民是一个非常自信的年轻人,他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只要他定下目标,就不再为周围其他人所动,所以每次他都能实现自己想要的结果。

有的事情确实是需要这样的特质的。尤其是面对很多人的时候,人多意见就杂,在这时候,如果想听取所有人的意见,让所有人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这时候就需要有一个人,狠狠砸下自己的想法,当然这个想法要符合这些人中大部分人的利益。只要这样,就能走到最后。

所以沈卫民每次都胜利了。在迈向这个胜利的过程中,他需要面临很多责难,就拿建房这件事,他触及到的可是当事人的直接利益,一不小心就会引起报复链,等他都挺过来了,这样的年轻人,你说他温和?

运输队发生盗窃事件,不管是吕厂长还是他都没有怀疑到沈卫民身上。

一丝一毫都没有!

沈卫民不是这么短见的人。他的能力是经过确认的。县机械厂家属院已经完工,不过这个平台太小,没办法让他扬名。你等省机械厂福利房建成之后再看,到那时候沈卫民的名声肯定就传出去了。

要不然省机械厂的齐厂长能去喝沈卫民的喜酒?从这件事这是看他有大造化了。听说沈卫民制定的分房条例和要求在省机械厂传开之后,很多人都表示认可,并且还可能在各个大厂试用,这不是大造化是什么?

这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事,众口难调,要想所有人都觉得好哪那么容易,但是沈卫民好像做到了。

自信强大,看似温和其实很难亲近,道不同绝对不相谋,这就是沈卫民。

偏偏就是有人看不透?

“队长过来了?我们正在和小沈交流事情。”老牛笑。

沈卫民并不想给他留脸面,面子这东西是自己挣来的,从来都不是别人给的。“我没有那个荣幸。”

老牛脸色一变,他主动给他下台阶,他还不愿意了。

沈卫民正眼迎上老牛,不卑不亢。

“你……别不识好歹。”

沈卫民不在意笑笑,“您也别倚老卖老。”说完转身看向徐进山,“队长帮我补个假条吧,我今天下午请假。”

徐进山看向神色认真的沈卫民,对方神色认真,不是作伪。

“行,你跟我过来。”徐进山转身离开。

“同事之间有几句口角在所难免,就算是亲兄弟,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如果以出现这样的事情,你就想着逃避,以后还工不工作了?”进入办公室,徐进山敲打道。

“队长说的对,不过我家里确实有事,最近确实有些兼顾不了。”沈卫民面带苦色,他提了几句家里有人住院,却没有说太多。适当卖惨可以,过了就让人反感了。

徐进山看他不似作伪,最后没说什么。他低头一边给沈卫民开请假条,一边说着盗窃事件的最新进展。

沈卫民本来是漫不经心的,但是听到最后名字的时候却愣住了。

“我知道了,娘,您和三柱琪琪他们去看房子吧。晚上卫民过来,您不用担心我。”沈秀温笑着说道。

“那我们先过去,等晚上你弟过来,有啥事你们姐弟好好商量。别觉得不好意思,就是用钱,咱家也能拿得出来。秀儿,你记住人最重要,实在不行咱还可以拿你大哥的抚恤金应急,发生啥都不用担心。”李招娣没有推脱。除了沈秀,走廊上其他人他们都不认识,都是严家那边的亲戚,实在没什么好说的,而她也确实好奇老儿子的房。不过临走之前她还是霸气的给闺女吃了一颗定心丸。

将心比心,李招娣真是这么认为的。

听见李招娣这样说,沈秀眼眶微红,表情动容。

在食堂简单吃了午饭,一行人又回到病房。

都说后娘不可能把继女当成亲生闺女。沈秀在遇到李招娣前也是这样认为的。她把李招娣当成亲娘来孝敬,但是亲娘和当成亲娘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当然,这只是沈秀和李招娣之间,她和沈卫民自小就顶亲近。长大之后,姐弟两个来往中间也没有很多计较。如果这话从弟弟口中说出来,沈秀会觉得理所应当,他们是亲姐弟。但是这话是李招娣说。

沈秀很有感触。很多时候,她们母女都不提这个的。

沈秀摇摇头,“您的心意我心领了,眼下家里还能过得去,就不劳烦局里其他同事了。”

男人也知道严庆林家里的情况,没有再劝。

阅读六零年代之悍夫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2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