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穿心莲

年少约定

  • 作者:九宫飞灯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1-12-10 11:20:27
  • 字数:15654字

王静怡上学,随后也转入武汉市十五中,读初二。她是插班生,同学期转入的插班生,还有一个男生,来自香港,父亲已故,母亲多病,在武汉市武警总医院当医生的小姨卢暖春,就将他接到身边来照顾,他就是李骏。

袁秋华来自僻远乡村,李骏来自繁华城市,两人本来没什么共同语言,但同为插班生,都感受到原班同学有意,或无形的排斥,他们上课说普通话,下课说武汉话,两人都听不太懂,神态拘谨,一脸的羞愧。王静怡说乡村土话,李骏说广东白话,他们听不懂,却会哄传疯笑,取闹嘲笑,笑得两人无地自容。同病相怜,两人便慢慢走近了。放学后,约到某地,守着收音书,两人苦练普遍话,还互相当小师傅,教对方学自已的方言。至于武汉话嘛,日常生活中家里,上学途中,逛街,菜市场,只要和当地人搭话,就能学着说,几个月过下来,两人已然烂熟。

司门口地处蛇山北段,是拥有800年历史的老商业街区,主营百货业,商场耸立,店铺环节。现今解放路沿线,依然还是便利店的天下。这些从精品店过渡到便利店的街边小店,服装款式时尚,价格也便宜。人们在购物之余,还能花上几元钱,到户部巷尝尝汉味小吃,让司门口商圈平添几分休闲的趣味。从前,司门口为中央布政使司衙门在武昌府的办事处。现在的武昌区人民政府,在明、清两代是湖北市政使司衙门,即藩司衙门,又称藩台衙门,俗称藩署。衙门坐北朝南,大门正对长街,即今解放路。

布政司主管钱粮户籍,民间称为“户部”。明清年间,户部巷东为藩库,是布政司存放钱粮的金库和粮库。户部巷正好位于两个库房中间,因而得名。

户部巷地处武昌最繁华的司门口,东靠十里长街(解放路),西临浩瀚长江,南枕“天下江山第一楼”——黄鹤楼,北接都府堤红色景区,是一处由名街名楼名景名江环绕而成的美食天堂。一块方寸之地,自古钟灵毓秀,人杰地灵。

80年代,国家落实私房政策,王公馆发还给王家,犹如一个遗世独立的修女,孤傲的立在那里,与世无争,让人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大伯王天骧,为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校内已有住房,二姑王天韫,为中国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定居北京,均表示不参与祖宅继续。父亲王天韬和三叔王天骥商议,将房产估价,按四股折分,大伯和二姑的部分,他俩一家各出十万购买,一楼住户共用,公共通道,王天骥一家人住二楼,三楼分给王天韬,四楼及阁楼暂且待命,拟奖给族中杰出人士。两翼的平房,作为散落四方的王姓族人来省城办事的暂住点。

靠蛇山南麓,近民主路一线,多是名宅名府名公馆,则可见上世纪的洋房,或中西合璧,或西方古典式建筑,或联排公寓,或单栋别墅,房主非富商即权贵,皆是当时的风云人物。建国后收为国有,成为行政办公楼,或社团馆所培训机构,或街道办事处。80年代落实私房政策,交还房主后人。

王家祖宅在斗级营28号,俗称王公馆,又名膺楼,是西方阁楼式洋房,底层为半地下室,中间主楼四层,两翼各两层平房,大门两侧有门房,门房的两侧,平伸着灰砖矮围墙,与左右平房连接,围成方形前院落。门廓为西式“骑楼”样式,装饰以水泥铁花栏杆,水刷石雕花门楣,粗大的罗马廊柱,顶天立地,排列整齐,造型十分端庄,格外富丽华彩。拱形门斗前,铺十级青石板台阶。大客厅,双开书房,各三间半,饭厅二间半。屋后是后院,小花园,厨房,杂物间。钢筋水泥楼梯,铁花栏杆,木制扶手。二楼以上是起居室,及家眷卧室,每层都有客厅、书房、卧室、浴室,阳台。二楼的观景阳台,连贯相通形成回廊,与平房的露台也相通,喝茶,聊天,纳凉。两层平房,左右各四间套居,左边是同乡会馆,右边住佣工,杂役,男下女上,每套都是三间半,两卧一厅一厨房,可供一家人居住。房屋墙体用青寸砖(页面片砖,俗称薄片砖,或扇皮砖,宽度只有红砖的三分之一,长度却是红砖的三倍)横一竖三侧二组成匣形,重复交叉一墙砌到顶,糯米浆混石灰,拌入黄土泥浆铺抹,砖缝细密。台座及一米墙基,呈现着花岗岩的大气与坚固,青砖白墙,红瓦坡顶,浓烈鲜艳而不失庄重。

乡村孩子上学晚,乡村又没有幼儿园,王静怡读小学一年级时,年龄已到八岁,再赶上小学添加了六年级,十四岁才毕业。初二时,已长到十六岁了,仅听年纪,在成人心里,她是大姑娘了。但王静怡是早产儿,母亲怀到七个月时,挑水滑倒在地,摔了一跤,就把她摔出来了,体重只有三斤八两,光见骨架,还没来得及长肉,像只剥皮的猫。父母精心喂养,奶水不足,就喂牛奶,喂米糊汤,喂糯米浆,害怕她命不长,活不久。外婆说,“七个月的,活,八个月的,不活。这孩命大,没嘛事,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呢,甭担心”。王静怡的确命大,活下来了,也长大了。可由于先天气血不足,再加后天营养不良,她不仅体弱多病,还发育迟缓,看起来仍是十三岁的样子。

张之洞在很多方面都离不开他,是因为他知道老板心意,愿意充当前锋,当遇到什么问题时,懂得老板的意思,得罪人,老板不好出面,他来出面,烫手的事,老板不宜做,他来做,难缠的人,老板不便接见,他来款待,也用实际行动为老板擦屁股,就类似于老板吹的牛,怎么办,硬着头皮将老板吹的牛实现,就行了呗。他以师爷自居,老谋深算,茹柔吐刚,掂斤播两,既有商人的精明,贪婪,又有政客的霸道、奸诈,于乱世经商致富,谋求官庇,置下偌大家业。

四八年武汉市解放后,王公馆因王敬杰是蒋介石的高级幕僚,毛领袖钦点的通缉战犯之一,而被充公,变成武昌区群艺馆,主楼为图书室,美术室,舞蹈室,书法室,两侧平房是职工宿舍。王敬杰的妻子葛昌瑛带着儿女,只有在户部巷租民房居住,纵然生活陷入窘境,对几个子女非常慈善,很少发脾气,但督促学习也很严格,自幼要求子女背诵唐诗宋词,还提出“五要”:品行要端正,求学要勤奋,恶习要戒除,交友要谨慎,生活要艰苦。

李骏是十五岁,还带点婴儿肥,脸大,身肥,手短,脚粗,胖乎乎,肉嘟嘟,像狗熊。两人一起玩耍,结伴上学,表面也看不出年龄差别。但内在的差别仍然巨大,先不说男女有别,也不说出身地域差别,又不说家庭环境差别,只说理想的差别。从国家级雪庵图书馆的捐建,王敬杰的儿女团聚欢庆,宣告家世显赫,后辈不弱起,王静怡就想和祖辈一样,靠无与伦比的实力,毕业于国内一流大学,再出国深造,讲一口流利的英语,然后学成回国,奋勇拼事业,一路披荆斩棘,历经风霜雨雪,最终成为一流的学者,或者一流的生意人。

现如今她能够成为省城人,能够和城里孩一样,上学和生活,似乎时来运转,她当然要加倍努力,奋斗不止。可李骏呢,虽然男孩晚熟,贪玩,竟然对未来没有任何计划,生活没目标,留在武汉没关系,回到香港无所谓,学习没动力,考前十名不兴奋,考后十名没愁容,除了吃成胖子,就是玩成疯子。两人之间没有你追我赶的学友切蹉,只是一起上学的伙伴。

这种简单的同行,天长日久也会养成习惯。校址在傅家坡附近,王静怡站在民主路与中华路交叉的路口转角,隔着马路,朝李骏一招手,他书包拍打着屁股,蹦蹦跳跳一路小跑过来。他那么胖,跑得身上的肉一颤,又一抖,尤其穿短裤的时节,膝盖上下的肉,一圈套一圈,像九连环,跑起来抖上又垂下,似乎在拨打巨大的算盘珠,样子特滑稽,她就忍不住笑,冲着他乐。李骏不生气,从书包里掏出零食,拍她手上,然后,一笑,一挥手,他走前头带路,她跟后边慢行,两人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

整栋楼房,由曾祖王雪庵承建。曾祖是湖广总督张之洞的师爷,从事茶叶,砖茶,棉麻,桐油等生意起家,在老家有生产基地,在武汉有工厂,店铺,在武胜路有私家专用码头。张之洞在处理公文时,常常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率性而为。常常在处理某件事情的时候,脑筋一转想到另一个问题,便随手丢掉手中的公文,翻阅典籍,或者是寻找其他公文。所以张之洞的书房,东西放的很杂,也很乱。但王雪庵因为过目不忘,记忆力惊人,往往能帮张之洞找到他想要的东西。

卢暖春说:这病根呢,咱除不了,但可以提高你的抵抗力,少感冒。

卢暖春拿出一支免疫球蛋白,给王静怡施予肌肉注射(打屁股针)。

此后,卢暖春每个月给王静怡打一针免疫球蛋白,连打三个月。

一支免疫球蛋白是六十元,四支合计二百四十元。王天骥一月工资是四十二元八角六分。

卢暖春硬是一分钱都不收。她对王天骥说:这女伢也是命苦,咱侄也是苦命仔,只要小伢开心,咱就高兴,钱不算什么啦,将钱难买咱高兴,您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王天骥说:哪能叫您家破费呢,甭管咋说,也该当是我上赶着给你送礼啊!要不然,我请你去大中华酒楼吃饭?该有的礼数,一点都错不得。

卢暖春说:省点钱呗,谁稀罕请吃!我做了什么错事,让你这么寒碜我?

王天骥说:您家这样,想想都让我----,这是薪火相传,心灵上的乐趣,比耳目之娱更有吸引力。

卢暖春说:孩三叔呐,咱们都只愿小伢好嘛,有钱难买咱乐意,对不?

王天骥说:你是好人,我看得出来。

卢暖春说:我学习雷锋,帮好人做好事,总可以吧?

卢暖春临走前,对王静怡说:女伢努力优秀嘛,只要让自己过得好,就可以啦!

转身,卢暖春对李骏说:男仔拼命优秀呢,就有责任让自己的女人,过得更好啊!

王天骥击掌说:对极啦!人还是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世间繁华,历人事沧桑,就算跌入繁琐,洗尽铅华,同样的工作,却有着不一样的心境,同样的家庭,却有着不一样的情调,同样的后代,却有着不一样的素养!

三叔王天骥未娶,一见钟情,小姨卢暖春未嫁,交流欢喜,彼此礼尚往来,互相嘘寒问暖,一来二去,这俩人居然花前月下,谈起恋爱来了。

两个监护人来来往往,两个小孩也随着吃喝玩乐,没事谁找不高兴呢,都开心,都快乐。

王静怡发现李骏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变得爱运动了,变得喜欢看书了。他开始节食减肥了,节假日不去游山玩水,整天呆在阅马场的省图书馆看书。因为他对自己好,特别好,他小姨也对自己好,好得没话说,让她总是开开心心,快乐快乐,所以她陪同他,一起去省图书馆,一起在阅览室看书。她带着面包和酸奶,中午两人一起吃,看见他欢欢喜喜的样子,她心里就禁不住高兴。

当她刻意讨好他的时候,却感觉到他不太热情,神态拘谨,不太主动,表情不自然,这不符合他的风格啊!

王静怡百思不得其解,再加上女孩的害羞,也不懂如何化解,也不知怎样挽回。李骏小事憋不住,大事死里憋,他不想说的事情,绝对不说,说了没用的事情,他绝对不说,说了有用的事情,他选择性来说。除非是非常信任的人,否则他宁愿烂在心里,也不会向别人哭诉。她知道他自尊心超强,你不说,我就不问,给你留余地,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在阅览室各自安静地看着书,只有书页翻动的哗哗声,散发着油墨的香味。王静怡看了没多久便头晕眼花,眼睛不由得眯了起来。天忽然阴下来,起风了,吹得树叶沙沙作响。整个阅览室里特别安静,细雨蒙蒙,云飞雨落,一时之间,文字在纸面上跳动,双手按上去,还是按不住。她赶紧闭上眼睛,脑子忽然灵光一闪,是不是因为我的病啊?她抬头看李骏,却发现他也在看自己,还冲她扮鬼脸。

王静怡瞟他一眼,冷笑三声,低头看书。

李骏丢过来一包零食。

王静怡不看他,拂到一边,继续低头看书,不想理他。

李骏走过来,剥粒奶糖,硬塞进王静怡嘴里。

王静怡吐地上,仍不看他,也不说话。然后,合上书本,放回书架,走出省图书馆。李骏跟在后头,穿过红楼广场前的草坪,一直跟到蛇山脚下。

王静怡说:小子,你家在紫阳路,你走错方向了。

李骏说:送你回家,我都习惯成自然了。

王静怡跺脚说:拜托!我这病,一时半会死不了,活着也不曾遭人嫌弃。你不必在我面前,阴睛不定,唱什么曲?忽冷忽热,演什么戏?你不累么?我累!

李骏说:我家里条件不太好,一开始你就知道,我怕我来不及---,你就已经---

王静怡说:谢天谢地,不劳你费心!三叔说了,万一,就卖王公馆,再不见好,就是我的命!

李骏从裤袋里掏出首饰盒,放王静怡手上:祝你生日快乐!

打开一看,是件凤凰造型的胸针。白色的18K金,把凤凰的轮廓给镂雕出来,采用了夹镶和密钉镶的镶嵌方式,将凤凰全身铺满了钻石,眼是红宝石,顶翎是五颗红宝石,喙是三颗蓝宝石,嘴角吊一颗指甲大的水滴状祖母绿。凤凰展开的双翅边缘,点缀了一圈红宝石,稍卷曲的尾翼,则围镶了黄色的蓝宝石、绿色的翠榴石,以及红色的红宝石,且在翼尾的尖端位置,还悬挂着两颗指甲大的水滴形祖母绿。

王静怡说:这件首饰,太奢侈了,这些珠宝,太珍贵,我不能收。

李骏说:诗礼簪缨之族,是读书人家的女孩子,该有大家闺秀的样子,不该如暴发户,或像破落户。

王静怡说:搞么鬼?嫌弃我!

李骏说:不用你替我俭省,你不收,我就扔长江里,让你后悔,都无法找回。

王静怡说:社会是现实的,穷人戴真钻,没人相信,富人戴假钻,没人怀疑,实力是一个人安生立命的本钱。

李骏说:老婆饼里没有老婆,蚂蚁上树当中没有蚂蚁,鱼香肉丝里没有鱼,佛跳墙里没有佛。

碰到这种不按规矩出牌的横货,只能无可奈何。别个男生是外刚内柔,李骏是外柔内刚,中间还夹着一层云天雾海,王静怡没能看穿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王静怡低吟浅唱《胡笳十八拍》:为天有眼兮,何不见我独漂流?为神有灵兮,何事处我天南海北头?我不负天兮,天何配我殊匹?我不负神兮,神何殛我越荒州?制兹八拍兮,拟排忧,何知曲成兮,心转愁。

李骏引亢高歌《长坂坡》:噫---噫----噫-----呀----黑夜之间破曹营,主公不见已天明,赵云既然受重任,上天入地去找寻。哎嘿,自古英雄有血气,岂能贪生与怕死。

王静怡说:在别个眼里,我是一个乡村的野丫头,没未来的等死病夫,最大的价值就是用来当他们的笑料,搞恶作剧,被嘲讽,被歧视,被侮辱,谁受得了啊?若较真,偏偏又只是图个好玩,逗趣取乐,我吃错了药,才会去做这种自讨羞辱的事呢。只有憋在心里生闷气,脸色越来越差,倒像病得不可救药了!

李骏说:不许丧气,我要你活!下学期,我就转回香港去,跟大伯学赚钱的技艺。你等着我啊!不许放弃啊!

王静怡说:嗯。等你来救我。

李骏说:你一定要等我啊!

王静怡说:哦。等你等到死。

李骏说:不许说死!

王静怡说:不说死,我就不死吗?我活到一百岁,还是会死啊!你会长生不死么?

李骏说:要死,也是我先死!不许你先死!我会受不了,你懂不懂?

王静怡说:那你把身上多余的肉,割下来贴我身上,病不就好了嘛!

李骏说:说聊斋呢。真能那样,我会舍不得?我巴不得!

王静怡说:不用辛苦减肥,你是巴不得,可狗肉贴得到羊身上么?

李骏说:你又拐弯抹角骂我!

王静怡说:一天不骂,你乱咬人,我就要骂,一直骂到你死!

李骏说:好,咱一言为定,不见不散!

王静怡说:不见棺材不散。

卢暖春给王静怡检查完,说:这是免疫功能低下啊!淋巴系统,先天不足,娘胎里落下的病根咧。

王静怡告诉她自己是早产儿。

王静怡寄居三叔家,李骏寄居小姨家,都是寄人蓠下,虽不至于看脸色吃饭,但心里仍不自在,逢节假日都想躲开大人的目光,可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游玩。别瞧他吊儿郎当没正经,懒散不上进,但思维活跃,头脑特聪明,王静怡一个不高兴的眼神,一个皱眉的动作,他顿时一脸“不用说了,我都懂”的表情,就已经足够暖到她心里。他整天嬉哈笑闹,心思却细密,做事仔细,考虑周全,王静怡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闷闷不乐,他往往能洞察玄机,知道她想什么,会做什么,并提前做好一起来的准备,陪她去汉口民众乐园看汉剧,陪她到古琴台游山玩水,陪她登黄鹤楼看风景,陪她逛东湖划船,让她每个假日都开开心心,他也高高兴兴。

王静怡领教过李骏的伶俐机警,已经明白他只是玩心比较重,所以不好好学习,一旦他努力提高,自己还真没什么名次。因为他机灵,敏锐,反应又快,学什么都轻松,又谦虚,低调,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只不过他不喜欢出风头,不想引人注目,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讨厌复杂,怕麻烦,不愿被琐事纠缠,怕滋扰,宁愿让别人觉得他愚钝。

王静怡作为武汉市知青子女回城后,户口转入武昌户部巷的祖宅院王公馆,她住在三楼,吃饭洗刷则在一楼后院。

王静怡抵抗力差,容易感冒,一感冒就发高烧,发高烧就要住医院,住医院就要请病假。既耽误上学,还要花钱,从小到大,为给她治病,钱如流水,花得哗哗的,父母戏称她是“化钱炉”。她病了,在老家有母亲照顾,在武汉就没人照顾了,三叔有工作,请假不能太频繁,他一个单身汉也不怎么会伺候人。在医院有护士,能请她们帮一下忙,她勉强能应付。感冒让人浑身无力,回家就难办了,三叔去上班,她自己做饭,洗衣,打扫卫生,头晕眼花的磕磕碰碰,经常搞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李骏看在眼里,听她说了经过,脸上都是怜惜。从此以后,只要她病了,他中午和晚上放学后,就跑来伺候她,将屋里屋外都收拾得干干净净。

李骏会做饭,会买衣服,会照顾人。在他面前,王静怡感觉自己像个智障,什么都不会。不知什么时候,就被他吸引了——肥肥胖胖的身材,穿着一件花哨的I恤,黑短裤,看起来却很阳光。他在拖地,累得满头大汗,汗水流进眼角,辣眼,又酸又胀,他闭起这只眼,睁大那只眼,继续拖下去。看着他“独眼龙”的搞怪面目,她忍不住“咯咯”笑起来。他捞起I恤下摆擦汗,也冲她“嘿嘿”傻乐。胖人脸上原本肉打眼,五官不显眼,他眯眼笑一会,厚腮一阵乱抖,眼笑不见了,耳朵笑不见了,嘴笑不见了,唯有朝天鼻突出,像猪八戒的鼻子一样突出。说不上为什么,她丝毫都不介意他胖乎乎,他丑八怪,反倒认为他可爱,好可爱,太可爱了。他笑起来,就像是冬日暖阳一样,让她安心,舒坦,无忧无虑。她陪他一起笑,直到笑出泪花来。

每次见面,她便觉得他亲切,觉得自己不够友好。李骏早出晚归,小姨卢暖春询问就知道了原由,不仅没有责怪他,且背着诊断箱,和他一起登门,来看望王静怡。

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华路轮渡码头临江一带,是武汉多条公交车辆的起点站,终点站,客运轮渡码头集中,搭乘轮渡过江上班的市民多,户部巷逐渐成为这些上班族“过早”的聚集地,面窝,糯米包油条,欢喜坨,炸糍粑,牛肉饼,豆腐脑,三鲜豆皮,凭君喜爱,各类食之。以“小吃”闻名的户部巷,就是武汉最有名的“早点一条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夜吃吉庆街”之说。由户部巷老巷,自由路和民主路西段组成,集小吃、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汉味特色风情街区,各类经营门点约达三百多个,其中从事小吃经营二百余户,经营品种二百有余,本土孕育的小吃有石记热干面,陈记牛肉面,徐嫂糊汤粉,李桃烧麦,今楚汤包,真味豆皮,江城铁板炒饭,彭氏糯米鸡,油炸藕面窝,脆皮春卷,椒盐糍粑,苕面窝等。无广告网am~w~w.

户部巷,属于老式里弄,明,清中式建筑为主,由房主购地基自主建造,大多是砖木结构的石库门住宅,单门独院民居,二层小楼,大红门,木排窗,窗棂不仅有火矩形,菱角形,还有步步高,灯笼锦,万字纹等。墙头铺缀爬山虎,果树枝叶伸出院,挺文艺,挺小资,虽像三镇里弄房一样,拥挤,狭小,因毗邻省府楼馆,却是清末民初的高级住宅群,非行商经纪,即省府幕僚。

阅读穿心莲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1937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