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唐枭

第472章 歙州

  • 作者:海风儿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1-18 04:43:50
  • 字数:7022字

思来想去,昭宗无可奈何,总不能拒绝李克用的奉献,

昭宗转而考虑,要不要外放一位宰相,主管上元府大局,他招来宰相们商议。

宣州通向歙州只能走陆路,山路崎岖难行,一万大军蜿蜒拖行数十里,好在身在异乡山地,很少出现逃兵。

韦扶风心情与底层士兵不同,一路饶有兴趣的游览景观。

著名的黄山位于歙州境内,水秀山灵,大自然的风景优美图画。

昭宗对于李克用二次奉献兵力,意外的犯了疑心病,猜疑李克用居心不良,妄图染指江宁势力。

长安城,楚瑜母亲害怕欺君之罪,上书说明儿子险死还生,死讯属于误报。

昭宗知晓楚瑜险死还生,不觉意外,又多了出奔江宁的期望。

宰相们的结论是一致不可,上元府初置,事实上属于冯弘铎治下,过于激进引起冯弘铎不安,破坏江宁均衡局面。

绥州,李玉珠得知郎君平安无事,万分欣喜,遵照田雯儿的军令行事。

五千‘河东军’启程南下,使者快马先行南下,抵达长安大明宫告知。

宰相徐若彦建议一位皇子册封升王,去往上元府彰显大唐统治,博取民心向背。

昭宗犹豫的说考虑一下,担忧皇子去往上元府,遭到藩镇裹挟称帝,遥尊他为太上皇。

昭宗回到后宫,与皇后何氏商议,皇后一向谨小慎微的不理外朝事,那敢赞同皇子去往上元府。

......

昭宗谕旨,十二子李景封升王,授开府仪同三司,任职上元府留守。

晋陵公主辅佐权知升王事,五千河东军成为升王府军。

随后的三日,昭宗辗转反侧的失眠煎熬,又改了主意,使人传旨五千河东军,命令驻留长安。

昭宗打算日后南下,借助五千河东军护驾。

‘河东军’回应,奉命去往江宁驻扎,不敢违背晋王军令,另外驻扎长安,畏惧凤翔军来战。

昭宗得到回报只能作罢,只是南下的心思已然活泛,让皇后准备部分宫中用物,加上一百宦官,五十宫女。

昭宗要在上元

(本章未完,请翻页)

府建立离宫,当然只是因地制宜有个离宫名头,养军都不知怎么筹措,那有可能建造离宫。

......

光福坊,楚瑜母亲接到皇帝口谕,惊慌的不知如何是好。

楚瑜母亲与家奴商榷,要不要通知回了娘家的公主。

家奴说,楚瑜老爷明确了和离,违背老爷的决定不妥,可以使人询问老爷在鄂州的家妻。

楚瑜母亲明白家奴抵触公主回来,她也不喜,于是使银子雇人去往鄂州送信。

......

信使急匆匆赶路,南下走武关道,抵达上津雇船,沿着汉水顺流而下,一路顺利抵达鄂州,大着胆子送信到府衙。

田雯儿看了楚瑜母亲书信,意外皇帝的节外生枝,回信不要通知和离的公主,她会解决。

回信使出快马斥候送去长安城,长安来的信使得到重赏,欢天喜地的慢慢回归。

......

田雯儿的解决方法简单,信使见过楚瑜母亲,继续北上知会五千军力主将,使人假装接走了公主。

随后,田雯儿想起养在夔州的外室公主,使人通知琥珀询问意愿。

不日,外室公主来到武昌城,田雯儿没有出迎,二堂接见。

外室公主独自进入二堂,看见站立的田雯儿,走前跪下,细语:“妾身李香君觐见王后陛下。”

田雯儿俯视,轻语:“你来了,想是抉择成为扶风侯的女人。”

李香君细语:“王后陛下,琥珀迎接妾身离开长安,妾身就是扶风侯的女人,若是想要另嫁,早就回归了娘家。”

田雯儿轻语:“你自认扶风侯女人,为何不声不响的这么久?”

李香君细语:“妾身自尊心,等候扶风侯回家。”

田雯儿听了心生好感,不卑不亢,直白心意。

田雯儿轻语:“你是公主,我理应尊重,但现在的大唐风雨飘摇,你的公主不值钱,你相当于外室,情愿做妾吗?”

李香君细语:“妾身不情愿做妾,身为外室,能做妾。”

田雯儿迈步,弯腰扶起李香君,笑意端详,脂白如玉的绝色娇容,瓜子脸儿,貌美如花。

田雯儿点头轻语:“美丽不逊雪柔,郎君会喜欢你。”

李香君低眉顺眼,细语:“妾身恩谢王后陛下认可。”

田雯儿轻语:“想我认可还不够,你需要做事博取。”

李香君细语:“请王后陛下吩咐。”

田雯儿轻语:“你冒充晋陵公主,去往江宁行事。”

李香君愕然,细语:“王后陛下,妾身听不懂。”

田雯儿轻语:“我只问你愿不愿意去往?”

李香君细语:“妾身不愿涉险,但必须听从王后陛下的命令做事。”

田雯儿笑了,轻语:“你是竹山公主,以后是晋陵公主。”

李香君恭敬细语:“妾身遵命。”

......

五千‘河东军’途径长安,捎上皇帝的托件和人员,凡属大件统统不接受,南下要走库古道,家具之类的怎么运过去?

五千军力一路顺利走到金州,准备好的五千军力,替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代的成为新的‘河东军’。

两日后,五百‘河东军’雇用船只顺汉江而下,经过忠义军地盘被放行,抵达鄂州。

田雯儿送冒充的晋陵公主上船,船队逆大江西去,会合陆行的四千五百军力,一起乘船进入洞庭湖,沿着水路大动脉去往广州。

一路上,李香君照顾四岁皇子升王。

宦官和宫女,本有宦官头目统领,途中藐视晋陵公主,自以为负责升王诸事。

田雯儿指派的僚人族奴婢,招呼军士拿下杀了四个宦官头领。

宦官和宫女吓的噤若寒蝉,老老实实的循规蹈矩,好在一路吃食不缺,患病还能得到医治,宦官宫女喜欢了南下的生活。

李香君指使宦官宫女,形成唯公主马首是瞻的‘內宫’群体。

......

韦扶风抵达歙县,大军驻扎城外,他入城会见歙州刺史陶雅。

陶雅接见韦扶风,只是明显不友好,不咸不淡的板着脸应酬。

韦扶风知趣告辞,陶雅属于淮南军功勋元老,厌恶缺乏军功的新晋高官。

韦扶风一路走在歙州,了解很多的歙州现状,知晓陶雅需要兵力扫平地方割据。

歙州多山,当地存在很多山寨土团,愿意交纳贡赋,不愿真正听从刺史号令。

赵匡明的一万军力只是过客,陶雅还得付出补给,当然不会待见。

杨行密不敢数万大军开赴歙州扫平,主要是山路难行,大军回归困难。

杨行密的用兵,必须保证老巢扬州不能空虚无援。

相比之下,杭州钱镠更具有夺取歙州优势,浙江上游发源于歙州。

歙州与杭州之间的水运,陆路通行都还便利。

韦扶风打听到,歙州的外来盐货,只有了杭州盐,没有福州盐货的竞争,杭州盐货比以前涨价三倍。

杭州钱镠进军浙东不顺利,至今也没能突破石城山,攻下婺州(金华)。

韦扶风不知道,上元府的集结驻军,影响了钱镠的用兵力度。

钱镠害怕江宁的兵力,南下进夺湖州杭州。

另外,钱镠还顾虑川南军渔翁得利,担心进取浙东过程中,驻扎福州的川南军增援董昌。

一句话,钱镠陷入瞻前顾后的境地,不敢勇往直前的用兵。

江宁成了影响南方战局的变数,杨行密和钱镠达成相安,却没有沟通对于江宁的战略态度。

钱镠不希望杨行密吞掉江宁,杨行密也不可能许诺,我牵制江宁,你放心大胆的夺取浙东。

韦扶风了解歙州越多,越是认为这是一块宝地,山中资源丰富的让人眼馋,唯一缺陷是农业不丰,但是能当成食物的山货很多。

赵匡明大军休整两日开拔,沿着新安江去往睦州,走过睦州沿着富春江行军,抵达杭州地界,又沿着钱塘江向杭州城行军。

杭州钱镠使人阻挡,只许在距离杭州城二十里外扎营。

韦扶风遗憾不能见识杭州城,做主的与来使交涉,换取杭州的食物犒劳军力。

次日,大军启程向着东北行军,走过独松关进入湖州地界,走过的进入升州,抵达上元府。

(本章完)

昭宗点头,说道:“那让李景去吧,晋陵公主南下与驸马团聚,李景交给晋陵公主照应。”

皇后点头,昭宗第十二子李景,年仅四岁,母病亡。

“陛下,晋陵公主驸马未亡,胡三说过晋陵驸马心有大唐,不如提拔晋陵驸马主持上元府。”皇后转言建议。

昭宗摇头道:“楚瑜是吴王属下,任职升州刺史徒有虚名,提拔也得不到实质性权力。”

歙州,八分半山一分水,境内群峰参天,山丘屏列,岭谷交错。

皇后点头,昭宗又道:“徐卿家的提议有利有弊,让一位皇子去往江宁争取民心,日后朕去往,不至于唐突。”

皇后不敢言,理解皇帝的悲观情绪,又听道:“李祚去往可好?”

“臣妾不愿。”皇后毫不犹豫发对,李祚是她的亲生二儿子,昭宗第九子。

赵匡明为首的很多将官坐着滑竿,韦扶风则是一直徒步,纵然脚底起泡,也不享受特权。

......

阅读唐枭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093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