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大秦第一功臣

第九十四章 穷则思变

  • 作者:大漠书生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2-30 18:19:42
  • 字数:7662字

庞涓放下竹简,慢悠悠地:“殿下稍安勿燥,庞葱他们很快就会回来的。”

正说着,庞慈匆匆从帐外进来,一脸喜色:“叔父,大喜了!齐军今日军灶仅剩五万余个,比昨天短少了近一半数量啊!侄儿断定,齐军这两日肯定是有大量逃兵流失啊!我说齐军怎么一再后退呢!叔父,这可是咱们出击的大好时机啊!”

齐军遗弃的旧营寨。

庞葱串魏军打着火把清点齐军军灶——

黄昏。

“都二更天了,也该回来了吧……”太子申有些着急起来。

夜。

庞涓大营。

庞涓盯着庞葱:“你可曾仔细核查清楚?”

庞涓却煞有介事地手执兵书在灯烛下观看……

耳畔传来军中报更的击柝声——

庞葱昂然答道:“叔父请放心,侄儿敢以项上人头作担保,侄儿专门反复仔细核查了两遍,确信无误后,才回来禀报叔父的!”

“好!”庞涓一拳击在案几上,剑眉一扬:“果不出我所料,齐军现在仅存不到我军一半兵力,真乃天佑我大魏啊!”

庞葱:“元帅,下令追击吧!”

太子申正将信将疑地等待着……

孙膑眉梢一动,没有说话……

子夜时分。

马陵道。

匆匆赶来的魏军人马突然停住——

庞涓目手扶轼木,问道;“怎么回事?前面为何停止追击?”

庞葱还未答话,一名将官匆匆从前方往来,向庞涓叉手禀报:“启禀将军,前方通道已被齐军用乱木石块堵寒,车马难以通过,故而前军人马受阻……”

庞涓眉梢耸动:“行军打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本是常事。区区一堆乱木石块,何足道哉?此乃齐军惧我追赶,而故意为之,妄图阻我大军前进。传令前军,速速搬去乱木石块,为大军开道!”

将官叉手:“诺!"匆匆高去·.….

魏军前锋人马正打着火把,搬动堵塞通道的乱木石块……

“哼!自以为瞒天过海,黔驴计穷尔。”庞涓嘴角浮现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一一他突然发现,距离自己战车不远处有一发白处,上面似乎还写有一些文字,不禁纳罕。因为天黑无法看清,于是喝道:“取火把来!”

军士手提火把,应声上前——

庞涓借着火光仔细观看——

原来是一棵被剐得发白的树干,上书碳黑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军师孙示。

庞涓大惊失色:“不好!我中了刖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之计了!快退!”

马陵道山坡上。

埋伏于此的齐军将士们纷纷弯弓搭箭,瞄准山下的魏军兵马——

田忌望见山下火光,将大手一挥一一

万弩齐发,箭如骤雨,密如飞蝗……

山下魏军人马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

魏军人马开始乱作一团……

人喊马嘶,人仰马翻……

不少魏军士兵还没搞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就被利箭穿身……

庞涓身上也连中数支长箭,大叫一声;斜靠在轼车上……

庞英见状大呼:“叔父……”话犹未了,也被乱箭穿身,一头扑倒于距离庞涓几步远的车前——

庞涓眼睁睁看着侄儿惨死在面前,心如刀绞:“葱儿……”

魏军人马死伤无数,尹横遍野,所剩无几……

庞涓听见四周喊杀声响成一片,知道自己大限将至,长叹一声:“吾恨不能诛杀刖夫,今日倒让这竖子他成就了不世之名矣!”言罢,拔剑朝脖项一抹,立时血染青峰,尸身仆然倒于车中……

太子申正督率后卫人马缓缓向前行进……

突然,飞马探报神情狼狈地跑来:“殿下……大事不好!大将军所率前军遭敌军袭杀,已经全军覆没……大将军他……他也阵亡了……”

太子申如闻霹雳,呆立半晌,方才回过味来:“快!快停止前进!往后撤退!往后撤!”

魏军队伍慌乱不堪,开始掉头往后返——

谁知没走几步,迎面又撞见田婴率齐军人马杀了过来——

魏军更是心惊胆寒,手脚发软,均无斗志,丢盔弃甲,四散奔逃而去……

太子申无力控制局面,身边甲士也死的死,逃的逃,撇下自己和屈指可数的残兵败将,处境愈加窘迫……

很快,齐将田婴手执戈矛,赶了过来——

太子申惊骇万分,欲逃无门——

田婴长戈一举,正架在太子申肩上——

太子申手脚发软,手中配剑也‘咣当——’一声掉落于地……

韩国都宜阳,王宫内。

众大臣齐向韩昭侯道贺:“恭贺大王洪福齐天,吉人天相!天佑我大韩江山万年无期!大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韩昭侯也眉飞色舞,欣然自得:“哈哈……好!好!好!众卿家平身……”

众大臣又躬身作揖:“谢大王i”

申不害虽然也随声附和,但神情分明不同于其他大臣那般怡然轻松,相反眉头微皱,神情肃然。

韩昭侯感慨万分:“咳,这次可真把寡人给吓坏了!想那庞涓用兵如神l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世间几乎无人能挡啊!这次真是多亏了齐国出兵解了大围,不然,还不知会落到个什么地步啊!”

众大臣频频点头:“是呵,大王,这次真是多亏了齐国及时援手啊!”

韩昭侯:“哎,传寡人旨意下去,再派使者备重礼前往邯郸,代寡人向赵王殷勤致谢,再备两份厚礼,送给孙膑、田忌,转达寡人谢意,此事即刻去办!万不得怠慢。”

司礼大臣躬身长揖:“诺!”

申不害出班:“大王,臣有本要奏……”

韩昭侯:“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申不害:“谢大王,微臣以为,今日虽仰仗齐国兵威,一举击退了魏军,得以保住社稷无恙。但臣以为,此并非万全之策,要想我韩国江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永固无虞,唯一切实可行办法,莫过于自强不息,壮大自身实力,走富国强兵之路。如此,即使他日再有敌国来犯,我也不为所惧,纵使十倍厉害于庞涓的敌人,也其奈我何。”

韩昭侯点头:“唔,申爱卿言之有理,只是依爱卿之见,寡人当从何做起?”

申不害:“臣以为,若想富国强兵、就必须效仿秦国,变法革新!唯有如此,才是唯一的出路,除此之外,更无他法啊。”

韩昭侯品味道:“效仿秦国……变法革新……”

其他大臣忙发表反对意见——

“大王万万不可如此啊!想那秦国如今因为卫鞅大行变法举措,尽废祖宗旧制,因此而导致民怨沸腾,人心不安,朝政动荡不宁,倘若我韩国也效法卫鞅,大搞什么变法,恐怕举国震动,四方不宁啊!”

“是呀,大王,我大韩可千万不能重蹈秦国覆辙哪!”

“大王,此事关乎祖宗社稷长存永固大计,万不可轻举妄动哪!”

“是啊,大王,我大韩可再也经受不起如此大的折腾了啊!”

“大王三思哪!”

韩昭侯眉头大皱:“这……”

申不害:“大王.疑行则无名,疑事则无功——况且,高于常人之见识,动辄易为世俗理念所排斥,此不足为怪。希望大王师法齐桓公,摈弃世俗陈腐杂念,实行变法图强。唯有如此,才是彻底改变被动局势之出路啊!也唯有如此,才算得上名副其实的自强自立啊。我韩国才可与诸侯分庭抗礼啊!大王,时下各国都在矢志变法图强,甚至就连一向不为中原所看重之秦国,如今也大力推行新法变革了啊!而且是成效显著哪!尤其卫鞅在秦国推行的《农垦令》,不仅刺激了秦国百姓踊跃垦荒致力农桑,而且吸引了不少三晋百姓,争相跑到秦国致力农耕。如今秦国是粮粟充盈,士民殷富啊!听说秦军将士踊跃请战,纷纷要求东伐魏国,收复河西失地。大王,而今强国林立,弱肉强食——此番魏国敢于侵犯我国即是警告矣!——韩国不能再坐以特毙!时不我待啊!请大王即刻颁旨,下令变法革新!大王……”

韩昭候默默地听着申不害陈述,虽然嘴上什么也没有说,但是心里却如波涛汹涌般起伏跌宕。他明白,申不害的话是对的。他是发自肺腑的赤胆忠心。此次韩国险些面临亡国的灭顶之灾!若不是齐国仗义出手相救,韩国百姓可能就沦为亡国奴了!当然,身为韩国国君的自己,首当其冲是会成为庞涓的阶下囚了。哎!真的是越想越后怕啊!这一次韩国算是侥幸逃过一劫,可是下一次如果再发生类似的危机呢?自己总不能还指望别国出手相救吧?连老百姓都明白:‘救急不救穷’这个简单道理啊!常言道:穷则思变啊!韩国确实是该变一变了!

韩昭侯在大殿上来回徘徊着,好一会儿,他才下定了最后的决心,他望望申不害:“好!寡人就依申爱卿所奏,即日起通令全国,实施变法图新!这主事者嘛,就申爱卿你莫属了!申爱卿,就由你替寡人全权办理此事吧!”

申不害撩衣跪下,朗声道:“臣申不害谨遵谕旨!”

韩昭侯语重心长:“申爱卿哪,寡人就将这事关社稷存亡大计的千均重担,交由爱卿你一力承担啊!望爱卿力挽狂澜,莫辜负了寡人对爱卿的倚重啊!”

申不害斩钉截铁:“大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推行变法!定当不负朝廷及大王的厚望!”

韩昭侯点点头。

朝中大臣们却面面相觑,一脸无奈沮丧状……

(本章完)

.

齐军营寨。

田忌兴奋地说:“军师,庞涓狗贼果然中计了!一味穷追我军不舍,很快就要逼近马陵道了。”

庞涓站起身来:“传军令下去,全军立刻拔营起寨,全体人马出动,今日无论如何,也要追上齐军!千万不能放跑了孙膑、田忌!今日定要将孙膑、田忌生擒活捉!我要亲手将他二人碎尸万段!洗雪桂陵耻辱!”

夜色茫茫。

通往马陵道地带。

庞涓率魏军人马,手举火把,杀气腾腾地急驰行军……

远望去,魏军就像奔腾的岩浆一般向前弃涌而来……

庞葱:“多点起火把,仔细查点,不要遗漏一处地方!否则军法从事!”

魏军答应着,各自忙碌起来……

阅读大秦第一功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286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