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神机侠隐

12.奇兵

  • 作者:三践客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12-31 12:06:15
  • 字数:4250字

君王最危险的行为,就是其价值观、动机和目标不能被臣民们广泛明了和接受。赵高胡亥一系在全面接掌朝廷权利时,对高层的洗牌激起了权贵们的恐慌,不甘心失势的儒法能臣、元老们不断制造舆论,污蔑赵高公报私仇、指鹿为马,宗室、权臣中的阴谋家甚至直接煽动百姓造反。

如果说赵高的杀戮一定是不对的,那也是说不通的,汉朝吕后死后,周勃杀死的刘邦嫡系子孙和功臣一点不比赵高少,但却没有人拿这件事说周勃的坏话,之所以同样的事情出现两种极端说法,不过是胜利者掌控话语权罢了。

第一个错误,是不该把秦王立太子的决定过早告诉胡亥。

胡亥才六岁,不知轻重,很快将此事说漏了口,于是传到了蒙毅耳中,蒙毅是宰相,便将赵高告到了秦王面前,说他“造谣毁谤,按律当斩。”

李左此时还无法分辨出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若从赵高的角度分析,赵高至少犯了三大致命错误。

,采取了无情的杀戮,首先从众多皇室宗亲和名门勋贵下手,却漏掉了李斯为首的法家势力。

胡亥在成年后,非常明白赵高为自己所付出的委屈,无论谁的离间都不听。

赵高的第二个错误是新君价值观转型时没弄清楚谁是敌人,谁是支持者。

赵高被污蔑成奸臣,其主张语焉不详,从仅留的一言半语可以看出,即便几千年后声称最先进的制度也未必能与之相比,如果举世皆瞎,项羽入关后就不会选取赵高的主张治国,刘邦得了天下,即便要否定赵高,也依然将道学定为国学,这既不是淳于越蒙氏一派的阶级儒学、也不是吕不韦李斯一派的高压法治。

赵高掌权做的第一件事,是杀掉了封建制旗手扶苏,并彻底铲除其势力。也许是派系和生命无法分离,赵高对儒家势力的清洗

(本章未完,请翻页)

赵高千古,令人扼腕长息!

赵高的第三个错误,是对特权阶级的无底线行为估计不足。

李斯与其说是吕不韦的门客,不如说是吕不韦的弟子,两人本性相近,手段心性雷同,命运结局也相似。两人都是那种为了争权夺利,无所不用其极的人,即便生死族灭,也未曾改弦易张。

胡亥接受赵高的建议,抛弃百多年来法家“1民、弱民、贫民、疲民、辱民”传统,主张“贱者贵之,贫者富之,远者近之【注:出自《秦始皇本纪》,赵高语录】”,自上而下的民本改革,激化了和累世功勋望族的矛盾。

皇族公子和蒙毅兄弟死时的反省,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无罪,胡亥杀他们完全是莫须有的罪名。拒不配合皇帝制定的路线,难道不是罪?

吕不韦死而不亡,李斯、尉缭等门客将他的衣钵传承了下去。李斯是个两面派,也危害最大,他被腰斩时,大概有些后悔,“彻底失败,悔不该与赵高作对,连富家翁都没得做。”

李左受汉朝史家谣言误导,对秦末谜局苦思不得真相,只得建议赵高道:“以正治国,以奇出兵,以无事取天下。言行可知可信为正,不可知不可信为奇。故明正刑禄以治天下,暗藏奇兵以备不虞。如此可以坐谈而安天下。”

赵高喜道:“请左子做我的奇兵。”

此后,赵高与李左、章邯形同陌路,即便受了宫刑后,也不与两人联系。

有知道三人曾一起立功受爵的大夫提起李左,赵高总是不屑地说:“商贾逐利之徒,依仗父母余荫,嘻戏荒唐无赖子。”

章邯后来爵位升到左更,在关中带领刑徒、役卒修筑驰道皇陵,他既没有独树一帆的学识见解,也没有兵权,爵位在卿士中垫底,这样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在秦国上下多如牛毛,一直没人关注。

赵高到底设了多少暗子,就不是李左所能知道的了。

(本章完)

.

儒者崇尚反省,但儒者的理以利为基,其字典里只有成功二字,他们的至理名言,都是些论证弱肉强食有理的废话,想要他尚柔无私、自食其力,那不如杀他的头。

尉缭作为秦国的间谍头子,与吕不韦渊源极深。他为秦王谋划灭六国的条件,就是要秦王释放生母赵太后。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尉缭如果与吕不韦没有关系,完全没必要冒着杀头的危险,捋秦王逆鳞。

利之所在确实可以令人勇往直前,笑到最后的也总是这些心狠手辣的食肉者。

后世大学问家说过一句话说,上帝只能造人,而不能改变人的思想。从许多死不改悔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要一个弄权者洗心革面、变换心术命格有多难。

秦王果然慧眼独具,从千百大臣的文章中挑出赵高,并令他教导自己最喜爱的小儿子胡亥。因为经常接触秦王,赵高很快就升任中车府令,这个官职离宰相(上卿)之位还远,却是秦王的侍卫头领,掌管皇帝出入皇宫的鸾驾、诏令文书、符印,官小权重,历史上赵高最终身死族灭,《爰历篇》也被禁毁,实为可惜。

惩罚不仅不能使他改过,反而激发出威武不能屈的傲骨,吕不韦、李斯作为宗师级的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儒,除了面对死亡时会害怕对手的强大,其硕鼠信仰根本不可能动摇,所谓天不能倾、地不能荡,亦不过如此。

秦赵同宗,赵高从小就是秦王在邯郸的玩伴,荆轲刺秦王时,曾经为秦王挡过刀,除了宗族血缘,能做秦王的侍卫首领,更因赵高学识不凡,不仅小篆写的好,政治主张尤其受秦王青睐,但秦王不能在胡亥还没成年时就宣布立他为太子,那会令胡亥死于宫廷斗争,赵高也明白秦王的难处,于是自愿受宫刑入宫。

为了保护未成年的胡亥,秦王册封扶苏为太子。

阅读神机侠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2309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