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宋最惨太子

第24章赵桓的另类操作

  • 作者:铿惑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5-01 03:57:41
  • 字数:4376字

其实在赵桓看来,这些都对,也都不对,对在于用这柄刀的皇帝,是昏庸还是圣明,昏庸者,锦衣卫就会成为其排除异己,乱用私权的走狗!圣明者,锦衣卫就是悬在贪官污吏头上的利剑,是扫灭异族的尖刀。

当然在好的刀,有时候也是需要好好宣传的,就比如明明锦衣卫在朱重八,朱老四手中,是铲除贪官污吏的国之重器,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说他们是酷吏是侩子手。

这样既能保证天网这个组织的神秘性,也能更好的掌控天网。

不过因为天网的特殊性,未来的天网赵桓会全部换成他信任的人,而不是一群由富海控制的人。

至于天网只是他的眼,并且还是一张随时能被替换的网,因为天网的联络从来都是,单线联络,采用的就是后世那红色兔子的方法。

说起来这大明朝的锦衣卫为什么褒贬不一,有人说其是酷吏,有人说其是皇权最后一柄利剑。

但最终在小丫头的一番无心之言下点醒了他,世上根本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只有不断革新的制度。

要想让天网永存,并时刻成为他手中,甚至他后代手中的一柄利剑,那一直曾在于黑暗之中,那是不可能的!

其实就是宣传不到位,太过顾及那些文人的脸面,要是这朱家父子好好宣传一下,把锦衣卫每一件调查的贪官污吏的罪证直接公示出来。

只是此时的天网因为赵桓本人的情况,需要彻底隐藏于黑暗之中,但要是他达到了朱重八那种成就,天网完全可以由暗转明,成为皇权特许的锦衣卫。

到时候的天网就会成为赵桓整治朝堂的一把利剑。

甚至要是怕影响不好,选择公示一部分,并让一些学子抬着公示去给那些目不识丁的农户去宣扬,把锦衣卫宣传到位,那时候百姓看到锦衣卫就不在是害怕胆寒,而是会拍手称快,因为他们知道了锦衣卫的职责,就是专门抓那些贪官污吏。

这久而久之,百姓一看到锦衣卫把一官员带走,想到的就不是锦衣卫无故抓人,第一反应就会是这官员是不是做了什么不好的事。

这样锦衣卫的名声就会更好。

当时赵桓还没反应过来,但仔细一想,这天网的功能和那锦衣卫的功能不是一样的吗?都是成为当权者的耳朵眼睛。

对于这些,强行一刀切也不对,那以严苛的法律对其进行约束,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而怎么监督,那就要看天网的力度了!官商勾结,强买强卖,不按时交税者,该抓抓,该罚罚,该去菜市口来一刀的,就去来一刀。

而那些小商小贩,你还去强征驱赶,那就不行了,当然有钻空子的,该处罚也绝对不能心软。

这些都是这半年来,赵桓不断和李清照商讨出来的一些实用性政策。

不过现在都还只是一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到底能不能用,好不好用,这个只能等以后再说。

反正现在只能是一推纸,并且因为现在赵桓和李清照的名声臭了,这连找一些教书先生都找不到。

这可是把赵桓气的不行,不过教书先生找不到,那老子找一些女先生总行了吧!

而要找女先生,普通书香门第的小姐肯定也不行。

但在古代,特别是在宋代,有那么一个地方,绝对能找到一群识文断字的女子。

那就是勾栏烟花之地,毕竟宋朝重文,这些勾栏之地的老鸨为了手底下的姑娘能吸引更多的客人,都会对其进行这方面的培训,同时这些姑娘,也为了能早日离开那鬼地方,也会努力学习。

虽然说她们的身份,就算被那些文人看中,顶多也就是成为姬妾,但能离开那鬼地方,姬妾又如何。

所以在宋代,这女子文化最高最广的地方,从不是什么那些高门大户之中,反而是被他们看不起,又无比留恋的勾栏之地。

当然赵桓一开始也没注意到这一点,还是在他路经一小城时,见一女子被人追打被其救下后,与其交谈时才发现她文采谈吐不俗!这才想到还有这样一回事。

要知道当时,柳河已经收罗了近百少年,就等着赵桓找先生去教他们识文断字,毕竟赵桓对这些少年可是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可偏偏因为李清照被他吸引,彻底跟了他,让她无法找来读书人。

所以最后赵桓一合计,干脆也不用那些酸儒文人了,直接找一批有学问的勾栏女,去教那些少年。

不然为什么到了明朝后期,锦衣卫彻底沦为皇帝的私器,也成为了皇帝做错事的超级背锅侠。

这就好比商人,有的商人是带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大大方便了各地百姓,而有的商人确为富不仁,倒卖国家。

至于锦衣卫另外的职责,那可以在弄一个别的部门去做啊!且这个彻底影藏于黑暗之中,与锦衣卫形成一明一暗两大组织,效果会更好。

当然这与老朱那,过低的俸禄也有关系,这当官的,一年赚的钱,还没一个社会地位底下的小商贩赚的多,这是个人都会想着捞一笔啊!

富海被赐名,暗卫之名就被留了下来,但赵桓可不会就这么让暗卫彻底消失,它会彻底隐藏于黑暗之中,成为他登临绝顶最锋利的剑。

不然这连老婆孩子都养不活,那还当个屁的官。

当然过多的俸禄,像现在宋朝一样,那也不行,有了高官厚禄,但没必要的监管制约,他们也会变的肆无忌惮。

同时赵桓也很理解朱重八的心思,重开检校,除了对付那些贪官污吏,更多的还是在加强皇权,只是他那一刀切的模式,赵桓是十分看不上的。

至于为什么赵桓那么自信,认为自己一定能做到,就是因为天网认令不认人,有令你就是天网十二属,没令你就什么都不是,但有一人除外,那就是天网之主。

要知道当时赵桓想出这样的方法,那可是绞尽脑汁想了很久很久。

阅读大宋最惨太子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4861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