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

  • 作者:冰茶常在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9-02 00:39:19
  • 字数:9422字

意气风发的富家子弟、书生学子们成群结队地游荡于各个大型商铺之中。

带着孩子游玩的大户人家妇女们带着丫鬟仆从们穿梭于各个珠宝首饰铺之间。

许奕与王秋瑾乘坐一样式普通的马,在数十名问心的暗中保护下。

随着人群缓缓走进了河东郡安邑城。

午时前后。

衣着华丽的商贾行色匆匆地奔赴酒楼、茶馆等,忙碌于洽谈生意之中。

“包子咯~刚出锅的皮薄馅大的大包子喽。”

“糖葫芦咯!又大又甜的糖葫芦咯~不甜不要钱咯~”

当真是好一副热闹景象。

“看过来看过,西域刚到的红玛瑙咯~”

安邑城平安大街青石板铺成的路面,商铺林,更有数不清的小贩推着小推车沿街兜售着自家货物。

王秋瑾注目片刻后缓缓放下了车帘。

满脸欲言又止地看向一旁端坐的许奕。

夫妻二人出长安城已然十日之久。

“客,您打尖啊还是住店啊。”

深呼吸数,定了定,王秋瑾随即再度掀开了车帘。

“夫君可还记得沿途景象?”王秋瑾轻声问道。

许奕轻笑道:“自然记得。”

话音落,许奕微微扭头透过车窗望向车厢外繁荣景,心中渐渐有些明白了王秋瑾的困惑。

王秋瑾适时问道:“妾身不,为何河东郡内百姓现状竟会如此两极分化。”

“河东郡不是与河南郡、河内郡并称三河地区、准京畿之地吗?”

“依妾身看,能得此称呼,无论如何也不至于郡内百姓超六成面带饥色吧。”

若是仅仅只是贫富差距较,王秋瑾自然不会如此困惑。

毕,长安城内的贫富差距位居整个大周朝之首。

但即使长安城内贫富差距再,也不至于会有超过六成的百姓面带饥色。

王秋瑾虽为女儿,但其家学渊,王老爷子与王文清、王文廉亦不是那重男轻女之人。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再加上王家兄弟因先祖之,仕途断,平日里有的是时间教导子女。

也正因,王秋瑾本身的学识并不比那些大户人家的嫡女差。

许奕微微点头道:“河东郡、河南郡、河内,三郡并称三河地,乃是准京畿之,此言并不虚,但娘子却忽略了他们为何会成为准京畿之地。”

‘为何会成为准京畿之地,王秋瑾低声喃喃一,随即快速于脑海中搜寻自己看过的书籍。

见王秋瑾陷入沉,许奕缓缓放下车帘默默等待起来。

王秋瑾能够上进求,许奕内心深处其实是喜闻乐见的。

毕,谁也不希望自己明媒正,八抬大轿抬进家门的女人是一个蠢货。

尤其是到了许奕这种身份的,对内宅自是格外重视的(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

无,除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那便是后代的修养。

常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无论什么时,孩子与母亲在一起的时间总是最长的。

而母亲在一定程度,便相当于孩子的第一位老师。

亦是最重要的一位老师。

母亲的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影响一个孩子一生的。

王秋瑾沉思片刻。

片刻后王秋瑾抬起头郑重道:“妾身明白,河东郡之所以与河南郡、河内郡并称为准京畿之,无外乎两点。”

“其,在于河东郡的地理位,”

“河东郡向西与关中平原仅仅只隔了一条黄,”

“河东郡向与河洛等地也仅仅只是隔了一条黄河。”

“若是乱,无论是关中政权走向中,亦或者中原政权收复关中。”

“再或者为了防范北方匈奴等政权沿着晋地走廊南,都离不开河东郡。”

“也正因,河东郡便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其,河东郡内水系繁,又是古晋地最靠南的农业区。”

“种种因素注定了河东郡农业的发,而产粮多便意味着人口,郡内便会呈现繁荣昌盛之势。”

“而人口与经济又是左右战争的一大因素。”

“想来定是如,河东郡才能与河南郡、河内郡并称为三河地,准京畿之地。”

许奕嘴角微微上,点头夸赞道:“娘子好见识。”

事实上也正是因河东郡的地理位置于大局至关重,许奕方才会尽最大可能地走完整个河东郡。

王秋瑾闻言娇笑一,随即微微皱起眉头不解道:“可此地既然如此重,又为何会有那么多面带饥色的百姓呢。”

许奕收起笑,平静问道:“可还记得咱们来时走的道路?”

“来时走的道路?”王秋瑾低声喃喃道。

几息,王秋瑾勐地睁大双,惊喜道:“我明白,驰道!是因为驰道!”

正是因为河东郡的特殊位,以及其郡内繁荣昌盛。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历朝历代开国皇帝在取得关中亦或者洛阳城,都会第一时间拿下河东郡。

而拿下河东郡后的第一要,便是修缮驰道。

相比于自巴蜀地区运送粮,河东郡地处平,无疑是要更为便利一些。

且河东郡郡,水陆交通四通八,地区繁荣昌盛、盛产粮食、人口众多。

无论是筹集粮,还是招募士,都将异常的方便。

也正因,一有战,第一个遭殃的便是三河地区。

正德帝登基三十年,每每用,募集十万士卒奔赴边,其中至少会有五万士卒出身于三河地区。

就连赈灾亦是如此。

许奕定了定,随即缓缓开口说道:“去年关中大,三河地区抽调了至少五十万石粮食。”

“此番李光利率三万骑兵征讨匈,其所携带的粮草里亦有半数出自三河地区。”

王秋瑾闻言不置可否地点头道:“若是如,这准京畿之地的名,不要也罢。”

许奕满脸平静道:“你所看到的只不过是现如今整个大周的一个微小缩影罢了。”

“在远离关中的其他地,百姓生活的更加艰苦。”

王秋瑾满脸不敢置信道:“更加艰苦?比沿途那些百姓还要艰苦吗?”

许奕微微点头道:“三河地区的百姓勉强还能度,百姓手里至少还有一部分属于自己的田产。”

“一些偏远地区的百,现如今连属于自己的田产都没有。”

“往日里只能给村中地主种,所获得粮食一部分纳,一部分上交地,最后一部分才是自己的。”

(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

“而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完全不够养活一家人的。”

“也正因,很多百姓家若是生了女,便直接丢弃。”

“所图的无非是节省一部分口粮罢了。”

“若是还不,那便只好去向地主亦或者寺庙借贷。”

“如此年复一年、年复一,到最后百姓们虽然活,但却已经成了行尸走肉。”

“若是没有什么大的变,他们将会世世代代给地主、豪情们做奴隶。”

话音落,许奕微微叹息一,王朝末,莫过于此。

“啊?”王秋瑾闻言不由得睁大了双眼。

许奕所,在史书上或许仅仅只是寥寥几,又或许连丝毫墨迹都无。

但这却是实实在在发生过的,而此时此刻仍在继续。

过了好大一会儿功,王秋瑾方才回过神来。

王秋瑾微皱眉头道:“那燕地呢?燕地也是如此吗?”

许奕缓缓点头道:“整个大周朝除了长安城,皆是如,燕地又岂会例外。”

“且上谷郡境内因地理环境导,全年降水量都偏少。”

“也正因,上谷郡大半土地都处于半干旱状态。”

“而渔阳,境内六成土地为山,四成土地为平原。”

….

本章未,请点击下一页继续

“也正因,两郡经济情,完全无法与其他地区相提并论。”

话音落,王秋瑾面露诧异道:“如此说,燕地的百姓定然更加艰苦。”

许奕笑了,问道:“后悔吗?”

“后悔什么?”王秋瑾轻笑一声反问道。

随即笑道:“常言道嫁鸡随,嫁狗随,更何况我嫁的还是一个亲,有什么好后悔的?”

许奕笑了笑岔开话题道:“好在燕地并非一无是处。”

“因地处边,古往今来匈奴等游牧民族时不时地便会深入燕地劫掠一番。”

“但也正因,养成了燕地百姓彪悍善战的民风。”

“且燕地矿藏较之其他地区更为丰,有着矿产交,燕地百姓倒也还可度日。”

王秋瑾微微点,心中困惑已,连带着整个人都轻松起来。

对于王秋瑾而言只要能跟在许奕身,无论燕地是富饶也好、还是贫乏也,她都不在乎。

夫妻二人乔装打扮一番,于河东郡安邑城逗留了两三日时间。

期间前往了河东郡最着名的盐湖--解池。

游览一番,便再度踏上了就藩之路。

至于河东郡的郡,以及河东郡,许奕更是一个没见。

无,见之无疑。

五月二十九,夫妻二人出安邑城五十里。

与事先等待于此地的谷登云汇合。

随即车队再度缓缓出发。

六月十,许奕夫妻二人在问心百卫以及谷登云等两百士卒的护卫下。

耗时十余日时间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抵达了位于晋地中心位置的太原郡。

“这就是太原郡的郡城晋阳城?”

晋阳城,王秋瑾与许奕并肩站立在马车旁。

王秋瑾望着眼前巍峨坚实的城墙不无感慨道。

许奕微皱着眉头死死地盯着眼前巍峨坚实的城墙。

闻得王秋瑾言语,许奕微微点头道:“古晋地第一大,晋阳城。”

只有实地查看,方会明,现实中的晋阳城要远比史书中描绘的还要坚实。

晋阳城位于古晋地中心位,且三面环山。

自古以来便是易守难攻之地。

而晋阳城本身还承担着雁门关内第二道拒敌防线的重任。

岂是北方游牧民族想要入主中,最为快捷的路线便是攻破雁门关。

自雁门关入晋,拿下晋阳城。

若是能够拿下晋阳,北方游牧(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

民族便可占据主,手中掌握更多的选择权。

自晋阳城向,可攻洛阳占江,此路线一马平川。

自晋阳城向,只要再拿下河东,便可度过黄河直捣黄龙--长安。

即使其暂时无力南,亦可以选择原地修养生息。

只可,晋阳城的建立就是为了防备北方的游牧民族。

也正因,晋阳城非但巍峨坚,城内更是有着五万常备守军。

莫要小看守军人数仅仅只有五万。

此地五万守,只要领兵将领脑袋不抽,至少可以抵御二十万精锐敌军!

至于绕过晋阳城直接南下。

这无异于痴人说梦。

如此一,与将补给线免费送给晋阳城守军又有何异?

许奕仰望着晋阳城高大城,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与此同,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攻城之法。

若是那一天到,许奕迟早会与晋阳城五万守军对上。

若是连晋阳城这块绊脚石都搬不,还谈何图谋天下。

片刻后。

许奕回过神,平静道:“走,先进城寻处客栈歇歇脚。”

“好。”王秋瑾微微点,随即与许奕前后脚走进车厢。

不一会儿的功,一辆不起眼的马车顺着人群缓缓驶入了晋阳城。

从宗正寺走出来的千古一帝.

冰茶常在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期待精彩继续!

第二百零二章:就藩之路,两大郡城

“何事?”许奕轻笑道:“但说无,你我之间又有何事不能过问?”

王秋瑾嘴角微微上,显然对许奕的答复格外的满意。

自渭水河畔队伍一分为三之,夫妻二人便带着问心百卫以及谷登云麾下两百士卒进入了河东郡。

一路行,河东郡内百姓现状当真是两极分化。

五月二十六日。

沿途所,至少大半百姓面带饥,而每当进入一城,城内却又是另外一副截然不同的景象。

许奕察觉到目光后缓缓睁开了双,轻声问道:“怎么了?可是要下去游玩一番?”

王秋瑾微微摇头道:“夫,有一事困扰了妾身一,现如今着实是不问自扰。”

此地乃是河东郡郡城所,亦是整个河东郡最繁荣昌盛的城池。

夫妻二人一入安邑城瞬间被一股浓浓的烟火气所包裹。

阅读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59617.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