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被儒家赶走后,祖龙拜我为上卿!

第6章 儒圣陈凡,身在何处?

  • 作者:曹魏大帝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09-12 20:34:41
  • 字数:8886字

内史腾嘴角也不由得勾起意味深长的笑意,心道:“儒圣怕是躲你尚且不及!”

嬴政此时脸色不是太好看:“早知就会如此,满朝公卿却不能为朕请来一人,真是可笑!”

什么叫你听说,你明明是一清二楚!

虽然许多年没见,但毕竟是师兄弟,那份《灭六国书》,陈凡是先托人交到李斯手上的,李斯反复研读之后才交给嬴政的。

声音落下,正在开小差的李斯不由得浑身一震……

李斯你对师兄韩非都下得了手,何况是师弟陈凡?

“臣对陛下不敢有任何欺瞒!”李斯慌忙出列:“李斯下山的时候,陈凡不过还是八九岁的稚子,至如今已有十多年未曾见过了。”

“师弟被赶出儒家,李斯亦为其悲愤,只是杳无音信,寻不到小师弟丝毫讯息啊!”

诸宫拱手:“臣等惶恐!”

诸多臣子看向李斯的目光,都有些奇特……

陈凡就是有音讯,他也不能让你知道啊!

“罢了。”嬴政一挥大手,深吸了口气:“儒圣陈凡之事,先暂且不提。”

“诸位爱卿,如今山东六国已灭,天下已平!”

“山东六国当如何治理,此时已拖不得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场中寂然。

这话一说出来,朝堂上气氛顿时紧绷。

嬴政有心将郡县制推行至大秦的每一处地域,即便没有明说国,可自爱朝堂上也算是世人皆知了。

李斯就是嬴政的肚子里的蛔虫,李斯一旦自爱朝堂上主张什么,不用说这就是始皇帝陛下的意思……

“陛下!”

“不可!”

李斯冷冷望着王琯:“周以分封而亡!”

“秦以郡县而兴!”

“是非厉害还要有多清楚?!”

“焉能舍弃生途,而去求死路!!”

“父皇,儿臣以为李相国所言有失偏颇。”声音温润如玉,是扶苏走了出来。

“大周天下共主八百年,若不推行郡县,如何能有八百年之国祚?”

“郡县制推行不过百年,从前秦仅据有天下一角,自然治理的过来。可如今的大秦疆土之广阔,前所未有,郡县制如何还能行得通呢?”

“况且与郡县制并行的秦法实在严苛,山东六国之民难以承受……”

“昔年商君变法,所为不是治天下,而是灭六国!”

“父皇,如今六国已灭,是时候分封天下,与民休息了……”

嬴政神情冷漠的望着朝堂下的诸多臣子,最让他不爽的还是长公子扶苏,这个他最看重的儿子!

今日居然在朝堂之上说这些冠冕堂皇的话,想让自己的开历史倒车……

恢复分封制度,恢复奴隶制度?

让一切回到八百年前?

让整个华夏文明的历程倒退回去,那这八百年算什么?

一点教训都不吸取??

分封制有他的时代局限性,八百年前可以,可八百年前的环境和如今的环境能相提并论吗?

人心不古只是虚言?

在如今,分封制已经是死路一条!!

这一点在历史上不断得到了证明,秦灭之后项羽分封,如何了呢?

刘邦半郡县半分封,如何了呢?七国之乱!

司马家晋室如何了呢?八王之乱,致使异族趁虚而入,神州陆沉!

朱元璋也搞分封,结果燕王夺了皇位……

人心不古,一旦有掌握权势的机会,人就会越来越不安分的。

唯有用一套制度把权力集中起来,中央集权,这才是唯一的出路!

嬴政的眼神冰冷的可怕,直勾勾的盯着扶苏:“这些话都是谁教你的?”

“我,父皇,我……”扶苏背后发寒,不敢直视。

作为嬴政的肚子里的蛔虫,李斯马上道:“定是那些无用儒生,整日在长公子面前摇唇鼓舌!”

“李丞相不曾也是儒生吗?”一名宽袍的老儒生走了出来。

淳于越,当世大儒,扶苏的老师。

“李丞相的老师荀子,不也是儒生么?!”

面对淳于越的嘴炮,李斯不屑一顾:“哼,尔等也配与我老师相提并论……”

李斯虽然心眼多,但是办事能力那是真的强!

他和嬴政一样,都极度看不起这些只会摇唇鼓舌之辈。

“是啊,荀子确实与我等不同!”淳于越咬着李斯不放口:“荀子教出的三个弟子,韩非,李斯皆叛出儒门,转投法家,已为世人所笑!”

“小徒弟陈凡倒是没有叛出儒门,却被我儒家驱逐了出去。”

“荀子的能耐,从他这些弟子身上就可见一斑!”

“你!”李斯勃然大怒:“老匹夫,你竟敢辱我师门!!”

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让一向精于算计的李斯都差点失控。

淳于越,淳老儒生怼赢了李斯,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而后拱手一本正经的对嬴政说道:“长公子所言,都是圣人教诲的结果。孔圣有言,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郡县制可一时灭六国,却不能长久治天下。”

“唯有用圣人至理教诲万民,以礼乐治天下,方能定万世之基!”

“望陛下明鉴!”

“弃圣人大道而不用,最终只怕会大祸临头呐!”

宽袖之下,被龙袍裹住的那双手已经紧紧攥住。

嬴政内心很是不爽!!

淳于越,汝个烂型匹夫!

做事没有一点能耐,嘴炮却上了王者!

嬴政想砍他已经很久很久了……

但为帝王,绝对不能任性而为。

淳于越是代表整个儒家在大秦的朝堂之上,在没有确定要对儒家下手之前,这个淳于越还不能动。

嬴政打眼扫视朝臣。

王琯,代表很大一股势力。

王琯说分封,朝中恐怕有大半文臣武将都是支撑分封的。

毕竟这块蛋糕是大家一起做大的,现在蛋糕已经到了最大的程度,反正不能更大了,不如大家伙就把它给分了?

王贲抬头看了自己的父亲一眼,灭六国,他们福字俩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倘若嬴政效仿周公分封的话,必然免不了他们王家……

当初姜子牙辅佐武王伐纣,被封了齐国。

他们王家,肯定也不会差太多吧?

王翦面色默然,看不出任何情绪,如果分封的话,他们王家肯定有份。

不过郡县还是分封这事,他们绝对不掺和!

秦始皇如果给,他们就接着。嬴政要是不给,那就绝不能透露出任何非分之想!

蒙恬也隐约有些意动……

甚至于内史腾也产生了一瞬间的恍惚,自己也有灭国之功,能否裂土封王?

虽然他实际上并不支持分封,可若能封邦建国,称王做祖……

不对,内史腾突然想起来自己只有一个女儿。

万一分封的话,这如何是好?

陈凡的面孔,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内史腾的脑海当中:“这个耳东倒是不错,只是不知道他甘心入赘否?”

正当内史腾意动之际,嬴政的目光也落在了他的身上。

“内史!”

“赋税统筹的如何了?”

显学儒家,朝中大半群臣,甚至于自己最看重的长公子扶苏都属意分封制!

也幸好是有李斯这个防火墙,否则今日的朝堂之上,嬴政恐怕很难……

很难不血流成河!

心怀不轨可以去敲打,要真敢明着到嬴政碗里抢食,那可真就是找死了!

为了缓和气氛,嬴政点到了内史腾。

前几日和内史腾说过赋税统筹之事,正好问问统筹的怎么样了。

内史腾踱步而出,从大袖中掏出那一份由陈凡统筹出来数据,内史腾有自己复差一遍的竹简,道:“赋税已统筹完毕,卿陛下过目。”

“这么快就把关中的赋税统筹出来了?”嬴政有些小吃惊。

关中的赋税,往常至少得十几天才能出来,这才几日?

“是,都已尽管统筹出来了。”内史腾应道。

闻听此话,嬴政不由道:“似内史这般,从不多言语,向来多做事的臣子,才是朕的肱骨之助啊。”

众人如何听不出意有所指?

方才谁在争锋相对,摇唇鼓舌?

李斯?

李斯虽然有时候说话,可那都是替秦始皇说来的……

扶苏,淳于越不免悻悻然。

中车府令赵高从内史腾手里接过竹简,双手去献给嬴政。

嬴政接过竹简的时候,又冷笑一声:“内史,王翦,李斯,还有王贲蒙恬李信他们,灭六国那是有大功的。不像有些人,哼,无尺寸之功,也敢大放厥词!”

右相王琯惊怔,他虽位高权重,可若论功,那实实在在是比不过李斯的……

扶苏,淳于越,更是刹那间脸色惨白!

而此话一出,内史,王翦,李斯等人同样心悸。

嬴政何止是在讥讽淳于越之辈,更是在敲打他们这些人!

嬴政都已经这样说了,他们要是还敢存有分封建国的心思,那可就是不当臣子了!

内史腾顿了顿,拱手详禀:“陛下,我大秦原有郡县,军政赋税皆已统筹完毕!”

“山东六国去年的赋税也都已经统筹了出来,不仅如此,去年的赋税与前两年的赋税对比都已经完成了!”

“如此,则可一目了然!”

“知晓六国之地的赋税是否有所增长,是否被克扣……再过几日,六国旧地的赋税递交上来,就可以知道几年的增长与削减。”

内史腾一边汇报,嬴政一遍查看内史腾递上来赋税统筹。

即便是嬴政也是忍不住点头称赞,这内史腾果然是一员干吏!

不仅把事情处理的井井有条,还做了其他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不错。”

嬴政合上竹简,眼中满是赞赏:“好,甚好!”

“有如此章程,哪里出了纰漏一目了然,中饱私囊之辈再难遁形!”

“如此章程要定下来,就此定下来,要一直沿用下去!”

“内史腾,此事你办的极好……”

“来人呐,赏百金,涓二十匹!”

内史腾俯首谢恩:“臣谢过陛下!”

他只觉得心情舒畅,很是快意!

想他一力灭韩,助王翦灭楚,如今贵为九卿之一,本想着这辈子也就到头了。

接下来兢兢业业的对待工作,尽职尽责即可。

不成想,因为陈凡的出现,他极有可能在治粟内史的位子上再干出一番功业!

很多棘手的问题,统筹,在这个时代受限于算力无法解决。

而这些事情,在陈凡那里却都不算事……

“耳东啊耳东,想不到我手下居然会出了如此之人,此人大才啊!”

“有他在我身边,做事情真是简单多了!”

“此人做事稳重,心思熟虑,不过毕竟还是太年轻,需得再沉淀一二,慢慢提拔,切忌拔苗助长。”

“腾,也老了。日后耳东若能接下治粟府的摊子,陛下想必就也就愿意放我归田了……”

中秋佳节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立即抢充(活动时间:9月10日到9月12日)

“陛下已成千古未有之业,为大秦后世绵延,当大行分封,将灭六国有功之臣与诸多皇子分封至各地!”

“当然,陛下也可复六国宗庙,然只可许之以咫尺之地,存其香火即可,以彰陛下仁德,断不能让六国有再次崛起的机会……”

“诸卿,有何高论?”

嬴政说出了此次大朝会的重点!

“李斯,朕听说那儒圣也是出自荀子门下,且……还是你的小师弟?”

山东六国,当如何治理?

“臣以为,当效仿周制!”

右丞相王倌踏步走出,他实际上是整个朝堂之内,除去嬴政之外最有地位的人了。

这时候嬴政说这话,已经摆明了想让李斯用自己的渠道把陈凡给请过来。

嗯,就是像当初韩非那样……

阅读被儒家赶走后,祖龙拜我为上卿!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18369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