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建安五年

第119章建安旧案今重提

  • 作者:渔不笑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17 11:56:49
  • 字数:4374字

甘宁手扶腰间铁链,冷哼一声谓道:“施统领还请留步,有些事你还没说清楚,何必着急要走?”

施襄回首看去,见邓义、刘琦皆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他,犹如猫在看着爪心里的老鼠,他不禁颤声谓道:“少将军方才不是说过不再追究今日之事了吗?莫非还不放心吾乎?”

邓义故做惊喜状谓道:“竟有法可解?老朽愿闻少将军高见!”

刘琦遂笑谓道:“如今江陵漳沮渠贯通,大溪堰已修成,直通襄阳的水道也已在开凿中,届时蜀地、荆南商船将可由此经南阳水脉直放兖、豫等中原腹地,必成沟通南北的重要商路。依我之见,不如便将此人贬为都统,黜往大溪堰护卫漳沮渠水道。这样即罚了他,又无需让邓中郎难做,还可人尽其才用,可谓三全齐美,岂不快哉?”

说到最后,邓义讪笑看向刘琦,刘琦看着那老狐狸的眼色,明白到了该自己说话的时候了,当下毫不迟疑,朗声谓道:“在下倒是又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也许可以解此两难之境,不知中郎可愿一听?”

施襄心知不妙,惶恐问道:“兴霸此何意也?”

朱厉闻言,深叹了口气后,方才躬身跪拜在刘琦身前,泣声谓道:“少将军如此真心以待,罪臣岂有不明之理。从今以后,罪臣这七尺之躯但凭驱使,刀山火海在所不辞,只求能为少将军的宏图大业添砖加瓦,纵然粉身碎骨亦无怨无悔!”

刘琦大喜,忙执手扶起,好言相慰,请甘宁取来甲胄兵刃,并亲手相助穿戴停当。主上如此礼遇厚待,朱厉感激涕零自不必说,帐中水军将校见之亦暗暗羡慕不已,心中甚至有些一丝懊悔,为何犯事被贬黜去做护渠都统的不是自己?

却见刘琦笑眯眯谓道:“施统领记性很好,我确实说过不追究今日白螺湾之事。只是兴霸拦你却和此事无关,而是要向你询问建安元年这江面上的一桩旧案!”

后话暂且不提,却说刘琦收了朱厉为护渠都统后,那楼船校尉施襄自以为无事,便想伺机开溜,遂打着哈哈的凑过来谓道:“哈哈哈,这般三全其美,实乃大善也。想必少将军还未曾用过昼食,我营中还藏着些上好醇酒,这就遣人去取来为少将军解乏。只是末将家中有急事,要赶回临江县去,不能把酒作陪,还望多多见谅!”

施襄又吩咐从人回营取酒,自己告罪一声后,便起身欲走,谁知才走到帐门处,便被一条赤身着甲、铁链缠腰大汉拦住了去路,抬头一看,正乃甘宁甘兴霸!

“建安元年?呃......兴霸但问无妨,只要是我知道的,定会一五一十道来,”施襄暗觉不妙,仍努力绽着笑颜,对甘宁说道。

甘宁闻言,狞笑谓道:“那太好了,就请施统领将那年在白螺湾剿灭巫江盗之事说来听听吧?”

施襄强作镇定,颤声谓道:“此事早有定论,原本无需再说,但兴霸既然要听,那我说来便是。那年春夏间,刘州牧任命李方正为平西中郎将、兼领夷陵令。李中郎走的陆路先去,而其家眷则乘官船从汉水转长江,走水路去夷陵。谁知途径江陵时,遇上了一伙被称作巫江盗的水贼。那巫江盗胆大包天,劫了舟船财物不说,还将家眷掳去。当时我任洞庭水军巡江都尉,平日里与江陵太守韩玄相熟,韩府君受李方正之托,探得这伙水贼营地在白螺湾内,遂派人送信,请求出兵协助剿匪,于是我率本营战船前往,将水贼共二十三人尽数斩杀,救出李大人一双儿女,只可惜夫人姜氏为保名节、在我们去之前已投河自尽,实在是可敬可叹可惜啊!”

汉人讲究气节,但凡认主,便当全心全意追随,倘若三心两意,必遭世人唾弃。强如天下无敌的吕布,也因此终生背负三姓家奴骂名。朱厉既表明效忠刘琦,便一心为刘琦着想,以同袍之情难舍为名,将仍愿跟随的丙字营旧部五百余人、及大小战船十余艘尽数讨去,当日便从沮河河口溯流而上,在大溪堰畔觅得要紧之处立下水寨。之后朱厉划归大溪令诸葛孔明帐下调度,钥守漳沮两河、巡视南北水道,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甘宁听施襄半真半假的说完,这才冷笑问道:“依施统领所说,看来当年所立下的功劳不小啊?”

施襄挤出笑容答道:“好叫诸位得知,当年蔡都督正是以此战之功提拔在下为楼船校尉、洞庭水军副统领的。”

果如庞统所言,邓义原本声色俱厉,说着说着却突然话锋一转,皱起眉头故作为难状谓道:“只是若杀了你,岂不是让少将军之言沦为空谈;可如若不杀,每日在这营寨中低头不见抬头见,却又会让军法沦为笑柄。少将军啊,你可是给老朽出了道难题啊。”

“哦,原来如此,”甘宁点头称是,淡淡一笑后,突然昂声谓道:“只是末将还有两点不解,望统领大人帮我释疑!一是大人当年统领近千人围剿白螺湾,陆路又有江陵军马配合,怎么会二十三人里一个活口都没抓住?难不成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要杀人灭口!”

施襄闻言,眼神里慌乱神色一闪而过,却故作不虞状,怒叱道:“兴霸何出此言!这些水贼被称作巫江盗,横行巴蜀湘楚,个个都是穷凶极恶的亡命之徒,想抓活口哪有那么容易?还说什么杀人灭口,我乃奉韩府君之请前去剿匪,要灭口也该问韩府君,与我何干!”

邓义捻髯称善,大以为然,施襄、郝都自不必说,点头如捣蒜,众军将亦觉不伤和气、处置妥当。皆大欢喜之际,唯朱厉本人仍面有犹豫神色。

刘琦明其心意,遂走上前去,诚声谓道:“之前那个荒淫无用的琦公子已经死了,他死的理所应当,我既然说过不追究,自然是一口唾沫一个钉,绝不会反悔。不知汝可愿为有朝一日能在江陵、在荆州成就三大愿而披甲执锐?如若不愿,汝可回归乡里,先前所说的不追究依旧有效。”

阅读建安五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14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