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建安五年

第124章天崩地裂望泽台

  • 作者:渔不笑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2-12-17 11:56:51
  • 字数:4352字

此时农屯军帅旗下早已鸣金作响,催促左翼速速归阵,但被三个方向围攻的二屯屯卒们明显慌了手脚,略一交兵便旗倒阵乱,乱哄哄拥作一团往回奔去。李严遂命贾魁率队衔尾追击,且故意只追不杀,意在用溃军冲垮屯卒中军阵脚,而后再趁势率大部队掩杀。

眼看屯卒左翼溃军已奔到中军阵前,李严目露喜色,急鼓催进,准备一举破阵,却不料对方阵门转处,竟齐齐右移,放左翼溃军一路往后,也将衔尾而行的夷陵前锋贾魁所部一并带了过去。

当看到望泽台那陡峭的山崖时,孔明顿时想起大溪堰下曾见过的火雷天威景象,遂急命赵奉护送匠作令马钧携撼地雷上前来。马钧来到军中后,孔明方道出心中之计,马钧亦觉可行,当即令赵奉带数名精锐寨兵与他一起同望泽台上勘察。选定点火位置后,又与孔明约定届时当如何如何。

不谈孔明如何出奇制胜,战阵上首先直面夷陵军冲击的还是农场诸屯屯卒们。

原来今日午间,诸葛亮率军将夷陵兵马堵在望泽台下后,先是廖化以一挑二,大挫来敌锐气,给排兵布阵、争取了足够长的时间。而后孔明令屯卒按平时所练,列梅花阵严守阵脚,而后细细观察四周地势。

李严早已伺机多时,见此立刻击鼓传令。鼓声响彻原野,原本在缓缓后退的夷陵军闻声齐齐转向,回转往望泽台而来。李严跨马扬刀,亲率中军压向前去,原本佯装北去的李丰、贾魁两支夷陵军马也已掉转马头,分左右钳击而来。

且孔明早就看准地利,望泽台依山靠水,地势狭长,而屯卒们列阵所在就正好卡在下山最狭窄的位置,极为易守难攻。

有诸葛亮稳坐中军、运筹帷幄,任凭来敌如何袭扰,都只防不攻,支援有度,让李严无计可施。

此时战场的情形极为奇怪,靠望泽台山崖一侧夷陵军正大踏步前进,撵着屯卒左翼溃军的屁股径直向前,而在靠大溪泽一侧,屯卒中军主力却始终岿然不动,似毫不在乎被穿插到身后断掉退路。

屯卒军貌似中计,战鼓声响处,大军徐徐前移,其中左翼追击最快,直扑坠后的韩威所率枝江县卒。

韩威见夷陵军大部已北去,哪敢留下独自应战,仓惶拨马而逃,所部枝江县卒自是紧随其后,丢盔弃甲,跑得飞快,引得左翼二屯屯卒从原本推进还算整齐的阵面上大大突出,追到了望泽台外开阔平原地带。

夷陵主帅李严见了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暗想诸葛亮有卧龙之名,怎会如此这般不懂用兵之道?难道是有意诱敌深入?可从刚才短兵交接战况来看,夷陵军百战精锐,战力明显明显要必对面的新募兵卒强上一大截,且此时连绵而行前后呼应,并未有脱节之失,纵有埋伏也不足为惧,除非山上设有伏兵能将夷陵军前后截断。

想到此处,李严陡然一惊,忙抬头往望泽台上看去。但见崖壁高数十丈,陡峭如仞,猿猱难攀,又回想起军中斥候曾去探过,并未发现山上有大队人马的痕迹,这才心中大定。暗笑山势如此之险峻,纵有伏兵千万有能如何,难道从这悬崖峭壁上飞下来不成?

当李严不再担忧崖上伏兵、安心调兵遣将准备前后夹击屯卒中军主力时,山崖半截处的隐蔽山坳里,几条人影早已忙碌多时。他们看准山下情形,用火折悄悄点燃引线,而后全速往山后狂奔而去......

然李严也是善战之将,强攻不成,便思变通。鸣金退兵,后军变前军,左右两军先行,中军帅旗压阵,分批迤逦往北而行,作势要绕道别取他路往大溪寨去。却又故意最后通知韩威所率枝江军。其目的就是让军纪松散、行伍不整的枝江县卒拖在最后,好以之为饵,引屯卒军阵松动,而后在动态中再寻找战机。

“轰——轰隆隆——哗啦啦——”

突然响起的巨声让夷陵军中战马人立而起,将主人掀翻在地后,仍左冲右突,嘶吼不停。可此时却无人有空去搭理它,包括李严在内的夷陵军将都难以置信的看着前方、愣在当场——这是天崩地裂乎?

刘琦闻诸葛亮获胜,自是大喜过望,而后又问详情,来使遂细细道来,让诸将感慨不已,皆赞卧龙军师神机妙算、天雷火器又立奇功。

就在方才那阵雷鸣般的巨响中,高耸而陡峭的望泽台崖壁竟然整个垮塌,无数泥土巨石咆哮着往山下倾覆而来,激起的尘埃瞬间将望泽台下狭长的通道掩盖在了一片灰蒙蒙的雾气中!

在孔明的有意调度和引诱下,夷陵军一直靠着山崖这一侧突击前进,此时山崖突然崩倒,猝不及防之下,瞬间有近数百名兵卒被乱石活活掩埋,且面对如此天威,侥幸活下来的兵卒也是胆气尽失,在尘雾弥漫的战场四散奔逃,不少人都撞入了大溪泽一侧严阵以待的屯卒军阵中,要么被当场击毙,要么弃械投降!

山崖崩塌形成的乱石堆不仅对夷陵军造成了人员和士气的重大损失,更是堵在了前锋贾魁与李严中军大部相连的通道上。土石落地后激扬起尘雾尚未平定,屯卒军中早已是战鼓擂动。阵门开处,等待许久的廖化手舞长刀、拍马而出,身后随之出战的屯卒们早就撕下衣襟、掩面防尘,呐喊着杀向还在尘雾中茫然无措的夷陵前锋军!

这些屯卒都是刚放下锄头拿起刀枪,才穿上这身靛蓝直裾没几个月,虽然平日里操练颇为勤勉,但毕竟未曾真正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刚上阵时大多面色惶恐,颇有惧意,幸好有廖化一番神勇的个人发挥,让所有人大大提了口气。

再者在刘琦的反复要求下,各屯屯尉们日常操练抓得足够严格,所以屯卒们现在只需在屯尉的指挥下按平日所列站好阵势,再互相鼓励壮胆,很快就怯心尽去,听着号令或进或退,动作越发迅猛有力,不经意间走过了从新兵蛋子到合格军人的最关键一步。

阅读建安五年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14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