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三国粮二代

047青州还是那个青州

  • 作者:长泰启明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2-09 11:42:52
  • 字数:5228字

整个过程快到了极点,刘远一身白衣如雪,很平静地看了一眼,这才扬声道:“各位乡亲父老,我希望你们记住,青州还是那个青州!

这些年,青州深受黄巾贼之苦,这固然是许多百姓为了泄心中的不平,像是李顺这样的人太多,但到头来你们会发现,黄巾贼并非是良配。

“使君,顺不认为有错,士族本来就应当凌驾于百姓之上,纵使做得不妥,那也算不得有错。

况且顺所做之事,蔡太守也是知道的,他是顺的上官,认同顺的做法,所以顺认为,所作所为皆无错!”李顺应道,一脸张扬。

刘远也不说话,翻看着手中的案卷,接着抬眉看了李顺一眼道:“李顺,你有何想说的?”

两名亲兵按着李顺,太史慈挥戟,李顺的头颅飞起。

“顺认了。”李顺低头看了几眼,翻了几页,没翻完就点了点头。

刘远起身,走到了院子之中,看着眼前的百姓。

他们比之李顺更甚,所以我们需要做出更多的改变,青州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我希望看到一个越来越强的青州。

“你胆敢如此!”李顺一惊,跳了起来。

太史慈走了过来,一把按在了他的脖子间,用力一提,直接拉到了院子里。

李顺伏诛,以后县令之职由李岱接掌,如果李岱也是贪墨之人,你们可以直接去临淄告状,我来处理!”

“谢使君!”一群人跪下,热泪盈眶。

刘远看着一张张鲜活的脸,心中隐有感叹,其实百姓所求的并不多。

阳光洒着,他扬声道:“子义,将李顺拖出去砍了。”

“李岱,你有勇武,有谋断,以后好好做事,从前的案卷可以重新审理,肃清黄县当下的局面。

还有,屯田之事也要做好,我之前颁布的律令,世家不得参与开荒屯田,所得土地尽归百姓,必须落实。

今年麦子收获之后,收世家三成粮,如若胆敢有违背者,以律令来惩处,这件事情交由你来负责,你可以募兵了。”

刘远轻轻道,李岱大声应道:“使君放心,岱必将全力而为!”

离开的时候,长街上许多百姓过来送东西,有送鸡蛋的,有送鸡鸭的,还有人牵了一头羊过来。

刘远大声道:“乡亲们,远行事,不是为了让你们感恩,而是为了不公,所以东西你们拿回去吧。

你们也都并不富裕,回头要建船坞时,还望你们多出点工,凡是参与者,每人每日发两百钱。”

“使君,我们无需钱财,愿受使君驱策!”

“使君大恩,我们无以为报,愿为马前卒。”

“只凭使君一句,青州还是那个青州,我等皆愿为使君而死!”

群情激昂,刘远行了一个大礼,这才离开。

回到盐场,刘远吁了口气,站在盐池边上,看着海水引入,心中一时无法平静。

李顺这件事情,看起来蔡伯起也是有参与的,那么这是一个可以对付他的由头。

只不过光明正大地对付他总有些不妥,他是东莱太守,那就从张让那边出手,让他将人安排走。

回去他就让人去洛阳找张让,顺便找一找刘宏,之前将一亿六千钱送给了刘宏,足以让他高兴一阵子。

太史慈站在他的身边,认真道:“主公大义!慈看到这样的青州,一直也很悲凉,但使君所行之事,皆是为了青州。

慈心中感激,日后主公哪怕让慈赴死,慈也不会皱眉,愿为主公而死,天下间,恐怕再无主公这等英雄了。”

“好好活着,青州人口三百余万,太少了,最近来了许多的难民,差不多有百万之数,总算是能填补一些了。

水师要尽快打造,这样运粮也会方便一些,从青州去交州,船运更为合适,交州粮产丰富,而且我们还可以往荆州去。”

刘远轻轻道,太史慈点头:“主公放心,慈必将全力而为,黄县有不少船匠,只是最好的船匠还是在荆州一带。

那里也有长于水师的将领,慈会派人去荆州请人,主公下次再来巡视,相信这里就会与从前不同了。”

“我信你。”刘远拍了拍他的胳膊。

黄县县城传来一阵阵的敲锣打鼓音,这一年还没有鞭炮,否则一定会家家庆祝。

县堂之中,许多百姓去告状,李岱虽然辛苦,但却有一种扬眉吐气之感。

长街之上,一名中年文士站在那儿,看着这样的气象,目生异样。

在他的身边跟着一名少年,轻轻道:“先生,黄县似乎变了。”

“刘使君乃真英雄!”文士赞叹道,接着想了想道:“过几日,我去见见刘使君,青州还是那个青州,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当真是英雄。”

少年笑笑:“先生第二次称赞刘使君为英雄了。”

“走吧,我们去看看李岱审案,这个人还是不够聪明……而且这件事情,蔡伯起未必能容忍,李顺终究是他的人,这里还是东莱郡治所。”

文士轻轻道,少年点头:“蔡伯起平平无奇,但这里却有七千兵马,他若是对刘使君不利,终究不是好事。”

“以刘使君之能,应当是早有防备,你就不用担心了。”文士笑笑,大步向县堂走去。

少年跟上,两人进了县堂,院子里热热闹闹的。

许多的百姓正在写状子,身边有人辅助,文士也过去帮忙了,听了案子还要写上他的处理意见,往往是一针见血。

这也是当初张让送的,回头他会让人登记在册,刺史府的官册上有着全州各处的官员名字。

李岱跪在堂下,认真道:“岱多谢使君。”

李岱也跪下了,对着刘远行了大礼:“岱多谢使君赏识,日后一定竭尽所能为黄县做事。”

“大家都起来吧。”刘远扬声道。

黄县的县衙,刘远坐在主位上,典韦和太史慈站在他的身后,李顺坐在左侧,县尉李岱坐在右侧。

所有人起身,也不离去,只是看着刘远。

刘远转身进了县衙,对着亲兵说道:“请乡亲们都回去吧,从今日起,县堂重开,有状告状,一切自有县里来处理。”

在高堂上坐下,刘远取了任状写上了李岱的名字,递给他,就连官印都给了他。

县衙之外的院子里,站着上百名百姓,无人出声,只是看着高堂之上的刘远。

刘远让太史慈将手中的案卷递给了李顺,问道:“那么这些事情,你认了?”

阅读三国粮二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0876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