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11章别亦难汉魏谋略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19 09:16:20
  • 字数:9226字

姜维笑着摸了摸他头,道:“你太小了,还未满十八,父亲不能带你上前线。我走之后你要好好学习,等我回来后要考你《诗经》。”

姜子点了点头,道:“孩儿明白了,孩儿会努力学习,等父亲凯旋归来。”

董厥道:“这是陛下批准的,他可以拿。”

诸葛瞻道:“一千万斤粮食,大概够姜维使用多久?”

尚书令樊建走到诸葛瞻身前,道:“都护,姜维从国库拿走一千万斤粮食,理由是北伐所需。”

姜子道:“父亲,带上孩儿一起走吧。”

樊建看了眼董厥,董厥憋着嘴摇了摇头,樊建便不再说话了。

此时,姜宅。

这时,李密、来忠、向充、习隆四人走了过来。

姜妻看着姜维,道:“刚回来就要离开了吗?”

姜维道:“是的,陛下命我出师北伐,我必须要走了。”

李密道:“大将军,一切准备妥当,请问何时出发?”

姜维道:“现在就出发。”

于是姜维走到姜宅门口,他又回头看着这个宅子,虽然这里是国家大将军的宅邸,却是这么普通,甚至破旧,又看着妻子,感觉有太多对不住她的地方。

即将离别,姜维和妻子、孩子做这最后的告别。

姜儿道:“我感觉,或许再也见不到父亲了。”

姜妻抱着他,道:“你父亲是国家的大英雄,他一定会活着回来的!”

成都北门,姜维等人很快来到那里。

姜维看着向充、习隆,道:“向尚书和习校尉,陛下身边需要正直之人,你二人留下。”

向充不解道:“为何我又要留下?我不愿意。”

习隆道:“整日出入后花园,却不能上阵杀敌,留下来不痛快啊!”

姜维道:“向尚书,我之后在前线肯定会遇到粮草问题,而我在尚书台唯一的依靠就是你,所以你要留下来。习校尉,保护陛下也是很重要的事,再说还要劳烦你留意宫中消息,所以你也要留下来。”

见二人不愿离开,姜维道:“前线没有你二人的使命了,而成都有,我命令你二人留下,请服从命令。”

见是命令,向充、习隆无奈只能领命。

姜维刚走出宫门,见前方有一面熟者,稍微走近,原来是郤正。

姜维赶到郤正身前,道:“先生,你有话要对我说吗?”

郤正道:“伯约,陛下派我来为你送行。”

姜维道:“原来如此,我马上就要上前线了,怕是很难再见面了。”

郤正感慨一声,道:“怎么感觉像永别,担心自己回不来了吗!”

姜维笑了笑,拍了拍郤正胳膊,道:“放心吧,魏军杀不死我。我虽然已经六十出头,但我身披战甲,手使兵刃,可战于百万军中。不灭邓艾,我誓不归来!”

见郤正流泪,姜维道:“你这是怎么了,像个妇人,我真没事。对了,你为我送行,我送你一个礼物吧。”姜维从口袋中拿出一个书卷,递到郤正面前,道:“我写的《蒲元传》,就送给你了。另外还有一事要劳烦你,我孩子还小,你要帮我照看一下。他或许武功达不到我的高度,但若能多读书,将来报效国家总是可行的,你说是不是呀!”

郤正擦着眼泪,收下书卷,道:“伯约,礼物我收下,我也答应帮你照看你儿子。”

姜维道:“谢谢令先。”

这时有人赶来,众人一看,是陈寿。

陈寿赶到姜维身前,道:“黄门侍郎陈寿拜见大将军!”

姜维道:“陈承祚,现在不是卫将军主簿了?”

陈寿道:“已经不是了。”

姜维道:“这黄门侍郎是宫中的重要职务,恭喜你啊,你找我有何事?”

陈寿道:“大将军,以前有幸随李主簿到过你家,昨日他说你今日要走,所以我赶到北门与你辞别。另外我还有一些话,想对你说。”

姜维笑了笑,道:“我都是要走的人了,有什么话你直说。”

陈寿道:“大将军为国效力三十余年,不仅是陛下最信赖之臣子,也是国家最杰出的将军。但人的文韬武略往往要受制于国力。我国只是一个西陲小国,当中原大国没有发生动乱之时,便很难完成这般宏伟的事业。所以承祚希望大将军多多珍重。”

见陈寿这么说,姜维道:“谯先生的高徒,确实不简单。我还记得你送我的诗,《七里香草》:‘非是草不香,羁旅在他乡。相思南北国,万水千山长。花儿凋谢日,卿家不哀伤?’将来你是不是可以写一部史书啊,我很看好你呢!”姜维道后跃马而起,持枪北望,这般气宇,好似瞬间回到二十七岁模样。姜维看着李密道:“是时候了,出发!”姜维又回头向郤正、陈寿比出告辞的手势,郤正、陈寿亦如此。

于是姜维,再次踏上了前线。

郤正、陈寿返回城中。

走在路上,郤正看着陈寿,道:“承祚,你今日不在宫中,跑来给大将军送行,不怕得罪尚书令与黄皓吗?”

陈寿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我只要认为自己做得对,就不怕别人怎么看。”

郤正道:“那不行,你回去告诉尚书令,就说是我郤令先让你来的。至于黄皓,我来周旋。”

陈寿道:“谢郤先生。”于是二人返回宫中。

数日之后,姜维一行人,回到汉中。

汉中,赤阪大营。

姜维召集大小军官,商讨北伐事宜。

见众将就位,姜维道:“我得到陛下诏令,时隔四年,汉军将开启新的北伐。”

众将士高呼道:“北伐!北伐!北伐!北伐!”

姜维示意众将安静,指着地图,道:“这次我率军四万,目的地是陇山以西诸郡县,也就是魏将邓艾所部。根据军情,邓艾的兵力与我军几乎一样。但是他的问题是他需要把兵力分散到各郡县、关隘,这样才能防守广大的陇西地区。但又因他分散部署,使得他每一处的兵力都有所不足。而我数万人进攻一处,他兵力不足必然守不住。当我军突破祁山,往东可以进攻上邽,往西可以进攻狄道,往北可以进攻冀县,他处处防备,处处困难,我军将掌握战场主动。”

裴越道:“大将军,这一仗到底怎么打,你来个痛快的。”

姜维道:“好!我军从正面突破祁山堡,进攻陇西地区的这条行军路线,虽然获胜机会很大,但损失也不小。而我的想法是,先率军到达武都、建威,做出进攻祁山堡的企图,吸引邓艾主力。然后大军出麹山,快速进军洮阳、侯和,从而北上狄道。当我军到达狄道,便有羌、胡接应。这样我军便可在金城、陇西之间,与邓艾展开决战。若能一举击败邓艾主力,那么金城、陇西、南安、天水等郡将全部收复,整个陇山以西将为我国所有。”

赵广道:“那这次几乎与当年大败王经的路线一致。”

来忠道:“若用计谋迅速击败魏国主力,占领陇西广大地区,等关中司马望再来增援也毫无办法了。”

李密看着地图,道:“大将军,可是若邓艾识破计谋,未将主力增援祁山,而是放于狄道,又该如何是好?”

姜维道:“若邓艾没中计,那么我军很有可能在麹山、洮阳附近提前与邓艾主力进行决战。”

刘林道:“若是如此,我军有几成把握击败邓艾。”

姜维道:“邓艾老谋深算,定会死守洮阳,等待援军,等援军到来再与我军决战。我估计,我军与邓艾的胜负可能各占五成。”

裴越道:“有没有战平的可能。我军即吃不下邓艾,邓艾也不能击败我军。”

姜维道:“不胜不负就成了消耗战,就看谁粮草充足,便能坚持到最后。而我军粮草都由成都、汉中运来,与邓艾就地补给相比困难许多。所以打成消耗战是无奈结果。但无论胜平负,都是靠全军将士的坚毅与勇气,合理的战术所创造出来的,既然要去,就不能顾虑太多。”

傅佥道:“大将军,不如让我也去吧,我整日守着阳安关口,真不如上阵搏斗来得痛快!”

姜维拒绝道:“不可!阳安关口的安危关系生死存亡,你部数千人必须坚守关口,不容有失。若失了关口,军法从事。”

傅佥无奈道:“诺!”

蒋斌看了眼王含,对姜维道:“大将军,我与王监军愿与你一同去陇西。”

姜维再拒绝道:“你二人也不可!汉城与乐城是汉中最重要的三坐城关之二,只要这二城在,敌军就不敢说控制汉中。所以我走之后,你二人务必坚守二城,防备关中司马望突然杀来。另外柳将军在黄金城也是一样。”

蒋斌、王含、柳隐三将皆道:“诺!”

李密道:“大将军,大军粮草从明日开始运往武都,我军大约在夏秋之际便可进攻陇西。”

姜维道:“好,粮草先行,大军跟进!这次进攻陇西,我军必大获全胜!”

于是众将士气高涨,皆道:“进攻陇西,大获全胜!进攻陇西,大获全胜!”

同一时刻,陇西狄道城。

魏将邓艾召开军事会议。

将军府大堂中,邓艾精神抖擞道:“据可靠情报,蜀将姜维即将再度北伐,进攻我国。我盼了四年,终于把姜维给盼来了,这次一定要大败蜀军,活捉姜维,进献天子与司马公。”

诸葛绪道:“邓将军可是姜维苦主,之前几次没捉住他,算他走运。而这次他却来送死,将军你说怎么办,陇西数万将士唯马首是瞻。”

邓艾道:“好!众将请看地图。关于姜维的行军路线,我断言他不敢去关中找司马都督,因为上次他兵多而我兵少他都不行,所以现在更不可能。我敢肯定他会进攻陇西地区,从武都、建威行军至祁山堡,然后寻找我军破绽,力求在野战中杀伤我军,从而吞噬整个陇西诸郡。所以我现在发布以下军令。第一,所有守城将军不可擅自出城迎战,违令者军法从事。第二,派出大量探马日夜打探姜维动向,探出他的真实企图。第三,寻找姜维薄弱处,伺机全军出动,给予沉重一击。”

诸将道:“诺!”

邓艾道:“现在我做出具体人事安排,雍州刺史诸葛绪。”

诸葛绪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我命令你部严守祁山堡,不得有失。”

诸葛绪道:“末将领命!”

邓艾道:“将军邓忠、田续。”

邓忠、田续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你二人领军至麹山、石营坚守。”

邓忠、田续道:“末将领命!”

邓艾道:“将军庞会。”

庞会出列道:“末将在!”

邓艾道:“你率一军,据守散关,以防姜维突袭陈仓。”

庞会道:“末将领命!”

邓艾道:“陇西诸郡郡守、将领皆坚守各治所、堡垒,不可让姜维抓住任何机会,得到一城一地。”

诸郡郡守、将领出列,道:“末将领命!”

邓艾道:“好!我本人坐镇狄道,哪边危机我就往哪边支援。四年等待,便在今日。全军用命,血战报国。誓要大败蜀军,活捉姜维!”

众将皆高呼道:“大败蜀军,活捉姜维!大败蜀军,活捉姜维!”

于是邓艾在军事会议上,做出了对付姜维的一系列安排。

姜维与邓艾,季汉与曹魏,主力与主力,以陇西为战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即将开启。那么姜维与邓艾到底谁能胜出,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姜邓大战于陇西。

当姜维走远,姜儿依然站在门口望着父亲离去的方向,迟迟不愿进家门。

见况,姜妻走到他身旁,道:“儿啊,你怎么了。”

姜维摸了摸妻子的脸,道:“说实话,整个天下或许我最对不住的人,就是你了。若还有来世,我不做将军,日日陪伴你。”

姜妻留着眼泪,只能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二日后,尚书台。

姜维看着儿子,道:“父亲走了。”

姜儿流泪道:“父亲,儿长大了也要为国效力,就像父亲一样。”

姜维抱了抱孩子,放开后转过身去,对李密等四人道:“时候不早了,走!”于是姜维等人去往成都北门。

樊建道:“加上之前运往汉中的,能支持汉军北伐及汉中诸部约八到九个月,若他节约,最多到年底也消耗殆尽了。”

诸葛瞻点了点头,道:“等他拿吧,年底再看。”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