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13章前方吃紧使离间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19 09:16:24
  • 字数:12112字

二人这么说,刘禅犹豫了,看着黄皓,黄皓道:“陛下,既然尚书台是这个意思,不如延期再议?”

刘禅勉强道:“那好,此事再做考虑,之后再议。”

刘禅道:“奉承话就别说了,诸位爱卿以为如何呀?”

皇帝虽发问,一时却无人主动说来,这让皇帝脸上的笑容很快消散。见皇帝面容已变,董厥出列道:“陛下,大将军在前线取得胜利是值得称赞的。只是文书上还说,大将军感到兵力不足,希望陛下发兵支援,及增加粮草。”

见皇帝高兴,黄皓附和道:“此乃陛下圣明,用人得当,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

董厥道:“陛下,确实难以支援了。就是再送一次粮草,大将军最多坚持到明年春季便要回来。总不能一直指望国内千里县粮。若他能再打一次胜仗,就地解决粮草,那才是关键。”

诸葛瞻出列,道:“陛下,大将军的军队从祁山打到洮阳,战线延绵百里,所以感到兵力不足。如今与邓艾、邓忠在侯和、洮阳相遇,如此看来,战机已失。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方显大智慧。”

见尚书台的三位臣子皆不太愿意给予支援,这让刘禅感觉不爽。或许此时刘禅觉得尚书台已经完全被诸葛瞻控制,有些不听话了,他颇为失意,叹了口气,道:“这么看来,诸位爱卿是不想支持大将军了?”

季汉朝堂之上,君臣对于是否给予支援姜维北伐一事,难以决定,只是单纯的肯定了姜维的军事进展。

刘禅看着张翼、廖化、宗预,三人皆低头沉默。刘禅看着樊建,道:“国库应该还有上千万斤粮食吧。”

樊建道:“陛下,国库只有余粮了,国内百姓,君臣官吏皆需食粮,哪里还能支援战争。若掏空国库,那么国内君臣百姓又如何生存?”

退朝后,尚书台。

尚书向充找到尚书令樊建理论,道:“尚书令,明明成都还有上万士兵,为何不发兵,若不发兵,前线兵力不足,便很难取得更大战果。再说粮草,国库存粮超过千万斤,你是知道的,为何又不能运往前线?”

见他气愤模样,樊建笑着道:“向老弟,缓缓气,别激动,你我坐下说话。”于是樊建让他坐下,二人皆坐后,樊建接着道:“成都是有上万后备,也有千万斤粮食,可是就算今日全送上去,也不顶用的。这战争啊,太耗国力了,我国是小国,小打还行,大打总是无法支撑的。听听我这个老大哥的话,此事你就不要再多管了。”

诸葛瞻道:“朝廷确实没能力支援更多了。陛下可问张、廖、宗三位老将军,是否愿意亲自率兵前去支援。”

董厥道:“那都护现在究竟是在陛下身边还是太子宫?”

樊建道:“我估计,或许都不是,应该是在黄皓那里。”

董厥惊讶,道:“什么?若是如此,快要变天了。”

樊、董二人看着一地狼藉,预感诸葛瞻就要对姜维下手了,而且是重手。此时姜维正在北伐,开展政治内斗真是一种可悲却又难以避免之事,樊、董二人很快也决定了接下来该怎么做了。

那么此时诸葛瞻和黄皓真在一起吗?

话说当姜维与邓艾、邓忠在侯和、洮阳对峙之际,除了正面战场,谍战战场逐渐活跃起来。

邓艾用大量金钱拉拢与收买反对姜维本人与战争行为的人。使其诋毁、重伤姜维,从而削弱汉国军事力量,造成汉国国内之动荡不安。

而其中一人,便是太卜张天师,张天师是一名善于游说,身份非常特殊之人。邓艾花费重金将其收买。

当姜维在前线取得胜利,形势对魏国越发不利之时,邓艾启用张天师,要求游说季汉身居高位的持政者。因为与中常侍黄皓的良好关系,于是张天师入宫,直接求见黄皓。

一间隐秘的阁楼中。张天师与黄皓,便坐在那里。

张天师道:“青羊肆得到修缮,全赖黄常侍关照,这点薄礼,还望不嫌。”于是张天师命人将木箱放于堂中,打开箱盖,里面全是财宝,黄皓瞬间乐了,道:“天师啊,这也太多了吧。”

张天师道:“不多不多,这是应该的。”黄皓于是吩咐小宦官将木箱抬走,禁闭房门,二人继续交流。

黄皓道:“今日天师找我,或许不仅此事吧。”

张天师道:“被看出来了,贫道确实有一事要告知黄常侍。”

黄皓道:“请天师明示。”

张天师道:“道家弟子,遍布天下,北国自然不少。我在北国的弟子传来消息,大将军姜维在前线打了胜仗,邓艾形势岌岌可危,黄常侍是否了解此事。”

黄皓道:“这些日子传到成都的军情从未断过,自然是知道。那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张天师道:“大将军在前线不断胜利,预示着黄常侍,甚至诸葛都护在国内的地位越发危急。”

黄皓一听,立即重视起来,道:“此话怎讲?”

张天师饮口茶后,道:“难道黄常侍忘了,姜维在北伐之前,从汉中返回成都,要求圣上杀你,圣上为你求情,你才得以解脱。若大将军在前线立下新功,拿下邓艾父子,到那时回到成都,陛下定会重赏,不仅是重赏,更要加封三公、丞相之职。若是如此,姜维要提出杀人,可就容易多了。”

黄皓一听,心头一紧,冷汗直流,抖着右手,拿起绢布擦汗,道:“你接着说。”

张天师道:“那时姜维若执意杀你,就是陛下想保也保不了了。不仅你人头落地,你下属的那些大小宦官,我看命运皆会凄惨。这样的结局,难道黄常侍从未担忧过吗?”

黄皓放下绢布,感慨道:“若是如此,如之奈何!还望张天师教我安身保命之计啊!”黄皓说着扑通跪下。

张天师见况,赶紧将其扶起,黄皓坐下后,张天师道:“想要保命,其实不难。但是,需要麻烦你请一个人来,我才能教授。”

黄皓道:“天师让我请谁?”

张天师道:“诸葛都护。”

黄皓眉头一皱,道:“我与都护有一定来往,这事不难。要不这样,明日退朝,我安排陛下休息之后,你我与都护三人再聚于此,天师以为如何?”

张天师道:“好,就按黄常侍说的办。”

便到今日,退朝又安顿好皇帝休息后,黄皓请诸葛瞻来到这间阁楼,与张天师见面。

此时尚书台,尚书向充正与尚书令樊建讨说法。

而在宫中一隐秘楼阁中,黄、诸葛、张三人的交谈很快进入主题。

诸葛瞻道:“大将军若得到上万援兵与粮草支援,很可能围歼洮阳城中的邓忠。之后再围困邓艾。邓艾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侯和是小城,粮草支撑不了多久。而大将军只需让一部分军队挡住外围援军,便可以把邓艾困死在侯和。邓艾外无援军,内无粮草,士气降入低谷,姜维一战便能取胜。倒时手持邓艾、邓忠父子首级,凉州震动,那么姜维将立下不世之功,成就将超过我父亲,威望也将达到极点。陛下得知后,便会派人到姜维驻地,将丞相相印交于姜维。”

张天师道:“都护分析得很有道理,所以无论如何不能再支持姜维了。不仅不支持姜维,还要反对姜维,让姜维早点回来。”

黄皓道:“以大将军之地位,若让其退兵,只能让陛下降旨。”

诸葛瞻道:“这个太难了,陛下不会同意的。”

张天师道:“我有办法让姜维回来。”

诸葛瞻道:“天师快快说来。”

张天师道:“连同百官,弹劾姜维,陛下便会降旨让姜维退兵。”

黄皓道:“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如此。”

听到这里,诸葛瞻犹豫了,弹劾并非小事,他之前从未想过,而且此时干这种事,会有怎样的结果。

见诸葛瞻犹豫,张天师道:“都护,行动吧。若晚了,等姜维胜利归来,你与黄常侍皆是政敌,必被肃清。你诸葛家世代汉室忠臣,若到你这里被恶人重伤,岂不是败坏了你诸葛家的名誉,你也会成为家族的罪人,且永无翻身之日。”

黄皓也劝道:“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还请都护早做决断。若晚了,老仆与宫中上百内侍之头,就全交给姜维了。而都护不仅保不住自己与老仆,甚至连你的部将也要被牵连,到时或有上千人被姜维除掉。”

张天师道:“曹魏高平陵之变,司马懿杀曹氏家族,同时被杀的有五千多人,也就是十几年前发生的事。”

黄皓道:“就是到时都护学夏侯霸,投奔他国而换取更高职位,可是你父亲的堂兄弟,你魏国的叔父诸葛诞已经被诛灭三族,你吴国的堂兄诸葛恪也被满门抄斩,他国这般对待诸葛家族,你还去得了吗?”

在张天师、黄皓的多次劝说下,诸葛瞻终于下定决心,拍案道:“若不制衡姜维我永无翻身之日,如今百官皆心向于我,不如拼了,我决定,弹劾姜维!”

黄皓大喜,道:“太好了!到时候我全力支持都护,劝说陛下。”

张天师乐道:“那贫道提前恭喜都护,一统军政。”

于是张天师、黄皓起身向诸葛瞻行贺礼。

黄、诸葛、张三人在密阁中完毕商议后,诸葛瞻率先离开,黄皓稍晚送张天师出宫。

在黄皓送张天师出宫的路上,遇见了正面走来的黄门侍郎陈寿,这让黄皓有些惊讶,于是道:“你站住。”

陈寿停下脚步,道:“黄常侍,有何吩咐?”

黄皓道:“陈侍郎,你怎么在这里?”

陈寿道:“回黄常侍话,尚书令命我到少府传递文书,我刚完成公务。”

黄皓道:“是吗?我与太卜在研究宫中风水,你可不能出去乱说,明白吗?”

陈寿道:“明白,小官什么都没看见,只办完了公务。”

黄皓道:“这就对了,去吧。”黄皓道后,陈寿于是离开。

陈寿走远,黄皓对张天师道:“这个陈侍郎,应该不是姜维的人吧。”

张天师道:“诸黄门侍郎都是尚书台的人,怎么可能是大将军的人。”

黄皓道:“那就好,不过我听说陈寿与都护关系并不好,还听说他与秘书令郤正去北门送别姜维,真不知这人是否靠得住。”

张天师道:“若是怀疑,可找个时间单独问话,一切便会了然。”

黄皓点了点头,道:“有道理,走吧,我送你离开。”于是二人往宫门走去。

在陈寿送完文书离开少府不久,尚书向充赶到少府,找到镡承,希望他能给与前线汉军一些帮助,然而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镡承拒绝帮助,于是二人争论起来。

向充道:“镡少府,以前你都愿意帮助汉军,为何这次就不行了。”

镡承道:“这里是宫廷仓库,确实没有多余的粮食、钱物支援前线。”

向充道:“就算是用于宫廷,陛下说过,若前线困难或非常时期,可以用少府的钱粮。”

镡承道:“那好啊,还请向尚书拿出陛下旨令,若是没有,在下无法提供任何帮助。”

向充道:“什么?这不是你真心,一定是诸葛都护让你这么做的吧。”

镡承摇头道:“无可奉告!”

向充道:“内斗是魔鬼,国家早晚必败坏在你这些人手里!”向充道后挥袖而去。

诸葛瞻返回尚书台,他未直接找众僚商议,而是先坐下,沉着良久,即挥笔写下,表罢姜维:‘自汉相尽瘁,蒋费后已,姜维执军,已历十年。臣录尚书,日夜忙碌,政务难施,痛心沥血。维累年出师,好战无功,国家疲弊,百姓憔悴。

今年北伐,耗费兵马钱粮无数,寸功未力之际,再求挥霍国力,目的只为贪图兵权,以公谋私。今贼众而国弱,伐罪之事,任重道远。不在一时,自寻恶果。及时匡矫,免遭祸败。唯诺放纵,危急大业。

臣表请陛下,夺维兵权,削凉州刺史,改益州刺史,召回成都,以右将军阎宇取而代之。愿陛下察纳忠谏,臣万般感激。’

写毕,诸葛瞻招呼尚书台众臣阅之,并要求明日上朝,联名表奏。

于是辅国大将军董厥,尚书令樊建,尚书仆射张绍,大尚书卫继,尚书张遵、文立、程琼、刘武、尚书郎黄崇、费恭、李虎,尚书左选郎邓良等人先后阅读此表。而向充此时返回尚书台,最后阅表。

阅后,董厥与樊建面面相觑,未先发表意见。

见况,还是张绍率先道:“都护,早该如此了,我看可行。”

张遵道:“事已至此,仁义尽致,罢免姜维,就在如今。”

黄崇道:“这表字意准确,将这些年诸公之忧,诸公之想,给予表达,陛下看过,必会有所行动。”

费恭道:“联名上表,我费恭一定支持。”

邓良道:“蜀中同僚,还有疑虑否?”

见诸葛瞻态度严厉,事已至此,再有疑虑,无法交代,于是蜀人卫继、文立、程琼皆表示支持。

董厥、樊建等人皆参与‘站队’。

唯独向充一人,远离众意,只得离去。

黄崇又建议邀请蜀中元老,如谯周、张翼等人加入提议、联名,得到诸葛瞻认可,于是派人请来。

忙碌半日,诸葛瞻说服众蜀中元老加入其中,达成目的。

联名表文修正为:‘自汉相尽瘁,蒋费后已,姜维执军,已历十年。臣录尚书,日夜忙碌,政务难施,痛心沥血。维累年出师,好战无功,国家疲弊,百姓憔悴。

今年北伐,耗费兵马钱粮无数,寸功未力之际,再求挥霍国力,目的只为贪图兵权,以公谋私。

今贼众而国弱,伐罪之事,任重道远。不在一时,自寻恶果。及时匡矫,免遭祸败。唯诺放纵,危急大业。

辄与辅国大将军录尚书事南乡侯臣董厥、尚书令录尚书事臣樊建、左车骑将军领冀州刺史都亭侯臣张翼、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中乡侯臣廖化、镇军大将军领兖州刺史关内侯臣宗预,尚书仆射西乡侯臣张绍、尚书臣卫继、尚书臣张遵、尚书臣文立、尚书臣程琼、尚书臣刘武、尚书郎臣黄崇、尚书郎臣费恭、尚书郎臣李虎,尚书左选郎阳武亭侯臣邓良、太常臣张峻、益州别驾臣汝超、少府臣镡承、光禄大夫臣谯周等议,辄解维任,削凉州刺史,改益州刺史,召回成都,以右将军阎宇取而代之。愿陛下察纳忠谏,臣万般感激。’

当姜维在前线取得军事进展,又包围洮阳邓忠、对峙侯和邓艾之际,在成都的诸葛瞻联合群臣,上表弹劾姜维,欲一举将其拿下。那么诸葛瞻等人能否成功,在前线的姜维又将何去何从,之后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诸葛瞻弹劾姜维。

见向充这般行为,董厥走到樊建身前,道:“都护真要和大将军斗到底了?”

樊建道:“请问现在不斗,更待何时?”

向充道:“什么?那就等着大将军失败归来吗?难道诸位同僚都不希望国家复兴吗?”向充站起来看着附近,道:“都护在哪儿,为何此时他竟然不在尚书台。”

樊建道:“向老弟,都护在宫中,不是在陛下身边,就是在太子宫。”

季汉朝廷。收到前线军情,皇帝刘禅颇为满意,于是对群臣道:“诸位爱卿,大将军在前线奏凯了。从祁山打到洮阳,在上百里的战线上,攻破魏军营寨数十座,现在已把魏将邓忠包围于洮阳,看来破城斩将之日,指日可待了。”

向充道:“那我现在去找他理论。”

樊建道:“哎,你去找他也没用。我直接告诉你,我的态度就是都护的指令,都护不允许尚书台再给大将军运去一兵一粮。”

向充摊开双手难以相信道:“都护为何要这么做,现在两国正在交战,难道都护还想着内斗?这是政治陷害!这样内斗会是个什么结果,这个国家还有希望吗!若北伐失败,难道不是国家的悲哀吗!对于都护的这种行为,我向充真是感到无耻至极!”话到这里,向充挥手把案几上的笔墨文书宣泄一地,愤懑而去。

刘禅道:“是啊,确实如此。毕竟大将军想要彻底击败邓艾,感到兵力不足,粮草有限,也属常情。那么朝廷是否应该立刻给予支援?尚书令来说。”

樊建出列,道:“陛下,大将军北伐统帅军队不下四万,春季离开成都时又带走粮食千万斤,可刚到九月就感觉兵粮不足,这让朝廷很为难。”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