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存亡之秋

第14章义贯强川断后军

  • 作者:学者凤鸟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03-25 16:48:12
  • 字数:11990字

许久,姜维手下将领到齐,姜维道:“诸位将军,我军如今在孔函谷,而前方阴平桥头据探马回报,已被魏将诸葛绪所占,魏军有三万多人列阵迎战,所以我军很难强行从桥头撤离。”

裴越道:“我军多次派人回成都,请求让廖化将军率军占据桥头,看来还是晚了。”

这时有探马回来禀报,道:“大将军,最新情报。”

姜维道:“什么情报?”

姜维大军到达孔函谷。

此时阴平桥头,诸葛绪确实已经列阵以待,等待姜维杀来。

探马道:“看见敌方旗帜上有‘诸葛’二字。”

李密道:“是诸葛绪,看来阴平桥头被他抢占了,他手上有三万多人。”

来忠道:“前有诸葛绪,后有邓艾,六七万魏军将我军夹于中央,这样的形势对我军极为不利。”

探马离开后,姜维道:“马上通知军官开会。”

李密道:“诺!”

刘林道:“走桥头不行,我军必须另寻途径,撤回汉中。”

李密道:“大将军有何良策?”

姜维认真想了想,道:“我军可从孔函谷向北,绕到诸葛绪后方,做出断绝诸葛绪归路的举动。诸葛绪知道后必惊慌,担心无法返回,也担心我军趁虚攻占祁山,便会撤军追来。当诸葛绪追来之际,我军调转回头,抢过桥头,等诸葛绪再察觉我军意图而折返时,已来不及。”

姜维对探马道:“再去打探!”

李密等人道:“诺!”

入夜后。

姜维大军每名士兵皆高举火把,整齐列队,沿山向北行军。

汉军的行动,被阴平桥头附近山顶的魏军监视兵看到,监视兵立即下山,报告诸葛绪。诸葛绪得知情况亲自登山察看,果然见远处一山上,蜀军正向北进军。

原来姜维没打算冲自己来,而是另走别道,这让诸葛绪一时不知所措。

旁边庞会道:“将军,蜀军如此行军,并非冲着你我,难道另有企图?”

诸葛绪道:“什么企图?”

庞会道:“姜维向北,或攻击祁山,或断绝我军归路,或另寻道路返回汉中。”

诸葛绪思索一阵,道:“像你这么说,我在桥头等他一场,算是白忙活了。”

庞会道:“确实如此。”

诸葛绪道:“那怎么办?难道让姜维就这么走了?”

庞会道:“当然不可,邓将军见你我轻易放走姜维,将来肯定会怪罪,便可能上表朝廷问罪,到那时,你我将登囚车押送洛阳。”

诸葛绪气愤道:“他敢!他上表我也上表,我要追究他于沓中放走姜维之责。”

诸葛绪又一想,觉得庞会说得不无道理,且自己未截住姜维一兵一卒,论罪大小,或许也是自己更大,诸葛绪便道:“那若是我军还想截住姜维,又该怎么办?”

庞会道:“姜维向北,我军亦向北,姜维想断祁山道,我军就在祁山道上将其绊住。”

诸葛绪点了点头,道:“有道理,我军先把姜维绊住,然后等邓将军赶来,四面合围姜维,就地歼灭。”

庞会道:“是的,就是这个意思。”

诸葛绪又看着北去的姜维大军,他实在想不出更好的应对办法,他也绝不允许姜维就这样从自己眼皮底下离开,于是坚定道:“庞将军,命令全军,立即撤出桥头,向北追击姜维!”

庞会道:“诺!”

于是姜维向北,诸葛绪也向北追去。

此时强川口。

将军赵广率断后军残部,到达此地。

此时他手上的连弩士仅剩百余名,箭矢早已用尽,连弩监于突围时阵亡,于是他将连弩士与虎步兵合并,此时兵力约五百人。

赵广走到虎步监身前,道:“将士手上粮食还剩多

少?”

虎步监道:“赵将军,已经没有粮食了。”

赵广站于众将士前,见皆疲惫饥饿,道:“来人,杀战马,犒劳全军!”

一听要杀战马,虎步监连忙止住道:“赵将军,不可啊!军马只剩数匹,若是杀了,将军如何突围而与大将军相见啊。”

赵广拉着他手,道:“为了给大将军撤退争取更多时间,为了完成我断后军之使命,我决定与众将士坚守到最后。请杀马,犒劳将士。”

虎步监留着眼泪,道:“赵将军,不可啊!”

赵广坚定道:“我意已决。”赵广松开其手,道:“我命令,杀马!”

于是杀马、生火、煮肉,断后军为明日之战,充实力量。

新一日,魏军汉中大营。

有军士前来禀报军情。

杜预拿到文书一看,大惊,将其拿给钟会,钟会过目,诧异眼神看着杜预,道:“这么快,胡烈就拿下阳安关口了。”

杜预激动道:“胡烈一战攻关,大获全胜啊!”

钟会大笑,便将文书传给其他僚属,众人阅后皆称好。

钟会道:“我军从八月挥师南下至如今九月,一个月内攻占汉中大部及阳安关口,军事进展可谓迅猛,取得了几十年来对蜀作战之最大胜利。如今,我军应一鼓作去,拿下剑阁,这样才能取得更大之胜利。”

杜预道:“是啊,拿下阳安关口,我军便可长驱直入了。”

钟会道:“羊参军、向功曹。”

羊琇、向雄向前,道:“将军!”

钟会道:“你二人立即通知大营所有人员,收拾粮草器械,明日拔营,进军阳安。”

羊琇、向雄道:“诺!”

二人离去后,主簿邓殷向前几步,道:“将军,是否将攻克阳安关口的军情,命人上报洛阳。”

钟会想了想,道:“暂不,等我到达关口,再送京师不迟。”

邓殷道:“诺!”

于是钟会很快做出新一阶段军事部署。

同一时刻,邓艾方面。

邓艾部将,金城太守杨欣率数千人杀向强川口。

汉将赵广率领五百断后军,列阵迎战。

而阴平桥头以北。

姜维率军已向北前进三十里,只见有探马回报,道:“大将军,大将军!”

姜维停下脚步,道:“什么情况,快快说来。”

探马道:“阴平桥头,诸葛绪拔营向北追来。”

李密道:“你看清楚了没,诸葛绪是率部分人马追来,还是全部人马。”

探马道:“回李主簿,看清楚了,诸葛绪是率全部人马离开桥头。”

姜维对李密道:“诸葛绪中计了!”

李密道:“是的,诸葛绪担心我军抄他后路或另有企图,于是赶紧追来。”

姜维对探马道:“继续打探,若诸葛绪向北前进三十里,再回来汇报。”

探马道:“诺!”

探马离去后,李密不解道:“为何是三十里?”

姜维道:“敌军只需向北三十里,我军就有足够时间返回桥头,成功过桥。等他再获悉我军折返,再追也来不及了。”

李密道:“原来如此。”

姜维道:“命令先锋将士,高举旗号,继续向北行军,黄昏时隐蔽起来,等候命令。”

李密道:“诺!”

强川口方面。

汉将赵广与魏将杨欣,皆身先士卒,率领将士,于江口厮杀。

两军将士不断倒下,江面浮尸一片,血染强川之流。

战至黄昏,两军收兵,此时汉军能战斗者仅剩百余人。而魏将邓艾率大部赶到,兵力增加数倍。

赵广与虎步监找了个寂静处坐下。

赵广指着江对岸,道:“看见了吗,对面升起众多火把,说明邓艾本人已经到达战场。”

虎步监道:“看见了。”

赵广道:“断后军最后之荣耀也将来临了。”

虎步监道:“赵老将军是国家功勋,而赵将军亦是国家捍卫者,赵家父子皆乃英雄。”

赵广摇了摇头,道:“我不是什么英雄,浴血奋战的断后军全体将士才是英雄。因为我军是英雄的汉军,所以才能干出这般英雄的事迹。”赵广道后站起来,虎步监也随之站起。

两人看着对面营火,等待最后的黎明。

新一日,阴平桥头以北。

姜维大军探马返回报告姜维,告之魏将诸葛绪已向北三十里,于是姜维立即命令全军原路折返,趁机渡过桥头。

强川口。

魏将杨欣得到增援,便向强川口对岸的汉军发起新一轮进攻。

汉将赵广带领仅存汉军,冲向敌军。

战至结

束,赵广及麾下断后将士,全员殉国。

强川,强川,汉军事迹,千古流传。

赵广,不愧为昔日义贯当阳长坂的赵云之子,不愧为英雄的汉将,他完成了历史的使命。

不久,邓艾与杨欣站在赵广遗体前,邓艾注视着赵广,表情凝重,对杨欣道:“这就是赵广。”

杨欣道:“是的,蜀将赵云之子赵广。”

邓艾感叹道:“虎将也,以弱兵与我大军连战数日,至死不退,只为给姜维撤军赢得时间。其人会如其父一般名垂史册。”

杨欣道:“只是姜维东逃,不知诸葛将军能否截住。”

邓艾道:“姜维进退如风,诡计多端,岂是诸葛绪之辈可以拦截。”

杨欣道:“那若姜维逃走,我两路大军合围姜维之计谋便会失败,又该如何是好?”

邓艾想了想,看着远处,道:“如今就只能指望诸葛绪了,若实在指望不上,再寻良策。命令全军,不作修整,立即进军孔函谷!”

杨欣道:“遵命!”

于是强川口之战结束后,邓艾未作任何停留,率军继续向孔函谷方向行军,追赶姜维。

午后,阴平桥头。

姜维趁诸葛绪向北三十里之际,迅速折返桥头,成功跳出拦截。

姜维渡过桥头,回望江桥,道:“赵将军,赶紧派人把赵广将军接回来!”

李密道:“大将军,来不及了,明日此时诸葛绪就会追来,重占桥头。”

姜维痛苦道:“那赵将军怎么办!赵将军怎么办!”道后即跪倒,李密也跪倒,姜维接着道:“前有诸葛绪,后有邓艾,只怕赵将军他,他!”

李密道:“大将军,大将军,此地不可久留啊!”

姜维道:“这样,你随大军先去阳安关口,我率骑兵前去接引,一定在明日此时之前赶回这里。”

李密道:“不可啊,大将军不能再陷险地而置全军于不顾啊!”

来忠、裴越、刘林皆赶来,见姜维跪在那里,于是皆劝道:“大将军!大将军,赶紧走吧!”

见姜维依然不愿离开,李密道:“断后于强川口,这不仅是赵将军的使命,更是他的心愿。他这么做就是希望大军能尽快到达阳安关口,从而扭转战局。为了赵将军的心愿,一定要赶紧离开,速到关口啊!”

来忠、裴越、刘林又劝道:“大将军!走吧,大将军!”

见事已至此,于是姜维向强川口方向敬拜。

在对赵广及断后军致以崇高敬意后,姜维率军全部离开桥头。

姜维刚离开桥头不久,便与在附近观望已久的廖化会合。

廖化道:“大将军,魏军兵分三路,邓艾一路去沓中,钟会一路去汉中,还有中路诸葛绪,占领阴平桥头。我兵少无法与他相争,便停留此地等候。”

姜维点了点头,道:“你这么做是正确的。”

廖化道:“桥头被诸葛绪占据多日,大将军是如何脱身的呢?”

姜维道:“我命令赵广将军断后,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我便从沓中撤往阴平桥头。当我到达孔函谷,发现诸葛绪已经抢占桥头,于是率军向北三十里,诸葛绪担心我断他后路,于是亦向北三十里,我便命全军折返,顺利过桥。”

廖化道:“原来如此,那赵广将军他,哎!此时诸葛绪一定发现了大将军已折返,便会追来,此地不宜久留,需马上撤离。”

姜维道:“你有收到阳安关口的消息吗?”

廖化道:“未有,事态紧急,请大将军马上赴关口。”

姜维道:“命令全军,增援阳安关口!”

廖化道:“诺!”

于是姜维和廖化合兵即往阳安关口进军。

第二日,阴平桥头。

在得知姜维折返的消息后,魏将诸葛绪察觉自己上当,立即返回。等他回到桥头,晚了一日,未能追上。

之前站在阴平桥上的诸葛绪是多么神采飞扬,如今站在阴平桥上的诸葛绪是多么寂寞凄凉。

只见他面如死灰,无力倚靠栏杆,便坐于桥面,不知今后何去何从。

庞会走来,道:“将军,诸葛将军!”

见诸葛绪毫无反应,庞会继续道:“将军,我军来晚了,请问是否继续追击姜维。”

诸葛绪呵呵一笑,道:“你觉得如今还追得上吗?邓艾将军与我联手都不能将其截住,此时再追,只怕会更丢人。”

庞会不解道:“若是不追,就这么放姜维走了?”

诸葛绪道:“我军拿下武都、阴平二郡,又控制桥头,已完成使命。如今哪也不去了,就在这里。等过个一二日,邓艾将军便会前来与我军会师。”道后,诸葛绪便瘫倒在桥面。

庞会叹气道:“哎,事到如今,好不痛快!”庞会便也坐下,无能为力。

就这样,诸葛绪拦截姜维的计划宣告失败。

此时邓艾到达孔函谷,继续向阴平桥头方向赶来。

赵广为了帮助姜维撤军,战死于强川口。姜维与廖化合兵后,即奔向阳安关口。钟会得知胡烈攻占阳安关口,立即率军跟进。那么这样的情况下又将发生哪些事,请看下一章:钟士季兵指剑阁。

刘林也点头,李密道:“大将军打算什么时候行动?”

姜维道:“今夜,全军高举火把,一路向北,让魏军看到我军行动。”

裴越悦道:“此计甚妙!”

李密道:“我担心会被诸葛绪看穿。”

新一日。

姜维想了想,道:“诸葛绪为伐蜀三大统帅之一,然而他的功勋最小,他自然希望获得胜利而得到功名。所以当我军向北时,他若还留原地,便会成为一支死军。若战役遭遇失利,将来魏廷问罪,他的过失便为最大。所以,他会想尽办法绊住我军,若要绊住则必中计。”

来忠道:“大将军所言极是,那赶紧行动吧,若再犹豫怕是对不住赵将军。”

裴越道:“就这样办吧。”

探马道:“阴平桥头两岸,全是魏军,营垒遍布,列阵以待,至少数万人。”

姜维大惊,道:“你可看清敌方主将是谁?”

阅读存亡之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1550.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