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穿越 > 天命王侯叶星魂魏婵

第214章 归属感、民心

  • 作者:打小我就疯
  • 类型:穿越
  • 更新:2023-04-14 05:14:10
  • 字数:4772字

没办法,杨寓在大定府的声望极高,一呼百应,想要稳定大定府局面,就要对杨寓以礼相待。

多年来,罗家庄就好像是一处世外桃源,更像是武朝的一块儿飞地。

大定府西郊,有一座罗家庄。

罗家庄里有位名士,名叫罗寓。

他给叶星魂留下一个大机缘。

中京太守几次要砍了杨寓,都被耶律宗元给制止了。

对他的志气大为赞扬,便恢复了杨寓宗姓。并把自己一身本事,倾囊相授。

后来辽人南下,罗性不幸战死沙场,杨寓就陪着老母亲,一直生活在罗家庄。

叶星魂来了两次,杨寓都没见他。

辽人占领大定府之后,三顾罗家庄请杨寓出现,都被杨寓拒绝了。

在罗家庄的私塾,也只教中原文化,不教一切和辽国有关的东西。

李贞就觉得杨寓是个沽名钓誉之辈,险些拆了杨寓的私塾。

叶星魂对此仅仅一笑,效仿刘玄德,第三次登门。

恰逢杨寓正在授学,叶星魂就站在窗外,足足听了一节课。

并在罗家庄里面办了一个私塾,一遍侍奉老母亲,一遍教学。

“守的住要守,守不住……”

叶星魂坐在杨寓对面,“守不住,就进攻!纵使战死,也要战死在冲锋的路上!”

“倒有镇北王的气魄。”

杨寓深吸了一口气,“小王爷,非杨某不识抬举,而是忠孝不能两全,还望小王爷见谅。”

“杨先生,这话是什么意思?”

“陈庆之围困中京,耶律宗元北上退回上京,带走了家母,留在上京作为人质。如果杨某为官,家母性命堪忧,还望小王爷理解。”

“杨先生,你为何不跟着北上?”

“想跟着北上了,但被李灵府拦了下来。”

“你母之事,包在本王身上。

杨先生既然暂时不能为官,本王也不强求。不知道杨先生可否去官学任教?”

经过了一番详细的商谈,杨寓发现叶星魂是个奇才,不弱于叶擎天的奇才。

于是,便答应了去官学任教,出任官学院的院士。

虽然不能为官,但出谋划策还是很轻松的。

杨寓告诉叶星魂,刺史府衙门里面很多人才,重要的看叶星魂怎么去利用。

还强调,镇守大定府,真正需要的步卒很少,想要为北伐做准备,那就要大力发展水师。

大定府水系发达,沿着河流走,几乎能抵达辽国任何一城。这也是辽人每次南下,兵力集结快速的原因之一。

与此同时,叶星魂心中一直都有的心结也被解开了。

他一直都纠结,辽人撤回上京,为何大定府的官员和百姓都没走,似乎辽人来了、汉人来了,对他们什么都不影响一样。

长城以北一共有十二府,汉人统治的时候,鼓励通婚;辽人南下赶走了汉人,依旧鼓励通婚。

以至于,很多人现在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算辽人还是算汉人。

时间久了,不管是对辽还是对汉,归属感也就没有了。

城墙上这些年不断的换各种大旗,无非就是占领了、统治了、被推翻了;再占领、再统治、再被推翻……

高层的一切都在变,但中层以下一直都没变。

久而久之,大定府的百姓们早都看开了,把自己比做成长工,把统治者比喻成不断更换的地主老财。

不管谁来了,对他们好的,他们就多出一点力,谁对他们不好,他们就浑水摸摸鱼,得过且过混日子。

叶星魂懂了,大定府基本上和南宋的时候,山东地界儿差不多。

唯一不同的就是武朝没有那个姓辛的狠人罢了。

说白了,就是民心,有了民心才有归属感,让他们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汉人,而不是没人要的孤儿。

明白这一切之后,叶星魂立刻把大定府的书院,命名为自强书院。

杨寓第二天,就走马上任,并把罗家庄的孩子,也全都带到了自强书院。

叶星魂也正式开始了大定府的具体规划。

大定府共有十二县,但掌握在他手里的仅仅有六县之地。

分别是大定县、长兴县、富庶县、劝农县、文定县、升平县。

归化县、神水县、金源县、青山等县,因为在临潢河以北,依旧被上京掌控。

朝廷的官员,陆陆续续的全都派来了,在刺史府点卯之后,走马上任。

叶星魂发现了一个二叔叶擎玄很会玩儿,委派的这些文官里面,最多的还是越王党。

但奇怪的是,越王党羽北上,任职的都是县令、县丞、佐使、曹司等文官,对于武政一点都不干预,一个人手都没安插。

对此,叶星魂倒是也没说什么,只要这群人办实事儿、办人事儿,不给他添堵就行了。

大定府本身就是按照武朝城池规划的,叶星魂没没做什么调整,想起来杨寓的话,叶星魂去了漕运衙门。

漕运衙门和刺史府衙仅一墙之隔。

院子十分整洁干净。值房内,小火炉烧的十分旺盛。一名小吏,正在火炉里面添加蜂窝煤。

叶星魂看见之后满意的点点头,入冬之后,为了捞钱,叶星魂首先想到的就是火炉和蜂窝煤。

再加上魏正伦家的矿脉就在顺天府,来往运输也十分方便。

现在,李铁柱和宋老三正在北上的路上,叶承乾为了支持孙子的大事业,还给配备了百名工匠。

小王爷来了,漕运衙门的值房内一片沸腾。

漕运衙门原本的最高行政长官就是折冲都尉,折冲都尉基本都在军营,因此衙门里只设有书吏十二人。

和书吏们闲聊了一会儿,叶星魂的目光放在了罗叔桓的身上。

“本王会继承先父遗志,继续北伐。”

“小王爷,大定府和上京,只隔着一条临潢河,你守得住?”

杨寓的整堂课立马,强调的都是骨气和脊梁。

只要骨气还在,脊梁没弯,北伐就不会止步于长城。

李灵府确实是个神人。

学生们下课,一一离开私塾,叶星魂在学生都离开之后,走了进去。

对着杨寓一躬身,“镇北王世子叶星魂,见过杨先生。”

杨寓起身还礼,“小王爷,没必要自降身份。”

罗寓本姓杨,一岁时丧父,其母改嫁,嫁给了大定同知罗性,因此杨寓改姓罗。

后来,罗家祭祖,年幼的杨寓自做土像祭祀杨氏祖先,被罗性发现。

阅读天命王侯叶星魂魏婵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2651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