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

第三百零一章:刘伯温:大明五百年国运!不敢深想的将来

  • 作者:早餐羊奶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5-06 02:25:19
  • 字数:10150字

还能在一个小村庄,干出这么多大事!

预想中,穷困潦倒,向朱皇帝认错没发生。

堂厅门开着。

屋中大人们聊着天。

朱雄英和杨荣两个小家伙在院中玩耍。

朱四郎不但能适应农村生活。

百官悄悄拉起帘子偷窥……

入村红房子,就是朱四郎家。

相反,因朱四郎的优秀,皇帝从猜忌、严密监视……

当初,很多人都以为,朱四郎过不了农民的日子,会穷困潦倒,最后还得回来向朱皇帝低头认错。

谁都没想到。

现在朱四郎都成朱皇帝的心头好。

地位与太子相比,也不相伯仲。

如今,大家都公认,朱皇帝心中,三个人很特殊。

这个信息,大家早知道。

李善长缓缓睁开眼,‘胡惟庸急了’。

点点头,的确是时候加速捧杀了。

呼!

胡惟庸暗暗松了口气,紧迫感平缓了不少。

朱四郎,借他手,杀涂节,狠狠抽他一闷棍。

仇,他记住了!

他也要借太子之手,杀朱四郎!

即便杀不了,也要把朱四郎再次打落尘埃!

……

百官参观期间。

屋内。

朱元璋看向朱标、常氏,“你们去和雄英说说,咱们也该准备回程了。”

百官要闹,也让他们追着回金陵城闹吧!

朱标、常氏点点头,起身去外面,带着朱雄英去了隔壁屋子。

朱元璋看了眼吕氏、王美人。

两人瞬间领会,起身告辞,去院子里。

啪!

门关上。

屋内只剩朱元璋、马秀英、朱棣、徐妙云。

“雄英对咱们家的意义,你也知道,今天爹就把他交给你了。”朱元璋看着朱棣,语气平缓道:“你们小夫妻两,也别因此给自己压力,就把雄英当你们的孩子,往后,你们怎么教雍鸣、祈婳,就怎么教雄英……”

对老四小夫妻两,他是放心的。

说这番话,不是叮嘱。

是给小夫妻两宽心。

……

朱棣、徐妙云认真听着。

等朱元璋说完后,笑着郑重点头。

见他们心态平和,朱元璋也放心了,笑笑,转而询问:“这段时间,让你休息,有没有认真读书?距春闱考,可没几个月了,你最好考个进士!”

当然,要是能考入前十甲,取得殿试资格更好。

如此,雄英跟老四离开应天府,去外地,反对声就不会太大。

不然,别怪他故意给混账老四身边塞个女子。

乌云琪格就很合适!

朱棣并不知朱元璋,打算直接把乌云琪格送到他身边,就是感觉老头子太烦,唇角抽抽,索性不说话。

对老头子的话,直接左耳入右耳出。

……

院中。

王美人陪吕氏站着,目光审视打量蹲在地上,拿根小木棍,一个人写字的杨荣,用只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询问:“侧妃姐姐,父皇就不担心,朱四郎故意教坏雄英吗?”

朱四郎的能力,没的说。

这次来土桥村。

她已经明白。

以前有眼无珠了。

可对于把雄英送到朱四郎身边教导。

她虽然不敢在这种事上插口。

可内心并不赞同。

但凡朱四郎有一丝丝野心,都有可能把太孙教成一个废物!

吕氏不由微微诧异,她算是看明白了,王美人绝非一个只会勾引太子爷的小野猫!

她倒希望朱四郎这么做。

父皇、太子爷,乃至满朝文武,都不会放过朱四郎。

父亲的仇,就报了。

可父皇既然敢把雄英托付给朱四郎,就肯定对朱四郎了解的足够透彻。

认定朱四郎不会做这种事。

也可变相看出,如今父皇多么信任朱四郎!

这种信任,等同于放手把大明江山,托付给朱四郎!

想想就让人绝望!

不过没关系,只要太子不信任朱四郎时,父皇肯定还会支持太子爷!

吱呀!

吕氏嘴唇动动,刚要开口时,开门声响起,见朱元璋率先走出,忙闭嘴,微微一福行礼。

朱元璋看了眼隔壁房门紧闭,视线转移到杨荣身上,笑着招手:“来师公这里。”

据老四说,村里孩子中,这个小家伙知道他们的身份。

杨荣丢下小木棍,小跑过来。

朱元璋揉了揉小脑袋,笑道:“往后朱雄就要和你一起学习、生活,你比他大,多照顾照顾他。”

杨荣点点头,“师公,我会照顾好朱雄的。”

哈哈……

朱元璋爽朗大笑……

笑声传入屋中。

常氏偷偷擦了擦眼角,狠心松开朱雄英,严肃看着,“雄英,往后要听四叔、四婶的话,不要调皮!”

朱雄英也感觉要离别了。

小脸终于流露出,即将离开父母那种忐忑,点点头,“母亲、父亲,雄英肯定好好跟四叔学习。”

朱标蹲下,帮朱雄英整理衣服,然后看向常氏。

常氏点点头。

夫妻二人谁都没说话,牵着朱雄英手,走出院子。

……

又简单说了会儿。

朱元璋动身启程。

朱棣抱着朱雄英送行。

朱元璋、马秀英、朱标不舍,撩着帘子招手。

常氏双手放于膝盖,笔直端坐,没去看。

马车驶出村口,看不到人后,朱标才放下帘子,转身,微微愣怔,伸手握住常氏的手,“没再看看雄英?”

常氏摇头,“不敢看,怕看了,忍不住……”

朱标没说话,只是紧紧握住常氏的手。

……

院门口。

马车消失在视线后。

朱棣扭头,“是不是已经开始想祖父、祖母、父亲、母亲了?”

朱雄英有些害羞,把头蒙在朱棣肩膀。

徐妙云被逗笑。

她被四郎戳穿小心思时,也喜欢这样。

朱棣笑笑,说道:“有什么好害羞的,想就对了,杨荣离家数千里,比你更远,今晚你们一起睡,问问他想不想父母。”

朱雄英悄悄抬头,看向杨荣。

杨荣笑着点点头。

朱棣把朱雄英放在地上,“跟杨荣,去找东旭、春晓他们玩儿吧。”

……

朱元璋离开不久。

百官一个个面色沉沉,乘坐马车从打谷场折返。

土桥村的一切,之前有所耳闻。

可到底不如亲眼所见。

三座高大粮仓,就是一般士绅家,都没这种规模的粮仓,普通小民百姓有了囤积粮食的能力,士绅利益就会受损。

毕竟天下这块肥肉,数量是有限的。

义仓,再有灾年,百姓自己就能渡过灾年,这是好事。

……

总之,朱四郎的乡土村社,有大家赞同的内容,更有大家十分厌恶痛恨的东西。

……

马车内,胡惟庸神色沉沉,某刻,询问:“恩师,我在乡土村社加作料之事……”

“陛下的马车呢?”

“什么!陛下回去了?”

……

胡惟庸话未说完,被前方惊呼声打断。

李善长脸色巨变,刚才折返途中,他们还见太孙和土桥村孩子在一起玩耍。

他认为不可能之事。

发生了!

太孙才五岁,朱皇帝就把太孙送到朱四郎身边!

胡惟庸忙撩起帘子,就见毛骧站在朱棣家院门外,和前面官员说着什么。

一种不好预感浮现心头。

骤然转头,“恩师,朱皇帝回城,怎么把皇孙留在土桥村?”

闻声,李善长回神,“你不是已经想到了吗?朱皇帝把太孙交给朱四郎教导!”

胡惟庸脸色变了又变。

难以置信道:“恩师朱皇帝就这么信任朱四郎?他就不怕朱四郎心怀不轨,故意把太孙教成一个废物?”

李善长没说话。

事实明摆着!

朱皇帝对朱四郎的信任,已经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胡惟庸脸色变了变,随即撩起帘子,催促车夫:“快!”

他一定要率领百官阻止!

……

徐妙云抱着祈婳,站在门口,目视数十辆马车,快马加鞭离开,扭头,好奇道:“也不知,父皇怎么平息百官反对。”

百官,绝不想四郎对大明第三代,影响太大!

尤其文官,很多人反感、抵触四郎的强硬风格。

‘老头子精着呢!’

朱棣腹诽一句,笑道:“刘伯温!你以为,老头子请刘伯温出山,只是为了替我分担怨恨?”

徐妙云眉头微皱,好奇追问:“刘伯温能解决此事?”

……

当夜。

百官齐齐跪在御书房外。

胡惟庸跪在最前面,大声疾呼:“太孙是大明未来,陛下决定太草率,臣请陛下收回成命!”

话音刚落,百官纷纷进言。

“请陛下收回成命!”

“陛下若不收回成命,臣等就跪死在御书房外!”

……

御书房内。

朱元璋瞥了眼殿外方向,收回视线,落在垂手站于御案前的刘伯温身上。

笑问:“今天去土桥村,感受如何?”

刘伯温拱手,干净利落道:“若能成,当为时代分水岭!大明国运至少五百年!”

王朝更迭,最大症结就是土地兼并和人口膨胀。

一个王朝的寿数,一般情况是两百年到三百年。

乡土村社能有效抑制土地兼并。

只要后世君主不乱来,大明国运翻一倍并不难。

朱元璋微微诧异。

以前他让刘伯温算一算大明有多少年国运,老滑头总推诿。

今天却直接说了。

还给出这么大个数字!

好奇催促:“说说你的分析……”

随即,刘伯温把心中所想全盘托出。

朱元璋听闻后,嘴角都快咧到耳根。

五百年,不少了!

笑道:“老四制定的补偿标准,你都看了来吧,马上去把这份补偿标准告诉百官,让他们赶快筹集钱粮……”

请刘伯温回来,可不只是替老四分担怨恨。

还为这一刻。

接下来,百官可以请愿。

但要先把补偿之事解决好。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等他们焦头烂额解决完补偿之事,雄英之事,风头过了,生米都煮成熟饭。

即便反对,声音也不会太大。

眼下,除了沐英还在云南剿灭大理段世,西边蓝玉打到昆仑山,下雪后,战事已经停了。

已经不需要顾虑军心士气了。

‘果然!’

刘伯温满嘴苦涩,其实回来途中,他就猜到了。

“臣遵旨!”

此法果真有效。

当刘伯温从御书房出来后,就当即宣布了补偿标准。

紧接着,小太监传达朱元璋旨意,大体意思就是,请愿可以,但先把自己的屁股擦干净,如果谁自己屁股都擦不干净,还敢妄议国事,别怪他不顾往日情面!

一场逼宫请愿,就这样被化解于无形。

……

吕府。

书房。

“父亲,父亲……”

吕本闻声,豁然起身,循声看去……

吕兆气喘吁吁进来……

吕本急切询问:“如何?朱皇帝收回成命了?”

他回金陵过年。

今天百官去土桥村,他知道。

但没去。

他不想去看朱四郎炫耀成就。

没想到,朱皇帝这么迫不及待,就把太孙送去朱四郎身边。

吕兆牛饮一口茶,喘气道:“没有,胡相等人脸色十分难看出宫,据说,陛下要大家先完成不法强占的补偿,再去请愿……”

呼!

吕本听闻后,长长吐了口气,唇角泛起笑意。

吕兆见鬼般,狐疑看着吕本,“父亲,你怎么还高兴?”

被气疯了?

太孙和朱四郎,叔侄感情越好,就越难扳倒朱四郎。

父亲怎么反而还一脸兴奋激动?

吕本瞪了眼吕兆,“你懂什么!扳倒朱四郎,不在太孙,在太子爷……”

只要不断捧朱四郎,让太子爷感到压力。

最终逼太子爷和朱四郎反目成仇即可!

“朱雄英不在太子爷身边,这对咱们家允炆,却是一件好事……”

朱雄英不能在太子爷身边尽孝。

允炆就可以代替。

太子爷必然因此而喜爱允炆。

他和百官的利益诉求略有不同。

百官不希望朱四郎对大明第三代,影响太深。

可他不在乎。

只要对报仇影响不大。

此事还有利于允炆。

他就乐意见得。

吕兆想了想,就明白了,脸瞬间潮红,压声激动道:“父亲,有没有可能,将来太子爷喜欢允炆,不喜欢朱雄英,立咱们允……”

吕本脸色骤变,“闭嘴!”

他其实想到了。

可不敢深想。

而且,这话也不能说出来!

……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这章只有四千字,缺少一千字,明天补上,今天晚上去吃席,耽误了。

(本章完)

胡惟庸放下帘子,看向李善长,“恩师,春闱考,朱四郎中进士后,必须!马上!让朱四郎和朱棣两个身份合二为一!”

不知为何,来到土桥村后,他有股前所未有紧迫感。

皇后!

太子!

午饭后。

朱四郎!

翻天覆地的变化,仅仅不到两年!

如今回想,都觉震惊。

……

数十辆马车,浩浩荡荡经过朱棣家房子时,缓缓放慢速度。

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3694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