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

第 126 章 这是我们农村人的哈基……

  • 作者:兰拓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9-20 15:20:02
  • 字数:7822字

老一辈都说什么“女人不能没有男人”,可看看他们身边,更多的却是“男人不能没有女人”。

这天傍晚,谢东阳刚把游客们的晚饭安排好,就给老婆打了个电话,让她安心在月亮湾那边陪客人,正好他要去镇上给这帮叔叔们买酒,可以顺路把孩子从托班接回来。

本以为这次没有姬圣雪那个贪得无厌的女人在旁边挖他墙角, 他肯定能捞几个专家到他们村。

结果没想到,旁敲侧击的打听了一圈, 居然没一个愿意留下来的!

韩春丽带着登山队的女队员们,在月亮湾这边住了下来,谢东阳带着男队员们, 直奔三石桥村。

想到这里,谢东阳一张脸变得滚烫。

可要让他们丢掉家里的老伴和保姆, 自己下乡吃苦?不是他们没有奉献精神, 主要是没这个自理能力,哎~

谢东阳突然就想到了自己。

晚上,担心孩子没人照顾,韩春丽安顿好游客,急匆匆跑回家,到家才发现,两个孩子已经洗白白,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了。

老婆现在和自己一样, 都在上班赚钱。

可回到家,洗衣做饭的是老婆, 照顾孩子吃喝拉撒的还是老婆,家里缺什么东西、要买什么东西,都是老婆在管着, 他又做了什么呢?

“吃饭了吗?”韩春丽下意识就要去厨房做饭,被丈夫拦住了。

“今天登山队的叔叔们聚餐,加了不少菜,这些叔叔们光顾着喝酒,菜也没吃多少,我打包了不少回来,我们三个都吃过了,剩下的放在大锅里热着,你快去吃吧。”

韩春丽指了指两个孩子:“洗澡也是你给他们洗的?”

他口口声声在这里劝这些老专家们克服困难、发挥余热, 投身到乡村振兴事业中,可他自己, 明明学历和能力都不如这些老专家们, 还不是照样在家里就是个大爷?

“自己的男人,你自己不使唤,难道留着给别的女人使唤吗?”

韩春丽放下碗筷,一脸惊奇地看了他好几眼。

“谢东阳,你今天是脑袋被车门夹了吗?怎么跟变了个人似的?”

谢东阳:“……”

这话让他怎么接?

难道要当着老婆的面公开认错,承认他以前也是个不关心老婆的混蛋吗?

想到以后老婆继续在村里当导游,说不定会经常跟月亮湾那帮女人打交道,谢东阳莫名就产生了一丝危机感。

万一哪天老婆突然发现,咦?原来有没有男人,对生活都没啥影响,甚至还可以少伺候一个大龄巨婴,到时候跟他离婚,搬到月亮湾去咋办?

不行!必须让老婆深刻认识到,他谢东阳,在这个家里也是有用的!

于是,这天晚上,老谢同志就跟打了鸡血一样。

先是把谷仓里一闪一闪的电灯泡给换了。

然后又去把马桶给修好了。

晚上还把全家人的脏鞋子都刷干净了。

老婆放在洗衣机里洗干净的衣服,也被他拿出来挂到晾衣架上去了。

第一天一大早,韩春丽起床的时候,谢东阳已经把红薯粥煮好了。

桌上还放着刚从镇上买回来的豆浆、油条、炸麻球,孩子们爱吃的小笼包……

韩春丽:“……”

糟糕!起猛了,怎么老公突然变成田螺姑娘了?

……

吃完早饭后,韩春丽急匆匆骑电瓶车去了月亮湾。

本来早上送孩子上托班也是她的事儿,以前不让老谢送,是怕他一个大男人丢三落四的,把孩子东西落在家里,回头还得送过去,麻烦。

没想到,这次老公坚持说以后都让他来送孩子,还让她把每天孩子要带的东西写下来,他就贴在孩子放书包的玄关墙上。

大不了每天出门的时候,对着清单检查一遍呗。

凭什么女人能干的事情,他们男人不能干?

上午十点,美美地睡了一个美容觉,起床吃完早饭后,女队员们从月亮湾那边坐车到了三石桥,参观这个据说是古时候大户人家陪嫁庄子的小村庄。

三石桥村是一个三面环水的独立小岛,村里只有不到一百户人家,不过耕地面积却不小,听说以前大户人家的女儿出嫁,都要陪嫁几个这样的庄子,让女孩子嫁到婆家,也能继续吃喝不愁。

后来打土豪分田地,地主家的陪嫁庄子,就被分给了附近的贫下中农,渐渐就有了现在的三石桥村。

虽然土地分了,但早些年,大户人家留下的痕迹还能看到。

村里的三座石桥,都有至少两百年的历史了,还有几棵两人合抱的银杏树、老榆树,树上都订上了“古树名木保护牌”。

村里一座石桥边上,还有一棵看起来很古老的柳树,不知道哪年渡劫的时候被雷劈了,齐腰折断,后来又从边上发出了几根新枝。

现在,那几根新枝也长成了大树的模样,远远看着,树冠居然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半个爱心形状。

酷爱拍照的老年旅行团顿时沸腾了。

叔叔阿姨们轮流排队跟这棵“枯木逢春”的大柳树合影,还有人找准角度,用手指做了半个爱心的形状,跟柳树那半个爱心,隔空比了个心,拍出来的效果居然十分惊艳!

于是,刚才已经合影过的都后悔了,重新排队跟柳树比心。

谢东阳和韩春丽查了一晚上资料,精心准备的解说词,压根就没人听,大伙儿全部跑去拍照去了。

跟大柳树合影,跟百年银杏树合影,跟百年古石桥合影……居然还有跟渔船合影的!

看到这一幕,章启慧灵机一动,试探着问道:

“各位叔叔阿姨,那个,你们想体验一下拉网捕鱼吗?”

老北鼻们立刻忘了合影,无数双眼睛,亮晶晶地看了过来。

谢东阳:“……”

他仿佛get到了接待老年旅行团的特殊技能。

于是,下午的行程暂时取消,马上安排村里打渔的渔民过来,带老北鼻们去拉网捕鱼!

领队的老院长还埋怨上九姑婆了。

“早知道这边能拉网捕鱼,我就把渔具带来了。”

九姑婆顿时满头大汗。

不是,大叔,你们花钱是来登山的啊,没说要钓鱼啊。

老院长埋怨了两句之后,摆了摆手:“算了,这次先爬山,下回我到我们钓鱼群里吆喝一声,看有多少人要过来野钓,咱们再组个钓鱼团过来。”

章启慧:“……”

三石桥村这边因为三面环水,村里打渔的还挺多。

主要是以前农村赚钱的活儿不好找,打渔成本不高,多多少少能赚到一点钱,而且就算渔获卖不出去,自己家人也能吃,不会浪费,因此,村里几乎有一半的人家,家里都有渔网、鱼笼和抄网。

鱼笼和抄网,现在很多地方已经不让用了,因为怕破坏生态环境,但三石桥村这边缺没人管。

本来村里就没多少人了,就算人手一个鱼笼,每天去河里下鱼笼,也抓不了多少,这下子,很多从来没玩儿过这个,只在短视频里看到过的,这回可算是玩过瘾了。

尤其是那种方便新手操作的抄网,韩春丽这几年住在乡下,有时候嘴馋了,又舍不得花钱去镇上买鱼虾吃,就自己用抄网捞一点,有她带路,一帮扛着抄网的人,很快就找到了一条两边长满水草的小河沟。

“这里小鱼小虾特别多,运气好的话,还能捞到泥鳅和小龙虾。”

“咱们先在这里用抄网捞,待会儿走到下游,那边还能摸螺蛳。”

韩春丽拿起自己家的抄网,给客人们做了一次示范。

倒三角形的抄网,底部扣在小河沟下面,顺着河道,慢慢拖动抄网,直到快拖不动了,抄网里面都是水草,韩春丽把抄网拽上来,往空地上一倒!

好家伙,当时就有几条泥鳅从水草和淤泥里蹿了出来。

胆子小的吓了一跳,胆子大的,已经冲上去,一把扣住了泥鳅。

韩春丽拿了一个水桶过来,蹲在地上,慢慢翻开水草,里面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河鲜自选超市,不光有泥鳅,还有小龙虾,田螺、小河虾、小鱼、蚂蟥……

卧槽蚂蟥!

众人一跳三尺高。

韩春丽面不改色地一脚踩死了这只绿油油肥嘟嘟的蚂蟥。

还安慰大家:“别怕,这是我们农村人的哈基米。”

众人顿时无语。

神特么“农村人的哈基米”啊!

熟悉了抄网的使用方法后,一整个下午,这帮退休叔叔阿姨们,算是彻底玩嗨了。

韩春丽本来只拿了一个水桶给他们玩玩,结果根本不够用。

这帮人甚至连小河沟里没什么肉的河蚬都要带上,说是没吃过这玩意儿,看着跟缩小版的花蛤差不多,应该可以做一盘菜吧?

韩春丽还真吃过这玩意儿,不过得先拿清水养两天,吐干净泥沙之后,热油锅,先放入葱姜蒜爆香,然后加几个干辣椒,把河蚬倒进去爆炒,炒的时候加点白醋、白酒去腥,再加点生抽老抽,做出来的味道,跟她以前去海边玩的时候,吃过的辣椒炒海瓜子差不多。

不过河蚬的肉质比较柴,清水煮熟后,把里面的肉剥出来,拿来做蚬子肉炒韭菜,或者蚬子肉烧豆腐什么的,也挺好吃的。

众人听得口水滴答,恨不得今天就马上吃到蚬子肉。

不过,虽然蚬子肉今晚吃不到,但他们今天抓了这么多小龙虾跟河虾,还有泥鳅螺蛳什么的,也够他们晚饭的时候加几盘菜了。

“小丽,以前都是我不好,让你一个人又带孩子又种地,这几年真的委屈你了。”

“你放心,以后家里的事情,咱俩一起干。我这人粗心,有时候眼睛里看不到活儿,你也别都自己扛着,该使唤我就使唤我。”

谢东阳扯了扯身上新换的衣裳,苦笑道:“你看我衣裳都换了,肯定是我洗的呀!这俩皮猴子,洗个澡,就跟孙悟空大闹龙宫一样,差点没把老子淹死。”

韩春丽噗嗤一声笑了,自己去厨房拿饭菜出来吃。

在月亮湾吃了一顿荷花宴之后, 谢东阳和韩春丽夫妻俩分头行动。

她赶着回来给这爷三做饭,还真没顾得上吃饭。

等下吃完饭,安顿好孩子,还得去那边再看看呢。

谢东阳也拿了一双筷子,一边给老婆夹菜,一边跟老婆认错——

别问, 问就是这帮大叔们, 一辈子都忙着工作, 家里的事情,不是丢给老婆,就是丢给保姆,压根就没有自己独立生活过。

偶尔跟团出来玩几天还可以,毕竟包吃包住, 一切都有导游给他们安排好。

阅读失业后我继承了十万大山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214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