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我靠抽卡打天下

第79章 使团 “既然得了传国玉玺,……

  • 作者:衣青箬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09-23 16:59:36
  • 字数:14150字

最后是君琢站出来说,“檄文原该以锐意为要,颜君的这一篇,满纸辞锋,我看还要胜过魏君的那一篇呢,只在用事上略弱一些。至于我这一篇,单看倒也无错,比较起来,却难免失了笔锋之利,必定列在第三。”

君琢现在的生活充实而又快活,都是他想做的事,不受半点外物的烦扰,再也没有不满意的。所以他写起文章来,自觉比从前更雍容圆融,多了几分气象,却也少了那一股锐利。

事实上,因为手里的兵将有限,新打下来的那些城池,明月霜都只留下了很少的老兵, 再派遣部分新兵,又从本地征召大量女兵,让她们负责维护日常秩序,其他的什么都没动。

只要这些新占之地不在她作战的时候从背后捅刀子,冒出来一支反抗军,就足够了。

东川能被她们打下来,就说明再牢固的雄城, 也不是住进去就安然无忧了。与其搬进去之后放松, 倒不如留在距离危险更近的松城。马上就要跟西川开战了,这里距离前线更近, 各种调动也更方便。

倒是这第二第三,众人意见不一,难有定论。

她们的亲人大都还在洛京, 秦秉忠敢那样对待皇帝、对待宋之琳,怎不叫那些世家出身者人人自危?

此刻看见楚州的这篇檄文,听说是要她们来写响应的文章,顿时个个都摩拳擦掌,誓要写出一篇掷地有声的文章来,叫天下人看了,都跟着谴责讨伐不义之臣。

他素来不喜争执,如今更没有这样的意气了。何况魏锦和颜葳蕤都是他的长辈,一个是老夫人魏珠的娘家侄女,他要叫姑姑,一个是母亲娘家的妹妹,他该称姨娘,自然更没有与她们争竞的意思。

大家彼此互相点评,最后公推了三篇最好的出来。

第一是便魏夫人之作,她的闺名唤作魏锦,年轻时就有第一才女之称,如今有了年纪和阅历,笔力自然更加老辣,胜过君琢和颜葳蕤这两位新一代的才子才女许多。

“谁要你让?”颜葳蕤并不领情,“你写红巾军的这几句骈俪文,全无雕琢,一气呵成,比上次那一篇更好了,叫人读之唇齿留香,思之如在目前,他作皆不能比,该是我第三。”

最后也没吵出个定论来,只好含糊着把文章交上去。

好在明月霜也没想排什么名次,大手一挥,就叫将所有写出来的文章,全部拿去付印。

还真别说,带着真情实感写出来的文章,果然情辞并茂,很有感染力。

不但她来了,臧芳也来了,再加上一个君萦月,三个人走到哪里都分不开,此刻也一同待在明红日的房间里,商量这件大事。

“你们也听说了吧?主公要派遣使团去洛京。”明红日说,“我也要去。”

“你去做什么?”臧芳不解地问。

明红日恨铁不成钢地瞪她,“集贤书院,你忘了吗?天底下的书都收藏在那里,我早想去看一看了。”

但一来她年纪小,独自出门谁都不会放心,二来洛京不仅远,还是别人的地盘,明红日并不是个没有成算、不知险恶的孩子,所以一直没有轻举妄动。

若能跟着使团一起行动,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

臧芳没有她这种对书的执着,但听她一提,就记起来了。明红日一看就惦记很久了,她也没有反对,只说,“校长会同意吗?”

“八成不会。”明红日摊手,“不过这不是在松城吗?我们去求主公,她说不定会答应。”

在明红日看来,跟严厉的程校长不同,主公是个再宽容不过的人,而且年纪并不比她们大多少,一定更明白她的心思。

臧芳一听,立刻就明白了自己的任务,“那我去找李先生,叫她帮忙带我们去找主公?”

李国言是一直跟着明月霜的,要说谁能越级帮她们三个孩子见到明月霜,那就只有她了。她又是臧芳的老师,缠一缠,求一求,说不定就成了。

至于小团队里的最后一个成员君萦月,她本是洛京人,还是世家女,去了洛京,自然有她的用处。

只从这个小团队的配置来看,就知道明红日做事自有章法。

所以此刻,她否决了臧芳的提议,“求你李先生帮忙,这是一定的,却不能就这样两手空空,贸贸然地去。我听人家说,主公做事,总要先做万全的计划,对下面人的要求,也是如此。所以要做成此事,我们也得有个计划才好。”

“计划要怎么做?”君萦月问。

明红日说,“先借别人的来瞧瞧,就知道怎么做了。”

明月霜其实并没有规定过计划书的模板要怎么写,但是她自己写过不少,其他人自然依葫芦画瓢,倒也渐渐成了定例。

时间一长,大家都发现这东西的好处了。所有的条件都明明白白地列出来,一件事做与不做的好处和坏处都一目了然,能不能做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自然省了许多斟酌的时间。

虽然这对于消除争执并没有什么用处——不如说,因为人人都认为自己的计划是有凭据的,反而吵得比以前更厉害了。

总之,三个孩子顺利借到了计划书的模板,也像模像样地照着写了一份,最后才托李国言送到明月霜面前。

“唔,想去看看洛京的藏书吗?”明月霜翻完计划书,笑道,“倒是很有志气,想法也还算周全。我记得紫桐名下还挂了个编书局,进度如何了?”

“现有的书都整理得差不多了,已经在印了,不过全都印完,且还要些日子。”李国言既然替她们递这份计划书,当然也打听过了,“不过咱们打下东川之后,山城那边又找到了许多顾氏的藏书,一时是不愁无事可做的。”

明月霜说,“那个君琢,不是说过目不忘,在脑子里记了许多的书吗,也都整理出来了?”

“应该是差不离了。”李国言说,“到底人多,做起事情来也快。”

“那就叫她们去吧,带上君琢。”明月霜说,“跟着使团一起行动,也不费什么事。”

君琢在编书局里单独负责一个项目,本来就是要借重他过目不忘的能力,将各处的藏书看过之后,抄写出来。既然如此,去哪里不是去?明红日说得不错,洛京的书还更多,足够她们折腾一阵子的了。

这个小小的插曲,并没有在第二天关于使团的会议上引起什么波澜,大家的注意力还是放在使团的人选上。

主使官自然还是窦娥,一来她之前就有过做使官的经验,二来她的洞察技能,在局势复杂的地方反而更有用,三来她还掌握着红巾军的情报部门,顺便也可以把人撒出去,建立起红巾军之外的情报网络。

但是使团出门在外,而且还是去那么远的地方,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了。

所以明月霜嘴里说着“现在无力出兵”,却打算让窦娥带上至少两千人。反正现在秦秉忠已经回了云州,防守跟筛子一样到处都是漏洞的洛京,应该无力阻止她们带这些人入城,只不说是军队,想来没人会挑刺。

有了这些人护卫,就算再有万一,洛京被围攻,也足够她们自保了。

除此之外,她还打算让窦娥带上阿青和公孙大娘中的一个,以策万全。

“我去吧。”公孙大娘主动开口,“那样的地方,关系盘根错节、利益纠葛难分,只怕阿青姑娘住不惯。”

公孙大娘当年号称盛世唐宫第一舞人,名动天下。她的拥趸之中不仅有名门子弟、王孙贵胄、达官显贵、民间百姓,甚至还曾入宫献艺,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识过,什么身份的人都来往过,自然更能适应这样的场合。

明月霜想着,窦娥其实也没见识过这些,有公孙大娘同行,的确更合适,便点了头。

“那我也同去吧。”又有一人起身,却是秋月白。

她才从山城回来不久,但见整个红巾军的地盘上一派欣欣向荣,竟反倒不自在起来,有些坐不住,如今听说要派人去洛京,也愿意随行。她的技能,在那样的地方,更有用处。

明月霜对她是没有办法的,想劝也不知该怎么劝,只好也一并允了,只是再三地嘱咐她们千万小心。

红巾军办事一贯的雷厉风行,若是放在别处,要派使团出行,从起念到成行,拖上半个月一个月的,都是常事,但她们这里虽然也依依不舍,但第四日,使团的队伍也就出发了。

这还是为了等那本新印的小册子。

小册子第一页,印的是楚州发来的那篇檄文,后面才是君琢等人响应的文章,最后一篇则是明月霜叫加上的,内容就是她之前想的那个“犯红巾军者虽远必诛”,只不过经上官婉儿润色了,又添了一些条款,显得严谨委婉许多。

毕竟是红巾军第一次对外发出声音,太过咄咄逼人了也不好,还是该先礼后兵。

明月霜对此没有意见。

送走使团之前,朱淑真等人也从巴城赶过来来了。

她已经很久没有下山,明月霜这一次写信让她过来,除了升级技能之外,主要也是想让她看看山下的变化——这一年来红巾军境内风调雨顺,如今到了收获的时节,才显出了威力。这里面大半都是她的功劳,自然也该让她高兴一下。

邵九娘和王贞仪也一起来了。

她们从上山到现在,简直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如今大部分基础工作都搞得差不多了,红巾军在各方面总算不那么捉襟见肘,也该让她们歇一歇,散一散,也去红巾军的地盘上看一看。

所以她们一行人先去其他几座城转了一圈,最后一站才是松城,倒是刚好赶上给窦娥一行送别。

从西州去洛京,虽然走黄龙峡谷路会近一些,但是如今红巾军和西川的关系剑拔弩张,使团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康城取道华州了。

不过窦娥对此有自己的打算,“算算路程,这样走,我们刚好能跟在楚州的勤王大军之后入京。”

到时候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大军之上,便不会在意她们这支小小的队伍了,不管是调查消息还是办事,都会更从容。

又叙了一会儿别情,眼看时候不早,使团便不再耽搁,启程出发。

明月霜等人一直目送到看不见她们的踪影,这才打道回府。

回到城里,明月霜便将朱淑真叫来,把那张舆图交给了她。朱淑真的技能升级方向是早就决定好的,倒是不需要迟疑,奇物激活之后,她的技能描述也变了。

喜雨:指定范围内当日降雨概率增加50%。

不止可以指定范围,而且概率也提升了许多,如此一来,这个技能不仅可以用在生产上,用在防守战上,效果应该也很好。

明月霜便与她商量,若她想从山上搬下来,可以安排其他人去跟她轮换。但被朱淑真拒绝了,她似乎真的在山上住出了趣味,而且邵、王二人也处出了感情,还是想回去。

“也好。”明月霜说,“那接下来,仍是要辛苦你们了。”

“主公这话,我可不敢当。”王贞仪容光焕发地说,“能有机会做这些事,该是我多谢主公才是。”

王贞仪生活的那个时代,是有些矛盾的。一方面,多少接触到了一些西方的科学思想,另一方面,又处在伦理对女性压迫最深的清朝,即使是她这样名满天下的才女,自由也是很有限度的,大多数时候,还是自己埋首书房之中,搞一些理论工作,实践的机会很少。

不过对王贞仪而言,要说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最令她高兴的是什么,那毫无疑问是身体数据被游戏固定这一点。像她这种搞研究的,通常都有点废寝忘食、焚膏继晷的毛病,身体难免会受影响。

历史上,王贞仪便是在年仅二十九岁时,就因病去世。

但现在,这些都不是问题了。她忙了那么久,身体和精神非但没有受影响,反而更显得健旺。

邵九娘虽然没有她那种钻研精神,但是她喜欢看到自己制作出来的东西真正发挥作用,提升生产生活的效率,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变化。所以逛了这一圈,亲眼看过那些由自己带来的变化,此刻她也是斗志满满。

一行人没有在松城停留太久,很快就回去了。

忙完了这些琐事,明月霜的注意力便又放在了与西川的战事上。

虽然这一战早晚都是要打的,不过红巾军并不急。虽然做好了各项准备,秣马厉兵,但只要西川不动手,她们也不会先采取行动。

不知为何,西川方面竟也始终没有行动,局势一时僵持住了。

……

白城。

刘巍站在城门外,遥望前方负责搜检的城门卫兵。

自从上回潜入方县失败,被明月霜抓住之后,刘巍对于潜入红巾军地盘这件事,多少留下了一点心理阴影。若不是传国玉玺事关重大,不能随便交给底下人去办,他也不会冒险回到这里。

收回视线,刘巍看了一眼坐在身侧的宋游。

她安安静静地坐着,似乎是在想什么事,又像是单纯地发呆。

刘巍不知道从前的宋游是什么样子,所以也无法判断,她现在这样,到底是被宋之琳的事刺激的,还是原本就是这样的性子,只觉得她身上有些古怪。

但一个人若是有她的经历,这一点古怪又似乎不算什么了。

分了一下神,前面的队伍已经检查完毕,很快就轮到他们。

按照宋游的建议,他们伪装成来探亲的人,虽然受到了十分详细的盘问,但因为能说得出亲戚家的地址、人口和样貌,所以还是被放行了。

不过,这多半还是因为如今的白城还是新占之地,虽然守城、巡逻和维持秩序的是红巾军,但负责管理城中事务的官员还是原来的,兼之附近的县城、村镇尚未来得及派兵梳理,登记人口、发放号牌,才给了他们钻空子的机会。

在管理严格这一点上,刘巍对红巾军是很服气的。

但这种做法,显然不可能照搬到西川去。一方面,这样必然会增加无数的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外面可不是红巾军的地盘,官员、权贵、世家和豪族都是享有特权的,可不会乖乖停在城门口等人搜检。

除非是要城内出了什么间谍、大盗之类影响重大的人物,需要临时戒严,否则进出都是很随意的。

世间的是,沾上了“行个方便”四个字,就说不得了。因为这些需要方便的人物,不少都是乔珩的心腹爱将和家人,即便是刘巍,也不会轻易拂了他们的意。

刘巍摇摇头,将这些恼人的念头抛开,不再多想,跟着宋游去了她藏匿传国玉玺的地方。

抵达目的地之后,他愕然地发现,这里竟然就是宋之睿父子在百城租住的那处小院,之前他调查的时候,无数次搜查的地方。

然后他就看到宋游走进院子里,直奔与邻居共用的那道围墙,翻过搭在墙上的梯子,进了隔壁的院子。

原来如此!刘巍恍然大悟。

这才是真正的灯下黑,东西就藏在他们眼皮底下,却又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宋家的这处院子,不知多少次被人掘地三尺,却从没有人想过,要去翻一翻邻居家的院子。

隔壁是有人住的,但此刻主人并不在家,宋游轻而易举地从墙角挖出了埋在那里的箱子。

费了那么多的功夫,这东西总算到手了。刘巍深吸一口气,才抬手打开箱子,查验藏在里面的东西。

他是个爱好清雅的读书人,对于文物古迹和玉石珍玩都颇有研究,虽然不敢说这传国玉玺确实就是真品,但至少他看不出什么毛病来。

直到离开白城,刘巍都还有些反应不过来——事情竟然这么顺利!

但这是好事,他强压下那一点从心底浮出的不安,带着队伍匆匆回到广城,见到了乔珩。

上次一病之后,乔珩的精神就一直不大好,直到从他手中接过这价值连城的传国玉玺,才露出了一抹发自内心的笑容,一边爱不释手地把玩,一边也不忘再三夸赞刘巍的功劳。

刘巍见状,也高兴了一些,问道,“主公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既然得了传国玉玺,可见天命仍然在我!”乔珩双手捧着玉玺,表情狠辣地道,“红巾军不过撮尔之地、十万之兵,集整个西川之力,不信还不能剿灭她!”

刘巍闻言,不由皱眉,只是不等他开口劝说,又听乔珩道,“即刻下令,让西川各处的驻军皆赶赴此处,围攻松城。听说那明月霜至今仍在城中,若能抓住她,便可毕其功于一役。”

“这……”刘巍觉得有些不妥,但上一次的分兵之策已经失败了,他也说不出更好的办法,只能委婉地劝道,“红巾军地盘虽小,但将士都是从流民之中简拔,那明月霜于她们有活命之恩,因此上下都肯效命,大都督不可轻视冒进。”

乔珩闻言面皮抽了抽,“玉岗放心,咱们在这上面吃的亏,已经够了。这一回,我会亲自督战。都说那明月霜是神仙下凡,有了不得的手段,我倒要看看,她还有什么招数?”

这样的态度,倒是让刘巍越发不安了。

但他知道乔珩为什么着急。秦秉忠在洛京的一举一动,都说明此獠早有不臣之心,迟早按捺不住,废了皇帝,自己登基,也做以做那帝王至尊。

那同样是乔珩埋在心底的野望。只是第一个推翻大黎的人,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青史之上必然要担些骂名,乔珩不打算做这个出头鸟。但他也不愿意落后秦秉忠太多,以免叫人看轻。

所以,在秦秉忠动作之前,他须得先平定了西州内部,才能说其他。

乔珩本来就对红巾军恨之入骨,又有来自外界的压力,如今终于得了传国玉玺,又哪里还能按捺得住?

那就是明红日。

这些才子才女们到了方县,都是留在学校里,一边任教,一边编书,既是明红日的老师,也是她的同僚,本是混得惯熟了的。所以这一次被召集,程校长没空,便让她来做个向导。

“印个几千册,等回头使团出行的时候,一路走一路发。”她说,“究竟孰优孰劣,就叫天下人去评定吧。”

反正在她看来,都是写红巾军的好文章。

虽然打下了东川, 占据了雄伟险峻、比松城更安稳牢固的山城,但明月霜并没有将治所迁过去的意思。

听说自己写的文章竟然能印出来,众人皆是又惊又喜。这个时代笔墨纸砚的成本都不低,书还是很值钱的,能著书立说者,那都是名士大儒了。虽然她们平日里作了文章,也会拿给好友们品评,但是正儿八经地印成文字,却还从未有过。

一时间,各人都觉得自己的文章里还有不少瑕疵,纷纷去找负责人要回来修改雕琢不提。

这个消息,却又引动了一个人的心事。

松城离方县很近,第二日, 明月霜要的才子才女团队便到了。秦秉忠在洛京的所作所为, 早已传遍天下, 西州虽然地处偏远,也都知道了。

对于别人来说,洛京远在天边,任是再怎么乱, 也影响不到西州, 所以只是增添了几分茶余饭后的谈资。顶多是出于传统的道德与忠孝观念,谴责几句。但对这些从洛京来的才子才女们而言,却是与自家息息相关的大事。

阅读我靠抽卡打天下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590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