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情感 > 傅大炮传奇

第11章 有名的高材生

  • 作者:实朴
  • 类型:情感
  • 更新:2023-09-30 18:21:02
  • 字数:4290字

应该说,北大预科的情况,比起本科和大学院来,总是好一些,因为学生的年纪小,因为刚进北大,还没怎么被污染。但是,实在话,也好不到哪儿去。

傅斯年家庭贫穷,靠别人的帮助才有了求学的机会,这些都转变成了傅斯年刻苦学习、努力上进的动力。不仅官僚子弟的纨绔习气与他无缘,就是一般学生的消极颓废、混文凭的思想,傅斯年也丝毫没有沾染。相反,北大丰富的图书资料、相对优良的学习条件刺激着傅斯年努力拼搏,他如鱼儿入大海,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的游弋。这个时期的他生活条件较差,学习繁重,身体素质弱,经常生病,但由于基础扎实,学习又特别勤奋,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每次考试,总名列前茅。

在悠久的文明历程中,古代中国曾创立太学、国子学、国子监等国家最高学府,在中国和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北京大学“上承太学正统,下立大学祖庭”,既是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也标志着中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其创办之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对建立中国现代学制作出重要历史贡献。

如今的北京大学,简称“北大”,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为九校联盟、松联盟、中国大学校长联谊会、京港大学联盟、亚洲大学联盟、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全球大学校长论坛、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国际公立大学论坛、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是戊戌变法的产物,也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兴学图强的结果,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现代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学生的来源,多是官僚或富家子弟,来这里就读,不是为了求学问,而是当做“镀金”,为将来在政府里谋取官位积累资本。上课之余,这些学生带着听差打麻将、吃花酒、捧名角,以至于在民国初年,北京地面上流行着“两院一堂”之说。说的是,出入于当时北京著名的红灯区“八大胡同”妓院中的,多是参众两院的议员,再就是来自京师大学堂的“学生老爷”。

就算是那个年代,能考上北大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有的资料说,傅斯年是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预科。是不是这样,没有考证,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成绩不会差,因为实力在那里摆着。傅斯年做人还是比较低调的,我们还是低调一些好。

傅斯年入北大之初,长得人高马大,一付典型的山东大汉模样,实则身体孱弱。但他天资甚高,又很勤奋,故成绩优异,是校内有名的高材生。

傅斯年在预科期间,并不是只读死书,而是积极参加班级的各种活动。1914年,他与同学沈沅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会”,创办了名曰《劝学》的杂志,刊名由严复用草书体题写而成。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以研究辞章作文,提高文学素养为宗旨的业余团体。其宗旨主要是研究修辞属文,提高文学素养。

傅斯年进入北大预科的时候,还是蔡元培当校长之前,这时候的北大,远非后来那个享誉学界乃至全中国的最高思想和学术的殿堂,而更像一个藏污纳垢之所。

尽管已经是民国了,但北大校园还远远不像一个现代大学,甚至不像一个学术机构,很多方面更像是一个衙门,仍保留着前清京师大学堂的规矩。校工见了学校里的“大学生”要称“老爷”,而校工的身份则是“听差”。学生有事找校长,要像下级对待上级官长那样写“呈文”,而校长则把自己的“手谕”写在布告牌上。

后来,又在文学会的基础上扩大为“雄辩会”,由提高修辞属文的文学素养,进而提高思辨力,规定“雄辩会”的宗旨为修缮辞令,发展思想,提高思辨力,锻炼演讲才能。雄辩会分国文、英文二部,每部又分演讲、著述二科,傅斯年被推举为国文部副部长兼编辑长。他积极参与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组织和演讲能力,经过这个时期的锻炼,他的办事能力、组织领导能力,都有很大提高。

在北大预科学习三年,傅斯年接受了严格的训练,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1916年夏,www.youxs.org,升入北大本科国文门。

这里,不妨把民国五年(1916年)六月傅斯年的毕业考试成绩兹录于此:西洋史93分,经济85分,心理94分,英文作文94分,论理96分,英文古文98分,法学通论80分,英文文学98分,德文文法读本97分,文章

北京大学预科与本科当时在课程设置上并不衔接,有相对独立性,预科的前身是“同文馆”和“译学馆”,特别重视外语,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看外文原著、能听外语讲课。傅斯年尽管在天津读书时已经开始学外语,但要在短期内精通,能直接阅读外文原著,仍有相当大的压力,再加上其他的功课,这使傅斯年必须努力学习,适应新环境,接受新知识。

考上北京大学预科,就是考上了最高学府北大。虽然。北京大学预科相当于北京大学直属高中,但从预科进入本科是不需要高考的,是直升。

北大拥有31个国家级研究机构、93个省部级研究机构和19个校地校企共建机构。

北有清华北大,南有复旦交大,在当下中国,一个考生能考上北大,虽然比不上古时候中状元,但肯定不比中举差。

阅读傅大炮传奇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49529.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