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奔腾的洮河

第15章 最初的领路人

  • 作者:牧三斗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10-26 09:20:27
  • 字数:6676字

李文归说,小张,别看这二锅头便宜,我好酒喝多了,今日喝两口小酒,感觉很美味,让我一下子想起了多年前,我做木匠的日子,那些跑生意的日子。

“李总,您跑过生意?都做些什么啊?”张岩问。

进门,两人坐下来,餐馆的老板认识李文归,便客气地给他们倒了好茶。

他说:“李总,今晚有空啊?”

李文归领着张岩去了一家不大的饭店,毕竟是乡里的餐馆,规模都比较小。

张岩满上酒,李文归动起了筷子,两人边吃边喝边聊。

“够了李总,就咱俩,吃不了多少,再说晚上吃多了不消化,睡觉很难受。”张岩推辞道。

“走了一路,说了一路,我饿了。四个菜不多啊,吃完了再走回去,正好消化了。”

“各种跑,贩卖粮食,药材,购销农产品,什么都干,也给人家拉过货,凡是能赚钱的我都干。老家跑,外地跑,各处跑,后来很幸运,跑着跑着就跟土豆较上劲了,要不,洋芋大王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呢?”

两人边喝水边聊天,没过一阵工夫,菜陆续上齐了。李文归要了一小瓶白酒,平日里他喜欢吃菜喝两口。

“来,咱俩小喝两杯,助助兴。”说着,李文归打开酒瓶准备倒酒,被张岩一把夺过来,“李总,我来。”

时光回到1989年。正是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的时候,趁着这股风,村里有人下海去了广州,有人也去了外地挣钱。

小学毕业的李文归并没有什么变化,还是那个老实巴交靠着手艺挣钱的木匠。上世纪八十年代,人们结婚的时候都讲究打一套家具,那便是最硬核的要求了。

那个年代,他靠着手艺挣了一笔钱,再加上向老丈人,还有亲戚借,他凑够了钱,买了一辆三轮车,他要跑生意。

见李文归这么说,他只好点了两个热菜。

“大哥,我爹说,他会支持我做生意的,他会拿出这些年的一些积蓄做启动资金的。我选择你,是觉得你这个人比较靠谱,是个信得过的人。”麻子说。

“好了,我知道了,这事太突然了,我还没有心里准备。眼下,我日子过得还不错,靠木匠手艺能养活自己,再加上种地,一年下来收入还行。”李文归算是拒绝了麻子。

“李哥,不管怎样,你要记得我说的都是好话,是商机。咱还年轻,不能重蹈覆辙安于现状,走老一辈的路子实在太累了。

“如今改革开放了,咱也要像别人一样,趁着大好年华打出一片天地来!好吧,你再想想,刘满仓是你师傅,他那人一生正直,对人要求很高,你是他徒弟,我信得过你!”

说完,麻子无奈地走了。

当晚,关于做生意这件事,李文归从来都没有想过的事,突然他细细琢磨了一番。终究,关于创业这事,他心里多少觉得不靠谱。

李家祖上是地主老财,虽然听着很气派,但在后来,成分划分以后,李家就遭殃了。没过上一天好日子,还成天提心吊胆地担心被人拉出去批斗!

过了十几天,麻子说过的事,成天萦绕在脑海里,他想起他说过的话:他舅靠着做生意赚钱了,年轻人下海了,现在正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趁着年轻何不拼搏一次呢?

一辈子做个老木匠、老农民,日子能好到哪里去?说实话,虽然自己文化不高,但却雄心勃勃,希望将来有一天,他真的能通过跑生意发家。

后来,李文归去了刘家村,他先去看了师傅刘满仓。他儿子刘魁也在,几人坐下来吃了一顿饭。

饭桌上,李文归提起这事,师傅听罢点点头说:“年轻人嘛,要多去闯一闯,像我这样的,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也没赚到什么大钱,但日子也过得滋润。

“如今国家发展了,日子也一步步向好,有志向的年轻人下海捞金了,你们还有资本——那就是青春年少,完全可以干一番事业的。师傅支持你,不过要注意刘麻子那人,那家伙有时候不靠谱,不过脑瓜子聪明,鬼点子多。”

师傅说完,李文归问:“你说他爹真的会支持他做生意?”

“会的,他爹当了村书记,手头有两个钱呢!再说麻子念过几年书,调皮打架,成天无所事事,他爹操心死了!如今能想起来做生意,他爹还不得高兴死?肯定支持!”师傅说。

“他说他舅也是做生意的,真的赚钱了吗?”李文归问。

“这我知道,是真事。他舅早前读过书,家里条件好,人家脑瓜子聪明,有文化,能嗅觉到政策带来的好处。加上儿子的支持,前些年他们就做起了生意,如今日子过得红火。”师傅说。

“师傅,这次来呢,我就是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我爹没什么文化,也拿不出什么主意,我还没敢告诉他呢!你教我木匠那两年,对我关爱有加,做活的时候,你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人们都听你的。这回,我想听听您的意见?”

刘满仓笑了,说:“去吧,我支持你!你做木匠也十来年了,我刘一手的徒弟差不到哪里去,应该是攒了一笔钱吧!年轻人,就该闯一闯,一辈子像我这样,也没什么出息,未来社会发展了,指不定木匠还能有什么用呢?”

“我听懂了,师傅。这次来,其实我心里早就做好了准备,我想买辆车,想借点钱,不过不多,您看能借吗?”李文归说。

“可以啊!这是好事,万一哪天你小子出息了,我还得靠你呢!你也知道,我家里就俩人,都是干木匠的,名声在外,不缺钱。说吧,要多少?”师傅很爽快。

“五百,有吗?”

“有,我这就给你去拿。”说着,师傅从柜子里取出一个塑料袋,从里面数了五百元。

要知道,那时候的五百元很值钱的,父子俩这些年真挣了些钱。

拿到钱后,李文归去了刘麻子家。他跟麻子爹商量了一下这事。

他爹说,我全力支持,我家麻子老大不小了,到现在还没娶上媳妇,成天不干正事,我看着都烦。

上次,他跟我提起这事,说他要做生意,学舅舅挣钱。嘿哟,可把我高兴坏了!这小子终于醒悟了。

麻子见李文归来,专门问做生意的事,他心里十分高兴:“大哥,你终于想通了?真好!咱一起干吧,我给你算账,跑路,你说什么我都听你的。我爹说,跟你合作他答应,如果换了别人,他不放心!”

“好吧,我回去跟家里人商量一下,我想应该没问题。不过我担心你,晃荡了这些年,怕是成不了大气候!所以我希望你以后能认真一点,做生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做了,咱就要做好,别赔了本还让人家看了笑话!”李文归对麻子怀有戒心。

“你放心!晃荡了这些年,现在我爹年纪大了,我还没找上媳妇,别人怎么说我,我心里一清二楚。这次,我是真的决定洗心革面,好好改变自己。”

“那就好。我回去再看看,如果家里人支持,我会喊你的。以后,还得多靠你呢!咱们还年轻,第一次做生意,什么都不懂,我想应该先跟着你舅舅多学习学习!”

“那是自然的。”麻子眼里充满了希望,一旁的老爷子终于松了口气,说:“通儿,爹支持你,只要你能迈出这一步,说明你真的长大了,刘家未来有希望了!”

说到这里,李文归喝了一杯酒,感慨地说:“虽然,后来,我和刘通闹翻了,如今他过得并不好,但不管怎么说,我李文归能有今天,最初的领路人依然是刘麻子,我感谢他!”

刘麻子一笑,说:“大哥,当年我家盖房子的时候,我因为贪玩爬上了墙,那时候我对你不待见,可你还是很仗义,拿草包救了我,当时我就认了你做大哥,这些事你还记得吗?”

李文归点点头说,当然记得啊!可这能说明什么?那时候你还小,贪玩,认我大哥那也不足为奇,本来你比我小,你爹也见我救了你,出于感谢,便要求你向我道歉的。

这个主意不是别人想出来的,正是刘家村学木匠那阵子,交上的好朋友刘通刘麻子主动找上门来的。

刘通说,他舅就是跑生意的,在他们那个乡里,他主要靠收购粮食、中药材挣了一大笔钱,现在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还开了商店。

聊了一路,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街上。

“你想表达什么?我一个做木匠的,只有小学文化,经常要算数学,哪能做得了生意?”李文归否定了自己。

“咱们一起干,你也看到了,咱这边做生意的人少,好些人下海了,咱们不能死守着一亩三分地这么干熬啊!这苦日子何时才是个头哇?”

李文归问,你为什么要找我?刘家村没年轻人吗?再说,你比我小,我哪里信得过你?

“随便吃一口,忙了一天,走走转转,活动筋骨。”说完,他拿起菜单看了一遍,点了两个地道的家乡菜。

“你来吧,我点了两个,你再来两个。”他把菜单递给张岩。

阅读奔腾的洮河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5018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