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2012后

第3回 上古遗迹一处处鬼斧神工千万载

  • 作者:徐佩迅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1 22:57:56
  • 字数:8002字

卓鲁拉的金字塔这座巨型建筑物,号称古代世界规模最庞大的工程计划之一,这座古建筑的地基占地18公顷,高64米,在规模上超过埃及的大金字塔3倍。在岁月的侵蚀下,尽管轮廓已经变得模糊,周边也长满野草,但依稀可以看出,它原本是一座宏伟、庄严的古巴比伦式宝塔(Ziggurat),拥有四道整齐峭直的“阶梯”,直达云霄。宝塔的底部,每一边几乎长达半公里。虽然饱受践踏凌辱,但这座古建筑仍旧保持它的尊贵和美丽。它一度是奉祀和平之神奎札科特尔的圣殿,如今却被天主教占据,在其上兴建一栋装饰华丽的教堂。原来神庙中供奉一个稀世之珍,它是一颗绿宝石,大小相当于一只灯笼辣椒,上面精工镌刻着一只小鸟儿,和一条盘蜷着身子伺机展开攻击的小蛇。这颗宝石十分晶莹,透明得能够从内部发射出光芒,有如炮火一般明亮。如果我们有机会检视这类“非常古老”的宝石,我们会探究出什么秘密来呢?它究竟有多古老?我们永远找不到答案,因为16世纪天主教会派到这里传教士贝尼多神父,从印第安人手中抢走了这件珠宝,有个西班牙人出价3000金币收购这颗宝石,但神父拒绝了。神父把整颗宝石碾碎,磨成粉末,然后将粉末和水一块搅拌,倒在地上,用脚狠狠践踏。

特奥蒂华坎古城位于墨西哥城北15公里处,据说是公元前200年之时突然蹦出来的。如同金字塔整个城市由石头搭建,非常壮观。最大的太阳金字塔和大金字塔规模相当,只是顶是平的,用来建造神庙。太阳金字塔的建造同样是无数不可能的堆积,同样展示了与天体的关系。天狼星的光线可以通过通气孔直射上层厅堂,而北极星的光线可以通过通气孔直射下层厅堂,从金字塔的中心望东方的庙宇,就是春分、秋分的日出方向,望东南和东北的庙宇则是冬至和夏至的日出方向,城里的天文台把观察窗对准肉眼无法看见的天王星。种种迹象证明了居民(估计是玛雅人)具有高度的天文学知识,不过最离奇的要数黄泉大道。

许之源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地质考古工作当中,在对一些只能叫做奇迹的建筑物考察取得一手资料后,许之源又对比了经典的理论,本来想从理论上获得一点启示,谁知理论与他获得的资料并不符合。许之源相信一点抛开种种不可能,剩下的就是事实,哪怕事实非常离奇,于是研究开始了。

埃及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秘鲁纳兹卡荒原上的巨幅图画,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海拔3600米以上的的的喀喀湖畔的蒂华纳克古城,墨西哥泰奥提华坎古城以及金字塔,复活节岛上愁眉苦脸的巨型人首雕像,中国四川的三星堆,其他林林总总小的谜团此处不提也罢,这些奇迹就算用现代技术也很难完成,那处于刀耕火种的祖先们是怎么完成的呢?

文明包罗万象,科学、艺术、经济关系、社会制度等等都包涵其中。但一个文明被毁灭之后能留存下来的就只有建筑以及建筑本身体现的科学以及艺术。

玛雅人在这里创造了他们辉煌的文明,特别是天文、数学、历法。玛雅人轻而易举的就推算出4亿多年前的日食,制定的历法可沿用6400万年,根据太阳、地球、金星、和天狼星又有不同的历法和祭祀方式,其成就之高令现代人叹服。玛雅人诞生在公元前3113年消亡于公元750年左右,并预言他们处得第五纪世界从前3113年开始有5125年,也就是说2012年世界末日。玛雅人同时还预言了自己的文明只有1366560天,果然到期之日,他们便遁身无形。许之源对预言之类一向一笑了之,但玛雅的历法和天文的成就相当吸引他,奈何玛雅文化的著作和其他中美洲文化的著作一起,被第一批登陆美洲的西班牙开拓者焚烧一空,同时被毁的还有2万尊神像和500间神庙,古往今来的学者无不切齿痛恨。美洲**以后能幸存的遗迹无一不是硕大无朋,令革命小将无从毁坏的。

www.youxs.org,总重量为600万吨,比上海市区内的全体建筑物加起来还重,金字塔由大约230万块石灰岩、花岗岩石块所堆积而成,想象一下把数百万计的平均重量在4吨左右的巨石搬运到高空,而且堆放误差不超过1厘米。塔的方位面对正东、正西、正南、正北,建筑物角都是正90度角,四边几乎完美对称。连小刀片都插不进的覆面石,难度就像以公顷为单位制造照相机镜头。还有无处不在的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内容积正好是总体积一半的石棺,以及像切奶油一样切割连现代人都无法钻透的巨石。金字塔是太多不可能的集合,现代技术尚不可能建造金字塔,何况是4,5千年前的埃及人呢。

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之间是卡夫拉神殿,神殿为正方形,每边长45米,依地势而建,西南墙高6米,东墙高12米,神殿坐北朝南,方位和金字塔一样几乎无偏差。不可思议的是神殿均有超过200吨的巨石建成,目前世界上仅有两部地上用大型吊车,可以吊起河岸神殿巨石般的重物。即使在营造科技发达的今天,这两部巨大产业机械的吊车臂长达220英尺,机身上更需压上160吨的相对重量,以防止吊车将巨石吊起后往前翻倒。而且,启动吊车吊起巨石前,必须先召集20名专业技术工人,并施以6星期的训练,才能上阵操作吊车。换句话说,即使在所有现代科技与工程知识的辅助下,人类今天仍几乎无法将一个200吨重的物品吊上空中。但是,基沙高地的建造者们,却如家常便饭一般,轻易地将巨石作为建筑材料,盖起一座大神殿来。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黄泉大道纵贯特奥蒂华坎古城南北,公元10世纪阿兹特克人进入这座空无一人的鬼城时给这条路起了这么个名字,他们甚至认为大道边的建筑都是陵墓。黄泉大道上的遗迹的距离正好与太阳系中太阳以及各行星位置成比例。在神庙废墟中,假设太阳金字塔是代表太阳,那么代表地球的神庙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水星为36,金星为72,火星144,www.youxs.org(水星),www.youxs.org(金星),100(地球),www.youxs.org(火星),虽然有出入但是相当接近。城堡背后有一条特奥蒂瓦坎人挖掘的运河,运河堡”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正好是火星和木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轴线520个“单位”处有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太阳到木星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有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土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黄泉大道”的尽头棗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恰恰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如果再将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瓦戈多山山顶,那里有一座小神庙和一座塔的,地基仍在。其距离分别为2880和3780个”单位“,正是海王星和冥王星轨道的距离。先民的遗迹所展示的太阳系除了金星和地球离得太阳稍稍近了点以外,其他的行星位置非常准确。许之源认为地球的位置的稍稍偏差不可能仅仅是先民的疏忽,而那座代表天王星的月亮金字塔也非常诡秘,按说太阳系除了太阳最大的是木星,绝没有可能为天王星立一座硕大的金字塔,而冷落为保护地球作出不朽功劳的木星(木星以其巨大的身材和引力,保护了太阳系内圈的行星不受外星系的流浪星和彗星的攻击)。许之源暗道:“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天王星必定非常特殊,这个原因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代表地球和金星的神庙比实际上近了一点。”

结论只可能是狮身人面像建造的时间在10000万年以前,完工后该地区的气候是潮湿多雨的。那么金字塔群和神殿以及其他的奇迹是什么时候以及谁建造的?可以确定的是至少不是胡夫、卡夫拉等法老在位的埃及第四王朝造的,那些法老至多就是一个考古清理并涂鸦者,许之源也兴致勃勃地在金字塔顶端那根允许涂鸦的人造木杆上刻了自己的名字。许之源揶揄的道:“运气好,几千年后的人们会认为金字塔是我造的呢!”随之又喃喃的道:“至于真相,也许有一天我们也面临那个文明所面临的困境时,就自然会知道了。”

第二站是中美洲墨西哥尤卡坦半岛。

玛雅人的大神羽毛神库库尔坎,阿兹特克人同样供奉他,名字是奎扎克特尔。相传此人(神)从东方渡海到了墨西哥,是个皮肤白皙满脸胡须,身穿亚麻长袍,脚踏凉拖鞋的人。他到尤卡坦半岛后颇多神迹,教导人们种植,制定历法,治病救人,他劝道人们不要互相杀戮,但终因土著居民顽劣本性不堪教导,一番争斗后伤心离去,离去之前预言终有一天会复归。因遗爱于民,故受万民景仰,塑碑立传自不必言,奇怪的是他的长相颇似欧洲白人,至少不类土著人。几千年以后,西班牙人登上墨西哥,土著人只当是大神回归,供奉有加,惜哉西班牙人以怨报德,以少胜多,清洗了尤卡坦半岛上的文化。

玛雅大神库库尔坎在南美安第斯山中有一位孪生兄弟,长相事迹相当类似。

那又是何人(神),南美洲可有于金字塔比美的建筑,且听下回分解。

狮身人面像的建造当然也和金字塔以及神殿一样离奇,更为离奇的是狮身人面像的身体和沟渠受到侵蚀。有的地方,至少在部分墙壁上,侵蚀痕之深达2米左右,使得外观看来蜿蜒弯曲,好像波浪一般。这种波浪状的外观,是被雨水侵蚀的结果,雨水侵蚀创造出来的是纵向深裂纹与横向洼洞的组合。地质学家认为这里被雨水侵蚀的痕迹就像教科书中展示的一样,很明显,是石灰岩经过几千年激烈的风吹雨打以后的痕迹。问题是吉萨高地只有风沙,没有雨水,风沙的侵蚀在石面上造成侵蚀痕迹,应该为水平、锐利的,而且只有比较柔软的岩层会受到风沙伤害。雨水侵蚀,外观上造成的效果和风沙完全不同。狮身人面像上还有很多垂直的侵蚀的痕迹,垂直侵蚀只有在雨水沿着墙壁从上面往下流才可能形成,而且还需要非常大量的雨水,从狮身人面像向周遭的沟渠流才会发生,只有这样,才会造成上面岩石坚硬的地方,侵蚀程度反而高,而下面岩石硬度比较低的附近,反而因为受到保护,侵蚀的程度相对低的结果。狮身人面像周围地区最起码已经有8000年的干旱历史了,哪里来的雨水把它冲刷成现在的这个样子呢?

第三回 上古遗迹一处处 鬼斧神工千万载

相信读者还是比较关注受难中的人类,因此笔者在此只略述一些事实来缅怀失落的文明。

先来到埃及。

阅读2012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516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