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穿越古代,科举日常

第17章 铺子

  • 作者:黑猫白如意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3-11-08 13:25:08
  • 字数:9872字

辛月刚做好一个海棠花样式的果子,捧着给赵之晖看:“二郎,你看看!”

赵之晖看着和辛月眼中的欣喜,唇角微弯:“很好看,做的很好。”

趁着过年空闲的时间,赵之晖放下书本,开始在家研究糕点。

最后定下了红豆山药糕、山药玫瑰糕、桂花水晶糕和山楂糕等等,这些都是取材比较简单,原材料容易买得到的糕点。

而且还有部分糕点已经和蓝家签订了契约,只提供给蓝家茶楼和酒楼,就算是自己的铺子也不能售卖。

出乎意料的是辛月居然学的很好。

不论如何,唐果子其极高的颜值和香甜的口味很适合放在铺子里售卖,并且在这个时代还从未听说过这类糕点。

唐果子外表软糯,内陷细腻柔软。外皮多用糯米,且颜色艳丽,用南瓜粉或者菠菜粉等等天然色素就可染色,每个果子做出来后精致绝伦,非常讨喜。

辛月又献宝的捧着果子去给刘桂芳和大嫂于清看了。

他本人没有什么其他爱好,只能用做些吃食来消磨时间,现在想来,真要感谢那时的自己。

唐果子做起来了说简单是简单的,只要有专门的工具,就可以做出来;说难也难,难在果子上的花样,这个是靠自己的审美来做,还需要心灵手巧,如果让赵安义来肯定是做不出的。

于清的性格活泼,嫁过来后和刘桂芳、辛月都处得很好,有些不好和婆婆说的闺中密话也会和辛月说。

赵之晖看着她的背影,却想到了赵安义成亲那天她眼里的落寞和羡慕。

两人成亲时他还在床上躺着未清醒,当然是没有婚礼的,就连成亲的新嫁衣和婚宴都未办,只有一张红盖头,辛月便进了门……

赵之晖会做一些简单的唐果子,这还是因为前世短视频文化盛行,他偶然间看见过一些唐果子的制作视频,被其颜值惊艳到,便自己买来工具,做过一些。

最后一家是面积最大的,但赵之晖听过后直接没有考虑,这一家不远便是肉市,平昌县夏季本就炎热,天气一热肉市蚊虫更是繁多,做不了吃食生意。

赵之晖和赵安义商议后定下了第二家云安路的铺子,前半年赵家赚了不少,因赵之晖还出了方子,赵安义便说他出银钱,利润平分,铺子写的赵安义的名字。

虽说现在朝廷放宽了对商户的限制,但是赵之晖毕竟要走仕途,为了避免日后被人攻讦与民争利便没有写他的名字。

筹备铺子虽然辛苦,家里还出了一大笔钱,生活却并未受太大影响,大家都觉得日子充实有奔头。

忙起来一晃眼便到了二月,天气开春变暖,赵家的铺子筹备好准备开业了,这天赵之晖刚和大哥合作把铺子的挂着红布的招牌挂好,便见蓝少洋跑了过来。

蓝少洋和赵安义打了个招呼,急急忙忙的把赵之晖拉进铺子里分享自己刚刚听到的大消息。

“之晖,我听说那刘仁辉要定亲了!”

赵之晖满脸疑惑,定亲?他前段时间是听辛家的刘燕说辛惠儿马上就要嫁给刘仁辉,但是这么久的一直没听说有人来下聘礼,村里人都说刘燕胡说的,这件事便不了了之,没想到刘仁辉真的愿意娶辛惠儿?

还没等赵之晖问,蓝少洋先解答的赵之晖的疑惑。

“你知道他是和哪家结亲吗?城北的任家!”

赵之晖长眉微动:“任家?任地主家?我记得他家只有一个老来幺女。”

这个任家是县城有名的乡绅地主之家,已经在平昌县发展上百年了,本地佃户所租田地有一半都是任家的。

如果蓝家不是有主家在府城,这平昌县第一家族都轮不到蓝家坐。

任家的女儿据传是家主的老来女,任夫人此前生过两个儿子,四十几岁的时候意外怀孕,贸然流掉的可能一尸两命,便生了下来。

没想到女儿玉雪可爱,一家人都十分宠爱这个幺女,就连任家下任继承人,任家大儿子也很喜爱她。

任家竟然愿意将她嫁与刘仁辉为妻!?

蓝少洋点点头:“就是她,也不知道任叔是怎么想的,刘仁辉就是个小人。”

自从上次听说过刘仁辉的所作所为后,蓝少洋在县学便刻意留意了一下关于他的消息,没想到真被他意外听到了这个惊天传闻。

但县城里还没有传扬开来,可能两家还在商议之中,还没有定下来。

赵之晖:“你和这个任家熟悉吗?”

“当然了,我家宅子和他家很近,小时候经常去任叔家玩,任大哥还教过我做生意。”

县城里的人家会比乡下更注意男女大防,所以自从长大后他就不常见任小妹了,只知道小时候她还是挺可爱的。

就是没眼光,竟然会看上刘二辉那个败类。

蓝少洋义愤填膺:“这肯定是刘二辉的阴谋,以任叔的眼力不可能看不出刘二辉的本性,但如果小妹执意要嫁,任叔和任婶根本拧不过她!”

一哭二闹三上吊,真正疼爱子女的父母总是强迫不了子女。

赵之晖却考虑起另一件事,从之前辛惠儿透出的口风来看,刘仁辉确实会在之后考中举人,虽然他未和刘仁辉正面对上过,但十有八九他是考不过会试的。

举人也可以做官,如果花费大量银钱,还有可能被分到富庶之地,那么这时刘仁辉迎娶任家小姐的目的,就有待商榷了。

“之晖,现在应该怎么办,你说我直接去和任叔说之前刘仁辉的所作所为怎么样,或者直接去找小妹,给他说清楚刘仁辉的为人?!”

蓝少洋很着急,这次过来就是想和赵之晖商量一下怎么帮任家推掉这亲事,偏偏赵之晖一直不说话。

赵之晖瞥了他一眼:“现在着急也没用,任家应该还在考虑中,你以为任家盘踞县城这么多年他们想查的查不出来吗?”

“不过……你这么着急做什么,你喜欢任家小姐?”

话一出口蓝少洋少见的闭嘴了,双颊慢慢浮现红晕。

赵之晖有些许惊讶,还真被他猜中了。

蓝少洋摆摆手,难得有些结巴:“说…说这个干什么,当务之急是要怎么给小妹说清楚,让她打消这个想法啊!”

“你先去找任少爷打听一下,刘仁辉和任小姐是怎么结识的,先问清楚才能知道下一步怎么做。”

“好,我现在就去!”

话音未落,蓝少洋赶忙跑开了,出门的时候差点儿撞到赵安义。

赵安义:“怎么了,少洋这么着急做什么?”

蓝少洋和赵之晖熟悉之后,两家人对彼此的称呼便从之前的客气,变得更加亲切。

赵之晖调笑了一句:“没事,可能是媳妇儿要跑了吧。”

赵安义:“少洋定亲了?”

“看他的劲头,应该快了。”

不管怎么说蓝少洋总是比刘仁辉更好的,如果他是黄老爷,自然更愿意女儿嫁给熟悉的人家,现在就看怎么把黄小姐拉出泥潭了。

赵安义没听明白,不过他也没有多问,转头说起另一件事:“对了,你定的那批什么商标,已经到了,去看看吧!”

商标这个词还是赵之晖给他说的,

赵之晖经历过前世商业的繁华,自然知道除了产品本身,包装也是极为重要的,就好像县城其他两家糕点铺子,只要一看见那个包装,就知道是哪家的糕点。

他专门进购了一批油纸,还找木匠定做了一批月牙形状的竹质木雕,上面雕刻得有一个花体的‘赵’字。

这是从铺子的名字上定的,因为之前已经在县城里有过名头了,所以便直接定的赵记甜品铺。

竹质木雕价钱便宜,只有两指长,十分小巧,‘赵’字清晰可见,而且字体好看,打包的时候先穿好在绳子上。

油纸的一角也印有同字体的‘赵’字,打包好后提在手上显得大气又有小巧思,一看月牙的标记便知道这是赵记甜品铺子的东西。

至于为什么是月牙,赵之晖不说,家里人也是知道的。

于清为此还曾调笑过辛月两句,让辛月害了个大红脸,瞪了赵之晖一眼。

赵之晖仔细看过月牙木雕后,很满意,字体雕的很精细,触手光滑,边角没有任何毛刺。

赵家铺子开业的日子定在二月初十,宜开业,财神位在正北方。

初九那天家里就做了一大批的糕点,为明日的开张做准备,每样赵之晖都打包了一些送去醉香楼和蓝家,还单独给黄权包了一些。

当然本地的乡绅大户和县太爷的府邸都是少不了的,这点人情世故赵之晖还是懂的。

这段时间因为铺子的事请了几天假,有段时间未来酒楼了。

送给酒楼糕点一是想让大家尝尝鲜,多谢这段时间的照顾,二来是想酒楼小二顺便宣扬一下,到时也多些客人。

拿去酒楼的食盒一打开,便可以看见第一层的各色糕点,不仅用模具印制成出了形状,糕点上印还有雕花,花卉的,鸟雀的,还有如意状的,拿起来能看到背面印有赵记的字。

等看到第二层,大家伙惊叹一声,这唐果子不说味道,就是光瞧着也是赏心悦目!竟然有如此精美的糕点!

“大家快尝尝吧。”

赵之晖发话后,这些家境普通的小二愣是没敢动第二层,只是按捺不住的拿起第一层的糕点品尝了起来。

“这糕点也太好吃了,为什么我还能吃到一股花香的味道?”

赵之晖看了一眼他手里的糕点:“你拿的玫瑰糕,自然有花香。”

赵之晖一一为他们介绍了手里的糕点名称,他带多的不多。

每样只有一两个,拿了这个自然就不能拿那个,大家吃着自己的又馋其他人手里的,都想尝尝味道,便商量着一个糕点分成几块换着吃。

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尝尝了。

这样分着吃完了,还是没有人动手拿第二层的唐果子,没办法赵之晖只能自己挨个分发。

还有和赵之晖相熟的小二问道:“赵账房,这个真的是糕点吗?我还是第一次见这般精美的糕点呢,都有些舍不得吃了!”

赵之晖失笑,边发边答:“当然是了,你可以试试看,味道不错。”

等发完有些人已经开始吃起来,咬了一口,直接惊呼:“味道太好了!”

有些家里有孩子的厨娘们看那小二的样子,都舍不得再吃,用丝巾包好准备给家里孩子带回去。

在场的男人们大都没有这个想法,几口就吃完了。

大家伙对赵之晖带来的糕点又是赞扬又是答谢,有些交好的账房,想着自己有余钱,便大着胆子问了赵之晖糕点的价钱。

赵之晖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挨个把价格都说了一遍。

乖乖呀,前面那些什么玫瑰糕,山药糕都好说,贵价的就是十文、十几文,以他们的月银,偶尔可以打打牙祭。

那唐果子最便宜的一个就得二十五文,贵的都四十到五十文钱了,这怎么吃得起呀!

醉香楼的伙计都是见过世面的,他们酒楼本身有卖糕点,可也没有这么贵价的!得知价钱后都暗自直呼要了老命,怕是这次尝了鲜以后甭想买了。

“见钱眼开,贪财好利!作为读书人怎么可以如此利欲熏心!!”

众人还在心中暗自惊讶,没想到从旁边传来一声怒喝。

赵之晖也觉得诧异,转头一看才知道是王账房。

刚才糕点都是挨个发的,吃了他带的糕点,现在竟然还在这里批判起他来了?

“王兄,赵某没明白你的意思,买卖从来讲究童叟无欺,我这唐果子所花费的材料和精力自然和所定价格是匹配的。”

王账房却看着更生气了,这气在赵之晖看来简直莫名其妙。

“读书是为了为生民立命,你卖这糕点竟定这样的高价,谁人买得起?”

“……?王兄,我家铺子里也有便宜的糕点,买卖讲究公平自愿,我可从未想过强迫你购买。”

王账房甩甩袖子,冷哼一声:“哼!商人果然都是贪得无厌之人,某不屑与你争辩!”

说完飞快得就走了,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还有两家一家在稍偏一些的云安路,这是学府路的支路,人流量尚可,拐两个弯也可到达县学,且路上多是布庄,书肆的铺子,吃食铺子较少。

最主要的是这家铺子比上一家要大不少,还有一个后院,有小仓库,可以住人,要价一百五十两。

赵之晖准备糕点的时候,赵安义也没有闲着。

两人先前拜年的时候便带着礼去拜访过黄掌柜,黄权做醉香楼的掌柜已经十几年了,蓝老爷很信任他,在县城的人脉也广,打听个铺子自然是小事。

盘铺子是赵之晖一直都想做的事,很久之前就开始准备着,要开铺子只有几种糕点肯定是不行的,味道好也架不住品类单一的缺点。

开年后便派人通知了赵安义去看,一共挑了三家。

有一家在县城学府路,可以直通县学,只有一间小小的铺面,没有仓库也没有后院,但人流量很高,价格当然也高,要价一百八十两。

县城其他两家糕点铺子都在这条路上。

除此之外,赵之晖主还准备在铺子里卖唐果子。

在赵之晖前世,这是比较流行的一种糕点,也是争议较大的,有说是从唐代流传下来的宫廷贵人的精致点心之一,也有说是从其他国家流传过来的。

阅读穿越古代,科举日常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66065.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