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

第四十八章 英明决断

  • 作者:忙忙碌碌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3-11-28 00:11:15
  • 字数:3434字

“那边是另一个厨房,是负责头领和头领家眷的伙食,餐食要更精致些。”

“军营宿舍是十个小军一间房,什长和屯长是两人一间,到都头级别就是两人一间,指挥便是一人一间了。指挥以上若有家眷在山上,也在聚义厅后的军官居住区分配院落房舍。”

还有更多的房舍和工棚,似乎是有不少专用的大型建筑物还在规划和建造之中。

只有宛子城两侧的军营已经是建造完毕,众人扫了一眼,发觉房舍有过千间,万余将士,配几千家属住下也是绰绰有余,按眼前看到的规模,还有其余山脉的几处旱寨和水寨,梁山上住三五万将士,连同家眷住上十来万人是一点问题没有。

一眼看不到边。

“左侧是军营区,那边带烟囱的是大厨房,每天要做近万人的饭食,伙头军有过百人。”

正中是议事厅,左右两侧分别是王伦的公事厅和地图室。

最令人瞩目的还是聚义厅前那面杏黄大旗。

“那边是家属区,普通小军的家眷分给三间房,一正两偏,没有院落。什长,屯长是五间,都头是带院落和门厅的五间小院。指挥以上,有家眷便是直接分配小院。”

旗帜上的字就是王伦亲笔书写然后刺绣而成。www.lawace.cn 盘古小说网

和这口号代表的含义一样,张扬,霸气!

“对了,战死将士的家属,不论级别,直接都是给五间房。”

“山上饭食都是供给的,无需花钱。”

“军饷是小军每月一贯钱,什长一贯半,屯长两贯,都头五贯,指挥一年百贯,钱不是太多,但也不逊色于大宋禁军了。”

山风吹拂,旗帜招展,替天行道四个大字也是清晰可见。

王伦带着众人,一路指点介绍着。

也是叫这些刚上山的好汉,尽快熟悉山上情节。

尽快建立认同感。

尽快融入梁山军的团体之中。

现在看来,效果不差。

连原本一脸沮丧的林冲,现在眉眼都是活泛了起来。

工业区,农业区,畜牧区,还有生活区,军营区,学校区域。

井井有条,充满生机。

这充份说明,山上这位王大当家,绝不甘心当一辈子山贼。

将来怕是要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跟着这位,将来必有前途。

身形矮小的武大,听说山上能继续打炊饼售卖,也是顿时眉开眼笑。

武大喜欢自食其力,不太想靠着兄弟养活。

没办法,从小就支楞整个家,成年了哪怕是矮个子侏儒,也自有一份自己的自尊心。

若是山上不能打炊饼,武大怕是呆不住。

其余众人,也是各怀心思。

所有人都没想到,山上居然是这样一副情形。

回想起自己的山寨……

肮脏,狭窄,拥挤,混乱……

抢到东西就大酒大肉的造。

抢不到就饿肚子。

满地垃圾,粪便。

现在的冬季,是他们原本山寨最难熬的时期。

抢不到什么东西。

山寨阴冷,潮湿,脏乱,寒冷,饥饿!

和眼前的梁山,真的是天上地下,相差太远了!

朱武,裴宣在内的所有人,眼神都是交汇着。

这一次,上梁山投奔王大当家的决断,实在是太英明了!

“中学分为文法中学,教律令文法和财会,毕业了就能任文法吏。还有就是讲武堂,少年入其中,学习毕业后就是见习武官,在军中历练合格就转为正式武官了。”

“诸位听到的读书声,就是学堂里学子们在学习。”

“受伤将士会得到全力救治,养伤期间一切待遇如常。”

“战死将士,家眷会得到一年的全额军饷,然后拿一半,直至子女成年。”

近处,是成片的青砖瓦舍。

“那边是大片棚舍是铁匠铺,那边是炼铁的窑炉,那边是焦煤窑,咱们炼铁都用焦煤,杂质比较少。整个工业区分为砖窑,铁窑,煤窑,皮匠,铁匠,木匠,泥匠,还有专门的箭匠和杂作匠。”

“除了军事工业区域外,还有民用区域,布坊,鞋坊,皮带坊,还有针线坊,磨面坊,医药坊等等,有这些设施,家眷们居住在山上生活方便,将士们也就没有后顾之忧。”

“那边的大院是托儿所和小学,孩子断奶了就能送过来,妇人们就能在诸坊里找活计做,多赚几个活钱。小学里,教孩子们读书习字,识得三千字后,就可以进入中学了。”

原本的聚义厅,说是厅,其实就是稍大的瓦房。

现在也是改成了歇山顶的大型建筑,有点类似宫殿了。

阅读水浒:我王伦,我在梁山多子多福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7021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