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独宠夫郎

独宠夫郎 第191节

  • 作者:不曾阿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3-11-22 01:42:39
  • 字数:6664字

“但愿如此!”

陶竹打量着路两边的红薯,不由双手合十祈祷。

黎荞一手摇晃着蒲扇,一手抓着一个竹筒杯子,杯子里盛着冰镇酸梅汤。

这酸梅汤是中午休息时陶竹做的,因为路边没有客栈,所以中午时他们一行人是自己做的饭,陶竹煮了两大锅酸梅汤,每人都有份。

按照地图,这里是隶属于首府的通吏县,这里又不做粉条,种这么多红薯干什么?

不然的话,通吏县的农人哪敢种这么多红薯。

黎荞猜测着原因。

正常情况下农人是不会种这么多红薯的,眼下通吏县的农人种了这么多红薯,那只有一个解释:

希望永兴县的新知县和江知县一样有统筹全局的能力,这样不仅农人获利,他和黎荞也能多挣些银子。

“啊???可永兴县去年的粉条做的乱七八糟。”陶竹睁大了眸子。

“现在换知县了,新来的知县应该很有能力。”

京城的物价,想想都可怕。

而且,除了京城,黎荞还想在平城再买五百亩田地,好凑够一千亩,当个真真切切的大地主。

处处要花钱哇!

这是要做粉条。

黎荞望着首府高大的城门,忍不住跳下牛车活动筋骨,一路上颠过来,这滋味着实不好受。

不过,他这还算是好的,一些条件差的书生得步行来首府。

他只随意扫了一眼,就看到城门口有两个背着书箱一脸风尘仆仆等着进城的书生。

相比较这两位,他能坐牛车其实很幸福了。

古代读书人真是不容易啊!

原河省的首府比起河西府府城,明显要繁华许多,不仅城门高,进出的行人也多,黎荞一行人在城门口耽搁了两刻钟才进城。

徐家人在首府有宅子,一行人才去徐家歇息。

如同在府城那般,徐家人早早为黎荞、庄文寻了宅子,第二日,在徐家官家的带领下,黎荞陶竹和庄文实地考察宅子。

宅子有好几处,最终黎荞和庄文挑选了两个对门的院落租了下来。

首府的物价比府城的要高一点,但也没差太多,黎荞租的是一个两进的院落,两个月租金带押金是二十五两。

在府城租的院子小一些,两个月租金带押金是二十两。

但陶竹看的咂舌。

这是每去一个更大更热闹的地方,物价就更贵一点呀。

京城的物价绝对了不得!

庄家除了庄文,同行的还有庄泉周芸夫夫和庄园,他们人少,租的也是两进的院子。

庄文纯粹是想和黎荞住的近一些,所以哪怕自家人少也租两进的院子。

给了租金,签字画押,然后就是搬行李入住。

翌日,徐家官家又来了,先是带着黎荞陶竹庄文等人熟悉周边的环境,然后又带着他们去首府各处转了一下,好让他们对首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转悠的时候,陶竹和周芸买齐了日常所需的物品。

路过书铺的时候,黎荞和庄文进去转悠了一会儿,想看看有没有在河西府没见过的书籍。

黎荞已经把邢学政告诉他的过关小技巧暗戳戳传给了孟月徐瑛庄文三人,因此,现在他们三人也都尽可能的多看书,好扩大知识面。

到了第三日,徐瑛、孟月来了,他们俩来找黎荞和庄文去府衙报名。

此时距离乡试只剩下十日,前来报名的秀才很多,黎荞几个人排了一会儿队才轮到他们四人。

负责报名的那位官员接过黎荞递过来的公据,看上面写着黎荞二字,不由定睛细看。

河西府,平城,三里镇,三柳村。

的确是那个得了圣上御笔匾额和小作文的黎荞!

名人啊。

这位官员面上做出波澜不惊的模样,但眼睛却是黏在了黎荞身上。

保送殿试,自大盛开国以来,还真没人有这样的殊荣。

黎荞是第一个。

但黎荞明显不是草包,他在童生试时写的三篇文章,早就流传到首府这边了。

他也看过这三篇文章,结合黎荞农家子这一身份来看,三篇文章确实不俗。

特别是院试的文章,让他眼前一亮。

不知道此次黎荞会给世人、给圣上一个怎样的惊喜。

这般想着,这位官员在公据上盖了府衙的印,然后让黎荞离去。

从府衙出来,庄文忍不住对黎荞道:“小荞,看到了吧,你在首府也是名人,刚才那位大人查验你的公据时明显多花了一些时间。”

徐瑛也忍不住点头:“可不是,黎弟,现在感觉如何?”

“肯定是压力超大。”孟月啧了一声,也亏得黎荞心态稳,不然的话,真扛不住这种关注度。

陶竹闻言,看向黎荞的一双眸子里挂上了担忧。

黎荞苦笑:“还能如何感觉,自然是赶紧回去好好读书。”

“走走走,多看多读多思,十日时间能做不少事呢。”

孟月闻言,想赶紧回徐府。

就在这时,在他们身旁排着队等着报名的几位考生闲聊了起来。

“也不知道那黎荞此时来了没,真想见一见他啊!”

黎荞:“……”

他拉着陶竹就走。

但身后的闲聊还在继续。

“我也想见见,虽说他可以保送进殿试,但他文章着实写的不错,我想向他讨教一番。”

“他这会儿就是来了首府,那也是闭门苦读,听河西府的学子说,他在考前一向不待客的。”

“那真的太遗憾了,他院试的文章,我当真是心服口服,若是得他指点一番,那此次的乡试也能多几分信心。”

黎荞:“?”

谢谢啊真是看得起他。

但若不是有圣上的抬举在,他自己都不敢拍着心口说百分百保过呢。

谁知道圣上此次的题目会接哪一层地狱,他压力山大!

被万众期待,这种情况下,黎荞唯有更刻苦。

他回到租住的院子之后便不再出门,就算是出门,也是去对门找庄文。

此次没有了黄有名这位私教,他只能咨询庄文。

他读书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和庄文这种读了三十年的比起来,他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这期间,陶竹除了买菜,余下的时间也不出门。

他们租住的院子靠近贡院,附近住了很多赶考的考生,因此每日都有小贩挑着新鲜的蔬菜肉食过来叫卖,他就算是买菜也不用走远。

周芸每日都会过来串门,和他交流做菜的心得。

庄园是个活泼好动的,也每日都跑来串门。

其实庄园是想四处溜达的,但庄泉和周芸拘着他,不让他到处跑,首府这么大,这么繁华,而他们是从乡下来的小土包子,人生地不熟的,万一走丢了或者是惹事了咋办?

庄家在三柳村是人人羡慕的小地主,但在首府这种繁华的大城市,庄家那点家底算个屁。

庄泉和周芸一直待在乡下,初到这么远又这么繁华的地方,两个人心里头一直怯怯的,不仅不敢单独出门,也不让庄园四处跑着玩。

庄园很无奈,只能在他家租的院子与黎荞这边的院子来回跑。

周芸对此有些头疼,和陶竹一起择菜时忍不住叹气:“他都十九了,结果还是小孩子心性,亲事也没定下,真是愁死。”

“不急,咱们村的人都不急着成亲。”

主要是说媒的太多,三柳村的少男少女少哥儿都挑花了眼,难以下决断。

就像是陶萄,今年都十九了,最近才把亲事定下。

陶萄不外嫁,要招婿,挑来挑去,最终挑了一个长的好看人也不错但家境不怎么好的小伙子。

之前黎荞还未参加科举也未得圣上赏赐时,陶萄就想要招婿了,但当时黎荞前途不明,所以愿意入赘的小伙子质量不高。

但随着圣上赏赐下来还有黎荞的前途大好,愿意入赘到三柳村的小伙子一下子陡增,质量也上升了很多。

但是,能让陶萄借着成亲改变命运成为少爷的人家,肯定不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入赘到三柳村。

通吏县的农人想靠着红薯挣钱,只能把红薯运送到永兴县去。

过了通吏县,又走了一日,车队终于到了首府。

很快,马车经过通吏县的县城,过了县城之后,两边农田里的红薯少了许多。

这下子连陶竹也确定了,肯定是通吏县的知县和永兴县的新知县达成了什么协议。

他有些奇怪:“怎么种了这么多红薯?”

通吏县挨着永兴县那一部分地界种的红薯多,等红薯成熟后,可以把那些红薯运送到永兴县去——

把淀粉的做法教给通吏县的农人,这是不可能的。

目前不管是淀粉还是粉条,做法都只属于河西府。

至于竹筒杯子,这是在府城时买的,长长的,还带盖子,可以埋在冰盆里,用来冰镇汤汤水水特别方便。

“嗯……应该是知府大人要搞大动作了吧。通吏县挨着永兴县,通吏县的红薯可以卖给永兴县。”

阅读独宠夫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270462.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