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神康野撰

第五章 为孙事乔监拜裴咨

  • 作者:芳章阁待制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2 13:30:19
  • 字数:4956字

“什么宋学?那不过是把本朝高子学窃取过去罢了。”乔洪吉神情不屑地将杯盖往茶杯上重重一扣,冷笑着说道。

乔洪吉口中的“高子学”兴起于昭宗清平年间。

燕遮园。

书斋外悬挂着的匾额上题有“中外洞然”四字,楹联上联为:“文章清润如璧玉”,下联为:“气节坚拔似山松”。

……

裴咨捻须道:“为首者必推当今官家,次者当为北朝尚熙阁阁主宋慕川。宋慕川为北朝宋学的创始人,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一位头戴东坡巾、身着黑边直裰的中年文士正于桌案旁坐着饮茶。裴咨推门而入,上前行礼道:“乔监,让您久等了。”

乔洪吉将茶盅往桌上一搁,不以为意地笑道:“延泰不必如此说,老夫也是刚到不久。”裴咨望着乔洪吉颔下花白的长须,拱手逊谢不已。

清平初年,当时神州大地富庶安宁,大康王朝空前繁荣,由河洛人周洛彦所倡导的“太平安乐之学”得到了昭宗的青睐,因而盛行于世,称“太平学”。

裴咨道:“不得不说,天下善棋者三人,乔监当名列其中。”

“还有两人是谁?”乔洪吉饶有兴致地问道。

太平学注重对名利的追求,将名利视为世人最崇高的志向与理想。周洛彦及弟子们抨击了自康朝开国以来谈论道德、义理的各位学者大家,认为他们的言论脱离实际,已经失去了现实效用。

太平学迎合了昭宗好大喜功的心理。清平末年——尤其是清平二十九年之后,缔造了“清平盛世”的昭宗志得意满,自上而下掀起了沉湎酒色、贪图安逸的享乐之风。清平初年锐意进取的精神早已消失不见,太平学大行其道,加重了康朝的统治危机。上至朝臣、下至吏民,整个大康天下都沉浸在太平学精心编织的美梦之中无法自拔。

昭宗清平四十二年,符越、泐蛮、肃迈、赤籍四族联合反康,太平学所粉饰的太平安乐被瞬间打破。面对四族的挥师南下,各地军民根本无力抵挡。昭宗仓皇南渡,这次狼狈的逃跑被美化为“巡幸应天”。

待到落座,裴咨先与乔洪吉对弈了一局。裴咨自然落败,乔洪吉因而笑道:“延泰诸艺皆精,唯有棋艺略差。”

良久,思正合察再度举起手中的象牙板,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臣还是那句话,此刻实在不宜对肃迈部用兵。眼下我朝已获悉南朝北犯在即,贺正使晏入墨这番前往南朝正背负着摸清南朝北伐时间的重任——一旦我朝向肃迈用兵,这不但会牵制我朝兵力,还会给南朝以机会。”

“那肃迈部金彦和抗诏不朝的忤逆大罪又当如何惩办?”皇帝居高临下地伸手一指思正合察,怒火顷刻间从话语中倾泻而出。

思正合察望向皇帝那难以看清的面容,拱手道:“陛下,朝廷可二度下诏给金彦和,令他火速入朝邯郸。若金彦和前来,则此事可了;若他不来,则大王院上下三百六十员僚属愿为陛下筹谋北征!”

皇帝缓缓站起身来,迈步来到泰德殿外。经由铅灰色的天空与文金冠两相衬托,皇帝的面容于风雪中愈加难以辨清。他站在泰德殿外石柱之旁,感受着将雪花吹落面上的北风。

“依卿所奏!”

……

……

书房之内,乔洪吉与裴咨的交谈仍在继续。

“此番老夫冒昧登门,倒还有件不知当讲不当讲的事。若是讲了,恐会劳动延泰;若是不讲,老夫又心有不甘。”乔洪吉将戴着的东坡巾取下置于膝上,向裴咨拱手道。

裴咨道:“乔监请讲。”

“老夫的孙儿——你见过,就是唤作瑞和的那个,与令郎一般年纪。他虽是年轻,但十分喜好兵事。我乔家世代学文,到老夫这里算是登峰造极了。犬子不成器,当初一发病死了,就留下了瑞和。令尊与石头城防御使贾德霖私交甚笃,他刚才又被官家召入宫中商议北伐之事,八成是要重用。不知你可否请贾德霖为瑞和在军中谋个职务?”

裴咨闻言双眼微眯,半晌笑道:“此事倒不是裴某不肯尽心,只是有所忧虑而已。”

乔洪吉道:“请延泰言明。”

“沙场之上,刀剑无眼。北朝民风强悍,士卒精壮,北伐之胜负尚未可知,乔监便不惧这些伤着瑞和?”裴咨抬眼望向乔洪吉,似笑非笑地问道。

乔洪吉听闻此言,摆了摆手道:“在老夫看来,北伐势在必得,纵使其中略有波折,但胜局已定!”

……

……

北淇尚熙阁阁主宋慕川是高子学的拥护者,他效仿高骥于阴山传道授业,开创“宋学”,尊孔子为神,但并未得到北淇皇帝乌勒莫的支持。乌勒莫对于汉化不屑一顾,他始终认为符越族的文化才可传承万世。

北淇宝严宫,大王院大王思正合察手持象牙板,毕恭毕敬地立于泰德殿内。泰德殿的内侍早已被皇帝驱逐,——君臣正沉默地对峙着。

清平四十六年,昭宗用“金陵”这个古称替换了“应天”之名,并将其定为康朝南迁后的新都,以此向北淇显示议和的诚意。同时,昭宗下令追究太平学责任。

来自燕京府的学士高骥报复性地提出了一种与太平学截然不同的学术理论,称为“燕云学”,又称“高子学”。高子学主张看轻名利,再一次将对道德的追求放在为人的首位,提出“重德轻才”“德抚万邦”的政治理念,得到昭宗青睐。

……

清平四十九年,昭宗下诏,将高骥为《论语》《孟子》《中庸》《大学》所作的注解定为科举考试的大纲,于国子监内勒石刻碑。由此高子学得到了南渡诸臣近乎狂热的支持,成为显学。高骥被朝廷任命为参知政事,加灵明宫使,一时间大权在握。

高骥执政后刚半月,太平学就被定为伪学。早已死去的周洛彦成为伪学魁首,一应与太平学有关的书籍、图册、奏疏、印章都遭到禁毁。如果不是高骥于清平五十年患急病离世,太平学的处境会更加不妙。

三生天子清圣元年,朝廷追封高骥为太师、上柱国、范阳郡王,加开府仪同三司,赐谥“文正”,进一步巩固了高骥及高子学的地位。

书斋之内,一张姑苏水磨的桌案铺陈于两椅之间,其上置放着文房四宝,另有笔架伫立在一旁。墙上镶嵌着工艺精致的护墙板,檀木双椅之后的墙壁上则挂着几口宝剑——鞘擦金粉、柄勾金边。桌案摆放的文房四宝前置了两个茶盏,造工精益求精。

室内四周摆着不少插屏,屏上题着前人诗句,其中以杜工部诗文最多,其余多是陶渊明、王摩诘、杜樊川、韩退之所作。

阅读神康野撰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0354.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