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明朝第一弄臣

第278章 朕有个要求

  • 作者:鲈州鱼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4-04-26 08:18:30
  • 字数:4230字

“东白先生谬赞了,廷和实不敢当。若非东白先生年高德劭,一呼百应,廷和的这点思谋又如何能够顺利施行?何况,重开经筵之议本就是翰林院一直首倡的,詹事府不过追附骥尾罢了,些许思谋之功,又何足道哉?”

另外一人与其是老者,还不如是中年人,这人头上虽已花白,可精神丰满,望之颇有威仪,话时,语气也是不骄不躁,颇为得体。

“什么事?”谢宏和正德同时站起身来。

他俩都被吓了一跳,如今刘瑾在正德面前的地位是下降了,可因为皇权抬头,在对外的时候,他的权势却是不降反升的,至少王岳麻了爪之后,宫里面他基本上可以横着走了,能让他如此惊慌,肯定不是事,禁不住二人不惊。

“万岁爷,欠好了,出年夜事了!”正对坐无语间,外面突然有人高声叫喊起来,一阵脚步声后,刘瑾慌慌张张的呈现在了殿门口。..

话的那个须发皆白,眼见着已经年逾古稀,脸色本是有些灰败的,可话时却是神采飞扬,精神年夜为亢奋。

“他们:经筵乃是祖制,要求皇上重开经筵!”刘瑾的回答验证了谢宏的预感,文官们果然留了后手,这样一来,他和正德想门g混过关的对策也就腹死胎中了。

怎么办?谢宏皱着眉头陷入了寻思,一边的正德脸也是板得紧绷绷的,半是气,半是忧虑,想到经筵的可怕,和失去自由的郁闷,朱厚照同学也是忧虑不已。

“介夫过谦了。”

“介夫此计,确有奇效,宫中传讯,陛边那一干jiān佞都已经乱做一团,就算是那个号称奇计百出的谢宏,此际也是旁皇无计,只能束手待毙,匡扶正义,就在今日。如今刘希贤渐渐老矣,谢于乔重病在身,以介夫年夜才,又建此奇功,更有与皇上的师生之谊……入阁之日,必不远矣。”

翰林院就在长安东街,离承天门不远,因为门朝北开,所以只要站在门口,就可以望见承天门了。此时,翰林院里空dàngdàng的,学士和庶吉士们都去承天门口请愿了,只有两名老者站在门口,正在交谈。

先话的老者正是翰林学士张元祯,虽然老头如今已经七十有一,更是体衰多病,可他心中热火却是从未熄灭,自从去年升任翰林学士以来,他一直竭尽全力的推动重开经筵的进程,因此,也获得了众学士和言官们的拥戴。

“皇上既然已经束手无策,介夫,曾担负帝师,与皇上相处日久,以之见,若是我等邀同朝中诸位同僚,将声势扩年夜,然后奏请天子诛杀jiān佞,成算能有几何?”

这次的请愿行动,获得了朝中年夜员的默许,在朝议上,众人更是表白了支持的态度。/./.因此,做为行动倡议人,张元祯颇有些志满意满,更是蠢蠢yu动的想要完成朝中重臣们未尽的事业。

……

“东翁勿忧。”张元祯面带忧虑,杨廷和却是漫不经心,他笑道:“那谢宏虽然看似疯狂,实则也是有分寸的。固然,他身世微贱,分寸掌控的不是很好,但他身后却是有人指点,所以,一直以来,他才没出年夜的纰漏。不过……”

杨廷和话锋一转,接着道:“有人指点固然能让他掌控好分寸,可也让他有了顾忌,他行事虽然有些……古怪,终究还是不敢过分紧逼的。”

想到谢宏乱七八糟的应敌手段,杨廷和也不知道该如何形容,只好用了古怪一词。另外不,单那个黑屋,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也不知那少年怎么想出来的,搞了那么一个工具出来,将一众老谋深算的朝臣统统都给将住了。

“好,好!”诛jiān之事,原本也不干张元祯这个翰林学士的事,他刚刚也只是有些忘形,才顺口一提,其实不怎么放在心上,相反,对他来,重开经筵才是正事。想到停了一年的经筵在自己手中重开,老头年夜是兴奋,连连称好。

“只是,那谢宏若是从中作梗,事情会不会有什么转变?”兴奋之余,老头又想起了谢宏,虽然没正面接触过,可作为士年夜夫中的一员,这个祸害的可恶可憎之处,张元祯自然也是知道的。

“东白先生太心急了。”那个字介夫的中年人,正是曾为帝师,如今执掌詹事府的杨廷和。因为一直担负詹事,负责太子的学业,他对正德的了解是比较深刻的,因此,对张元祯的提议,他其实不赞同。

“皇上的性子其实是比较随和的,可骨子里却很刚硬,若是以言辞相劝谏,他虽然不耐,却不会因此起火。可若是强势强逼,也许会ji起他的性子,有什么ji烈反应也未可知。经筵乃是祖制所定,即便皇上心有不耐,他也不会翻脸相向,可若是涉及到他身边近臣,难免……”

第278章朕有个要求

杨廷和话没尽,可张元祯却也心知他未尽的意思,之前所产生的种种,他没介入,也没被波及,不过却都是看在眼里的。

“介夫言之有理,是老夫操之过切了。”默默思量了一会儿,他又是抬起头问道:“以介夫之见,此次请愿,皇上最终会如何应对?”

杨廷和拂须笑道:“皇上应该不会立时承诺,可也不会否决,只待声势造出来之后,再得内阁首肯,年夜经筵恐是不克不及成行,可每日里的经筵则应是无妨,三日之后,东白先生只管遣人入宫即可。”

“万岁爷,承天门……外聚了好多人,是要请愿的!”刘瑾一脸惊慌,话都的磕磕绊绊的,“翰林院的学士,六科和都察院的言官,还有国子监的监生都来了,怕不有几百人……”

“他们要请什么愿?”谢宏心中一动,有了种不祥的预感,一把拽起刘瑾,急急问道。

阅读明朝第一弄臣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12976.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