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魂断大明

850章:宁王的风范

  • 作者:一景之月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3 08:44:29
  • 字数:4812字

佛像里面并不大,单独放着几张桌椅,此时小殿中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一领翠绿色罗衫,一件白色的纱裙,手捏香囊,身姿娉婷,恍若仕女图中的美人一般的小蝶,另一个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宁王朱权。

听到了响动,朱权叹了一声,缓缓的转过身来,一双目光利索的在萧琴三人身上一一扫过,三人只觉那双虎目射过来的光芒犹如一般利剑一把,瞬间将自己破解得通透,萧琴不由的打了一个寒颤,心说:“爷爷的,好锐利的杀气,果然不愧为朱元璋的子孙!”

三人自是认得他,但萧琴还是假装微微错愕道:“你是……”

福伯笑道:“小人是王爷府上的一个车把式。前两日在客栈,我家王妃和江南四虎起了冲突,三人曾经从中解救过我家王妃……小人……?”

三人伫足看去,就见右侧一尊大佛像后面闪出一个灰色衣衫的老人,笑容可掬地迎过来,向他深施一礼道:“小人福伯,封王爷之命,特意在此等候三位。”

三人虽疑惑,但还是硬着头皮朝左右一看,飘身闪进殿去。

纪纲在一旁看得心中发怵,低声道:“萧大哥,搞什么鬼啊,怎么见个人能的这么神秘兮兮的,弄得我们三个像是私下来此回情妇似的?这种感觉真他娘的太不舒服了?“

萧琴听得心中一乐,道:“可不是么?“

朱权望了片刻,方才收回目光,脸上尽显儒雅,不带一丝烟火气。萧琴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位博学多才的王爷,在朱元璋二十六个儿子里,这位王爷道教学者,修养极高,被改封南昌后,深感前途无望,即韬光养晦,托志冲举,多与文人学士往来,寄情于戏曲、游娱、著述、释道,结交道家第43代天师张宇初友善,拜为师,研习道典,弘扬道教义理。朱权于南昌郊外构筑精庐,曾于西山缑岭(今属南昌市)创建道观与陵墓,成祖朱棣赐额“南极长生宫”。所撰道教专著《天皇至道太清玉册》八卷,成书于正统九年,收入《续道藏》。

纪纲话音尚未落地,忽听的“咿呀”一声,似乎是门被打开的声响,三人吃了一惊,扭过头四处张望,望了半响,却没见任何门被打开,就在三人吃惊之际,忽听得福伯呵呵一笑,道:“三位请!”说着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三人顺着他的手指的方向望去,不知何时,眼前的这尊释迦摩尼大佛的后面,居然开了一扇木门,若非仔细去看,当真发现不了,纪纲嘀咕道:“这佛像后面怎么有个洞啊?这……?“见此情景,萧琴忽然想起,自己从一本历史书上看到,传说大明塔下有很大的地宫,里面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祖与其弟子的塑像,佛前供案上点着九九八十一盏长明灯,正中一个油灯特别大,也特别亮,虔诚的佛教徒们无论向这些油灯添加多少油也不外溢,多长时间不添油,油也不减少,灯也照样明亮。但有一年,一位小各尚仍然顺着通道进去添油,可再也没见他出来,别的和尚去找时,通道早已不见了。难道这个就是那个通道?”

朱权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

朱权善古琴,编有古琴曲集《神奇秘谱》和北曲谱及评论专者《太和正音谱》(中国现存最早杂剧曲谱,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理论著作)。所制作得“中和”琴,号“飞瀑连珠”,是历史上有所记载的旷世宝琴,被称为明代第一琴。明代有“四王琴”之说,按其顺序和年代的排列为:宁、衡、益、潞。“飞瀑连珠”传世仅一张,制琴人署“云庵道人”。正是如此多才,才有了贤王的美誉。这点朱棣也自叹不如,不过有得必有失,也许因为诸多才华的限制,这位年纪轻轻的王爷,在果敢、兵法上还是稍逊朱棣一筹,这正如三国周瑜一般,周瑜琴棋书画无一不精,无一不通,起聪明才智也不再诸葛亮之下,但诸葛亮专注兵法谋虑,而周瑜诸子百家无一不精,无一不通,但一个人的精力终究有限,所以论起谋虑,最终也只能发出一声“既生瑜何生亮!”的千古感叹!

朱权望了三人良久,才缓缓的收回了目光,用沙哑的声音道:“如今外面的局势如何?”

福伯听二人如此一说,脸上一红,微微一笑,也不答话,瞧了瞧四周,见并没有什么可疑人物,方才转身,对着眼前的释迦摩尼的佛像,轻轻敲了几下,顿时“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声响自佛像里传出,声音虽不大,但敲打得十分的有规律,纪纲狐疑的望着福伯笑声嘀咕道:“他娘的,有搞什么鬼把戏啊?”

萧琴一愣,心说:“爷爷的,还真直接啊,一点都不客套!还真有王爷的风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跟着王宁直接上了二楼, 本以为一楼方有佛像,二楼定不会再有,就算有,也觉无如此之大的,岂料三人登上二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数十尊大佛,造型秀美,工艺精湛。由于数百年的风吹雨打,特别是经历了元代七级大地震及一九七六年唐山大地震,塔顶倾斜,风铎、铜鉴大部坠落。但那佛像雄伟异常,看得三人目瞪口呆,二楼是大明塔的主要佛像之地,但佛殿内进出的信徒游客稀稀落落,王宁带着三人在二楼佛像转了一圈,萧琴真转得不耐烦,正要询问,一旁忽有人叫道:“三位请跟我来。”

今天小景连续吊水五天了,每天都是吊这么晚才回来,一回来,就开始码字,辛苦虽辛苦,但有各位的大力支持,小景还是觉得值得!希望各位书友们大力支持首订哦!

“哦……?“萧琴假装惊讶了一声,拍拍额头道:“对对对,我记起来了,老人家到这人了,那王爷他……?”

福伯道:“哦,我家公子来此上香,小人陪同前来,年纪大了,不中用,路走多了就会气喘,所以候在这二楼候着,这不,刚准备歇息一番,恰好看见三位,便来打个招呼,王爷在此等候!“说着他斜了斜双3眼四下望了望。

阅读魂断大明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6073.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