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恐怖 > 大唐第一暴君

第455章 成德惊变

  • 作者:水木文人
  • 类型:恐怖
  • 更新:2022-02-15 23:32:03
  • 字数:6720字

“哼!这成德是我王氏一族的,跟他有何关系?”王镕冷哼道。

王镕改变主意要去投靠朱梁的事没能瞒过李弘规,这在后者看来,无疑是取死之道。得知是石希蒙蒙骗王镕,又进宫劝王镕诛杀石希蒙,但还是被拒绝。

石希蒙找到王镕的时候,后者正在和道士一起论道。听到石希蒙的话,王镕大惊,难道朝廷真的要对自己动手?自己也没做什么对不起朝廷的事啊!

“那现在怎么办?”王镕有些慌了。

朝廷估计是察觉了什么,所以才不放军队回来。”

“大王放心,奴婢这就让人去传信!”石希蒙连忙应道,可想到碍事的李弘规,他连忙道,“大王,那李弘规怎么办?他肯定不会坐视大王去魏博搬救兵的。”

那小皇帝居然如此对待本王,简直可恨!可恨!”

看着王镕在那里大骂,石希蒙突然有些犹豫,自己这算不算蒙骗对方?可想到杨师厚许诺的钱财,他心里的那一丝不安很快就被抛在脑后。

李弘规一时气愤,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派人去把石希蒙杀了,并把石希蒙的人头扔给王镕看,逼迫后者放弃投靠朱梁。

若大王有难,他们岂不是该出兵增援?”石希蒙谆谆善诱道。

王镕眼前一亮,“你说的有道理,既然李唐如此刻薄寡恩,就不要怪本王改投阵营了。马上派人去魏博,就说本王答应归附,但梁军必须出兵襄助本王。”

看到石希蒙的人头,王镕被吓到了,连忙答应不再提投靠朱梁之事。他没想到李弘规真的会杀了石希蒙,想到石希蒙生前说了李弘规投靠了李唐朝廷,他没有完全当真,可现在看来,却是自己想的太好。

王镕本就聪慧,看到石希蒙的人头就知道自己不能鲁莽行事,得先稳住李弘规,再图他法。

李弘规本就没有谋逆之心,他所作所为,本就是为成德考虑,所以见王镕不再提投靠朱梁的事,也就当真了。可谁知道当李弘规离开,王镕便派人把长子王昭祚和义子王德明找来。

“大王,可以找梁人。前些日子,梁人的邺王杨师厚不就说,只要大王归附梁人朝廷,他便归还深州和冀州吗?

这些当兵的脾气本就不好,如今王镕要逼死他们,在王德明的怂恿下,李弘规的亲兵和其他部下共一千多人直接杀入了赵王宫。

可怜王镕还以为叛乱已定,正跟道士一起焚香祈福,这些乱兵便冲进来把王镕乱刀砍死,还砍下其头颅,烧了赵王宫。王镕那数百名姬妾要么被乱兵凌辱而死,要么投井而死,要么被活活烧死。

赵王宫的大火震惊了整个镇州城,任谁都没想到一夜之间会是这种情况。

这还没完。

乱兵们最后选择投靠王德明,请王德明统领诸军。

这样一来,王德明便掌握了成德兵权,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为义父王镕‘报仇’,而是下令捕杀王镕长子王昭祚,并诛灭王氏子孙,只留下了王昭祚的妻子、朱温的女儿普宁公主以通告朱梁,作为归附朱梁的投名状。

同时,王德明派人去向李柷请命,请求接任成德节度使。

短短数日,成德就变了天,这是谁都没想到的。

李柷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抵达定州。

锦衣卫在镇州有据点,所以锦衣卫的情报跟王德明的请命折子一同到的定州。

王德明的折子是指牙兵叛乱,杀了王镕父子,他领兵平叛,稳住了镇州局势,俨然是一个力挽狂澜的忠臣形象。

锦衣卫的密报是王镕诛杀李弘规,引发李弘规亲兵叛乱,王德明接受乱兵的归顺,并下令诛了回鹘王氏满门。

锦衣卫在镇州的据点还不足以打探到王镕为什么诛杀李弘规,也不知道是王德明擅动乱兵攻入赵王宫,更不知道王镕长子王昭祚之妻、伪梁的普宁公主还活着。

这两份不同的内容,李柷都摆在了一众大臣面前,包括暂领定州刺史的王都。

说实话,在场的人都对成德乱局没看懂,这是闹什么呢?怎么突然就出现了这档子事?

“陛下,此事干系重大,王德明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不得而知。。。”郭崇韬有些犹豫,也不知道圣上此举是什么意思。

李柷淡淡道,“朕召集你们前来,就是想说一件事,王德明勾结伪梁谋害赵王及其族人,其罪当诛,诸位爱卿谁愿领兵去平了这逆贼?”

他才不想管成德闹什么,他只需要从这件事获利就行。王镕执掌成德三十年,根基深厚,不管这位赵王到底是不是忠于朝廷,如今人都死了,李柷自然愿意把其竖立为大忠臣,把王德明定性为逆贼。

这样一来,朝廷就有了出兵的借口。

镇州经历这次内乱,必定实力大减,此时不趁机攻占镇州,还等什么呢?

众人对于圣上的思路有些懵,符彦超最先站出来,“启奏陛下,臣愿领兵讨伐弑父叛国的逆贼。”

“陛下,臣愿领兵征讨!”

“陛下,臣也愿往。”

一时间,在场的文臣武将都开口愿去领兵。摆明了这是立功的好机会,谁不想去?

“就由郭爱卿领兵,率领左羽林军、神机营前去平叛,顺便把成德军带上。”

李柷看了一会儿,最后选了郭崇韬为帅。之所以让其把神机营带去,也是为了震慑成德军队和快速破城,若是攻城不顺,神机营直接可以用火炮和火药把镇州的城门炸开。

“臣遵旨!”

听到这样的好事落在自己身上,郭崇韬激动不已,多日拍马屁,果然有效果。其他人只能羡慕,谁让这些日子郭崇韬在圣上眼中的印象极佳,谁比得上?

郭崇韬已经猜到圣上此举的意图,所以领命之后便去找梁公儒和李蔼,说是王德明勾结伪梁谋逆,杀了王镕一族以及二人全家。

“梁副使、李司马,节哀,这件事朝廷也是刚刚知道,圣上也很震惊。

赵王对朝廷忠心耿耿,可惜识人不明,认了王德明这个义子,最后落得如此下场。二人放心,圣上已经下令出兵征讨王德明,为赵王以及二位的亲人报仇!”

郭崇韬一脸伤心地来到成德军的驻地,代表朝廷把成德的事告诉了二人,当然这是经过润色后的版本。

“什么?王德明此人怎敢?”听到这个消息,梁公儒大惊,突然神色红润,一口鲜血喷射而出。

“梁副使!”郭崇韬连忙扶着梁公儒安慰道。

李蔼的反应不比梁公儒好到哪里,毕竟都是家人被屠,悲痛之下,二人怎么能接受?

“大。。。赵王待他王德明不薄,还收其为义子,委以重任,为何犯上作乱,弑父谋逆?”李蔼激动地破口大骂道。

郭崇韬不禁叹气,“两位不知道吗?权力动人心。这一战,成德损失不小,或许是看到成德虚弱,王德明这贼子才勾结伪梁谋逆。”

“可还有李弘规将军在,怎么可能让王德明得逞?”梁公儒有些不解。

同样,李蔼也反应过来,他可是知道李弘规实际掌控者留守的成德兵马,怎么会让王德明得逞?

郭崇韬摇了摇头,“李将军也已经不在,具体是何原因,本官也不清楚。两位若想得知真相并为家人报仇,就跟随本官一起平叛,活捉王德明后,真想便可大白。”

梁公儒和李蔼被郭崇韬这表情触动,但他们心中依然有些疑惑,这事情总觉得不对劲,可他们却说不出是哪里不对劲。

王德明本名张文礼,原本是刘仁恭部下,后跟随刘仁恭长子刘守文镇守沧州。后来刘守文败于刘守光,张文礼就转投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因为其足智多谋,就被王镕收为义子并委以重用,同时改名为王德明。

王德明此人也有野心,于是便派人给李弘规的亲兵说王镕要诛杀他们,让他们早做打算。

城中的军队并不是都在李弘规手中,王府的亲兵在自己这个长子和义子二人手中,虽说只有一两千人,但对他忠心耿耿。

找来二人后,王镕让二人诛杀李弘规全家。若只是杀了李弘规一家,倒也还能控制局势,但已经起了疑心的王镕动了赶尽杀绝的意思,便让人把行军司马李蔼的族人以及其他牙将都给杀了。

“大王,不好了!朝廷说让我成德军队跟随圣驾随行,不日便同至镇州,这明显有问题。

几天内,镇州城内一共有几十个家族被灭族,李弘规的手下即便没有被诛杀,也都被逮捕起来追究责任。最倒霉的就是李蔼,他好好在外领兵,他的家人却被王镕下令杀了。

一时间镇州城内风声鹤唳,王镕的大肆株连让李弘规的亲兵们都惧怕不已,剩下下一个被杀的是自己,顿时人人自危。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出现了,那就是王镕义子王德明。

“大王,现在只能去搬救兵,否则等朝廷大军抵达,大王可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了!”石希蒙着急劝道。

“救兵?可现在那里还有救兵?没想到朝廷如此狠心,本王哪里做了对不起朝廷的事?要出兵,本王调了两万军队;粮草自备,本王也答应了。

阅读大唐第一暴君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3709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