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历史 > 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

咸丰帝奕1

  • 作者:阎崇年
  • 类型:历史
  • 更新:2021-07-04 16:31:47
  • 字数:4168字

奕也在上书房读书,但较奕聪明,师傅是卓秉恬。史书说:“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集花枪法二十八势,曰‘棣华协力’;刀法十八式,曰‘宝锷宣威’。”皇父道光以“白虹刀”宝刀赐给奕。奕身体很好,头脑聪明,书文不错,武功也好,还有所发明和创造。

道光晚年,立储大事,犹豫不定:皇四子奕,“长且贤”,年龄最大,又很仁孝;皇六子奕,虽为庶出,但家法传嗣,不分嫡庶,而且“天资颖异”,能文能武。随着他们年龄渐大,皇储争夺,暗藏机关。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陆游曾经在《钗头凤》中这样感叹差错凄惨的爱情:

杜受田,山东滨州人。父堮,嘉庆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受田,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十五年(1835年),入直上书房,教奕读书,后升为上书房总师傅。杜受田师傅教导奕,尽心尽力,倾注心血。史载:“受田朝夕教诲,必以正道,历十余年。”奕为皇子时,从猎南苑,驰逐群兽,坠马伤股。经上驷院正骨医士治疗,留下残疾,行动不便。他小时候还得过天花,脸上留下麻子。

错坐了皇帝宝座

道光皇帝共有9个儿子:他立储时,长子奕纬(已死)、二子奕纲(已死)、三子奕继(已死)、四子奕(16岁)、五子奕(16岁,出继)、六子奕(15岁)、七子奕(5岁)、八子奕(3岁)、九子奕(2岁),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奕又过继给了惇亲王绵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帝已是65岁的老人,这年奕16岁,奕15岁,其余的儿子都是5岁以下的孩子。这就意味着有条件、有能力竞争帝位者,只有奕和奕两兄弟。

道光帝秘密立储的故事,野史笔记和民间传说,多种多样,绘声绘色。

奕生母过世后,受静贵妃抚育。静贵妃,姓博尔济吉特氏,刑部员外郎花郎阿之女。她初为静贵人,后晋为贵妃。静贵妃生有三个儿子: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和皇六子奕。前面说过,奕纲和奕继已死,静贵妃膝下只有皇六子奕。奕比奕小一岁。静贵妃便将失去生母的奕收在膝下抚育。奕孝敬静贵妃如同生母,视奕如同胞弟。而同奕争夺皇储最有力者,就是他视作同胞的皇六弟奕。

奕与奕,他们俩都受静贵妃抚养。道光在连丧三位皇后——孝穆成皇后、孝慎成皇后、孝全成皇后的悲伤之余,没有再册立皇后。便册静贵妃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奕与奕小兄弟俩,都在上书房读书,年龄相近,关系密切,并无嫌猜。不过,奕读书比奕早一年。奕6岁开始读书,师傅为杜受田。

一说:追思亡后而施恩其子。奕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有一首《清宫词》写她暴死,事多隐秘。传说道光帝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嫔的儿子,而立皇后生的儿子奕,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灵。

二说:欲立奕而改立奕。传说道光皇帝宠爱奕的生母孝静皇贵妃,所以曾写好谕旨,要立奕。但书写时被太监窥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字,而不是“”字。这件事传了出去,道光帝很不高兴,便改立为奕。

以上虽属传说,却说明一个道理,就是道光应该立奕,而不该立奕,咸丰错坐了皇帝的宝座。

恭亲王奕像奕的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家境寒素。她入宫之初,封为嫔。但她聪慧漂亮,妩媚动人,很讨道光皇帝的喜欢,晋封为贵妃。道光十一年(1831年)六月,她在紫禁城承乾宫生下奕(咸丰),这年她22岁,正是花样的年华。钮祜禄贵妃生子奕两年后,皇后佟佳氏病死。她时来运转,晋封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之事。又过了一年,被册为皇后。月盈则亏,宠极则衰。钮祜禄氏虽身为皇后,但渐因色衰而爱弛,抑郁寡欢,得了大病。道光二十年(1840年)正月病死,年33岁。奕当时只有10岁。

据野史记载:道光晚年,身体衰病。一日,召皇四子与皇六子入对,将藉以决定储位。两位皇子都请教自己的师傅,问询如何应对。奕师傅卓秉恬说:“皇父如有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奕师傅杜受田则对奕说:“阿哥如条陈时政,知识不敌六阿哥。惟有一策:皇上若自言老病,将不久于此位,阿哥就伏地流涕,以表孺慕之诚而已。”他们两兄弟都照着自己师傅说的做了。道光对皇四子奕的话很高兴,谓皇四子仁孝,储位遂定。

奕(zhu)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他20岁登极,在位11年,享年31岁。年号咸丰,“咸”是普遍的意思,“丰”是富足的意思,“咸丰”是天下丰衣足食的意思。可是在当时,所谓“天下丰衣足食”,只能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咸丰皇帝面临着内忧外患、国将不国的严重局面,而他却无胆识、无远略、无才能、无作为。咸丰做了11年的皇帝,显然是个历史的误会。

陆游在这首《钗头凤》里,连续用了三个“错”字——错!错!错!这三个“错”字,借用在咸丰皇帝奕身上,竟或有几分贴切。咸丰11年的皇帝生活,最明显的三个特点就是:“错”、“错”、“错”!咸丰皇帝第一错是错坐上皇帝宝座;第二错是英法联军入侵时错逃离皇都北京;第三错是临终之前错定了顾命八大臣。

下面讲咸丰皇帝第一错。

阅读揭秘清宫悬案:正说清朝十二帝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3781.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