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幻想小说网 > 其他 > 揭秘取经门

第103章 英雄逐鹿 2

  • 作者:孙春明
  • 类型:其他
  • 更新:2021-07-05 00:18:24
  • 字数:6516字

如来是如何开辟财源的呢?开征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行政性收费是指国家机关、司法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机构,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省以上财政部门的规定行使其管理职能,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收取的费用。不过,如来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并无法规支撑,因此他不能明目张胆地去收费。作为金平府“专项基金”的筹集方式,该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水利费)就是秘密进行的。另外,除了开征行政事业性收费之外,如来还通过市场途径筹集财政资金。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佛祖笑道:“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此处可见,如来通过向信众提供诵经服务(走穴)以获取高额回报。这跟现行分税制下,财权与事权并不对等的地方政府的卖地趋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综上所述,如来的扩张理论实际上是建立在市场细分基础之上的。在面对一个完全对宗教陌生的市场的时候,如来以宣扬佛教为主,提倡“三教并立”。在面对一个成熟的宗教市场的时候,如来对这一市场再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可分为道教市场和非道教市场。对于非道教市场,如来仍然以宣传佛教为主,提倡“三教并立”;对于道教市场,如来也宣传佛教,也提倡“三教并立”,但并不强势。如来依照这一理论进行势力东扩,不但不会遭到玉帝的反对,反而极有可能得到玉帝的认可。但是,佛势力的东扩究竟会东扩到一个什么样的地步呢?玉帝和如来还要进一步博弈。

从凤仙郡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来虽然积极谋求东扩,但是在财政上他已经基本接受了天庭高度集中的财政管理体制,即“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制度。凡间的供奉,不论佛道,都将统一作为天庭的财政收入,由天庭进行集中管理。在天庭内部没有任何一位臣子拥有独立的财权,所以如来想要稳住自己在天庭的权位,他就必须要交出这原本独立的财权。但是,这“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太过僵化了。如果如来真的认真执行这一套财政管理体制,那么他的任何雄心抱负都将化为泡影,玉帝仅仅通过财政上的集中管理就可以囚禁如来于无形。因此,要想有所作为,如来还须得另辟财源。这大概就是所谓的“黄宗羲定律”产生的缘由吧!历史上每一次税种的归并,虽然都打着轻徭薄赋的名头,但实际上归并之后又会产生若干种新生税种,于是税赋改革的结果就是税赋体系越来越复杂,税收负担越来越沉重。

可是,腿长在别人身上,取经队伍的具体西进路线如来和玉帝都不能控制。虽然西天路上驻有不少谈判的棋子,但是如果悟空他们一遇难题就立即绕路,那么那些为谈判而设置的各种筹码就都没有任何意义了,取经也就没有意义了。于是,如来和玉帝派出了强大的监督阵容以期加强对取经队伍的引导和督促。不过,就取经本身而言,唐僧师徒如果真的遇到强敌了,那么绕道西进也并不是什么坏主意。万一悟空直接驮着师父越过障碍在西天路上一路飞奔,那么如来和玉帝又能把悟空他们怎么样呢?取经最后恐怕要以尴尬收场。况且,39位取经保护神对取经的真实含义也并不清楚,他们被告知的主要任务是保护唐僧的安全,因此他们的监督工作也只能浮于表面,难有实效。

那么,如何来解决取经策划人和取经执行人之间的这个在西进行程上的矛盾呢?对取经行程设置有效的系统障碍。这个障碍不在取经队伍之外,就在取经人凡僧唐三藏身上。唐僧是取经大业的核心人物,控制住了唐僧就握住了取经行程的命脉。取经路上,唐僧必须徒步西进,一步一个脚印,驾不了云,也御不了风。唯有如此,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取经队伍的西进节奏与取经策划人的外部设计互相配合。当然,也正因为如此,西天之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不少意外。有些意外是纯粹的野妖精所为,而有些意外则是某些势力别有用心的试探。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取经队伍到底有哪些行李吧!通关文牒、紫金钵盂、九环锡杖、锦襕袈裟以及一些衣帽细软,这些就是唐僧西天取经的全部家当了。那么,究竟是其中的哪一件行李有问题呢?还是,全部的行李都有问题?首先,衣帽细软这些可以排除在外了,因为这几样具体的东西并不在取经队伍的必需之列,既可以是这样的几件,也可以是那样的几件,偶然性因素很强,并不属于系统范畴。剩下的通关文牒、紫金钵盂、九环锡杖、锦襕袈裟这四样物件是取经队伍的必需品,如果取经行李有问题,那么问题就一定出在这四件之上。因为这四样物件之中只有两样是如来的,又因为如来是系统设置人,所以这个问题行李的范围可进一步锁定在九环锡杖与锦襕袈裟之间。那么,这二者之间到底是哪一件有问题呢?九环锡杖,还是锦襕袈裟?

唐僧的这四样行李在取经路上都有着各自属于自己的不同故事,但是唯有九环锡杖是个例外,好像这个物件的出现完全就是多余的。如来为什么要观音菩萨把九环锡杖交给唐僧呢?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观音奉旨上长安》中描述道:如来【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襕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拿着这九环锡杖就可以使唐僧免遭毒害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可惜,这是个不折不扣的谎言。这九环锡杖跟随唐僧师徒一路西来,唐僧还不是照样受尽了妖精的毒害吗?就毒害的本意来讲,黄花观的事实就摆在那里,不容置疑。至于锦襕袈裟可以免堕轮回这一说,还真不能确认真假。因为唐僧不曾死,所以此说也就无法验证了。故而,这九环锡杖是最值得怀疑的对象。

不过,前文已经证实了唐僧不能驾云之事纯属子虚乌有。不仅唐僧可以驾云,而且所有的凡体都可以驾云。那宝象国的公主、朱紫国的皇后的回归不都是云托凡体的明证吗?退一万步来讲,即使唐僧不能驾云,那么西天路上的无数次实践证明唐僧是可以为风所摄的。如此一来,如来的这个对于唐僧的系统设置不是显得有名无实了吗?但是,西天取经的事实也的确证明了如来的这个系统设置是非常有实效的。西天之路,取经队伍走得踏实,确实并无半点投机取巧之处。取经师徒为什么会这么安分守己呢?为了这一份坚持,有时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但是,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行李!取经队伍的行李有问题。如来真正的系统设置并不在唐僧身上,而在取经的行李之上。

凤仙郡一事让大家都实实在在地领略了“三教并立”的好处:那些道教的文书,佛教的关牒,都入了玉帝的彀中。当然,在这里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收益如何分配的问题。这就牵涉到下一个政治范畴了。政治方面,“三教并立”的实质就是儒教的崛起。儒教的本质乃是政道,王霸之道。实际上,从如来和玉帝的实际表现来看,他们都已经脱离了自己原本的宗教而改信儒教了。佛教也好,道教也好,都已经沦为了政治家们对内凝聚实力、对外扩张势力的政治工具了,意识形态而已。“三教并立”的本质乃是政教分离。如来推崇儒教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三界之内推崇天朝玉帝的权威的同时为自己的权威寻找合法性基础。因为天庭与佛境之间是天子与诸侯的关系,玉帝与如来之间是君与臣的关系,天朝有了权威,作为“五方五老”之一的如来自然就威加海内了。如来渴望这种关系能够在谈判结论中得到玉帝永久的认可。为此,如来作出了巨大的牺牲。

九环锡杖

取经之路有十万八千里之遥,为了能够有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最终结果,玉帝和如来可以深入谈判,尽情博弈。但是,取经队伍可不这么想。他们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早完成取经大业以便早成正果。因此,在取经行程上玉帝和如来与取经队伍之间是有矛盾的:一方面,玉帝和如来都希望取经谈判能够彻底深入,充分博弈,如此一来,取经大业势必耗时弥久;而另一方面,取经队伍却想尽快完成革命任务,早成正果。为了谈判的彻底深入,取经队伍的西进方式必须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容不得有半点的投机取巧。唯有如此,玉帝和如来才能够通过对西天路上的各种障碍的处理来充分表达各自的军政诉求。

阅读揭秘取经门最新章节 关注https://www.smrhm.com/article/45638.html

(快捷键 ← )上一页 目录(快捷键 enter) 下一页(快捷键 → )